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想要從事社會企業...
就在上週,有個雜誌說想來訪問,就在來訪前寄了份訪談大綱。這個大綱挺有趣,尤其是其中一個問題讓我想了許久睡不著...
「您認為,若想從事社會企業、或投入網絡行動科技的求職朋友,該具備哪些條件?可否給予他們一個建議或一句話?」
當接到這個球時,簡直就是個失眠炸彈,讓我晚上翻來覆去,左思右想,當面對一個想要加入的夥伴,我們應該用什麼角度來思考他是否適合我們的事業?是否適合社會企業?是否能夠服務NPO?是要從個人的EQ / IQ?還是從個人的人格特質?還是要從個人的學經歷、技能?
後來,終於在快要昏睡時,有一絲絲啟發.....
我想要成為一個真實的人,所以我開始從事社會企業相關的工作,你呢?
我覺得人生都像一場高空彈跳,站上去時很懼怕,掉下去時很刺激,到底時就想上去,彈上來時就覺得自己活過了。問題是,有多少人能夠跳下去?又有多想人能夠一跳再跳... 我覺得,想從事社會企業的朋友,就要有一跳再跳的準備。
因為每次的彈跳,都是一個自我尋求的歷程,我猜許多人都有一個時刻,在一個突如奇來的場景中發生了電影情節般的轉換,開始明瞭到自己存在的虛無感:
我為何而存在?為何而生?在這個世界上,我要成為什麼?
存在感,得透過自我的實踐歷程中,慢慢定位自己在世界的角色。即使是一粒沙子,也都在世界裡擁有自己一個地位,何況是想要往前邁進實踐的朋友?
從事社會企業工作,會是職涯的起點還是終點,或是只成為人生過路的休息站?在歷程中,我發現每當完成一件能夠幫助社會有益的事情後,自己又更清楚了,更了解原來我也可以幫上忙。事實上,工作也能成為自我尋求的路程,而非成為一個無法突破的絆腳石。
可惜的是,在職場中,能夠實現自我價值且對社會有益的工作,大多不是媒體火紅的焦點,不是高科技新貴的公司,也不是最賺錢的產品,更不會是社會價值中認為最有前/錢途的行業。現實是,選擇追尋社會有益的道路,往往是社會中認為我們不需要去做,留給有愛心有理想的他人去做的事情,這種社會價值導致選擇這條道路更為不容易。
無論是純粹以非營利為基礎的公益事業,或是需要聰明有益營利卻又能夠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都不斷會考驗到旅人的內心;
    能夠放下與他人比較,專注在其社會價值上?     能夠不被利益燻心,專注在其社會貢獻與營運脈絡中?     能夠不被問題的泥沼拉扯拖垮,而專心在尋求正確的金援中?     能夠不被浪潮帶領忽前忽後,穩定在自己要解決的社會問題裡?
走了這一遭,自己似乎有了點小解答。
如果我想要從事社會企業... 我需要有更聰明解決問題的慧根,才能連結自我與社會問題脈絡的最適解答;我需要人生的幾番波折,才懂得珍惜即將面臨到的挑戰與困難,而非怯懦而逃回安全所。
如果我想要從事社會企業,得深深了解,這裡是為了自己和世界連結的戰場,而非尋求理想的避風港,更會是答案的鑰匙,包含你的、我的、你關心的人的。

文章標籤

  • 網路行動的社企實現

    網路行動的社企實現

    Jimmy Huang (黃雋),網絡行動科技共同創辦人,遊走環境教育、網路媒體、社會企業、開放原始碼技術社群等多重領域。曾任癮科技工程師,曾為國內數個NPO網站製作人,現更關注資訊永續、支持者關係管理相關議題,尋求數位公益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