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達人秀六招 教你號召群眾打造田園社區
聯合報/願景青年記者章凱閎(2015年9月19日)
可食地景的風潮從歐美吹進台灣,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大刀闊斧推出田園城市,開放兩百多塊農地供市民認領;綠色社區計劃則將採參與式預算,提供四百四十萬,協助北市十二個行政區打造示範農地。
(西雅圖必肯食物森林創辦人葛枚與台灣民眾一同耕耘城市田園。 攝影/章凱閎)
然而,有地、有錢只是第一步,「如何把人帶進來,才是難題。」賈桂琳葛枚(Jacqueline Cramer)強調。
社區行動家(Community Activist)葛枚與格蘭赫里希(Glenn Herlihy)自2009年起,在西雅圖創立必肯食物森林(Beacon Food Forest)。在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的努力下,兩人首度來台,分享他們在六年時間裡,蒐集逾四千份連署書,並累積破千名社區志工的成功經驗。
除了國外案例外,國內都市農耕達人客家文化基金會行政管理組組員葉昆杰以及社區規畫師陳沅蓀傳授六招號召群眾的獨門絕技。

第一招:從取名、文宣到架網站,通通要吸睛

「幫自己(的社區田園計畫)取個好名字相當重要。」必肯食物森林創辦人格蘭說,名字相當於第一印象,一定要簡潔、扼要,又能精準傳遞組織的價值及訴求;標誌的圖像設計亦是如此,例如,必肯食物森林選擇了緊鄰彼此的果樹作為主視覺,同時傳遞食物、森林的概念,以及彼此依存、共生的意涵。
(必肯食物森林製作的園區虛擬示意圖以及標誌。 圖/必肯食物森林提供)
此外,必肯食物森林除了募集農人、園藝師、木工專家加入志工團外,也廣納文宣設計、網站架設領域人才擔任得力助手。以簡潔又吸睛的文宣及網頁,抓住路過民眾的目光,藉機宣傳活動及理念,「再加上一個捐款欄,還可能獲得些資金!」葛枚笑說。

第二招:社區領袖是你最好的助攻手

大安區錦安里自2013年起,在社區規劃師陳沅蓀與里民的努力下,共同將社區活動中心屋頂、廢棄老屋閒置空間,開闢成菜園。談到計畫成功的關鍵時,陳沅蓀立刻表示,「里長認不認同,非常重要。」
她說,都市生活品質雖然高,但人情味相形淡薄,「挨家挨戶拜訪」的號召方式,時常會引起居民警戒心,造成反效果。但透過里長的職位與資源,資訊就有了輸出的管道。甚至當你遇到更熱情的里長時,還能獲得超乎預期的助益。
陳沅蓀回憶,當時錦安里里長不僅邀請他們在社區聯誼晚會上設攤位,爭取曝光。甚至加碼說,「你們這樣沒贈品,沒有人想去啦!來,我來幫你們出贈品!」轉眼之間,就送來六十只小盆栽禮品,吸引到許多拿好康的民眾。「彼此交換資訊,我們也就開啟了後續對話的空間。」
此外,陳沅蓀也補充,除了里長辦公室外,社區大學也值得一試。若校長支持行動,從校園宣傳空間,到專業師資人力,都可能成為你的最佳幫手。

第三招:了解居民的處境與需求,因材施教

「一座城市裡住著有不同的人、生活在不一樣的環境,適合的農耕取向也不同。」自2011年啟用的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周邊規劃了四個足球場大的農地。為了妥善利用這塊地,葉昆杰開始構思,如何吸引都市裡的青年、上班族、退休人士,加入城市農夫的行列。
他強調,人與環境的因素,皆會影響作物的選擇。例如,退休中老年人因為時間較充裕,可以選擇耕耘較嬌貴的蔬菜或水耕作物;上班族則適合結盟,多人各自撥出零碎時間,可以共同照料果樹。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周邊四公頃農地,開放民眾耕耘、經營。 攝影/章凱閎)

第四招:把握每一次創造樂趣的機會

「都市人不缺食物,田園社區一定要讓民眾感受到食物之外的樂趣。」葉昆杰說,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靠著定期舉辦活動,例如:在水稻插秧、收成期邀請居民參與,或是開設客家芥菜醃漬工作坊,創造民眾互動、實作的機會。
無獨有偶,兩位必肯食物森林創辦人也認同創造樂趣的重要性。葛枚與赫里希分享,每次耕耘工作完畢,志工們都會一同摘取食物森林裡的莓果、蔬菜,享用辛勞之後的結晶;此外,他們也定期舉辦工作派對,不論熟面孔或陌生人,皆歡迎前來玩樂、交流。
再不然,她也笑著保證說,「免費的食物,永遠能讓大家開心!」

第五招:相信團隊成員,分享你的指揮棒

除了食物共耕、共享之外,田園社區也能成為所有人的築夢地。赫里希說,如果今天有人想嘗試不一樣的事,沒有一位志工會阻撓他,反而大夥們會拿出工具,並告訴他,「你來當領導人,由我們來幫你。(Be a leader, and let us help you.)」
(西雅圖必肯食物森林創辦人赫里希與台灣民眾一同耕耘城市田園。 攝影/章凱閎)
也因此,在必肯食物森林裡,人人都有領導與被領導的機會,舉例來說,他們的堆肥與櫻桃架,都是由社區青年設計、架設而成。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裡亦是如此。葉昆杰說,加入耕耘志工行列的民眾都需經過城市農夫課程訓練。但未來技術成熟,志工們也會從學員變老師,向新人貢獻智慧、經驗,增進彼此在團體中的存在感以及成就感。

第六招:堅持、耐心、永續經營

多來年,都市與農地脫鉤,想在城市裡建立一個田園社區,推廣食農教育,必須重拾人類共享、共生的美德。葉昆杰回憶,近年來推動共耕、分享觀念時,總有人仍然選擇獨來獨往、拒絕合作;不願意與他人分享收穫的志工也不在少數。但葉昆杰從不挽留,「因為這是必要的心理訓練。」
「或許這是我莫名的堅持吧。」葉昆杰語重心長,雖然挫折總是難免的,但堅持自己的信念,就會有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而田園社區就在循序漸進中成長茁壯。他掐指一算,如今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已累積逾五百位城市農夫志工群。
葛枚也強調,一個社區意識的建立,不是能一蹴可幾的事,發揮耐心與堅持,建立一個可長、可久的組織,才是未來永續經營的基石。

群眾,是你最強大的力量

是的,許多人都知道群眾力量代表著勞力、財力與創造力。但事實上,群眾力量可不只是這些。赫里希說,當公權力、大企業徵收、收購這些土地時,群眾就是抗爭的資本,小蝦米也能對抗大鯨魚。
例如今年五月時,葛枚、赫里希與逾百位志工就乘著上百艘獨木舟,「佔領」西雅圖港口,抗議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 plc)石油公司為了前往北極探勘石油,陸續將兩座鑽油台運送至西雅圖港口。
不過話說回來,萬丈高樓平地起,田園社區計畫其實就是一場社會運動。如同葛枚給台灣的一句建議,「慢慢做、簡單做。(Be slow, and be simple.)」循序漸進地掌握四位綠色達人的六大招式,你也可以翻轉民眾觀念,建立一股社會正向力。
全文轉載自聯合報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