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新作坊Photo Credit: 新作坊
文:周睦怡
「三見」位於日本本州最西側的山口縣的萩市,是一座北邊面臨日本海的小漁村,當地人口約1,300人左右,居民多半從事漁業。在拜訪木原製作所的隔日,我們驅車到臨港的山口縣漁業協同組合三見支店,訪問一群充滿活力的「三見海媽媽」(三見シーマザーズ)。
(用創意與廚藝改變三見的海媽媽們。來源:新作坊)
(用創意與廚藝改變三見的海媽媽們。來源:新作坊
在三見漁村中心的會議室裡,帶著親切笑容的三見海媽媽代表吉村榮子女士向大家介紹她們的創業過程。
目前,山口縣漁協三見支店共有46名成員,其中60-80歲者占了九成,而婦女部的成員平均年齡為69歲。
這群婦女看到社區青年人口流失,逐漸走向高齡化且獨居老人增加的情形,深深覺得:「如果在地人不為在地人做一點事,這個漁村一定會不見。」秉持著這樣的想法,婦女們開始每個月定期舉辦活動,包括餐會、戲劇和遊戲。
活動過程中,她們也聆聽到了社區長輩的心聲,許多老人家說出外買東西不方便、自己一個人吃飯烹煮太麻煩,不知道怎麼料理。這些實際的切身需求讓婦女部成員開始浮現利用在地食材製作便當的想法。尤其當地每天撈捕的魚獲中,總有一些賣相不佳卻新鮮美味的雜魚,若能將這些「格外品」做成好吃的便當,就能解決老人家的煩惱,又能讓漁夫收入增加,可說是一舉兩得。
(三見海媽媽製作便當的廚房。來源:新作坊)
(三見海媽媽製作便當的廚房。來源:新作坊
2006年,「三見海媽媽」成立組織,開始規劃製作便當的流程、所需器材和經營策略。隔年正式開工,每週兩次配送具有「家庭料理風味」的便當給鄰近區域的獨居老人,一年能送出700個便當。配送便當的同時,海媽媽們會關心老人家的生活起居,掌握社區高齡者的狀況。
此外,她們製作的便當也會送到醫院,以及在鄰近的日本農協(JA)、日本漁協(JF)商店販賣。每年11月,三見地區都會舉辦魚類料理比賽,透過競賽將傳統鄉土料理加上新的元素,而得獎的作品會被海媽媽們商品化,所以便當菜色一直能推陳出新,讓人百吃不厭。
後來,由萩市到長門市三隅的國道191號「萩・三隅道路」興建,三見附近將會設立類似休息站的「道之驛」(道の驛)(註一),縣府人員來徵詢海媽媽們在此開設餐廳的意願,海媽媽們覺得這是個好機會,雖然會面臨很多挑戰,但也能透過餐廳,讓更多人認識三見,帶動三見的發展。
幾經思考,她們接下這個挑戰,由40位成員每人出資一萬元,並向漁協借貸資金;同時,山口縣漁產事業所職員也協助海媽媽們向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尋求補助,更在行銷、宣傳和電腦作業方面提供援助。
(道之驛裡販售萩市「產地直送」的農特產品。來源:新作坊)
(道之驛裡販售萩市「產地直送」的農特產品。來源:新作坊
2010年4月,食堂正式在道之驛「萩・燦爛的三見」(萩・さんさん三見)開幕,由於窗外能望見蔚藍日本海上的綠色小島──鯖島,擁有三十席座位的食堂便以之為名。開幕首日,食堂就湧入150人,反應十分熱烈。
食堂的招牌菜單是售價1,080日圓的「日本海定食」,提供當日從日本海捕獲的鮮魚生魚片、炸物,以及海媽媽巧手烹煮的小菜、米飯、味噌湯與甜點。新鮮的在地食材、便宜的價格,還有窗外廣闊的美景,吸引許多人大老遠地從外地到訪,來客數從2010年1.7萬成長到2014年的3.5萬人次。
目前三見海媽媽共雇用了近30位員工,全部都是當地退休的婦女。在收益方面,2014年的營業額為5,600萬日圓,已經達到收支平衡。
(鯖島食堂與令人食指大動的日本海定食。來源:新作坊)
(鯖島食堂與令人食指大動的日本海定食。來源:新作坊
拜訪三見海媽媽的過程中,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對話。我們很好奇,海媽媽做了這麼多活化地方經濟的事情,是不是為了讓年輕人願意回到漁村?她們回答:「其實沒有!在這裡,她們想的是自己能為這個地方做些什麼。」比如由老人照顧獨居老人和年紀更大的長輩。
至於年輕人能否返鄉,縣政府也正在努力中,規劃擔任漁師所需要的訓練、住宿和漁具相關的補助,希望能吸引一些年輕人回到漁村生活和工作。
海媽媽們說,這裡的地方政府人員,非常投入在地產業推展工作,也和居民互動頻繁,理解他們的需求,適時提供協助。
她們特別提到,從創業至今,一路上都有地方政府職員的陪伴。創業初期,縣府協助她們添購廚房設備,後來有合適空間的時候,縣府也立即想到海媽媽,鼓勵她們開設餐廳。基層人員如此積極的態度和行動,讓海媽媽們在辛苦的創業過程中,被支持更被鼓舞,而能將影響力繼續擴大。
(縣府職員及海媽媽代表交流。來源:新作坊)
(縣府職員及海媽媽代表交流。來源:新作坊
在三見,我們與一群充滿熱情與精力的高齡女性相遇,看到她們如何從生活出發,運用在地食材,發揮創意和廚藝,增加當地捕魚業者收入,提供獨居老人家好吃溫暖的便當,吸引外地人透過餐點認識三見,並讓自己「退而不休」繼續就業,甚至以籌措到夏威夷旅行的費用為目標,作為持續辛勤工作的動力,最後一起完成這個夢想。(海媽媽們說下次的目標是歐洲!)
深刻感受到活化在地經濟對她們來說不是遙遠的口號,而是每日每日穿梭在廚房與餐桌,最平實卻不凡的日常勞動!
註一:「道之驛」的概念,是1990年代日本的「中國地區」(本州西部的山陽與山陰地帶)在地方營造過程中,從「如同鐵道有驛站,道路有驛站應該也不錯吧」的角度提出後落實。由地方政府和中央道路管理單位合作,在公路沿線設置,提供來往行旅休憩使用。道之驛通常設有遊客服務中心、販售處、停車場、廁所等設施,不僅提供當地相關資訊,也販賣「產地直送」的在地農特產品、工藝品及餐飲服務,用以推廣地方產業、振興地方經濟。
全文轉載自新作坊,原文標題為:日本見學記Ⅱ:三見海媽媽與鯖島食堂

文章標籤

  • 人文創新 X 社會實踐

    人文創新 X 社會實踐

    「新作坊」是推廣國內外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資訊交流平台。期待以我們所在的土地、記憶、文史作為底蘊,連結至當代的社會脈絡,與在地居民一起發現議題,尋求解決方案,一同挽起袖子共學、共作、共享!
    「新作坊」將與大家分享社會創新相關的案例與研究,以及全台各地行動盟友們的第一手實踐前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