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NextBillion (CC BY CC0 Public Domain)Photo Credit: NextBillion (CC BY CC0 Public Domain)
本文原文作者為Jugal Parekh為醫療器材創新專家。目前,在其所共同創辦設計顧問公司JJD Innovations透過設計思考,為醫療器材的設計、製造帶來創新。
編譯:呂家睿
多年以前,曾經有個販售太陽能燈具的新創企業,他們深入印度鄉村,販賣那白天透過日光照射充電,晚上便可用來照明、以及為手機充電的太陽能燈具。他們期待透過告知村民夜間照明的好處,像是促進健康、提升教育品質,以吸引村民購買產品。
然而,對於那些一天平均收入是2美元的村民來說,購買一具售價範圍落在80至100美元之間的太陽能燈具,著實是筆極大開銷。
也因此,在銷售之初,這間新創公司的人們十分擔心銷售量;但等到正式發售,他們卻發現第一批貨僅在數日內即銷售一空,而第二批貨的進貨量必須是首批的兩倍,才可滿足村民的大量需求。這時他們才瞭解,原來先前的擔心只是多餘。
這些太陽能燈具之所造成熱銷,原因是其為村民們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助益。但出乎意料地,這項助益卻未嘗被那新創公司的人們所瞧見:有了這些太陽能燈具,村民們不必再花錢為手機充電。
起初這間新創公司之所選擇印度鄉村為銷售點,是因為他們看見了當地電力供應網絡尚未成熟,但他們沒有看到的是,手機已經無孔不入地滲透至村民的生活中。
在這些缺電的地區,如果手機沒電,通常村民只能到當地有電的富裕人家,以每隻手機0.1美元的代價,為手機充電。
而當這款太陽能燈具在這些地區問世時,村民們計算後便決定購買。雖然他們購買的主因是為了替手機充電,但也不經意地享受到促進健康、提升教育品質,這些夜間照明所帶來的好處。
「可用性」與「情境」(Usability and Context),這兩項要素常常是產品設計過程中受到忽視的一環,但它們卻對於成果的效益有著極大的影響。
以下的幾點關於產品設計的經驗,源自於JJD Innovations在印度鄉村進行的專案經驗。我們目前在印度的鄉間,設計出使用在地素材,並能讓在地工人打造完成的輪椅。

經驗一:田野的真實

設計師對於「可用性」的認識,往往源於自己的理解,或是教科書上的邏輯。然而有時設計師本身的見解卻與現實有落差。在為醫療從業人員設計醫療器材的過程中,(我們)更時常感受到此現象:設計師與工程師往往各自獨立作業,或者有時會有一小撮的使用者參與設計流程。
但是等到人們真正開始試用產品時,我們發現到,使用者常想出不少原本預料之外的使用方法。而比起設計師原本的想法,這些新的使用方法,往往更能符合使用情境。
舉例來說,在為醫院設計醫療記錄系統時,我們往往以藥物名稱的英文字母開頭為分類依據。但對於時間緊湊,平均只能在每位病人身上花兩分鐘的醫生而言,透過藥物種類的分類,能讓他們更方便地檢視資料。
這項經驗對於替Health camp(在發展中國家,為弱勢族群所舉辦的大型健康診療活動)設計產品、服務尤其受用。
在這類活動之中,由於大量的參與者常不明白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因此工作人員們往往承受著這些參與群眾們的壓力。對於這些多半是志工,或是領取極少報酬的工作人員來說,他們除了要在工作中試著嘉惠人群外,更得去控管診療流程間,群眾們所可能產生的一切負面情緒。
因此,對於設計師而言,除了瞭解自己的產品、服務如何造福人群外,更重要的還有試著去理解,使用者在使用產品的前後,是如何地反應和應對。
舉例而言,在為大型Health camp設計產品和服務時,設計師得試想,參與者接受愛滋病檢測,並收到結果時,所經歷到的焦慮。在設計時,將眼光放大,將能提升安全與效益,並且創造出更大的影響力。
此外,瞭解到發展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的文化差異,以及造成差異的原因,並且對於這些因素預先做好準備。這些在設計過程中的先行評估技巧,將是促成創新的關鍵。
(圖:JJD Innovations為印度鄉村設計的輪椅)
(圖:JJD Innovations為印度鄉村設計的輪椅)

經驗二:反覆嘗試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3D列印技術的成熟,現今快速的設計測試流程已不再是難事。打造出原型(Prototype)、測試、失敗、快速地重來,這樣的流程應成為在發展中國家施行設計專案的準則。
在設計實務中,成品經歷過多次版本的演變,是極為普遍的事情。而打造原型(Prototype)也應該儘早納入設計流程之中。
原型(Prototype)的樣品應當考量成本,不必浪費過多經費,它們不是被做來符合任何準則。相反地,它們是用來快速地替你驗證專案的可行性。
在為印度鄉村設計輪椅的專案中,我們根據材料的可得性,曾經做過了多次嘗試。而在取得合宜的材料後,我們也因為要找到適合當地的技術,而又進行了多次嘗試。這些嘗試,特別是發生在我們得知輪椅的造價比想像中昂貴時。
每具輪椅1.5美元的造價,雖然對於西方人來說是筆小錢,但這筆數目卻是接近印度鄉村居民的一日所得。我們期待打造客製化的輪椅,以提升使用者的舒適度與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它的售價不能超過50美元。

經驗三:社群的影響力

世界上雖然有許多慈善團體、非營利組織皆提供輪椅給無法負擔的家庭們,但它們的影響力,卻因這些組織難以深入草根,找到需要幫助的群體,而大大受限。
從配送的觀點來看,這些組織所捐贈的輪椅,通常都是透過欲藉此營生、牟利的中間商進行發放,但是也因為有了中間商,許多真正有需要的家庭卻無法得到輪椅。
有鑒於此,我們同時透過培力當地工匠,讓他們有能力為身障者打造服務,以及穩定的供應商品與服務,來確保真正有需要的人們,能夠得到服務。
透過在地資源、在地人的技術去服務、影響在地人的需要,這是我們打造事業的方式。
在發展中地區打造創新,並非看書就知道,或者能在遠處習得知識。必須強調,「每一個」這類的個案,背後都有獨特的經驗值得學習。透過不斷嘗試打造產品原型(Prototype),實地去接觸社群、實際去應証想法,這才是有效地成功之道。
核稿編輯:林冠吟

文章標籤

  •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流編輯群帶你在此專欄中,輕鬆吸收世界各國對於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