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社企流Photo Credit: 社企流
社企流/郭潔鈴
當農村面臨高齡化、少子化夾擊,人口外流危機勢不可擋。為了鼓勵青年返鄉、帶動地方產業成長,行政院將 2019 年定為「地方創生」元年,以發展具有在地特色的產業為策略,致力使農村成為永續宜居之地。
因此,關注永續發展的鴻海教育基金會、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以及長期耕耘社會創新創業議題的社企流,於今年 7 月合作推出《明日農村:農村創生指南針》系列倡議活動,並於 7 月 27 日於三創生活園區舉辦「明日農村:給農村創生者的備忘錄」趨勢論壇,與現場逾 200 名與會者,一同尋找農村未來的答案。

打造明日農村刻不容緩,農村創生讓在地生生不息

(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來源:社企流)
(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來源:社企流)
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指出,2019 年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提出的地方創生政策,與過往由農委會主力推動的農村再生政策,於解決問題的層次上有所不同。「農村再生是為了改善農村邁向現代化的困境,而地方創生的層次更高,作為舒緩都市壓力的國家人口戰略。」
依據政策目標的不同,農村再生與地方創生的執行策略也有所差異。林以涵引用農業科技研究院副研究員陳玠廷的比喻:「農村再生像是一把火快要熄滅了,所以要去探討社區如何凝聚共識;而地方創生像是火已經熄滅了,所以人們要重新去尋找農村新的機會。」
而在實務上,已有非常多有志青年關心農村議題,甚至積極投入於農村創生議題之中,林以涵分享:「過去幾年,我遇過 4、500 位創業者,當中有一半以上的比例跟農村有關,甚至本身就是農村創生者。」
在農村創生議題中,除了需要青年的積極參與,也需要政府、企業等支持系統的協力。林以涵表示:「改善社會問題沒辦法一蹴可幾,需要不同角色的協作,打造一個大於他們(創業者)的支持系統,讓更多人可以回到農村、並且留在農村。」
(鴻海教育基金會暨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來源:社企流)
(鴻海教育基金會暨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來源:社企流)
鴻海教育基金會暨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依據參與全台最大有機農場永齡農場營運的經驗,分享其於地方第一線的觀察。
劉宥彤認為地方創生最重要的關鍵,應是創造地方的生生不息。而要讓地方生生不息的 3 大要素,包括人、產業與生活系統:必須吸引學有專精的有志青年投入、創造附加價值高的產業,與建立可支持留鄉人口的生活系統,才能促進農村人口的再成長。
以永齡農場為例,其成立初衷是為災民提供就業機會,但是如今農場卻可為更多元的面向帶來價值。劉宥彤表示:「我們像是在培育一顆種子,一開始(永齡農場)是想陪伴災民,後來發現這塊地方也能提供其他不同的功能。」
於人才上,永齡農場可作為農業科技突破的實驗場域,更是青農實現夢想的好所在,如今永齡農場的 120 位員工中,已有數十位農業專業背景出身的有志青年。
於產業上,永齡農場還可運用大型企業的通路拓點能力,協助原本單打獨鬥的小農進到 Costco 等大型通路;同時,永齡農場近期欲積極轉型為休閒農業,以帶動周遭餐廳、住宿等地方觀光產業的發展。
劉宥彤鼓勵現場的與會者:「如果有創生的點子,可以從點到線到面,串成良好的生態系,就能翻轉當地經濟。」
而地方創生 3 大要素中,較不容易達成的則為建立生活系統。劉宥彤以過去日本推動地方創生的經驗分析:「日本地方創生政策的 KPI(關鍵績效指標),是增加 5 對帶小孩的年輕夫妻進到地方。這件事情看起來容易,實際上卻很困難,因為這要解決就業、讀書教育、醫療等問題,要方方面面地在當地建立生活系統。」
因此劉宥彤提醒,地方創生絕非想像中浪漫,也並不只是「協助地方將產品賣出去」如此簡單,而是需要政府、企業、在地青年一同協力,再造生活支持的系統。她並指出,地方創生的目標是,創造一般人嚮往的生活型態,讓每個人有基本安居樂業的可能性,如此才能讓農村、讓地方重新找回生命力。

農村創生先行者現身說法,分享在地實戰經驗

(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來源:社企流)
(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來源:社企流)
講座一「核心策略」邀請從事農村創生的先行者——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新城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王翎鳳、官田烏金合作社專案經理李政憲,探討農村創生的策略如何落地執行,並與周邊的居民、學校、業者等建立關係,與地方共榮共存,使在地經濟更加蓬勃。
何培鈞分享在南投竹山小鎮耕耘 14 年的經驗。創業之初,他將佔地 900 多坪的廢墟改建為「天空的院子」民宿,更有幸迎來知名加拿大籍音樂家馬修連恩造訪。當年馬修連恩為這間民宿創作的同名音樂專輯,更入圍金曲獎,為天空的院子大大打開知名度。
何培鈞回憶道,從那時起,竹山進入觀光產業的全盛時期,出現地方小旅行、餐廳輔導、民宿輔導等服務,天梯風景區也隨之完工。然而,隨著遊客日漸增加,何培鈞卻意外發現,當地居民竟不增反減,一年內竹山本地居民從 8 萬銳減至 5 萬。
歷經 4 年研究,何培鈞發現人口外移的推力,來自於旅遊行程與地方產業之間的斷裂。遊客帶來的觀光效益,無法直接對當地居民有所助益,反倒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品質,造成居民紛紛出走家鄉。
何培鈞進一步分析,旅遊行程未與地方連結的主因,則和政策規劃息息相關。「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最關心的兩大指標,就是遊客人數與產值,這導致了全台觀光產業的虛胖現象,到處都是一樣的導覽行程、DIY 體驗、風味餐。」
為避免居民出走、外地資本湧入,導致遊程無地方特色、遊客失去新鮮感,最終使地方觀光萎縮,何培鈞堅持在竹山創辦的所有觀光產業,都必須和地方有所連結。例如他活化竹山最老車站「台西車站」時,就將竹子意象貫穿於設計中。車站二樓以 5 千多條當地竹子編織成餐廳外牆,一樓則改建冰菓室,可以買到竹筒盛裝、當地食材做成的冰淇淋。
除了協助原有的在地產業發展外,何培鈞更開辦專長換宿計畫,盼望為鄉鎮引入創新能量。
「整個鄉鎮的社會問題太多,沒辦法用一個團隊解決,所以我想借用整個社會的腦袋。」至今小鎮文創已促成了 600 多次換宿,更吸引眾多青年來協助架網站、拍攝微電影、繪製竹山地圖、製作竹編 QRcode 等等。
自兩年前起,竹山人口停止外移趨勢,保持持平狀態。為讓曾經到此一遊的外地人都與竹山保持連結,何培鈞開辦結合區塊鏈技術的「數位鎮民計畫」,遊客掃描 QRcode 後,即能得知在竹山消費的足跡與權重,進而了解自己與地方的關係。未來竹山鎮民還能參考這套系統蒐集而來的數據,持續開發各式各樣的創新地方專案。
最後,何培鈞送給現場觀眾一段話:「台灣社會有很多事情,並非有機會才努力,而是我們必須努力做到有機會為止。」從廢墟中誕生無限創意的點子,小鎮文創未來將持續與竹山探索不同可能的未來。
(新竹縣寶山鄉新城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王翎鳳。來源:社企流)
(新竹縣寶山鄉新城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王翎鳳。來源:社企流)
擔任新竹縣寶山鄉新城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的王翎鳳,來自中國海南島,因為丈夫從小在新城社區長大、婆婆又是新城社區發展協會的第二屆理事長,於是結婚後便與丈夫一同進行社區營造的工作。
2009 年王翎鳳初進社區時發現,社區沒有產業、也沒有年輕人,但老人家眾多,使得銀髮照護的資金與人力始終吃緊。
因此,新城社區從復育甘蔗開始,於社區的閒置空間自製爐灶,製成黑糖包子。接著,社區為將黑糖產業化,聘用二度就業媽媽和新住民婦女,解決人力問題,也邀請長輩擔任推廣者,向消費者述說黑糖的歷史與文化。最後社區更成立新城風糖休閒園區,讓遊客得以體驗一級到六級化的農業,也讓年輕人有回鄉創業的平台。
「現在,我們透過黑糖產業盈餘的 20% 去服務長輩,作居家照顧。」王翎鳳表示,「要讓照顧長輩的工作永續,沒有背後經濟支持,就沒辦法永續,年輕人也沒辦法洄游打拚。」
目前新城社區已約有 12 位年輕人洄游,未來,王翎鳳目標創造上百人回到寶山鄉,為當地帶來更多生機。
(有限責任臺南市官田烏金社區合作社專案經理李政憲。來源:社企流)
(有限責任臺南市官田烏金社區合作社專案經理李政憲。來源:社企流)
有限責任臺南市官田烏金社區合作社(以下簡稱官田烏金)的專案經理李政憲,致力將菱角剝殼後產生的農業廢料,再製成菱殼炭,並發展各式各樣的創新應用。
李政憲表示:「我們的核心策略是如何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創造更多機會。」
以官田烏金而言,全台 75% 菱角產量皆來自官田社區,但是背後卻誕生了大量的菱角殼廢棄物。過往社區的處理方法是棄置於田間,等待 2 至 3 年後才能腐化,或者直接移到人煙稀少的地方放火燒盡。
無論是上述哪一種方法,皆會對環境產生破壞,因此當時新上任的官田區長顏能通,運用過去於社區營造課程中習得的生物炭經驗,並找來成功大學研發相關技術、崑山科大提供師生人力,官學合作下孕育出官田烏金合作社。
合作社將碳化完成的菱殼炭,製作成「菱炭吸附包」,可吸收臭氧、甲醛等揮發物,去除空氣中的異味。菱炭吸附包吸附飽和後,還可重新放回農田中,達到淨化稻田水質的效果,實踐農田裡的循環經濟。
李政憲強調,地方創生要創造的,是生產、生活、生態與生命的永續。因此各地社區必須全面考量自身特色與元素,並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為社區帶來更多改變的契機。

產官學全力後援,助農創者一臂之力

講座二「支持系統」則邀請全力後援農村創生的企業、政府、第三部門——鴻海教育基金會董事兼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行政院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專門委員柯勇全、農村發展基金會主任黃仁志,分享資金、人才、科技等多元資源如何對接地方需求,助農村創生人才一臂之力。
劉宥彤依據過往與農村創生者合作的經驗,給予 3 大建議。第一為建議創生者先制定 3 到 6 個月的短期目標,完成一個小型計畫的雛形,往後與企業或基金會談合作時,將更容易獲得企業支持;第二則是創生者與投入資源方,彼此之間應有同樣的價值觀,並致力尋求共識,才能達到教學相長、共創影響力的夥伴關係。
最後一點,劉宥彤鼓勵創生者,在投入之初需要先忍耐孤獨感,「換來掌聲前,堅守自己的崗位很辛苦,但是實踐之後,你會感受到自己在地方上創造了很難被取代的價值。」
(海洋保育署專門委員柯勇全。來源:社企流)
(海洋保育署專門委員柯勇全。來源:社企流)
海洋保育署專門委員柯勇全分享,政府做為支持系統,可以透過制度設計,讓年輕人看到真實的在地議題。
柯勇全以自己負責統籌事宜的「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為例,比賽規定學生需組成團隊,且可以跨科系、跨年級、跨國籍,目的便是找到跨領域的人才回到農村。同時,學生團隊還需要有指導老師,並且跟社區一起報名,確保遭遇困難時有求助途徑。
不僅如此,柯勇全也強調,政府必須信任學生團隊,並給予可隨時調整計畫的彈性。當學生相信自己有主導權,便能因此獲得成就感,更願意長期並積極地與社區互動。
例如有一群台中教育大學學生,申請去盛產高接梨的台中后里仁里社區駐村,出發前,學生原本設想的社區問題是水梨缺乏行銷管道,應協助農民販售水梨。但是實際進到社區後,學生才看見了更貼近現實面的問題:水梨採收後,大量梨梗被原地丟棄焚燒,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因此這群學生改變原本計畫,致力研發梨梗的再加工製程,以減少農業廢棄物產生,最後開發出「梨梗筆」這項產品。
柯勇全開心地分享,現在已有超過 100 位有行動力的年輕人,在全台各地的農村解決問題。同時,政府也透過平台串聯,使這群年輕人得以互相分享經驗,給予彼此建議。為了持續拓展洄游農村競賽的影響力,政府更發起「大專生洄游農村二次方」計畫,協助畢業後仍想續留農村的年輕人,實踐在農村社區的企業化營運。
柯勇全鼓勵所有有志投入農村創生的青年:「我想告訴各位年輕人,你必須開始去做、去了解它,最後你可以真的改變台灣、改變這個社會。」
(農村發展基金會主任黃仁志。來源:社企流)
(農村發展基金會主任黃仁志。來源:社企流)
關於有志青年如何改變地方,促成地方創生的終極目標,農村發展基金會主任黃仁志分享自身觀點,他認為地方創生作為人口活化策略,重點應擺在翻轉大眾對地方的看法,「讓鄉下從發展機會侷限的地方,變成可以嘗試很多機會的地方。」
黃仁志以日本的兩大地方創生經典案例說明。位於岡山縣的西粟倉村,擁有一座百年森林,當地成立夢想實驗室,支持所有想嘗試不同生活的人,有人回來做獵人,也有人回來製造帽子,更外銷全世界;而位於德島縣的神山町,則透過翻修村裡的空房子,接納從各地而來、對鄉村生活嚮往的旅人,更有科技公司到此設置衛星辦公室,讓小小的山村擁有放眼世界的格局。
「給他人脈、給他網絡、給他支持,人願意回來的意願就會提高。」黃仁志強調,讓人留在地方的關鍵,是要讓其有實現夢想生活的機會。
作為第三部門,農村發展基金會也積極協助地方政府開創新事業,使有志回到農村的人擁有不一樣的選擇。黃仁志透露,近期基金會與蘇澳鎮公所辦了 12 場討論會,協助蘇澳鎮盤點地方問題,並思考哪些關鍵議題應合併考量。透過分析,他們發現身為百年商港的南方澳,未來發展不應侷限在漁業加值,更需開拓海洋產業中的多元機會。
論壇尾聲,農村創生者與企業、政府、第三部門等代表齊聚一堂,探討農村創生未來發展的契機。黃仁志表示,「社區中需要有把不同類型的人串聯起來的角色,如此有彼此流動的生態系才能永續。」
柯勇全也呼籲,從事農村創生應是個人的生活選擇,「以前常聽到回鄉從農要放棄百萬年薪,其實回到農村必須是你自己的生活選擇,而不是你放棄什麼事情。」
最後,劉宥彤勉勵有志者成為一個點火的人,將創生事業視為個人志業,在地方燃起對土地的熱情,將能創造意想不到的價值。
當農村創生者作為先鋒,而政府、企業透過資金、技術或知識的提供,作為農創者的後盾,將能使生態系更加完整,進而創造宜居的農村生活系統。
核稿編輯:梁元齡 策展夥伴:鴻海教育基金會、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
(此專題由社企流與鴻海教育基金會、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共同企劃、社企流獨立製作,不影響報導之真實性與準確性。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面對高齡化和少子化夾擊,加上人口嚴重流失,明日農村究竟會成為杳無人跡的荒涼之地,還是欣欣向榮的安居之地呢?鴻海教育基金會、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與社企流攜手推出「明日農村:農村創生指南針」倡議,透過專題、論壇與農村創生串聯地圖,與你一同尋找農村明日的答案! >>>即刻掌握農村創生指南針 >>>農村創生團隊串聯!填表把在地好團隊標上地圖

文章標籤

  • 明日農村:農村創生指南針

    明日農村:農村創生指南針

    面對高齡化和少子化夾擊,加上人口嚴重流失,明日農村究竟會成為杳無人跡的荒涼之地,還是欣欣向榮的安居之地呢?鴻海教育基金會、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與社企流攜手推出「明日農村:農村創生指南針」倡議,透過專題、論壇與農村創生串聯地圖,與你一同尋找農村明日的答案!
    >>>即刻掌握農村創生指南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