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決農業問題,先從認識產銷結構做起
文:郭家齊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有志的年輕人渴望運用一己之力,投入解決台灣的農業問題,於是,一個個販售小農農產品的平台出現,幫助小農建立品牌、行銷販售成為許多人的目標志業。然而台灣農業的真實現況與困境,願意深入了解的卻不多。
要解決問題,需要先了解現況、並問「對的問題」。
因此,社企流iLab 於2016年1月舉辦了iDea Bank食農主題的工作坊,第一場活動邀請到擁有十多年盤商經驗,熟習農業生態的講者洪勝淵(勝哥)與有志投入農食社會創新的學員分享他的經驗與觀察。

對於台灣的農業現況,你了解多少?

「我對農食議題有興趣,希望能透過活動學習,啟發更多新的想法。」 這是許多來參加工作坊學員的心聲。
「你們想要瞭解農業什麼?對於農業又瞭解什麼?」勝哥在活動一開始便問了這個問題。
在投入農業社會創新領域之前,你是否了解農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想法?你是否知道農產品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經過了哪些環節、發生了哪些事?要投入解決農業問題,可以先從基本的農業產銷鏈開始了解。

認識盤根錯節的農業產銷鏈

傳統的農業產銷結構多層且複雜,農作物從產地到餐桌大多經過多次轉手,且不同作物的經銷通路也不盡相同。在講師勝哥的帶領下,舉柳丁為例子,在白板上畫出了水果從農場到餐桌間的各個環節。
簡單來說,農業產銷鏈可分成上游的生產者、中間的通路商和下游的消費者,但若進一步拆解,介於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中間商」,樣態其實十分多元。例如農產品可能會透過產銷班、農會、或合作社等業者集貨,接著透過託運業者運送到消費的集散地如行口,或是進入拍賣市場再賣到不同的零售通路。
然而在層層轉手之下,也讓產地價格1斤5元的農產品,到消費者手上時已經變成1斤30元;同時,消費者也已看不清農產品的來時路。
這條行之有年且穩固的產銷鏈,一直主宰著農民的生活。不過對於許多人來說,「中間商」的意義經常是負面的,認為中間商剝削農民,是造成農民生活困頓的元兇。但問題真的出在中間商嗎?

產銷鏈透明、友善的必要

農產品容易腐敗,需要快速地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上才能維持品質,因此,這趟從農場到餐桌的過程,中間商所提供的運輸、銷售功能是必要的。
對農民來說,在生產之餘還要自己負責配銷,便無法專心顧好生產、維持產品品質 ; 對於消費者而言,也無誘因為了買幾個水果而特別跑到產地,使得像中間商這種扮演橋樑、連結買賣雙方的角色便不可或缺。
因此問題不在中間商本身的價值,而是在既有的產銷結構中,存在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舉例來說,少數不良的中間商利用農產品容易腐敗的特性,讓農人為了將農產品在時間內銷售出去而賤價求售,並藉由資訊落差進行囤貨操作,低價買進、高價賣出農產品,從中獲取大量利潤。
然而中間商不等於邪惡,而農業產銷的關鍵問題也不在「去中間商」,而是在於如何讓這條產銷鏈更加透明、公平化,並簡化產銷程序,這才是思考解決農業問題的核心。
「要解決社會問題,就要先了解問題的本質。」在清楚整個農產運銷結構後,才有能力思考其中環節的關鍵問題和痛點,提出相對應的解方。
核稿編輯:楊昌儒、金靖恩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由社企流編輯搜羅整理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相關的即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