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地氣 台灣社會企業遍地開花
記者游婉琪、劉開元、邱瓊平/台北報導
(圖:「山芙蓉咖啡藝廊」,意外發展出特色觀光旅遊,間接幫助苗栗南庄周邊產業,是社企在地化的類型。 報系資料照片)
社會企業近年漸成風潮;有的專替落後地區提供產品或服務,弭平城鄉與貧富差距;有的創造就業機會,解決弱勢族群失業問題;還有企業直接向上游生產者購買或代售產品,免去中間商層層剝削。台灣社會企業重要特色是「在地化」,即使規模不大,卻彰顯對土地深厚感情。
第三部門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政大公行系特聘教授江明修說國內發展較成功的社會企業,共通處除了經營者具備創新思維,更懂得「吸收地氣」,結合社區營造概念,使用在地原料製成產品、雇用地方居民,進而帶動社區的經濟蓬勃發展。

阿原、山芙蓉 帶動社區經濟

他以「阿原肥皂」為例,原料用在地植物,提供了當地婦女就業機會,還建立具國際知名度的台灣品牌。苗栗南庄的「山芙蓉咖啡藝廊」,原是單親媽媽翁美珍返鄉經營景觀咖啡屋圓夢,卻意外在南庄發展出特色觀光旅遊,間接幫助周邊產業復甦,也算社企的一種類型。
經常走訪兩岸三地宣揚社會企業理念,江明修說,一名在大陸農村推動社會企業的經營者曾告訴他,對土地有著深厚情感的台灣人,或許不完全懂社企經營,卻可以對著一根草、一隻蝴蝶說上半天故事,這正是台灣社企遍地開花的關鍵。

喜憨兒 企業加持更人性化

除運用在地元素結合公益理想形成社會企業,政治大學企管系專任副教授黃秉德觀察,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社福團體,也開始積極摸索轉型為社會企業,只為不必長期仰賴政府支持與民眾捐款維持組織。
黃秉德舉例,像喜憨兒烘焙屋與華碩合作,在華碩開麵包坊,由喜憨兒負責訓練員工、華碩提供生產設備與門市據點,並鼓勵員工消費。這種合作模式為企業工作現場注入更多人性化元素,也幫助公益團體獲穩定營收。喜憨兒基金會目前在全台有25間烘焙坊、三家庇護工場,過去一年營收2.5億元,加上捐款和政府補助年收4.2億元,被視為「社會企業」成功案例。
喜憨兒基金會行銷總監張幼霖說,在台灣,社會企業定義依然模糊,他們認為稱做公益事業最適當。

彭婉如 有使命的非營利組織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王慧珠表示,「社會企業」若指的是企業有盈餘後成立的基金會,較能被社會大眾接受,也比較符合「企業」涵義。彭婉如基金會將自己設定為「有使命的非營利組織」。 雖不認為自己是社會企業,但基金會樂於學習企業管理模式。她表示,目前提供的服務中,僅家管員有盈餘,但照顧服務員、居家陪伴員等則是虧損,獲利可拿來挹注其他服務的發展。

伊甸 給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

伊甸基金會尋求更多企業合作方式,目前與永齡基金會、台藝大合作,成立視障者學習製作羊毛毯的小型作業所,還和直銷商合作開咖啡店,讓身心障礙者有就業機會,未來還打算跨業結盟。

大愛科技 把愛心變為助人力量

大愛科技總經理李鼎銘說,社會企業善用企業力量,將愛心化為實質助人力量,盈餘主要用來投資社會企業、繼續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而非為出資人或所有者謀取最大利益,他強調「完全回饋」。
黃秉德說,台灣社會企業類型眾多,但距離成熟還有一段距離,許多公益組織董事會成員即使是企業家,但往往只掛名及捐款,沒有搬來企業經營理念。 江明修認為,發展社會企業更希望帶動的是提升公益的服務品質。他說,西方許多國家的社企之所以蓬勃發展,是因為政府在背後扮演重要的支持角色。但反觀台灣政府,對社會企業的觀念,「似乎還停留在民國初年」。
【2013/01/15 聯合晚報】 原文連結

文章標籤

  • 願景工程基金會

    願景工程基金會

    「願景工程基金會」是獨立、非營利的新聞倡議組織。「為改變發聲、讓改變發生」是我們的使命。持續耕耘公路正義、環境永續、偏鄉教育、社會企業、弱勢關懷等過去十年卓然有成的議題。我們相信,因議題而起的行動,將涓滴成河,為台灣的正向改變不斷發生。
    官網:visionprojec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