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沂霖 、黃思敏、郭潔鈴、郭展/圖:社企流
社企流連續2日在三創生活園區舉行五週年論壇,7月8號首日由社企流共同創辦人林以涵、以立國際服務創辦人陳聖凱揭開序幕,開幕式更邀請到台北市長柯文哲蒞臨致詞,並首度發表社企流與星展銀行及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攜手推出的《開路:社會企業的10堂課》新書和「2017 年社會企業大調查」,讓與會者對台灣社企領域有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論壇亦邀請到新加坡社企教母周士錦親授創業甘苦談,更有10位台灣iLab行動家一一分享他們社會創業的第一哩路,精彩的內容在「毋忘初衷」、「與社會共創」以及「點子到行動」三堂課後劃下第一天的句點。今日課程則聚焦在社會企業的育成和影響力、與受益者的相處之道、政府扮演的角色以及社企從業人員的職場揭秘等,繼續為與會者帶來豐富精彩的6堂課。
失敗研究所
【上半場:失敗為成功之母】
根據調查,99%的創業都會失敗,而如何從失敗中汲取經驗才是王道。「巨思文化」執行長陳素蘭表示:「失敗是創業的好朋友。」這堂課邀請到創業界最具份量及經驗的顧問導師,提供與會者面對失敗的指南。
「AAMA台北搖籃計劃」協助青年創業家成長與進步,共同創辦人顏漏有表示:「這是創業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他以英國雇用遊民販售公平交易商品的「Aspire」及台灣提供老人送餐服務的「清水茶坊」為例,歸納出5項社企失敗的原因,分別是:缺乏清晰的社會使命、無法平衡「社會」與「企業」、缺乏堅實的商業模式、缺乏資金或現金用盡,以及不適任的團隊,並殷切提醒社企創業者勿過於理想化,要知道:
「面對現實的商業世界,沒有絕對的完美,不可能一次就成功。」
他也接著分享從失敗中學習的5項建議:培養自我包容,放棄完美主義、學會面對及承認失敗、全心投入最重要的事、學習「快速失敗」、「快速學習」和尋找值得信賴的創業導師。「社會創業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要學會摔跤。」
致力培育科技新創人才的「Alpha Camp」創辦人陳治平認為,創業的失敗誤區是:未與共同夥伴清楚溝通、未掌握事業全面的專業度以及未認清使命與熱情的差別,他以自身經驗為例:多年前曾與朋友合作加入香港的育成中心,結合自己的廣告專業與朋友的工程領域專業共同創辦時尚部落格,結果因權力分配不明、創辦人之間專業領域無法互相溝通等原因,8個月後資金用完之際就關閉收場。陳素蘭則回應「不要用創業考驗人性。」一開始就必須清楚討論股權架構及權力分配,提醒創業者務必謹記。
「多扶事業」執行長許佐夫則秉著一貫樂觀的態度,認為失敗是一定會遇到的事,重要的是釐清自己的目的。他舉多扶與政府合作的經驗為例,指出當多扶5年前要投標時,連自己的團隊都認為這是徒勞無功的事,許佐夫卻說:「我們的目的本來就不是要得標,而是讓更多人認識我們。」最後投標確實失敗了,卻讓政府單位認識了多扶;如他所言,失敗與成功往往就是一念之間。
【下半場:結束是新的開始】
創業總要面對無數關卡,「時代基金會」執行長趙如媛認為:「在大家都創業的時候,失敗即是前仆後繼,是很平常的事。」下半場邀請到幾位歷經社會企業創業興衰的過來人,一起來傾聽他們的心路歷程與轉折,了解如何讓失敗成為新的開始。
「好伴社計」共同創辦人張珮綺稱失敗是「化作春泥更護花」,她在畢業後與同學回到台中,改造台中老房子成為共同工作空間,並推出舊城小旅行、綠川市集、青創育成計畫等活動,希望為家鄉帶來改變的力量;經營一段時間後,因發現自身經驗有限、共同工作空間需求不多、獲利模式不穩等原因,決定暫停空間營運。
張珮綺表示:「創業就像自己的小孩,既是責任也是包袱,且(企業)長大的過程並非能完全掌握。回到初衷,才能走得長遠。」
在審視自己的創業初衷應為社會設計而非空間營運後,她打造好伴社計,以「連結在地,打造地方生活感」為使命重新出發。
「鮮乳坊」營運長郭哲佑則分享自己經歷過無數次的創業與失敗,從大學時期販售虛擬寶物,到後來成立販賣社企公益商品的電子商務平台「17 support 社企一起幫」,郭哲佑表示,夢想很大、藍圖很廣,但現實是若沒有穩定獲利,就無法讓企業永續,不過創業期間累積的人脈和經驗,皆能成為重新開始的養分,如今身為鮮乳坊共同創辦人,郭哲佑汲取失敗經驗,盼能繼續成長。
政府來相挺
【上半場:看不見的推手】
「以前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辦雜誌;現在要害一個人,則是叫他去辦社企。」聯合報系願景工程總監梁玉芳打趣為這場座談開場,也道盡社會企業在台灣開路的不易。
行政院將2014年訂為台灣「社企元年」,推出台灣首度以扶植社會企業為主,為期3年、預算高達1.6億台幣的「社會企業行動方案」,藉由「調法規」、「建平臺」、「籌資金」、「倡育成」四大策略,希望為台灣打造有利社企發展的生態環境。而在「後社企行動方案時代」,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唐鳳自詡為「社會企業的公僕」,她表示:
「其實每個社企都有不同的方向,與其說政府要推動社企的方向,倒不如由社企來告訴政府需要什麼協助。」
唐政委本人正參與空總創新基地(TAF)的規劃,並將拜訪全台各地的社會企業做交流,搜集意見以擬定下一步的計畫。此外,她亦將於今年9月率團至紐西蘭參與社會企業世界論壇,進行國際交流。
而地方政府如台北市、台中市也陸續推出支持社會企業做為城市發展動能的政策。根據產發局統計,全台約125家公司型社會企業中,有近6成分佈在北部地區。北市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表示,北市府於過去2年半以來,積極盤點北部不同類型的社企支持組織,其中包含資金支持、育成空間、社群網路、專業輔導服務等類型的組織,並將其列為重要夥伴,共同為社企生態圈挹注輔導與支持。
台中市政府副市長林依瑩則認為,為社企開路之前,需要先解決台灣政府核銷的惡性結構及繁瑣的程序,她表示:「一個好的政策,如果不去關心執行面,則成效會大打折扣。」此外,台中市府亦積極將老舊的空間重新整修、開放,作為社會創新基地,希望能串連不同的社企團體形成網絡。
對政府而言,社會企業長年深耕在地,為政府在基層扮演著聆聽在地需求的角色,並依此設計出因地制宜的解決模式,重建在地產業、活絡社區發展,並促進弱勢就業與培力,是回應各種社會問題的重要力量。
【下半場:社企立法怎麼立? 】
社會企業在台灣已逐漸成為受到公眾肯定的經營模式,但同時也衍伸出一些問題待解,包括現行法規之侷限,以及是否應立法對社會企業「正名」以防掛羊頭賣狗肉等,產官學研各界這幾年提出眾多討論與修法建議。
2016年5月蔡英文總統上任後,由於啟動《公司法》修法作業,重新開啟一波對於社企立法的討論潮。民間主責社會企業的修法委員於彙整各方意見之後,提出兩大修正方向:
一、放寬公司法既有規定。文化大學法學院方元沂教授指出,台灣社企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後,就會受到為傳統營利公司而設的「公司法」所限制,因為公司法的第一條就明定公司須「以營利為目的」。唯有在法律上放寬公司的成立目的,社會企業方能選擇所追求的社會目的,而非對股東的最大利益負責。
「法律應該要訂立一個架構和公平的遊戲規則,讓營利企業、社會企業與非營利組織都能發揮影響力。」方教授表示。
二、新增「共益公司專節」。方教授說明在公司法下設立一個專節,新增一種公司組織的選擇,可以讓社會企業跟傳統型公司作出明確的區隔。
此外,以余宛如為首的幾位立法委員,也於2017年5月提出以建立完善社會企業發展生態系為宗旨的「社會企業發展條例」,而社會企業生態圈的各方利害關係者,也都盼望透過立法讓社會企業受到更多保障。众社會企業創辦人林崇偉指出,若社會企業與投資人僅於公司章程裡彼此約定,卻沒有法律來保障公司的章程和運作時,一旦投資人有異議,就可能援引公司法來干預公司。
活水社企投資開發總經理陳一強也補充,投資人與創業家彼此間的信任度非常重要,單靠私人契約是不夠的,立法才能給予彼此更多保障。另外,現今許多大型金融公司皆對投資公司型社會企業表達意願,然而往往行文到了金管會就沒了消息,顯示目前的法規並不利民間資金投入社會企業。
為了打造完善的社企生態圈,除了法律外,民間的自律系統亦扮演重要角色。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秘書長陳琬惠說明,2年前聯盟設立了公司型社會企業登錄平台,這樣的一個自律機制能讓社會企業在剛開始發展時,做出必要的資訊揭露和自我說明。
主持人「以立國際服務」創辦人陳聖凱形容:「法律是框架,也是一個扶持,像一個藤架能讓幼苗去攀爬」。
應如何改變法律,讓社會企業擁有一般企業的效率及保障,同時鼓勵一般企業更有社會理念,並帶領風向讓台灣社會意識到政府對社會企業的支持?一切仍有待政府持續扮演橋樑的角色,並確實傾聽民意,協助各界找到「最大公約數」。
改變加速器
【上半場:打造社會企業生態圈】
如同蝙蝠俠行俠仗義,背後卻少不了萬能管家「阿福」為他打理一切;在第一線服務社會的社企創業者們,身後也需要無數個阿福成為他們的軍火庫。「社會企業生態圈」就是創業者們背後的阿福,也是整體社企產業的支持系統,包含「概念推廣、社群建立、財務支持與能力建置」四大角色。
其中,大專院校與媒體皆擔任「概念推廣」的角色,幫助大眾更瞭解社會創新的概念。輔大企管系教授李禮孟觀察,透過在職專班,有理想的年輕人與有經驗的長輩有機會一同共學共創,達到跨界、跨年齡的學習,學校也不再只是灌輸知識的角色,可以一起跳下海與學生創業。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執行長羅國俊認為,掌握資源者與尋找資源的社企創業者之間,存在很大的鴻溝,因此媒體需要盡到宣傳的角色,讓更多人知道社會企業的理念,並使企業主在貢獻資源之後能獲得社會回饋和鼓勵,促進資源流動的正向循環。羅國俊更希望進一步創造青銀溝通的場域,使不同世代能跳脫看待彼此的框架。
「財務支持」的組織則是創業者背後重要的金庫,「活水社企投資開發」總經理陳一強表示,活水擔任社會創業家跟影響力投資人之間的橋樑,將稀少的資源投入於可持續擴展社會影響力與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陳一強更強調社企生態圈應加強廣度、深度與高度,「站在彼此的肩膀往上走」。
現在更有不少社企在群眾募資平台發起專案,在募資的同時也能達到行銷宣傳之效。「貝殼放大」成立以來已幫助許多社企成功募資,創辦人林大涵表示,募資平台上成功的專案皆具備對社會的獨到洞察,告訴人們「你該知道的事、你不知道的事、背後的成因為何、後續該如何解決」,打破一般人的「認知閉合」。林大涵也提醒創業者須保持拚勁,秉持一定要活下來的精神,別給自己留退路。
社企生態圈中的各個角色,在不同的崗位上提供社會企業多元面向的資源與協助,幫助創業者創造更多影響力,達成永續發展。
【下半場:社會企業育成之路】
在創業這條路上,創業者常面臨資金、人脈、市場競爭、甚至是個人家庭等挑戰,而育成機構存在的價值,就是協助社會企業發展並提升其存活率。下半場邀請到不同的育成組織代表和創業者,分享雙方的合作經驗,並探討育成組織的功能和角色。
主持人陳玟成以社企流「iLab社會企業育成計畫」為例,指出育成計畫提供的服務普遍包含培訓課程、諮詢輔導、交流媒合、種子獎金等,但因每個創業者的需求不同,要如何設計和提供符合需求的服務,成為育成組織的一大挑戰。「AAMA臺北搖籃計劃」林蓓如執行長表示,AAMA邀請企業界前輩做為導師,幫助新創企業從1發展到100,但有時前輩的成功之道或許已不適用於現況,因此前輩傳授的主要為創業心法,林蓓如也鼓勵創業者在面對不同想法時抱持開放態度,並聚焦於現階段能做的事。
「臺大車庫」柳育德總監認為,臺大車庫給予創業者實體空間,協助建立創業者之間的社群,還有豐富的校友資源,可以協助創業者驗證自己的點子。他認為「台灣未來重要的是時代的對接」,台大車庫的角色即是媒合創業家需求與導師資源。
另一方面,參加AAMA臺北搖籃計劃的茶籽堂創辦人趙文豪分享,一開始以為育成計畫都在交際應酬,參加後才發現育成計畫輔導的是「人心」,AAMA幫助組織穩紮穩打地成長,在組織尚未具備足夠實力時,不會硬將組織推上高位。
參加臺大車庫的城市浪人創辦人張希慈則分享,她在車庫認識許多一同奮鬥的創業者,創業者之間能互相幫忙、互相做產品驗證,一起度過創業前期最艱難的時刻;此外,張希慈也曾是社企流iLab的團隊,透過iLab提供的課程覺察自身的弱點,並認知到尋找互補夥伴的重要性。
無論最後選擇什麼育成計畫,創業者和育成組織彼此間必須建立信任,才能創造「魚幫水,水幫魚」的共生雙贏局面。即將踏入創業領域的夥伴,也不妨先花點時間研究,選擇適合自己的育成組織,以發揮雙方最大的效益。
受益者優先
【上半場:以人為本的社會設計】
有別於一般企業的營運模式與股東優先的使命,社會企業的利害關係者(Stakeholders)可能更加多元,除了倡導理念,更追求能與受益者有更深入的連結。因此如何以人為本,從同理受益者的角度出發,進而設計出符合其需求的產品服務,對社會企業而言是個重要的課題。這堂課帶領參加者放下預設立場,重新認識「以人為本」的社會設計。
「為臺灣而教」創辦人劉安婷認為:「要能理解受益者,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由於自己的媽媽是老師,安婷從小耳濡目染,經常聽到有關教育的議題,而開始對偏鄉教育感到好奇,決定站到第一線去了解。在發現偏鄉國小其實不乏各界的愛心捐贈,而是缺少願意過去當老師的人之後,便創立為臺灣而教,時時緊扣自己的初衷,以孩子為核心發展出因應的教師培訓措施及組織使命,更時時回到現場,檢視自己的心是不是在對的位子上,「這群孩子才是我們努力的原因。」
「若水國際」透過調查,發現身障者就業有失業率為一般勞動者的3倍、工作等待時間長達7年以上等問題,進而投入身障就業服務。營運長陳潔如表示:「社會企業重要的精神,就是對於受益者需求的回饋和感知。」而若水的第一步就是:建築資訊建模(BIM),透過工作流程再造,依照身障者的潛力及工作能力進行工作分派,集團隊之力達成產能及品質。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在 921後投入災後重建及社區營造,董事長廖嘉展提到,社會的改變很難完全依靠政府,應該由下而上去推動。因此他在地震後投入桃米社區的重建,發現桃米在生態面的特色,於是開始做生態環境的建構、解說員培訓與認證等,以社區(受益者)為主體,做到「從無到有、從『有』到『地方價值再現』」的使命。
【下半場:受益者有話要說】
上半場強調社會企業與非營利組織在導入社會創新解方時,必須同理受益者心聲,進而設計真正符合其需求的服務或工作機會;下半場則聚焦台灣 3組第一線的社企創業者及受益者,互相分享雙方歷經的成長與學習。
「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長期關注無家者議題以及街賣領域,而他與「巨輪合作社」創辦人陳安宗相遇的契機就是在街上;「新生命資訊」創辦人黃河明因表哥年輕時脊髓受傷,開始接觸脊髓損傷相關組織,而後成立新生命資訊輔導脊髓損傷者就業,也因此認識了17歲車禍導致頸部以下癱瘓的張雅如;「黑孩子黑咖啡」創辦人陳俊朗,人稱陳爸,一直以來努力帶領社會邊緣的人,許他們一個未來的方向,而原是職業軍人的陳彥凱在36歲時因對未來感到迷惘,想要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因此加入陳爸的行列,協助引導和陪伴弱勢孩子。
當社企創業者與受益者相遇,黃河明認為不能用一般企業的方法講究績效,而是需要調整方式來面對不同的狀況。張雅如則表示,在新生命資訊工作,主管對於傷友的情況都很了解,會依照他們的能力開發適合的工作機會;他們要做的就是坦誠的溝通,讓主管知道自身能力與限制。
談到受益者與社會企業建立關係過程中的磨合和挑戰,陳俊朗及陳彥凱皆認為在帶領孩子的過程中,與其說是「磨合」,更應該說是「等待」,「他們在黑暗中,我們要做的是讓他們轉身面向陽光,而不是一直拖著他。」
在巨輪合作社與人生百味的合作上,巫彥德表示曾嘗試要拿掉同情銷售,在文案及宣傳上帶出商品的價值,但後來才發現成果不如預期。陳安宗則回應,今年過年時與人生百味合作販售「小學課本的逆襲」紅包袋效果很好,深受年輕人歡迎。在磨合過後,雙方都同意由販售商品的開發方向著手,以街賣者所熟悉的日用品,搭配吸引消費者的設計,讓彼此合作更加緊密。
影響力評估
【上半場:為什麼要做影響力評估?】
一般公司的營運表現是經由財務數字呈現,社會企業的營運表現卻必須另外考量是否能有效解決及改善社會問題。然而,社會企業在努力茁壯之餘,要如何確定自己是走在正確的路上,對社會能產生更多正面的影響?影響力評估工具又應如何應用呢?
首先「活水社企投資開發」合夥人楊家彥提到,傳統的創投一般只用財務數字來做投資決策,卻沒有反映其他面向的指標。身為經濟學博士的他,過去求學時雖有學過生命價值、環境價值等評估理論,但直到創立影響力創投後才發現要確認影響力的面貌,需要考量多方意見,才能建立有系統的影響力投資模式。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則說明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ment)的概念,包含讓公司更清楚投資社會企業能帶來什麼效益、需要重新定義價值,並把對外有正向效益的營運模式做量化的分析,因此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等評估工具就非常適合用來檢視並測試社會企業能否建構更具效益的商業模式。
身為社會創業家的「以立國際服務」創辦人陳聖凱及「DOMI」創始人連庭凱則接續表示,影響力評估可以幫助社企組織及從業者進行內外部溝通,除了盤點自身已完成的事情、使命和解決的社會問題外,更能揭露給投資人清楚明瞭的影響力效益資訊。「社會企業就是在做各式各樣不同層面的溝通,」連庭凱表示,「所以要把社企的理念、做法散布出去,才能達到預期的影響。」
主持人「公益責信協會」理事長余孟勳,也同時請教幾位講者在評估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為何,其中楊家彥認為社企組織運作時所產生的影響力成果(Outcome)幾乎沒有現成資料可以參考,光是收集及分析就必須付出相當高的代價。此外,評估影響力就像在對組織進行健檢,除了要提供對應的窗口外,也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人力,對還在發展中的社會組織是個不小的負擔。陳聖凱則以自身創辦的以立國際當作案例,認為社會企業造成的改變通常是長期才能追蹤到的,甚至有可能評估出非當初預期的結果,所以跟一般商業組織短期就要看到成效的思維大不相同。但他也認同利用評估工具可以幫助自己客觀、理性地去看待組織與社會問題的關係,隨時調整社會企業的運作模式。
【下半場:該怎麼做影響力評估?】
雖然許多組織都想嘗試影響力評估,但在實際運用上仍有許多挑戰需要被克服。「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吳宗昇多年專注研究台灣的社會影響力評估,在下半場的課堂上首先分享了社會投資報酬率的評估步驟及其關鍵知識,並簡述社會影響力評估在應用上的優勢及限制。另外,吳教授也帶領大家反思一個問題:單純透過數字,可以看出影響力的差異及其造成的改變嗎?教授利用過去的研究基礎呈現不同評估方案的數據,提醒參加者要特別留意指標的不可比較性、研究員本身的主觀性、成本過高與資源依賴等實務上會遇到的問題。
「活水社企投資開發」合夥人楊家彥則重申在當前財報及會計標準的限制下,常常造成「偏聽偏看」的資源分配決策,而他認為要改善這樣的處境,影響力的衡量與揭露是必要的手段之一。在選擇工具及指標上,採行社會投資報酬率等貨幣化社會影響力的方法,可以跟投資人做非常有效率的溝通。楊博士也呼應吳宗昇教授提出的反思,認為評估出來的影響力類型及數值並沒有絕對的好壞,重要的是能否成功說服組織受眾(Target Audience)。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投資副總監梁樂慧和所有人分享了自己在香港建立影響力衡量機制的過程與心得。梁女士從自身工作的創投機構出發,逐一說明當初遭遇的挑戰,例如:缺乏足夠的人力與時間、社企組織涵蓋的項目該如何收斂及歸因...等,並展示應如何釐清不同層次的利害關係人及影響力成果,利用定性、定量等評估指標產出能清楚呈現給投資人的影響力報告。
演講最後,梁女士也特別提醒在場的社企圈人士,要記得組織當初的改變及影響力是為了「人」而非「數字」:「報告可以引導我們方向,但不要讓數字拘束了我們的目標。」
人生轉運站
【上半場:社企徵的就是你】
社會企業與新創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發展越來越蓬勃,也吸引不少有理想和熱情的人才投入,究竟對這些組織的創辦人而言,何種類型的人才會是他們所需要的?社會企業又應如何培育和留住好人才?
以創新產品為核心,推廣真實、健康與永續生活型態的「綠藤生機」創辦人鄭涵睿,率先分享綠藤關於人才的3個學習。綠藤創立前幾年曾因遇見個性不同的夥伴,使公司內部陷入混亂,後來發現公司最重要的招募準則應是尋找價值觀相同的夥伴,並進一步利用實習計畫培養好人才,使公司跟員工皆能一同成長。鄭涵睿最後更提出招募人才的絕對公式:「現在的你+現在的綠藤=更好的你+更好的綠藤」鼓勵每個欲加入社企的人,都能增進對自己和對公司的了解,並抱持對未來的想像藍圖,促進自己和社企的共好。
提供國內、外求學與求職個人經驗分享平台的「IOH」創辦人莊智超,以船長與水手來比喻社企創業家與從業者的關係,提出「社企只有指南針,沒有GPS」,因此當兩者有相同的目的地時,就會一起努力讓船不要沉沒。莊智超也分享IOH在選才時很重視真的使用過自家服務、並熱愛這份工作的人,期待夥伴能文能武、展現自學能力,成為自己領域的專家。
期待為每個孩子打造個人化教育的「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呂冠緯,原本是個準醫生,後來加入均一教育平台,希望透過翻轉教育改變孩子的學習環境。他發現有心加入社會企業的人,大多在加入之前就已累積了在這條路上前進的故事,誠致的董事長方新舟曾告訴呂冠緯:「這份工作不太可能給你超過醫師的薪水,但這一份使命卻有可能讓你創造更大的影響力。」而這也呼應了誠致的人才方程式,就是最大化意義,與合理化待遇。
所謂成也團隊,敗也團隊,人才是社會企業和新創非營利組織相當重要的資產。誠如鄭涵睿所言:「如果更多公司更重視人才的培育、更多人更重視自己的職涯,台灣就會是一個更充滿希望的地方!」
【下半場:直擊社企職人工作現場】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尋找工作的意義,期待找到一份帶有社會使命的工作。然而相對於一般企業,求職者較難找到新創社企或非營利組織的資料或是在職者的心得分享,入職後便很容易產生期待與現實的落差。本場座談邀請到5位社會創新組織的工作者,並彙整他們的工作經驗與觀點,提供未來想進入社企產業的求職者參考。
「綠藤生機」行銷副理張欣舫曾在大公司工作,也曾經歷創業失敗的挫折,一番掙扎後仍願意相信有社會理念的企業,於是加入綠藤,認識了一群有相同理念的夥伴,發現工作起來更有效率。張欣舫也提醒求職者要做能真的讓自己快樂的事,並慢慢摸索出自己能力與興趣的交集點為何。
「社企流」財務暨專案專員龍映涵畢業後第一份正職就加入社會企業,發現新創公司的員工時常需校長兼撞鐘,成為多工型人才。她雖曾因需同時處理要動腦的企畫以及零碎的瑣事而感到困擾,但透過更加管理自己的時間與專注力,便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以立國際服務」計畫總監高捷帶志工出隊時,雖然需要隨時待命卻樂此不疲,因為知道自己的存在,能讓一批人變得更好。高捷也分享人生只有4件事要做:找自己、找自己想做的事、堅持做、好好離開。有趣的是,此次對談也意外發現,在場的社企從業者皆有參與國際志工的經驗,更因此經驗打開認識社會企業、人生轉彎的契機。
「耕山農創」業務經理汪曉薇在甫進入職場時,曾因不清楚人生方向而感到迷惘,便不斷省思自己理想的生活樣貌為何,更因此她提醒聽眾不要評判自己喜愛的事情、不要扼殺自己的夢想,並鼓勵正處於迷惘階段的人,找到自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實「還沒找到天職」才是常態,毋須慌張。
「誠致教育基金會」專案經理鐘敏豪,原先是工程師背景,在參與志工活動後開始反思工作的意義,人生大轉彎加入誠致, 希望人生除了薪資,還能創造其他的KPI(關鍵績效指標)。鐘敏豪也分享,欲從根本解決偏鄉教育問題,最終仍須從體制面、政策面著手,鼓勵學習法律甚至是政治的人共同加入改變的行列。
整體而言,想進入社企工作的求職者如果能先調整好對社企工作的期待值,釐清自己的人生規畫,並在求職前先累積扎實的議題研究與觀察,進入社企工作後不只能適應得更好,還有機會擴大組織的社會影響力。
社會創業,不只是一個人的事,更不是一件浪漫的事。社企流五週年論壇透過2天的活動與百位講者精采的分享,希望傳遞社企流5年來的觀察與洞見,在為每個參加者精心打造的10堂課中,深談創業者從點子到行動的心路歷程、支持者對社企生態圈的洞察,以及社企從業者的真摯告白,啟發所有人帶著滿滿的收穫,從自身做起,共同為明日開路。
核稿編輯:金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