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綠媒體Photo Credit: 綠媒體
在日常生活裡不論是行道樹、公園裡的樹,在都市裡經常看見樹的身影。但我們並不了解樹木,直到無預警倒地才注意到樹木生病了。從認識樹木開始,讓這些為我們遮陽避雨的樹木可以繼續陪伴在我們生活周遭。
綠媒體/文:編輯部
近年不斷傳出老樹無預警倒地,其實樹木早已發出求救訊號,卻等不到人類援手。樹木是人類最熟悉的陌生人,因此,近年屏東縣政府積極推動環境綠美化、樹木保育、樹木安全性檢測等護樹方案,讓生活周遭能有越來越多樹木植栽,成為友善樹木的城市。

這一回,認真傾聽樹木的聲音

台灣常見的樹木病蟲害主要為「褐根病」、「靈芝腐朽病」、「白蟻」等,一般民眾不理解,也難以發現近在身邊的樹是否早已生病。屏東縣政府今年出版專書《聽樹-Listening Tree》,透過具溫度的文字,將護樹知識與友善環境的理念推廣至民眾,期待更多人關懷身邊老樹、留意樹木們發出的求救訊號,及早發現並治療,讓老樹繼續陪伴大家。
2022 年 3 月 16 日屏東縣縣長潘孟安也特別邀請上中下游的林業人在麟洛鄉「柚園生態農場」樹林下,舉辦一場產官學界的對談。透過沉浸式的山林野宴,打開五感,拉近了與樹木的距離,學習與樹木共好共存。
(來源:屏東縣政府農業處、綠媒體)
(來源:屏東縣政府農業處、綠媒體
縣長潘孟安赤著腳,踩在草地上,認識我們生活常見的原生種樹木生態,並戴上聽診器靜聽。一開始,什麼聲音都沒聽到,然後,聽到微微的嘶嘶聲。柚園生態農場園主吳宗憲在一旁解說,「樹齡越輕,天氣越熱,聲音越明顯」,原來是樹木維管束吸收水分的聲音。首次聽到樹木聲音的潘孟安縣長,心跳也跟著快了起來,眾人陸續發出驚嘆聲。
(屏東縣縣長潘孟安使用聽診器,聆聽樹木維管束吸收水分的聲音。來源:屏東縣政府農業處、綠媒體)
(屏東縣縣長潘孟安使用聽診器,聆聽樹木維管束吸收水分的聲音。來源:屏東縣政府農業處、綠媒體

上場了!人人都是樹木守門員

樹木可行光合作用、涵養水土,更在食衣住行育樂中滿足人類的需求,當人類從樹與木中取了這麼多,我們到底要還給它們什麼?我們又能如何去理解樹木的需要呢?
因此,屏東縣政府近年不斷修正各種林業政策,包括推動景觀樹木修剪教育訓練與認證制度;推出「屏東縣樹木風險評估」專案,邀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建璋副教授研究團隊,運用非破壞式的「應力波檢測儀」檢測樹木的健康狀況;也針對第一線土地管理人員辦理「樹木風險評估及病蟲害養護管理教育訓練」強化樹木養護管理的專業能力,2021 年共有 100 人次參加,約有 8 成通過考試取得合格證照。
屏科大陳建璋副教授表示,相較於目視評估法,透過科學儀器能清楚了解樹幹內部是否有腐朽,「我們針對屏東縣各重要場域,例如都會區公園綠地、縣轄 206 所校園等,進行樹木的檢測,樹幹內部腐朽達30%即為危木,須立即通報主管機關進行處理,以維護民眾安全。」
(屏科大陳建璋副教授的研究團隊示範不同種樹木檢測的方式。來源:屏東縣政府農業處、綠媒體)
(屏科大陳建璋副教授的研究團隊示範不同種樹木檢測的方式。來源:屏東縣政府農業處、綠媒體
除了公部門或研究單位、保育團體所作的專業措施外,一般民眾藉由增加樹木知識,能學習判斷樹木生長的狀態。另外,更是可以透過保種、培育等方式,將生活周遭打造成植物友善的環境,使都市人和樹木的關係更親近、加速邁向友善植物城市的步伐。
由民間成立的「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便致力於復育屏東在地的原生種,資深蒐藏經理陳俊銘說,「自己家鄉的植物自己顧!這不只是保育單位的工作,在自家的陽台、鄰里的公園護樹、種樹,也許你就是這棵樹它『故事』的傳播人。」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資深蒐藏經理陳俊銘,介紹屏東「武威山烏皮茶」的復育方式。來源:屏東縣政府農業處、綠媒體)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資深蒐藏經理陳俊銘,介紹屏東「武威山烏皮茶」的復育方式。來源:屏東縣政府農業處、綠媒體

拆解樹的一生,轉化成實體的生活美學

「森林是台灣的命脈,占有全島土地面積近 6 成的比例。但,木、樹、林、森並非遠在天邊,而是近在眼前:路上的行道樹、校園的大樹下、濕地公園的綠樹林……這些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綠樹就在我們身邊。」屏東農業處處長鄭永裕特別提及,在極端氣候的影響下,如何和樹溝通、對話、共生的「有感森林」已漸成顯學。
《聽樹-Listening Tree》專書中,除了有樹醫師、景觀樹木修剪師、樹木健康檢測等專業人員說明樹的「生老病死」外,更是跳脫官方窠臼,以樹木為主體,帶領大眾走入充滿綠光的「食衣住行育樂」。探訪屏東在地不同領域的職人,包括木植系耳環的氣質創作家、休間獨木舟的製作達人、探索樹屋的建築家、造炭再生的黑金專家……。
(樹木在生老病死各階段有著不同樣貌,其周邊產物也有著不同經濟價值。來源:屏東縣政府農業處、綠媒體)
(樹木在生老病死各階段有著不同樣貌,其周邊產物也有著不同經濟價值。來源:屏東縣政府農業處、綠媒體
在專書發表會上甚至舉辦了一場花果野宴,就地取材,採集柚園中的野菜與友善耕作蔬果入菜,並也選用「全世界第一批以太空包栽培、通過 FSC 驗證」的車城永在香菇,以實質的方式,多方面體現林業價值。
(在柚園生態農場就地取材的花果午宴及茶席。來源:屏東縣政府農業處、綠媒體)
(在柚園生態農場就地取材的花果午宴及茶席。來源:屏東縣政府農業處、綠媒體
翻開本書,不僅翻開了樹的一生,更像是走入了屏東街巷,雞蛋花甜美的鵝黃、玉蘭花散發的淡香……彷彿自己就站在這些老樹前,擁抱它、感受它。令人不禁回想,孩提時期家鄉的那棵老樹,如今是否仍健康安好?
全文轉載自綠媒體,原文標題:你聽過樹的心跳聲嗎?翻開樹的生老病死,發現林木與屏東之間的故事!
每個在地行動,都能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力。社企流攜信義房屋推出最新專題《社區永續家 2.0》,帶你看台灣各地的社造者,如何接軌國際、實踐永續目標!

文章標籤

  • 跟著綠媒體的腳步,探索全方位的永續生活

    跟著綠媒體的腳步,探索全方位的永續生活

    Explore green, Experience life
    Green Media以「綠的傳媒者」為定位,關注富含「自然.在地.永續」之精神的人事物,帶領讀者一起經驗更自然、更接近本質的生活方式。關注議題從土地、田園、市集到餐桌,藉由數位媒體、實體出版、線下活動等途徑,致力推廣綠色生活的理念與落實。旗下有整合台灣綠色餐飲產業的「綠色餐飲指南」,並偕同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長期支持並實際經營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
    官網:greenmedia.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