全民挺社造:用無限好事,讓美好永續
2024 年,是台灣社區營造邁入第 30 年,也是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 20 週年。在本次專題中,將帶領大家認識在社造歷程中不同角色、多元議題的亮點故事,一起看看地方上的行動者,如何用無限好事,讓美好永續。

專題文章

1 / 7篇)

串起島內外的多元文化!從外公的壓箱寶,開啟一台連結中壢與印尼的故事餐車

Photo Credit:金山所在粉絲專頁
社企流/文:張語屏
根據苗栗縣政府戶政事務所統計,位在苗栗北方的三灣鄉在 2024 年 3 月的人口僅剩 5939 人,且大多是 60 歲以上的中老年的居民。這個人口不斷流失,也非遊客會特意造訪之地,也許很少人認識,但卻有著「金山所在」負責人杜彥穎難以忘懷的風景與回憶。
杜彥穎分享,小時候每當父親載著家人,從新北市開車到位在三灣鄉的外公家,都會刻意走省道小路進入三灣鄉,車窗外的那些山林景色不斷重覆,三灣風景盡收眼底和心底,仍存留至今。
約在 2017 年,杜彥穎整理著外公蘇煥雲留下的攝影作品及畫作,發現時間跨度超過半世紀,大量的內容無意間記錄了三灣鄉的人文風貌。藉由外公留下的大量史料,促成杜彥穎以「三灣國小記憶故事再現計畫」參與社區一家計畫提案,經營地方與家人的回憶,更一路從苗栗三灣到桃園中壢,再從中壢到印尼坤甸,意外串聯起東北亞與東南亞兩地國家的客家族群的歷史演變與文化背景。
(杜彥穎因整理外公身後史料啟發,而投入地方文化推廣、展開社造行動。來源:杜彥穎)
(杜彥穎因整理外公身後史料啟發,而投入地方文化推廣、展開社造行動。來源:杜彥穎)

爬梳素人藝術家蘇煥雲身後史料,促成一連串的社造行動

蘇煥雲年輕時從苗栗頭份遷移到三灣後,一住就是一輩子。由於在日據時代就讀師專,經濟節据,蘇煥雲為了賺外快而成為一名鋼琴老師,杜彥穎分享,小時候外公家裡擺著 3 台鋼琴,家人經常齊奏,磅礴的琴聲此起彼落,除了是很特殊的兒時記憶,更成當年三灣在地許多居民的鋼琴啟蒙者。
然而,蘇煥雲除了琴藝佳,也有大量繪畫創作。
「外公為了克服對過世外婆的思念,重新拾起畫筆,直到 2015 年過世前都沒有停筆。他大部份以廣告顏料、壓克力顏料和水彩來作畫,描繪了許多三灣特殊地形地貌、當年的風土民情的樣貌,對於做文資研究的我而言,就會去思考在那期間(日據時代到民國政府來台之後),外公在這麼內陸的鄉鎮擔任老師,是如何克服生活困境、養活一家人的。」正是這個想法,啟動杜彥穎在 2017 年規劃「三灣國小記憶故事再現計畫」並參與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
這個梳理外公 60 多年來所留下的文物,也把握時間、搶救與保存三灣鄉文資的行動,當年獲得了「社區一家」的種子獎,也更進一步促使杜彥穎投入社造、開啟地方文史保留的工作,近年更承租中壢老屋,打造「金山所在」工作室,以不同的方式推廣多元文化。
(杜彥穎整理著外公蘇煥雲留下的攝影作品及畫作,以「三灣國小記憶故事再現計畫」經營地方與家人的回憶,開啟投入社造的起點。來源:社區一家)
(杜彥穎整理著外公蘇煥雲留下的攝影作品及畫作,以「三灣國小記憶故事再現計畫」經營地方與家人的回憶,開啟投入社造的起點。來源:社區一家

從桃園中壢到印尼坤甸,說著同樣的語言、仍有不同的文化差異

投入地方文史推廣工作後,杜彥穎於 2020 年發起「中壢家,坤甸味」餐車故事採集計畫,獲得社區一家計畫楷模獎肯定。談及這個餐車故事的緣起,杜彥穎從「香蘭」這項食材談起。
「香蘭」原產於印度的熱帶植物,又稱斑蘭或七葉蘭,是東南亞國家經常拿使用的料理食材,像是在印尼,會在飯鍋加入香蘭葉增添香氣,或做為入色提香的香蘭千層糕點。而在台灣,東南亞餐飲逐漸受到重視,漸漸地也都能品嚐到香蘭的滋味。當年香蘭落地台灣,一開始雖然不適應較為寒冷的亞熱帶氣候而不易種活,經過一兩年的不斷調適與堅持,也終能落地生根。
20、30 年前嫁到桃園中壢新街溪一帶的印尼坤甸媳婦,有不少也是因印尼當地的排華運動接踵逃難抵台的坤甸華人,或者藉由親友介紹而陸續遷徒到距離 3063 公里遠的桃園中壢,杜彥穎因社區行動結識的中壢區新興里里長徐永鑑,迎娶的正是來自印尼坤甸的客家人太太朱莉茵,她與同樣來自家鄉的印尼客家人,便用香蘭入菜,從料理展現印尼的特殊風味。
印尼的坤甸市有 1/3 的華人人口,大多說著潮州話與客家話,雖然仍存在著異國差異,由於客家話,語言相通、也享有相近的風俗文化,較能快速適應中壢的客家鄉鎮,也形塑了桃園中壢因混居兩地的客家族群、閩南、外省及其他滇緬族群的多元面貌。
(杜彥穎於 2020 年發起「中壢家,坤甸味」餐車故事採集計畫,介紹在來自坤甸的故事與飲食文化。來源:印尼坤甸—她的娘家是我們的冒險粉絲專頁)
(杜彥穎於 2020 年發起「中壢家,坤甸味」餐車故事採集計畫,介紹在來自坤甸的故事與飲食文化。來源:印尼坤甸—她的娘家是我們的冒險粉絲專頁

使用印尼行動咖啡車,作為台灣「故事餐車」計畫的載體

杜彥穎跟團隊在 2017 年到訪印尼坤甸、汲取當地的人文與歷史,決定使用「故事餐車」做為中壢及坤甸特殊的大家庭概念。
「我們在印尼看到當地有許多行動咖啡車,就想用餐車來做為計畫的推動,希望讓社區的客家阿姨、以及從坤甸移居而來的客家人,互相了解彼此的家鄉與記憶。」
中壢自民國 60 年至今,是桃園重要的外籍移工集散地,起初由新住民開設的餐廳,通常吸引的是外籍移工為主,語言文化的隔閡,也難以闡述國情特色與文化故事,台灣人也一直沒有好好認識在台灣的這些多元料理。因此藉由「中壢家,坤甸味餐車故事」,杜彥穎希望讓融合中壢、坤甸文化的美味,也能被在台灣的其他族群品嚐與接近。

從「被遺忘的新街溪」發展地方美術館前哨站

在啟動故事餐車之後,杜彥穎在地方的文化推廣行動未曾停歇。2023 年,日本作家田中佑典以行腳遍路模式,步行環島體驗台灣。在她第 26 天的旅途,來到桃園中壢,杜彥穎跟團隊也跟著田中一起用雙腳認識桃園,從中壢、八德、桃園及龜山一共走了 5、6 天。
(杜彥穎跟團隊與日本作家田中佑典一起用雙腳認識桃園。來源:杜彥穎)
(杜彥穎跟團隊與日本作家田中佑典一起用雙腳認識桃園。來源:杜彥穎
在步行旅途中,杜彥穎發現透過雙腳更能深刻地認識地方。早年城鎮興起,大多沿著河岸發展,他說起桃園的因縱貫線與交通運輸,大多南北流動,東西橫向則少有文化連結,「而其實桃園的河流是東西流向,比如舊大漢溪歷經 4 次地殻與環境變化,從原本東西向改為南北向,也演變成為較短的河道,或許可以藉此採踏,重新將地方發展脈絡串連起來。」
藉由里長徐永鑑的引薦,杜彥穎在新街溪畔成立了金山所在,駐點在中壢基地經營至今已逾 5 年,有別與以往的議題行動,改以經營空間為核心,同時藉由「被遺忘的新街溪」計畫,以田野踏查、網路資訊、藝術創作,一一採集地方人物與故事,讓在地學生、居民與店家能夠因此有所互動。期盼能連結大桃園的藝術創作者,「讓小空間策展講自己的故事,發展出地方文化的自明性,做為地方美術館的前哨站。」
(杜彥穎在新街溪畔成立了金山所在,採集地方人物與故事,讓在地居民與店家交流互動。來源:金山所在粉絲專頁)
(杜彥穎在新街溪畔成立了金山所在,採集地方人物與故事,讓在地居民與店家交流互動。來源:金山所在粉絲專頁

從苗栗三灣到桃園中壢,原來是點線面的交叉關係

從苗栗三灣到桃園中壢,對於杜彥穎而言,原來並非兩條平行的線性發展,而是點對點連成線與面的綜觀交集,「我後來發現,一直合作的里長徐永鑑他也是三灣鄉人!早年三灣鄉工作機會不多,就有不少人移居到桃園中壢。」因此杜彥穎也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發揮金山所在的平台力量,集結三灣鄉散落在不同城鎮的文資料史,再度將它重現。
杜彥穎深知自己目前的行動更具倡議意味,不同於地方創生的社區經營,而是結合複合式的模式選項、多方嘗試,讓每一次活動結束都是準備下一個開始的永續行動,而非結案了事。杜彥穎表示,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給予實驗性、創意性及多元性的靈活彈性,較無設限,讓人得以更大膽發揮。

串起島內島外的移居文史,成為中壢文化的轉運樞杻

多元文化的交融,除了與社區一家計畫的特性不謀而合,也是杜彥穎目前期盼在推動地方發展上擔任的要角。
然而,曾有人質疑杜彥穎非東南亞的血統,產生文化挪用的擔憂,但他深知,唯有花更多努力與時間,並讓倡議行動回歸生活面,才能促使更多人認識在台灣的多元文化,進而願意接觸與了解,「我也希望可以成為引導台灣人,融入認識在台灣的外籍移工與新住民的媒介之一。」
接下來,杜彥穎也盼從桃園在中壢的據點,擴大至與桃園市政府合作,讓「故事餐車」本質發揚光大,藉由策劃新住民的特色餐點,串起桃園中壢與印尼坤甸的客家族群的歷史脈絡與文化背景。在新街溪畔的空間場域,隨著時間推進,也許能夠串起三灣到中壢的台灣島內移居文史,成為中壢文化的轉運樞杻。
核稿編輯:李沂霖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2 / 7篇)

到廟裡,不只能拜拜!台南和勝堂重現陸上行舟,立志做社區裡的文化博物館

Photo Credit:社企流
社企流/文:陳軍鈞
在台南,每逢農曆新年期間於普濟殿舉辦的燈會,已是為人所知的民俗文化活動,連年吸引當地居民、外地遊客共襄盛舉。在普濟殿轄境內還有一間小廟——和勝堂,有著 80 年不曾中斷的「王獻大典」,每逢龍年舉辦,保佑眾生平安。2024 年和勝堂將為王船祭申請市定民俗,並將廟宇打造成王獻大典的博物館,讓寺廟不僅有信仰功能、更是居民可以親近傳統文化的最佳場域。
廟宇,在過去扮演著地方文化、信仰、教育、政治的中心,隨著時代變遷,廟宇似乎僅剩下信仰的功能。為了保存並推廣珍貴的傳統文化,和勝堂致力透過地方耆老訪談、地方活動辦理等方式,凝聚更多人的認識與認同。

每 12 年一次、龍年限定的「王獻大典」是什麼?

回溯王獻大典的歷史,和勝堂特助吳尚穎提及,位於台南中西區巷弄裡的和勝堂,創始之初主要由 5 大家族奉祀,1937 年恰逢西港地區的香科年,先賢順路前往西港慶安宮參拜,向代天巡狩千歲爺虔敬地參香時,禮貌地說了希望千歲爺有機會能到和勝堂來作客喝茶——如果在現代,大概就是朋友聚會散場前客套的說一句:「下次再約啊!」
沒想到千歲爺當真了。和勝堂先賢打道回府後,當時堂內奉拜的玄天上帝竟然降駕責備,責問執事人員怎能如此大膽?原來是先賢一句無心的言語,西港慶安宮的千歲爺卻真的要到和勝堂來了,但是並非大廟的和勝堂要如何迎接大神呢?最後決定「獻祭」一艘王船並舉辦王船祭典來迎接千歲爺,這也是為什麼和勝堂將王船祭稱作「王獻大典」而不同於一般常見的「王船醮典」。
台南和勝堂的王獻大典每 12 年、每逢龍年舉行一次,王獻大典的整個過程即是將俗世裡的平凡事物賦予神聖的靈力,首先從「請水」開始,請水象徵著請王,也就是邀請千歲爺沿著這條水路來到和勝堂。接下來則是要到山林裡「取舟參」,也就是前往採集適合作為王船骨架的竹子;王船打造的過程中,信徒便要開始安船廠、安王府,安置妥當後,王府也就是堂內便成為神明辦案的衙門,不可再隨意進入參拜。待王船打造完成後,會為船隻及船上的水手、動物、神獸一一進行開光,開光、出廠後,表示這艘王船已經被賦予了任務。
(依千歲爺指示取竹作為王船龍骨後,王船建造正式開工。來源:台南和勝堂臉書粉絲專頁)
(依千歲爺指示取竹作為王船龍骨後,王船建造正式開工。來源:台南和勝堂臉書粉絲專頁
和勝堂的王船連續兩次都是邀請台南將軍地區的紙糊藝師王明賢來製作,王明賢擅長立體造型的技法,且有豐富的道教儀式用品、王船製作經驗,2014 年受到台南市政府表揚、依據文資法登錄為糊紙藝術保存者。和勝堂對王船形制頗有要求,一切遵循先賢留下來的規範,包含王船各部的比例、船尾圓弧的流線形、船頭部署的配件等。王明賢今年已經 74 歲,而未來能否持續找到像他這樣技藝精湛的師傅來製作,是這項傳統信仰正在面臨的考驗。

紀錄我們的信仰,和勝堂用文字和行動來傳承

2024 年 3 月,長達 24 尺的王船出廠遶境,在台南市區陸上行舟的畫面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然而特別的是和勝堂的王船並非每次都會出廠遶境。和勝堂王船前次出廠遶境是1988 年,時隔 36 年,這是因為遶境有祈福、消災、解厄之意,只有當年得到神明降旨才會進行,這次神明特別降駕說明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已來到尾聲,要將人間的瘟疫、「無形的」盡數收去,保佑眾生平安。
瀏覽和勝堂的臉書粉絲專頁,可見許多詳細的科儀記錄與說明,如此努力將傳統文化保存傳承的幕後推手是和勝堂特助吳尚穎與文物修護師周志明。他們不僅透過經營社群媒體、自主出版《和勝堂廟誌》推廣傳統文化、更兩度參與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為文化保存行動爭取資源。
(和勝堂參與社區一家計畫、完備文史紀錄的幕後推手之一,文物修護師周志明。來源:台南和勝堂臉書粉絲專頁)
(和勝堂參與社區一家計畫、完備文史紀錄的幕後推手之一,文物修護師周志明。來源:台南和勝堂臉書粉絲專頁
吳尚穎從小在和勝堂周邊長大,本來就是信眾,十多年前他邀請周志明來參加和勝堂的王獻大典,周志明說:「沒想到『著tiâu咧』(tio̍h-tiâu leh,台語上癮之意)啊!」從此與和勝堂結下不解之緣。談起參與社區一家的起心動念,吳尚穎表示,透過這個計畫把自己想做的事情付諸實驗,測試看看能不能成功,找出過程中有哪些地方有破綻或盲點,「也是因為這個計畫給了自己去嘗試的勇氣,除了經費上的支持,必須要結案的壓力也讓自己會更堅定要去推動這件事,不會也不能隨便放棄。」
(和勝堂今年邀請高功道長執行科範醮禮,特助吳尚穎則從旁進行文字紀錄。來源:台南和勝堂臉書粉絲專頁)
(和勝堂今年邀請高功道長執行科範醮禮,特助吳尚穎則從旁進行文字紀錄。來源:台南和勝堂臉書粉絲專頁

與社區連結,廟宇不只是一個拜拜的地方

為何有將「廟宇轉換成一座博物館」的靈感?吳尚穎分享,廟宇本身就像是博物館的常設展,以靜態的展示為主,但廟宇不同時節、場合所進行各種科儀,還有周邊與社區居民互動合作的各項活動,就是經常更換的特展,是一種動態的展示。在常設展和特展中,呈現的就是和勝堂的信仰精神與廟宇文化,這些知識要不斷的執行才能夠傳承,所有參與其中的人事物及行動,都是和勝堂這座博物館的典藏品與展示品。
不侷限於狹義的博物館,而是將廟宇、社區都視為這座博物館的場域。和勝堂更將文史導覽結合實境解謎遊戲,並與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邀請當地居民、南英商工學生擔任關主,讓玩家與關主都更認識和勝堂及其信仰文化。「用不同方式去呈現廟宇的樣態,讓大家來廟裡不只是拜拜而已。」這是和勝堂推動廟宇博物館背後的企圖心。
(以「十二瘟王的秘密」為名,和勝堂推出結合文史導覽的實境解謎遊戲。來源:台南和勝堂臉書粉絲專頁)
(以「十二瘟王的秘密」為名,和勝堂推出結合文史導覽的實境解謎遊戲。來源:台南和勝堂臉書粉絲專頁
而提到與在地居民的互動,吳尚穎認為廟宇科儀難免會有對周邊居民造成不便的時候,如果能讓居民認同當地的廟宇,不只是廟宇事務能得到更多人的協助,對信仰活動反對、抱怨的聲音也會減少,對他來說,廟宇要如何做到和社區和諧相處是很重要的。在這次計畫推動的過程中,和勝堂也得到了許多社區居民的幫助與回饋。像是田野調查、撰寫廟誌的過程中,有信徒主動提供照片、歷史資料,也有許多社區居民主動表示協助廟方推廣活動的意願,足見居民對地方廟宇產生認同感的凝聚力。
核稿編輯:李沂霖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3 / 7篇)

整座社區都是我們的教室——和長輩一起做粿、聽民謠

Photo Credit:高雄市田寮區新興國民小學
社企流/文:陳軍鈞
位於高雄田寮區的新興國小,自 2017 年起,連年參與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五度獲得楷模獎肯定。點開他們的歷年計畫說明,發現這 5 次的共同點都是希望連結學校師生與社區長輩互動。

中年返鄉做社造,用「粿」連結學生與長輩

學務主任張金枝雖然出身田寮,但長年以來都在外地服務,2017 年選擇調職回到家鄉,卻看見家鄉人口凋零、在地文化面臨消逝,又發現老人獨居情況嚴重,看著社區長輩空洞寂寞的眼神、孤單的身影,讓她決定要為此採取行動。
她認為學校是社區的一部份,可以號召師生共同行動,作為活化社區的火種。展開行動的第一步,張金枝從當地逢年過節都會吃的「鼠麴粿」中找到靈感。早年,鼠麴粿是各家各戶都會自己製作的節慶食物,隨著長輩年紀漸增,難以負擔製作糯米漿、採香蕉葉等工作,這便成了學校師生參與社區事務的契機。
在十二年國教課綱推動後,「社區也是教學場域。」張金枝說道,社區工作與校訂課程成了互相搭配推進的組合,地方文化知識的教育不再是紙上談兵,整個社區都成了教室,社區長輩則是現成的資深老師。
製作鼠麴粿的過程中,要到獨居婆婆的家中採集鼠麴草、要拜訪知曉如何做粿的長輩、接著還會邀請家長到校與孩子一起做粿。當鼠麴粿完成之後,老師會帶著學生們挨家挨戶去分送,除了體驗過往農村生活互助、共享的精神之外,也讓孩子們進一步認識惡地地形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僅有比較平坦的地方才會有房子並形成散村的居住型態。
透過鼠麴粿重燃社區人心連結的同時,也意外打開新興國小的知名度,「原來有很多人不知道當地有這所學校!」張金枝表示,全盛時期,新興國小曾有千人以上的學生,近年來受到少子化、人口外流、家長將孩子送至都會區讀書等各種情況影響,新興國小的學生至今只剩 30 餘位,更面臨學校裁撤的危機。然而隨著多年來參與社區一家計畫、活化在地社區,打開了新興國小在地方上的知名度,也提升了家長對地方小學的關注與信心,意外地為學校招生注入了希望。
(新興國小學生與社區長輩共同製作在地傳統點心「鼠麴粿」。來源:高雄市田寮區新興國民小學)
(新興國小學生與社區長輩共同製作在地傳統點心「鼠麴粿」。來源:高雄市田寮區新興國民小學

用口琴演奏台灣民謠,學生為社區注入幸福感

田寮區高齡化情形嚴重,時常有社福單位前來拜訪、送餐給社區中的獨居長者,這些單位也會邀請學校師生一同前往,在某次送年菜的活動中,有一位學生用口琴演奏了〈四季紅〉,沒想到長輩聽了這樣的音樂後感動地痛哭,長期獨居的長輩們,看見有孩子來拜訪並演奏了他們熟悉的音樂,張金枝說那樣氛圍是難以言喻的感動,也讓她決定利用學校本來就有的口琴社團進入社區來與長輩們互動。
其實對於孩子們來說,要以口琴演奏民謠老歌是毫無吸引力的,但當老師告訴孩子們練習這些歌曲是為了要表演給社區中的爺爺、婆婆們聽的,對孩子們來說這件事就產生了榮譽感與使命感——能夠表演的榮譽、要給長輩們帶來快樂的使命。「而且長輩看到小朋友都很開心,會拿很多東西出來給他們吃吃喝喝,小朋友也很開心啊!更喜歡去表演了。」
(拜訪社區內獨居的阿公,小朋友形容阿公的輪椅就像一間行動房間。來源:高雄市田寮區新興國民小學)
(拜訪社區內獨居的阿公,小朋友形容阿公的輪椅就像一間行動房間。來源:高雄市田寮區新興國民小學
學校的口琴社團是混齡教學,一到六年級的學生都有,而實際上進入社區演奏給長輩們的聽的學生以高年級為主,每次約有 6 位,這些高年級學生因此也成了其他小朋友的榜樣;當音樂性社團與社區關懷工作結合,對教學現場來說,練習口琴除了是培育音樂素養,也成了一種最好的品格教育,讓孩子們自動自發地從自身做起,願意去關心身邊的人與生活環境。

學校推動社區工作不易,仰賴眾人幫助與自我堅定的心

在參與社區一家計畫之前,學校和社區的互動並不多,在外工作多年的張金枝初回到家鄉時對社區當時的各種情況非常陌生,一開始學校師生要進入社區,是從鄰近的家戶逐一拜訪開始,並主動去認識熟悉地方的人士,藉由深具地方影響力之頭人、社福單位、社區發展協會的引介,才接著到社區內的獨居老人住處、關懷據點拜訪長者,到後來也開始知道哪裡是長輩們聚會的地點、有不同的問題可以分別去詢問哪一位長輩、有了人脈才能在學校活動需要協助時找到社區居民來幫忙。對於學校師生來說,是透過參與社造,才真正開始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社區。
(新興國小口琴社進入社區關懷據點演奏〈四季紅〉、〈望春風〉等台灣民謠與長輩同樂。來源:高雄市田寮區新興國民小學)
(新興國小口琴社進入社區關懷據點演奏〈四季紅〉、〈望春風〉等台灣民謠與長輩同樂。來源:高雄市田寮區新興國民小學
要進入社區推動這些活動或關懷工作,對學校來說最困難的是人力,一是內部的人力,學校教師除了要負擔原本的教學工作外,學習如何撰寫計畫書、整合校內外資源、執行計畫內容等,對老師們來說這並不像教書那樣得心應手,需要耗費額外的心力;二是外部的人力,對於學校來說,並不擅長動員社區居民一起來參與公共事務,必須要與社區發展協會配合,但若是在地組織也無法帶動居民參與的話,整個計畫要推動會變得更加困難。而田寮區嚴重的高齡化、人口外流問題,導致有許多在地文化知識未能被妥善傳承,有些地方故事、文化知識是想問也不知道能找誰問,甚至在地人也不知道的。
面對這些挑戰,張金枝一開始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按部就班遵循著計畫設定的指標,一步一步想辦法去呈現自己的想法,「只要能達到自己想要的、學生們也能學到東西就可以了。」所幸計畫開始推動後,學校師生、在地組織、社區居民與長者都十分認同,而能凝聚眾人的力量共同來完成。教書多年才回到家鄉服務的張金枝說,為了保留家鄉的文化,也為了不想再因為看到家鄉長者寂寞的眼神而心疼,「我的態度很堅定,而且要有永不放棄的心,沒有這顆心就做不成了。」這就是她能夠跨越這些挑戰的關鍵。

因認識而放下誤解,未來盼能連結新住民與社區

提到未來想繼續推動的計畫方向,張金枝話鋒一轉:「我想做跟新住民姊妹有關的活動。」田寮區有許多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姐妹,張金枝認為互相了解很重要,她分享,參與社區一家計畫這些年來,明顯感覺到藉由計畫的推動,讓學校師生、在地居民都更加認識自己的家鄉,進而產生認同感和向心力。「如果我們也能更了解這些新住民姐妹家鄉的文化,就能更認識她們,她們離鄉背井已經很辛苦了,她們也是我們的家人啊!」張金枝期待,能持續透過推動社區行動,將不同年齡、背景的居民凝聚在一起,實踐「同在社區,本是一家」的美好願景。
核稿編輯:李沂霖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4 / 7篇)

想做藝術的朋友回家吧!南投返鄉青年張竣凱辦戲劇節,用表演活絡社區、連結居民的心

Photo Credit:張竣凱提供
社企流/文:蘇郁晴
大學離鄉前往北部念書的學子,畢業後常選擇留在北部就業。這原本也是來自南投中興新村張竣凱的計畫,但就在他從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畢業、從事劇場相關工作不久後,就碰上疫情,頓失工作、不得已返鄉的他,卻找到了駐足家鄉的動機。
待業期間,他回到家裡的早餐店裡幫忙、賺取收入。與他一樣從事藝術產業的朋友,就沒那麼幸運了,「雖然他們也想待在家鄉,但南投的藝術設計產業不興盛,缺乏相關資源與工作機會。」張竣凱說,疫情趨緩後,朋友們紛紛離開南投、再次回到台北工作。
後來,他在南投參與一場繪本工作坊,找到中興新村的發展潛能。當時,工作坊的老師請學員撰寫與自己家鄉有關的故事,張竣凱卻發現自己腦裡一片空白,「民國 46 年台灣省政府遷駐中興新村,但自從民國 88 年精省,台灣省政府離開南投後,這裡的產業開始停擺、人口外流。從我們這一代從小出去玩也是跑去南投市區。」下定決心,他要進一步認識自己的家鄉。
經過研究和調查後,張竣凱發現這裡自然資源豐富、過去留下的眷舍別有風味,也有許多人文歷史與老舊建築值得深挖與品味,尤其中興新村離南投市區不遠、交通便利,若能用心發展,其特色絕不輸給市區。再加上當地已有推動文創 4 年的省府日常散策文創聚落在此深耕,讓他更看見能在家鄉發展藝術的可能性,「同時我也希望讓想留在家鄉、卻因為工作因素不得已到外縣市的同學們看見,南投是有發展機會、可以接住想返鄉的他們。」
(張竣凱自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畢業,在疫情後回到家鄉南投,看見發展藝術、帶動社區的可能性。來源:張竣凱提供)
(張竣凱自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畢業,在疫情後回到家鄉南投,看見發展藝術、帶動社區的可能性。來源:張竣凱提供)

結合藝術專長,在家鄉開辦獨一無二的戲劇節

張竣凱認為藝術是重新活絡社區的最佳媒介,「雖然中興新村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畢竟沒有吸引人的樂園與商場,若無法與居民或遊客講述這裡的故事,他們可能來過一次就不想再來了。」於是,他決定舉辦戲劇節,透過走讀、表演、實作等方式,重新演繹讓老一輩懷念、新世代感到新奇的家鄉故事。更重要的是,張竣凱想讓在北部打拼的朋友們每年 10 月能透過參與活動看看家鄉現況,「我想告訴他們,如果我能做到在家鄉從事藝術工作,你們也可以。」
2022 年張竣凱籌劃的第一屆囊底路生活戲劇節正式展開,他另外找來 2 名擅長裝置藝術與歌唱的藝術家一同進行 5 天活動,有著結合戲劇演出與在地商家製餅體驗的戲劇創作專場、結合駐場與中興新村夜間走讀導覽的音樂創作專場等。第一屆活動結束後,張竣凱看見許多合作店家開始關注如何讓店面更有美感,不時會向他諮詢建議。
(囊底路生活戲劇節邀請在地店家「黑狗兄傳統手工餅舖」合作,讓民眾進行製餅體驗。來源:囊底路生活戲劇節粉絲專頁)
(囊底路生活戲劇節邀請在地店家「黑狗兄傳統手工餅舖」合作,讓民眾進行製餅體驗。來源:囊底路生活戲劇節粉絲專頁

仔細聆聽居民想法、換位思考,助他解決眼前難題

然而,活動參與人數卻不如預期。他自省,最直接的原因之一是籌辦活動者與參與者對此的感動落差,「因為參與者只參與結果,沒有參與過程,較難有共感。」
給張竣凱最沉重打擊的,還有居民對活絡社區的漠不關心。當時,他積極想與居民溝通可以怎麼做讓家鄉更好,但許多人認為這裡就是這樣、沒什麼好改變的,失落難過的他在個人社群平台寫下:「為什麼村子那麼小,人心卻距離那麼遠?」
放下失落的情緒,隔年,他加入省府日常散策文創聚落、擔任活動企劃一職。由於工作需求,經常與店家洽談合作事宜,這時,他發現身為推動地方事務者與在地店家兩者角色立場的不同,「我們會希望店家做得更多、融入更多地方特色,但這無形中也會提高店家營運成本,久而久之,他們就不願合作了。」張竣凱從此學會換位思考,仔細聆聽店家想法、尊重店家意願,並試圖尋找能持續溝通議題的平衡點。

給居民一個演出家鄉故事的舞台,提高參與度

有了第一次辦節的經驗,第二年在省府日常散策文創聚落的共同協助下,張竣凱將第二屆戲劇節的核心放在「提高在地參與」。因緣際會認識目前在文化局上班、同樣是南投人的舞者,這也讓他意識到南投當地其實仍有很多藝術家在此生活。於是,決定邀請他們參與第二屆戲劇節的表演;此外,張竣凱賦予這些藝術家不僅是表演者,更需要擔任講師、舉辦培訓課程,讓在地非藝術表演者的居民也能參與家鄉故事的演出。
2023 年 7 月起,開設編劇課、表演課及舞蹈課,並在戲劇節中安排「省府女子劇場」,讓居民有實際上台表演的機會,不僅讓居民認識、甚至親自演出中興新村故事,也在過程中探索個人興趣。張竣凱分享,雖然準備過程中有許多長輩覺得很辛苦,但結束後他們仍滿心期待地詢問是否還會再辦下一場。更令他開心的是,第二屆的每場活動場場爆滿,「我原本以為參與者是外地人居多,結果實際上都是在地人,且有些人連續來了好幾天。」
(第二屆囊底路生活戲劇節邀請在地藝術家為居民開表演課,並在 10 月一同登台演出,提升居民參與度。來源:囊底生活戲劇節粉絲專頁)
(第二屆囊底路生活戲劇節邀請在地藝術家為居民開表演課,並在 10 月一同登台演出,提升居民參與度。來源:囊底生活戲劇節粉絲專頁

參與「最具包容性」的獎助金計畫,讓社造行動被專家看見

第一屆囊底生活戲劇節在沒有收取任何費用下,為了獲得經費支持,張竣凱在 2022 年投遞了 3 個不同的補助計畫。其中,他認為最具包容性、最有幫助的就是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讓他願意在 2023 年時再次參與計畫,並得到「築夢個人類」楷模的獎助金。
細談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吸引身為社造新手的他的原因,張竣凱表示,以務實面來看,這個計畫充分信任得獎者,沒有繁複核銷過程,為初接觸社造補助計畫的他減輕負擔,再加上計畫不限主題與年齡,讓他在實體工作坊中看見關注不同領域的團隊、感受到眾人欲帶動改變的力量,「我在會場中還看見一個高中生參與計畫,她想善用學校閒置的教室以廢棄布料製成其他用品。」他說,這讓他看見包容性並非此計畫的口號,而是真的落實在行動中。
此外,令張竣凱印象深刻的還有評審問答階段。相較社造行動的 KPI、如何佐證,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更關注參與者可能碰到的困境、與社區的連結等,讓張竣凱能夠自由分享與展現自己對此的熱情、甚至一度激動到快要落淚,「他們不會質疑我為什麼要做、也不會逼我去做我現階段可能達不到的事,反之給我許多實際的回饋與建議,幫助我在這一路上能穩紮穩打地前進。」參與社區一家計畫也讓張竣凱獲得更多曝光機會,讓更多人認識囊底路生活戲劇節。
(囊底路生活戲劇節的舞蹈作品,由在地編舞家及村民們共同演出。來源:張竣凱提供)
(囊底路生活戲劇節的舞蹈作品,由在地編舞家及村民們共同演出。來源:張竣凱提供)

勇敢與外界溝通,是做社造最重要的一步

今年是張竣凱投入社造的第三年,雖然目前中興新村仍有居民不了解他在做什麼,但開始有居民會主動向他反應自己看見的社區問題,「他們從一開始抱持負面心態,但現在會提出問題、願意去反抗,這已是一大進步。」
回望這段路程,張竣凱認為最重要的是「主動與外界溝通」。他以自身經驗為例,當初他想做戲劇節,就到處與在地店家與居民分享個人想法,「即便你不是要為地方服務,只是純粹想把所學或觸及到的事物與他人分享,地方總會回饋點什麼給你,你並不孤單。」
不知該投入什麼議題,是許多欲從事社造者首先面臨的難關。對此,張竣凱建議可以從回到家鄉、好好與在地居民相處開始,「返鄉一定會面臨許多衝突,那些衝突就是可以經營的問題點,不是一定要從議題開始發想。」接著再盤點自己有哪些技能與資源,「如果一開始就要接觸社區太難,可以先與周圍的人分享、尋求建議。」
新一年的囊底路生活戲劇節已在規劃中,與前兩年不同的是,張竣凱觀察目前有越來越多青年返鄉,只是大家對青年人才賦予較高期望,希望他們更耐操、能做更多事,沒能被好好關注與照顧。他希望今年的活動可以瞄準青年,透過一系列的表演協助他們照顧個人需求、與自己對話、釋放難以排解的情緒。
核稿編輯:葉于甄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5 / 7篇)

用藝術陪伴幼小靈魂——北藝大藝術服務隊辦夏令營,帶部落孩童培養美感、探索未來

Photo Credit: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北藝大)關渡通訊粉絲專頁
社企流/文:蘇郁晴
台北藝術大學有一個成立 16 年的社團「北藝大藝術服務隊」(以下簡稱服務隊),他們集結不同藝術專長的同學,透過開辦活動與課程陪伴偏鄉與機構孩童、以及自閉症患者。談及藝術之於服務對象的重要性,曾經也是服務隊的成員、現在擔任校內課外活動指導組承辦人的林雅惠說:「我會用樂器來抒發難以消化的負面情緒,因此我們也希望能以藝術為媒介,帶著他們表達個人想法、抒發情緒。」孩子們也能在接觸陌生領域的過程中探索個人興趣,同時培養美感、激發創造力。
服務隊的第一個服務據點、也是他們最具代表性的活動之一,就是在阿里山樂野部落開辦的藝術夏令營。2008 年,樂野部落主動邀請他們前往當地協助成立部落劇團,沒想到隔一年發生重創中南部的八八風災,樂野部落也深受影響。服務隊轉而協助當地重建社區,爾後轉變成開辦為期一週的夏令營,為當地孩子設計音樂、肢體開發、視覺、跨域等課程,適時結合鄒族文化,提升孩童對自我文化與家鄉的認同感。

從招募隊輔到開辦活動,服務隊如何齊力做社造

2023 年服務隊受邀籌劃藝術夏令營,有別於過往的是,除了原有課程外,部落老師希望能再加開「生命教育課程」。「多數部落的孩子是生活在隔代教養家庭、爸媽鮮少陪伴在身邊,再加上部落的教育資源較匱乏,幾乎沒人能向他們分享生涯規劃與求學歷程。」服務隊成員之一、目前就讀音樂系三年級的紀頌恩分享自己的觀察。
當部落老師與服務隊指導老師劉子寧、活動總召確認營隊主軸與時間後,接下來服務隊便會開啟近一個學期的籌備時間。首先,他們會在粉絲專頁發布隊輔招募貼文,並一一進行面試,紀頌恩說:「我們通常希望每一位隊輔能來自不同科系,但我們也會深入了解他們的個性、想法、想學到什麼、是否有想設計的課程、如何面對困難等。」最後篩選出 12-15 名志同道合的同學。
確認隊輔名單後,接下來是一連串的培訓、會議與試教課。主要負責管理服務隊社群平台、新媒體藝術系二年級的陳愛莉回憶這段時間,認為最具挑戰性的事情之一,是如何協調每位成員與指導老師的開會時間,「我們通常會安排在平日晚上開會,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業或私事要忙,並非都能參與。這時我們會討論是否要安排更早、更晚、或假日的時間。」
(北藝大藝術服務隊成員。圖左為音樂系三年級紀頌恩、圖右為新媒體藝術系二年級陳愛莉。來源:社企流)
(北藝大藝術服務隊成員。圖左為音樂系三年級紀頌恩、圖右為新媒體藝術系二年級陳愛莉。來源:社企流)
服務隊規劃的夏令營除了常設的音樂、肢體等課程,還會因應世代喜好的不同開發新內容,像是他們去年在跨藝術領域課程中安排混音、配音、擬音等教學,並帶著孩子以原始材料模擬音效,如以保麗龍創造爆炸聲等,再以動畫的方式呈現這些聲音。
此外,他們還帶著孩子在部落主要道路的牆面彩繪鄒族文化與故事,讓居民能認識、並認同自己的文化。首先,服務隊會帶孩子向在地耆老或長輩收集資訊,接著再帶孩子認識色彩學、彩繪知識與技巧,最後大家再齊力完成牆面彩繪。「社區長輩都很喜歡牆面彩繪,他們認為把這些歷史記錄下來非常重要。甚至還有居民邀請我們去彩繪他家的其中一面牆。」紀頌恩分享。
(藝術服務隊帶孩子彩繪部落主要街道的牆面,帶他們認識家鄉的同時,也記錄鄒族文化。來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北藝大)關渡通訊粉絲專頁)
(藝術服務隊帶孩子彩繪部落主要街道的牆面,帶他們認識家鄉的同時,也記錄鄒族文化。來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北藝大)關渡通訊粉絲專頁

參與社區一家計畫,讓學生獲得校園內難以培養的技能

只是開辦活動、彩繪牆面所需的材料費相當可觀,為了獲得支持社團持續運作的經費,2023 年服務隊參與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他們歷經提案、撰寫計畫書、決選工作坊的過程,最後獲得「深耕社區類」楷模獎獎助金的支持,有助他們順利完成營隊。
回望 2023 年營隊為當地孩子帶來的具體影響力,林雅惠、紀頌恩與陳愛莉不約而同地提起新開設的生命教育課。課程中,每一位隊輔會準備與自己有關的 3 張照片,包括孩童時期、家鄉景色、目前專業,邀請孩子們找出這張照片與哪位哥哥姊姊有關,再進一步與他們分享不同縣市的樣貌、求學歷程、專業內容等,最後再向孩子們收集相關問題、統一解答。「孩子最好奇的,就是哥哥姊姊到外縣市讀書的心得。」林雅惠說,這些孩子們也將離鄉到外縣市讀書,心中難免會感到害怕、迷惘,但身邊很少有人能與他們討論。
陳愛莉補充,營隊結束後,有一名男孩很捨不得他們離開,因為他的父母不在他身邊、多由爺奶代為照顧,當他向長輩說未來想報考體育班,爺奶卻只叫他好好讀書、否決他的想法,「他說平常沒人能陪他討論求學規劃,他認為我們就像是他的人生導師。」
(2023 樂野夏令營新開設的生命教育課,成為影響當地孩子最深的課程之一。來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北藝大)關渡通訊粉絲專頁)
(2023 樂野夏令營新開設的生命教育課,成為影響當地孩子最深的課程之一。來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北藝大)關渡通訊粉絲專頁
參與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也讓仍是大學生的他們學到校園內難以培養的技能。陳愛莉說,她收獲最多的是在決選工作坊的簡報階段,「我們要學習如何用簡單扼要的話、以及清楚且吸引人的簡報內容,向評審溝通與呈現我們在做的事。」這也有助他們釐清自己的目標,「畢竟你要先了解自己想做什麼、在做什麼,才能清楚地傳達給他人。」
紀頌恩認為,參與計畫讓他磨練了寫計畫的能力。這是他第一次寫計畫書,他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從零到一地學習,最後成功遞交出去,「現在我規劃個人生活、或是投遞其他申請時,這個技能都能派上用場!」

學生做社造不但能磨練個人專業,還能獲得成就感

為了擴大社造影響力,鼓勵全民參與社造,社區一家近年在報名組別中開設「深耕校園類」,並再細分為國小師生組、中學師生組、大專青年組,盼不同年齡層的學生都能開始關注自己的社區,並採取實際行動改善現況。林雅惠認為,師生團隊一同參與行動的優勢在於,學生對服務內容上總有源源不絕的創意、有實務經驗的老師則能為學生提供建議,雙方合作能推出更創新、更有趣的行動方案。
紀頌恩與陳愛莉認為學生從事社造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紀頌恩說,自己過去從沒想過該如何實際應用所學的專業,在做社造的過程中,他才了解可以用藝術專長去改善自己關注的議題。陳愛莉也認為這有助她不斷思考如何與社區長輩與居民互動、如何善用個人專業發揮影響力。
她分享,藝術服務隊的成員之一、現在是音樂系二年級的杜亞馨,正是來自樂野部落的孩子,她親身體驗過哥哥姊姊舉辦的營隊、並深深記在心中,於是上大學後她也加入社團,希望能盡一己之力讓家鄉變得更好。
(藝術服務隊的成員之一杜亞馨。來源:北藝大藝術服務隊提供)
(藝術服務隊的成員之一杜亞馨。來源:北藝大藝術服務隊提供)
「我們就像是在孩童心中種下一顆種子,雖然短期內可能看不到改變,但它總有一天會發芽,再以不同方式影響著他人。」這也讓仍是學生的服務隊成員,建立對自身專業的自信,也感受到幫助他人帶來的滿滿成就感。
核稿編輯:葉于甄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6 / 7篇)

從災後重建到完善地方產業,深耕德瑪汶社造 25 年關鍵:讓居民互助照顧

Photo Credit: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粉絲專頁
社企流/文:張語屏
1999 年 9 月 21 日地牛翻身,交界於苗栗與台中的大安溪水兇猛湍急,沖刷出一座大峽谷,不只改變地貌,更重創位在大安溪畔的泰雅族部落。
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執行秘書林建治,曾經也是在都市打拚的泰雅族青年,回憶起 921 大地震重創台中大安溪畔的泰雅部落景象,至今仍歷歷在目。身處面目全非、家園全毀的深淵,並沒有擊垮林建治,他決定返鄉,2000 年成立德瑪汶工作站,2006 年設立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
回鄉深耕進入第 25 年,協會發展如何持續穩健茁壯?如今社造主力者已從青年步入中年,團隊夥伴也會一起老去,社區接下來將面臨哪些挑戰?
(林建治於 921 大地震後回到家鄉,創立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來源:深耕德瑪汶協會)
(林建治於 921 大地震後回到家鄉,創立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來源:深耕德瑪汶協會

921 過後,深耕工作從未停止

因為地震而需要照料社區裡的老幼居民,林建治當年跟著族人一起搭設帳蓬、煮炊料理,打造部落廚房,重建部落。20 多年過去,居家照護與長者送餐的任務,卻仍然持續,從未停歇。921 大地震時,受到外界大量的援助,讓社區能在短時間內重新振作,但當重建工作完成,仍必須不斷地「自省與自助」,是深耕德瑪汶協會推動社區發展能持續不墜的燃料。
深耕德瑪汶協會為長者送餐,至今已經送了幾十萬個便當。「一般組織、服務做不到、放棄的個案服務,就算在山頂上只有一位老阿嬤需要送餐,再遠都要送!」對於林建治和團隊而言,人力輪流交替分配、接力送餐,還是做得到。
林建治對於社區在 20 多年後仍然維持長者送餐、居家照護感到驕傲。「因為堅持下去並不容易,我們沒有仰賴專職人員,而是號召社區居民,透過互相提醒與關照來完成的。」
(深耕德瑪汶協會為長者送餐已維持 20 餘年,此舉非仰賴專職人員,而是憑藉社區居民協力完成。來源: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粉絲專頁)
(深耕德瑪汶協會為長者送餐已維持 20 餘年,此舉非仰賴專職人員,而是憑藉社區居民協力完成。來源: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粉絲專頁

超越族群、接納彼此,社區發展的重要核心

在大安溪部落的社區服務、送餐,才發現,除了泰雅族人,也有長久生活在一起的外省族群、閩南族群及新住民住在一起。林建治思索,照顧需要照顧的人、接納彼此是普世價值。「超越族群」是德瑪汶協會耕耘社區的重要價值之一。
「部落也有部落的限制,像是內部欠缺財務管理、行銷公關的專才,要讓部落發展,需要開放更多資源參與,不能受限於族群的概念而置他人於外,應該站在更高位置去談部落。不論是照顧在地各個有需要的族群,還是團隊與夥伴組成,都有這個共同信念,包容與吸納不同族群人才,不然協會怎麼能夠長久經營呢?」林建治說。

從「雞」開始,幫助長者找到生活重心

部落長年因為人口外移,留下來的都是老年人口,加上部落裡沒有什麼工作機會,林建治看到才 60 初的中老齡者,沒事可做、閒得發慌,他擔心這樣的生活,會加速老化、影響他們的身心狀況。
因此在 2021 年左右,他在可用的農地上蓋起雞寮,讓有意願參與的長輩一人認養 50 隻雞,藉由照護看管雞隻,先讓他們的生活有了活動和目標,再來思考如何增加他們的收入,創造工作機會。
蓋好雞寮、養了雞,林建治也同時尋找通路與市場,目的要讓社區資源夠永續循環,否則將陷入需要外援難題,若忙著找資金和資源,就會外加許多不適合在地屬性的資源。在尋找資源的過程中,林建治找到中興大學與嘉義大學的學術資源與團隊夥伴,從「雞」的照護和養殖做改變,讓長者好好看顧台灣品種紅羽土雞的雛雞任務。
(深耕德瑪汶協會鼓勵長輩養雞,找回生活重心。來源: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粉絲專頁)
(深耕德瑪汶協會鼓勵長輩養雞,找回生活重心。來源: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粉絲專頁

改變族人農業與土地的思考,產業發展必須循環永續

養護幼雛也是攸關雞隻耗損階段,而長輩時間充足,較能夠投注大量的關注。當雞隻平安長大,就會交由小農友善養殖到成雞,使用學術資源所開發符合食品衛生安全的屠宰技術,也交由在地婦女做包裝作業,加入產業鏈規劃與管理後形成部落廚房專屬的「共有雞」與友善雞蛋品牌。
有了通路、收入,就能夠繼續孵化小雞,讓老人有雞可顧,生活有了重心,地方產業出現活力,這樣的產業模式已經進入第三年,也達成讓社區產業能永續循環的初段目標。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養雞。80多歲以上的高齡老者可以擦拭雞蛋,其他年齡層可以分別養小雞,中雞、成雞,或是做包裝、零售、烘焙做料理、送餐或種菜的工作。
在地族人過去長年使用慣型農法,林建治也逐步引導部落思考與土地的關係,改以友善耕作、減少農藥,對環境和健康都有好處。

發展小而美的優勢產品,找到無可取代的市場位置

不求耕種產量,但求多樣。因為多元可以互補,只要過於單一、試圖增加產量,就必須與主流市場競爭。由於部落競爭力會埋沒在主流的果菜拍賣市場,林建治認為,多元、小而美的品項,才能在龐大的市場中找到特殊性,「除了雞蛋、共有雞有在地故事,我們還有許多具有潛力發展的其他產品,像是在戶外種植椴木菇,有對的空間環境、又能產出優質產品,儘量減少投入成本和風險,我們才會具備優勢。」
部落廚房是德瑪汶協會發展社區特色產業的重要平台,從雞肉產品、友善雞蛋、友善蔬果、烘焙料理、甜杮衍生食品、到減輕長者下肢與膝蓋負擔與輔導健行運動的健走杖等,發展多樣化的特色產品,由協會買斷,讓他們能夠好好種菜,都是林建治與夥伴刻意選擇的方式。
由於抱持開放的心,創意與機會便將不斷湧現。2024 年 4 月初,一部有關農村的女性雞農、勇敢追愛的台灣電影《莎莉》上映,德瑪汶協會也與電影公司合作,結合部落廚房的友善雞蛋、「共有雞」產品的創意行銷。

團隊正面臨老化,重新思考組織發展的要義

林建治深感自己和團隊成員也步入中年,德瑪汶協會正在面臨老化,必須思考組織發展,如何吸引青年願意返鄉且不離開,成為他的新課題。多年來,在地產業發展有成績、部落價值也逐漸被看見,經濟循環創造工作機會,終於開始吸引年輕人對家鄉與部落的關注。
「如果只有務農的工作,絕對不會吸引年輕人回來;就算回來,沒有更好的機會,他們還是會轉身離開。」青年返鄉,經濟是最實際與現實的誘因與結果,林建治說,目前協會成立「Sbalay Penux 大安溪部落青年工作站」盼讓青年累積經驗、發揮所長,共同發展財源和產業,如此,才有機會支持他們長住。
(大安溪部落青年工作站團隊成員。來源:SbalayPenux大安溪流域青年工作站粉絲專頁 )
(大安溪部落青年工作站團隊成員。來源:SbalayPenux大安溪流域青年工作站粉絲專頁
「Sbalay Penux」是泰雅族族語,直譯意思是「在大安溪和解」,協會成員回應,這個詞指的是和土地和好。林建治說,經過大地震之後,我們要和大自然和解,而在社區的經營發展過程中,因為過度取之於大地,也應該回饋於大地,身土不二之意,同時,也是世代和好,由具有經驗的長輩、中生代有耐心地陪伴年輕世代。發展產業要能有意義的故事與議題,而不只是生意買賣,未來交棒之後,才能代代傳承,貫徹永續循環的管理方針。
目前在德瑪汶協會 20 幾個成員中有半數都是年輕人,林建治認為,透過日常的工作來傳授核心精神,遠比不斷演講、辦理講座更能傳達給下一代清晰的未來藍圖,如果只有空口說白話而沒有實際投入,很快就會被看穿,「過去大家都被訓練的很會說,要交棒給年輕人,必須鼓勵他們參與,同時要讓他們有辨識能力。」

受社區一家啟發,成多年持續深耕地方的動力

要讓組織永續發展,林建治深知依舊需要外力資源的協助與參與。當大安溪部落工作站經過 6 年養成,在 2006 年成立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時,便參與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當年得以「打造一個現代泰雅體驗農場」計畫獲得楷模獎,之後數年同樣因為深耕社區參與計畫,陸續獲頒楷模獎。
林建治回憶,初期在社造行動計畫中,因為參與社區一家工作坊獲得許多社區發展的啟發。「看到其他社區 70、80 歲的長輩在工作坊中振振有辭地簡報,連他們都願意付出、為在地爭取資源,對我來說是很直接的影響。」也藉由計畫執行,林建治從中學習系統性的組織思考、訓練口條以及鍛練面對群眾的能力,更能夠刺激想法和行動力。

體會社區真實需求,避免複製套用

如今林建治也成為他人及年輕世代仿效的對象,他認為多多參考他人經驗,到其他社區觀摩和感受,把態度和思考帶回去,然而每個社區都有各自的生活紋理與脈絡,不應該複製和套用,唯有經過思考消化,才能更成熟地發揮在社區發展的經營工作。
協會參與社造計畫,必須了解價值所在。林建治強調,要反省、不斷地反省,才是協會存在的意義。過去林建治接受其他外部資源的協助,也有吃虧上當的經驗,他深諳若初始就依附在各式補助計畫下,一開始也許是活力泉源、暫時得到喘息,久了就會依賴、日後就變成依附。
若僅是單方面的獲得資助餵養,就會阻礙社區的發展,林建治因此慎選合作機會與外部資源,「撰寫計畫書、參與活動,不是粉飾行為,也不是一次性的計畫書而已,否則就像裝了葉克膜,停了就死了。當團隊清楚了解協會成立的意義是照顧部落的需求,那爭取外來的資源就不會被扭曲。」
大安溪部落青年工作站的成立,也是團隊積極面對未來挑戰的方式。青年參與是不是來得及趕上組織人力老化,都是林建治與協會念茲在茲的事,未來除了內部的世代合作,如何與異業合作是接下來必須努力發展的工作。

未來下一步,打造大安溪流域產業平台

林建治表示,德瑪汶協會成員與部落青年,盼望未來能打造出大安溪流域的產業平台,未來計畫打造民宿、餐飲、露營等觀光體驗活動,而這些都需要整合外部行銷與資通人才、打通交通輸紐才有機會達成。林建治表示,他對團隊和年輕世代有信心,只要秉持誠信與包容,就能持續打造幸福社區,讓社區與產業發展有更多可能性。
核稿編輯:李沂霖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7 / 7篇)

找回瓦磘溝的記憶:從繪本走近河岸,綠書店帶著居民來場河川救援

Photo Credit:醜泥怪粉絲專頁
社企流/文:蘇郁晴
新北永和巷弄內的綠書店,看似與一般獨立書店並無不同,但他們不只提供豐富讀物,更是當地推動社區營造的小基地。
2018 年,在綠書店舉辦的一場「畫談雙和百年印象」活動,「我們邀請地方耆老與畫家講述雙和地區的百年歷史,,才發現原來在這個高度開發的社區裡有條天然河流。」店長許秀美及夥伴們意外得知,這條名為「瓦磘溝」的天然河流就位在書店旁,但就連她的先生楊宗翰從小是在這裡長大,也都不認識這條河,「這讓我們覺得很可惜,我們與它生活在一起,卻從來不認識它。」
於是,書店的夥伴們從收集資料、拜訪相關專家開始,一一整理出瓦磘溝的前生今世。他們發現原先的瓦磘溝是非常乾淨的河,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像是香魚、水獺、螢火蟲等。但因都市快速開發、排放污水,且永和地勢低窪、河水暴漲時容易淹水;居民們對瓦磘溝只剩下髒臭等負面印象,甚至有居民認為瓦磘溝就是一條垃圾河。
「我們希望讓大家知道,這條河流並非自己變髒,而是有許多人為因素導致;即便現狀不佳的河流裡,仍有很多棲息其中的動植物,需要我們一同來守護。」許秀美希望將「河水變乾淨、讓居民親近」。
(綠書店店長許秀美。來源:許秀美提供)
(綠書店店長許秀美。來源:許秀美提供)

推出繪本《醜泥怪》,透過說故事活動溝通河川保護議題

綠書店開始思考如何以書店的角色展開行動,最先想到的便是書本,「我們長期經營書店,要與他人溝通想法、傳達資訊時,最好的方式就是拿本書給人家看。」以書為媒介,許秀美希望無論大人、小孩都能透過閱讀認識與思考議題。
2021 年,綠書店出版一本有關於在地河流故事的繪本——《醜泥怪》,故事講述男孩阿名在守護瓦磘溝的醜泥怪的帶領下,展開的一連串河流救援冒險,同時也帶著讀者親眼看見河流昔日樣貌、以及變髒的原因。藉由大人在向孩子說故事時,自己也能吸收有關於河流保育、環境保護等資訊,用繪本讓議題觸及到不同人群。
(綠書店製作繪本《醜泥怪》,帶讀者認識瓦磘溝的歷史與現況。來源:醜泥怪粉絲專頁)
(綠書店製作繪本《醜泥怪》,帶讀者認識瓦磘溝的歷史與現況。來源:醜泥怪粉絲專頁
一開始,綠書店會在店裡舉辦說故事活動,邀請親子一同來聆聽;而聽過故事的孩子們,主動向學校老師建議將此活動帶入校園。於是,綠書店開始招募、培訓願意在書店及校園裡說故事的志工。許秀美分享,「起初有些媽媽難免會害羞、顯得沒自信,但經過培訓後,他們再融入自己的特色與方法,現在個個都能生動地說故事。」志工媽媽們也能藉此機會進一步認識自己的社區,對河流保護更有意識。截至目前,綠書店已在校園、市集等地開辦逾百場說故事活動、觸及超過 8 千人次。
雖然,曾遇過他人質疑,當居民幾乎都是外移人口,要如何說服大家在乎當地河川、保護自然生態?但許秀美認為,「雖然這可能不是第一代移居人口的故鄉,但卻是孩子成長的家鄉。」而環境保護的種子也確實地種進了孩子們的心中,「有孩子回家後,主動跟家長說未來要當環保員,也有孩子會來書店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忙。」這些,都是透過行動一點一滴累積起的成果。

組生態調查隊、推實境解謎遊戲,多元管道帶居民認識瓦磘溝

除了繪本、說故事活動,綠書店也號召有意願的居民,在專業生態調查員的指導下,每月調查一次瓦磘溝的生態、記錄河川環境與自然生態的變化,並定期舉辦分享會,與居民分享瓦磘溝的現況。許秀美分享,參與志工的家庭因此愛上觀鳥活動,甚至說心情不好時會想來河堤看看這裡的生態,能讓心情變好。
以往,綠書店透過走讀活動帶著參與者認識瓦磘溝,但觸及的人群有限,加上人力不足下,2021 年綠書店設計一套兼顧資訊傳遞與生動有趣的實境解謎遊戲。在遊戲中,帶著大眾認識瓦磘溝歷史與生態,推出至今已超過千人參與。
(綠書店設計實境解謎遊戲,讓更多人能認識瓦磘溝。來源:許秀美提供)
(綠書店設計實境解謎遊戲,讓更多人能認識瓦磘溝。來源:許秀美提供)
今年,預計在瓦磘溝河堤旁舉辦「幫河川量體重」的撿垃圾路跑活動。參與路跑的民眾,路線經過 22 個里中,了解何處的垃圾量最多、有哪些種類的垃圾,期望藉由實際行動,讓民眾親身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獲得獎助金的同時,也收穫評審的實用建議

綠書店有著源源不絕的行動靈感,但每項行動都需要有資源、資金支持,才得以持續延續。自 2020 年起,綠書店三度獲得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的「幸福社區類」楷模獎的獎助金。許秀美表示,一開始參與社區一家計畫獲得經費支持以外,也希望獲得曝光機會,讓更多人知道社區如何關注與保護河川環境與生態。
實際參與計畫後,許秀美發現實際收穫比想像多更多。「我每一年最期待的就是收到評審老師們的建議。」她提到,評審在初期繳交提案與後期的決選工作坊時會針對團隊的內容給予建議,這些建議通常有助綠書店將想法化為更具體的行動,協助計畫想得更長遠。
「老師不會直接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但他們會一直提出問題,要我們去思考。」像是綠書店在第一年提案中提出要還給瓦磘溝一片清淨,老師便會接著詢問該怎麼做、希望達成的目標等,讓他們撰寫計畫書更有方向。經驗豐富的評審總會提早為他們看見可能面臨的問題,這也讓許秀美印象深刻,當時評審在開會時就曾提出:「可能會有人質疑為何是由一間書店展開這些行動。」沒想到過不久就有居民向他們提出相同問題,早有準備的她,立即回應:「其實現在並非政府單位才能關注這些議題,就連企業都已經開始投入相關行動。」

一步步朝向目標邁進,願意親近瓦磘溝的居民變多了

從事社造行動迄今 3 年,綠書店接觸過不少同樣致力改善社區問題的夥伴,許秀美指出,很多人覺得寫計畫書、發想創新行動很困難,但其實現在已有很多人在做相關行動,若有問題可以主動詢問前輩、又或是到社區一家計畫官網中的「歷年得獎單位」看看獲獎團隊的提案,尋找靈感。
找到關注的社區議題後,再看看自己有哪些資源與優勢可以回應問題,就像當年綠書店因為一場講座萌生對瓦磘溝歷史與生態的好奇,結合自己對閱讀的了解設計繪本,再號召有志者一同將資訊推進不同場域、讓更多人知道。而今,他們的確一步步往目標邁進,認識、願意親近瓦磘溝的居民,真的變多了!
核稿編輯:葉于甄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文章標籤

1/7篇文章

串起島內外的多元文化!從外公的壓箱寶,開啟一台連結中壢與印尼的故事餐車

2/7篇文章

到廟裡,不只能拜拜!台南和勝堂重現陸上行舟,立志做社區裡的文化博物館

3/7篇文章

整座社區都是我們的教室——和長輩一起做粿、聽民謠

4/7篇文章

想做藝術的朋友回家吧!南投返鄉青年張竣凱辦戲劇節,用表演活絡社區、連結居民的心

5/7篇文章

用藝術陪伴幼小靈魂——北藝大藝術服務隊辦夏令營,帶部落孩童培養美感、探索未來

6/7篇文章

從災後重建到完善地方產業,深耕德瑪汶社造 25 年關鍵:讓居民互助照顧

7/7篇文章

找回瓦磘溝的記憶:從繪本走近河岸,綠書店帶著居民來場河川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