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Phil Dolby (CC BY 2.0)Photo Credit: Phil Dolby (CC BY 2.0)
文、圖:林志煒

美加地區社會企業的發展

美加地區的企業,普遍而言具有濃厚的資本主義色彩,然而社會企業的概念其實早在1970年代就已經萌芽,並在2000年後加速發展。美加地區早期的社會企業大多是非營利組織在財務壓力下,設法轉型而成。美加地區盛行新自由主義,面對政府預算持續削減,非營利組織只好轉向市場,改以商業收入作為組織的主要資金來源,到後期,私人企業也大量投入社會福利領域,社會企業因而蓬勃發展。

美加地區社企生態圈的形成

一直以來,美國政府很少干預社會企業發展,僅透過稅賦優惠政策來鼓勵社會企業。政府寬鬆的管控措施,雖提供社會企業蓬勃發展的機會,但並未針對社會企業提出積極誘因,而社會企業也始終缺乏明確法律地位,型態侷限於一般企業或非營利組織的範疇。對此,美國部分州政府開始探索社企法律定位,進而創造出新的法定型態,其中以低利潤責任有限公司(Low Profit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以及公益公司(Benefit Corporation)最具代表性。除此之外,美國聯邦政府創設之社會創新基金,有助中央帶動國家、地方、商業與公益資源解決社會問題的力量,為美國社會企業注入發展動力。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在「經濟發展暨貿易與就業部」(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de and Employment)下設立社會企業辦公室,協助社會企業的創設發展,建立網路平台介紹政府補助計畫,提供社會企業家申請。另外,加國政府也鼓勵社會企業與企業界合作,一方面讓運作成熟的企業能傳授經驗給新創社會企業,同時也讓社會企業家的創新點子與實踐方式能影響業界。
在社會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美加地區的社企中介組織在政府之外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由於來自民間蓬勃力量的支持,得以透過提供各項資源來打造完整的社會企業生態系,讓社會企業的發展有了強大的後盾,帶動起整個地區社會企業的興起。接下來根據社會企業中介組織四種角色的分類,分別介紹美加地區的社企生態圈概況:
圖:美加社企生態圈四大角色

概念推廣

青年在社會企業概念推廣上是重要的推手,在各大專院校中,學生主動要求開設社會企業創業相關的課程,以培育社會創業人才及從業人員,許多學校也成立研究中心向大眾推廣社會創新的趨勢,如哈佛商學院、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杜克大學等。成立於加拿大的CSMO-ESAC,則是透過校園演講宣傳,促使大眾,特別是年輕人能認識社會經濟與社區行動的相關工作訊息,同時也與社會企業的夥伴發展各項訓練計畫,以提升工作成效。除此之外,網路媒體如SocialEarthTriple Pundit皆致力於分享社會創業、永續性公司的案例與趨勢。商業競賽如霍特國際商學院獎(Hult Prize)Global Social Venture Competition則提供豐厚獎金邀請青年針對社會議題提案。

社群建立

美加地區最具特色的是由民間發起的認證機構,藉由給予認證來串聯社會企業的網絡,如位於美國的B型實驗室(B Lab)透過對「B型公司(B Corporation,簡稱B Corp)」認證,建立起社會企業的社群。B型企業認證包含了員工福利、社區發展、友善環境、社會影響等不同面向,檢視組織是否不僅照顧股東(shareholders),也關心其他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在滿分兩百分的評量中獲得八十分者即可獲得B型公司的認證。另外,總部設於舊金山的Net Impact是一個國際性的非營利組織,在全球一共有兩百八十個分會與超過兩萬名會員,其使命是推廣並鼓勵人們用商業力量創建一個社會和環境都具永續性的世界。

財務支持

在美加地區投資環境健全的情況下,透過建立社會影響力的投資標準,能吸引投資人或組織針對高潛力發展的社會企業進行投資扶持。如Global Impact Investing Network(GIIN)致力於增加社會影響力投資的規模和效益,解決貧窮與環境問題,著重於基礎設施建設、活動開發、教育推廣和研究。SVX(Social Venture Connexion)社會證券交易所,是由加拿大多倫多的MaRS Centre for Impact Investing所主導啟動,連結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企業、基金及投資人的私人投資平台,吸引債券與股票投資資金,不同於其他國家組織著重在社會影響力評估,SVX直接參與資本市場的活動。另外,美國生氣蓬勃的創業環境也發展出許多群眾募資平台,提供社會創業家一個新的管道籌措資金。由於社會企業大多富有故事性,更適合直接面對社會大眾募資,如KICKSTARTERLauncht都提供平台讓新創企業展示自己的點子或專案。

能力建置

受惠於美加地區興盛的創業文化,針對社會企業也有從初創階段到成熟期的各種資源協助。育成方面,Social Impact提供創新管理諮詢、技術支援、訓練、策略規劃等全面性的服務,協助社企提高組織運作的效率,進而達到最終的社會影響力。Unreasonable Institute致力於協助社企創業者度過艱難的挑戰,於每年舉辦創業家與業界導師的交流活動及工作坊,提供創業團隊指導與建議。加拿大魁北克省的CDECs則提供創業技術援助、培訓、諮詢服務,主要任務包括集體創業、發展在地就業與勞動力,並提供免費的創業財務計畫諮詢。顧問方面,Social Enterprise Associates是一家社會企業的顧問諮詢組織,提供必要的管理經驗、財務支持與實用的研究等,來協助創業家及其組織找尋對社會有益的營運模式。SVT Group則是協助企業評估在社會與環境這兩方面的價值,並透過提供顧問諮詢、工作坊、種子基金等服務,協助企業設計擴大社會影響力的方法與策略。

結論       

美加地區的「B型企業」並不侷限於「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標」之企業,一方面重視社會責任,一方面更強調經營成果的共利分享,因此不像一般社會企業是以社會議題或弱勢族群的關注為核心。政府的支持方面,美加地區向來主張小政府的治理,希望政府干預越少越好,近年來以社企精神修補資本主義的「資本主義重塑運動」即是從民間發動,由下而上的翻轉。然而美國政府也逐漸跟上這樣的趨勢,2008 年歐巴馬總統上任,成立了「社會創新與公民參與辦公室」,並開辦「社會創新基金」供民眾提案,各州也設立社會影響力債券,期待政府未來的作為能夠更有效、更全面的支持社會企業的發展。
作者簡介:林志煒,就讀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四年級雙主修社會學系,希望在左右兩端找到一個平衡的錨點。關注農業、教育等議題,目前為〈醜蔬果大翻身〉共同創辦人,致力於推廣台灣在地友善土地的格外品,於2015年成為社企流第三屆冬季專案實習生。

文章標籤

  • 社企流研究室

    社企流研究室

    在此專欄中,社企流將與你分享一系列與實習生合力研究的專案成果,包含各國社企課程研究、案例分析、與社企生態系等,一起加入社企流研究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