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家/文:歐陽藹寧
台灣人都有這個記憶:尤其在過去,人們會把啤酒、米酒瓶收集在家中的一個角落,去雜貨店時順便換一個瓶子 3 塊錢的押瓶費(現在是 2 元)。臺灣菸酒公賣局透過押瓶費制度及逆向回收系統,將收回的玻璃酒瓶清洗、消毒後,再次作為酒瓶使用;嚴重磨損的瓶支,才會被打碎為瓶屑後再製成新的瓶支。
這種兼具環境、經濟效益的做法行之有年,「循環經濟」、「循環設計」這些字眼對許多環境專業者來說已是舊知識,然而這些舊知識逐漸成為新常識,並且發展出多元路徑。
循環設計具體來說,產出什麼?
在食物議題上,荷蘭阿姆斯特丹有剩食餐廳 Instock,不只供餐還用賣剩的馬鈴薯釀啤酒;台灣有華美社區剩食廚房、明日餐桌(原七喜廚房)和在許多創意市集現身的扌合生態廚房(讀音「手合」)。加上社群的力量,便有家樂福文教基金會的食物銀行計畫,而與科技結合後則有 Too Good To Go、Karma 這樣的手機應用程式,都使食物供需分配更有效率。
提及紡織材料,受到普遍喜愛的潮牌 Timberland 在 75% 的鞋款中使用回收再生 PET,台灣則有著名的大愛感恩科技將回收再生 PET 材料用於生產外套,並帶到塞爾維亞援助難民。紡織布料的運用加乘資料庫概念,則有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的紡織品資源循環服務平台,蒐集整理紡織品製造商的下腳料以利擴大使用。
如果提到品牌策略,(快)時尚龍頭 H&M、鞋業指標性品牌 Nike 等不斷釋出訂閱制實驗計畫,家具業則有 IKEA 已在全球各地展開以租代買的服務體驗;這類跨國企業設定高規格的永續目標,加上嚴謹的供應鏈管理,能形成極大影響力。雖然管不著供應鏈,小型企業發展出自己的獨特路徑:童裝品牌 Petit Pli 產品外觀有點像兒童版的三宅一生,其結構設計能讓衣物伸縮,隨著孩子一起長大;台灣的走走家具也推出了走走成長桌,整套桌椅有 3 種高度可以隨兒童身高而調整。
循環模式於是能在製造端、也能在消費端,能在跨國企業也能在小型新創,多元路徑逐漸成形。2017 年由提出「設計思考」的公司 IDEO 與國際循環經濟推廣組織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EMF)共同推出「循環設計指南」(Circular Design Guide),嘗試以更有系統性的方法拆解這個任務。
「循環設計」一詞背後的關鍵思維,在於「生命週期」(Life Cycle)。以 IKEA 的一張桌子來說,一般認知範圍是它從材料、零件到工廠再到銷售通路這段路程;有些專業者能追溯到材料、零件供應來源及製作過程的水、能源、勞工權益等(#供應鏈管理,#綠色採購),極少的人會看到它被廢棄後的命運(#回收、#逆物流、#再利用、#廢棄物處理)。
在嚴謹做法下,會採行「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這是個量化基礎的詞彙(「感覺」不適用);如果要精準,有好幾種軟體有公式、參數、資料庫可以算環境衝擊,譬如 SimaPro。不需事必躬親,付費委託特定單位就能得到報告。
基於生命週期概念,就會有一些違反常識的知識:像是因為要在特定條件才能達成,生物可分解材料不見得比較環保,譬如玉米澱粉塑膠(PLA)要在溫度 50 至 60、相對濕度 95 以上的環境才會分解(家裡的花圃不可能);另外人們也爭執玉米可以吃為什麼要用來做塑膠。
至此,著眼點不再只是材料、設計、維修、回收等單一環節,而是在量化基礎上,客觀、全面地判斷在何種條件下採行何種作法。至於專門制定高標的跨國龍頭(譬如 IKEA)怎麼做?環境效益,他們嘗試用商業模式達成:發展訂閱制,用完還回去,翻新後再租給下一個顧客。這已跳脫一般定義的設計,清晰、明確地跨進循環設計之中了。
無論出發點是環境或經濟,總之兩者此消彼長、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思考模式已被打破。循環設計跨越了地理、規模、產業界線,持續地擴散、演化、變形、升級。套句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曾引用於「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一書中的諺語,「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To the man with only a hammer, every problem looks like a nail.”)
面對這個變動中的世界,如果鐵鎚不再合用,何必堅持?不如準備好工具包往未來走去,而循環設計會是其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