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台灣海洋文化影展登場!柯金源最新作品訴說海龜故事

環境資訊中心/文:蕭紫菡
首屆台灣海洋文化影展,1 日在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揭開序幕, 並特邀柯金源導演,成為本次的焦點影人。開幕式中,全球首映了柯金源的最新作品《平安龜》,並透過柯金源的其他 6 部紀錄片《平安龜》、《海》、《餘生.共游》、《退潮》、《產房》、《渡東沙》、《記憶珊瑚》等,在影展中帶觀眾深入海洋電影的美學風格與主題,一同愛上他所深愛的大海。
(柯金源用長達 30 年的時間記錄台灣的環境變遷,無數次重返一百多個長期關注的紀錄區。。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柯金源用長達 30 年的時間記錄台灣的環境變遷,無數次重返一百多個長期關注的紀錄區。。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透過人與龜的故事,反問人類是否能讓海龜「平安歸」?

《平安龜》中,柯金源紀錄了幾位台灣年輕一代的保育工作者,如愛海龜成痴的潛水教練蘇淮、致力推動公民科學的海龜姐姐馮加伶、努力與海廢奮戰的海龜女俠郭芙等。也透過紀錄小琉球、澎湖、蘭嶼、直到南沙太平島、日本、馬來西亞等海龜繁殖地,深入海龜的各種處境。如其中一位龜主角「小破洞」,浮出海面換氣,接連被船隻螺旋槳打到,造成背甲破裂,生命力強韌的他活了下來,意外成為小琉球潛水人的關懷對象,但,不知其他海龜,是否也能如此幸運?
影片透過述說人與龜的故事,提出更多反思與期待,並向觀眾提出叩問:當人們將海龜視為神獸祈求平安及財富時,海龜自身能在海洋中永保平安嗎?
而在「焦點導演」其他作品中,《海》紀錄了台灣近 20 幾年來的海洋環境變遷,以 35 段影像故事,用最質樸的方式呈現海洋之美。
影片從 46 億年前地質演化史揭開序幕,一直到開始有低等生物的出現,展開了生物多樣性後,進入人類低度使用的第二階段。而從第三階段開始,人類開始大量捕撈、開發,形成破壞⋯⋯最後透過蘭嶼及保育志工的故事帶人反思,人究竟該如何跟海洋共處?
(《海》以三十五段如詩的影像,探討人如何與海共存的議題。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海》以三十五段如詩的影像,探討人如何與海共存的議題。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耗時 10 年以上,深入追蹤鯨鯊、濕地、邊陲島嶼及珊瑚…

《餘生.共游》談的是海洋中最大的魚類——鯨鯊的故事。紀錄片循著鯨鯊在中西太平洋上的洄遊地圖,一路紀錄鯨鯊從碧藍海洋的自由,到被網圍困,被水族缸幽禁,或成為老饕桌上的餐點⋯⋯影片呈現了鯨鯊在商業行銷下被剝奪的生命外,也呈現了鯨鯊的生命力帶給人們的深層感動。
《退潮》,以台灣彰化西南角海域的濕地為主體,紀錄這片台灣最大、也是最後一片完整的泥灘地的影像。20 年來,柯金源經常穿梭在彰化沿海的小漁村,看著當地居民與泥灘地間互依互存的生活方式,深刻體會到退潮之後的廣闊泥灘地,是眾生的生命舞台,裡頭孕育了太多天然資源,不斷輪迴,在當地已延續了 200 多年。然而,當這最後一片完整的泥灘地,已宣布將其開發為工業區,他無言以對,只能以史詩般的影紀錄呈現。
《產房》中記錄的主角是保育工作者郭道仁,他帶領團隊在東北角獨立打造了第一座結合復育、研究、教育、觀光與產業價值的海底社區。然而,公部門與部分海洋學界對此持觀望的態度,令保育人士孤軍奮鬥,只能繼續以單薄的力量,為軟絲仔重建產房。反覯國外學者對此的高度肯定,柯金源藉由紀錄片向公部門提出叩問——要保育海洋,國家應該提供什麼樣的資源去支持?民間力量可達到哪些可能性?
《渡東沙》針對了東沙環礁做了詳盡的生態及歷史紀錄,並藉由在島上居住的阿兵哥或及漁民,帶觀眾深入了解這座島嶼的歷史與生態。據當地駐軍 1996 年間統計,違法進入環礁的中國漁船達一千多艘,台灣漁船卻只有 17 艘,目前越南漁船也經常入侵。海巡署取締違法入侵捕魚的次數,每年超過兩千多次。東沙環礁在人為長期破壞下,已奄奄一息,處處都是死珊瑚。本片完整呈現東沙長期以來,面臨的種種無奈與考驗…。
《記憶珊瑚》是柯金源自 1993 年起至 2004 年 4 月,長期記錄陸地觀察與海底潛水樣區,除台灣本島各主要珊瑚礁區外,更鎖定重要離島,如澎湖群島、綠島、蘭嶼、小琉球等。在這部環境生態紀錄片中,有反省人類的過漁現象,有批判珊瑚資源的不當利用,更有海洋重大污染的後續追蹤,及為了開發工業區而犧牲珍貴藻礁生態的盲點。
(《產房》透過民間團體為軟絲仔重建產房的故事,向公部門提出保育資源的叩問。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產房》透過民間團體為軟絲仔重建產房的故事,向公部門提出保育資源的叩問。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記憶珊瑚》反省人類的過漁現象,並批判對珊瑚資源的不當利用。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記憶珊瑚》反省人類的過漁現象,並批判對珊瑚資源的不當利用。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投入生態紀錄 30 餘年,獲獎無數,2020 年更成為國家文藝獎首位紀錄片工作者得主。柯金源說,他的作品風格,與最早期的早已截然不同。
綜觀他的風格,約可分為 4 個階段。最早期多半著重於「環境資訊揭露」,1980 年剛解嚴時,許多媒體尚未開放,事實常被掩蓋,因此他著重於讓觀眾看見真相;第二階段,進入「強烈批判」的風格,著重舉發法規的疏漏;第三階段——「監督」,進入  2000 年,政黨輪替,人民有著更多的期待,他以鏡頭和筆展開更深入的監督;最後,因社會政治的演進,人民意識抬頭,要改變環境,不再只能靠上對下的政策,也需要人民的加入,因此,他的作品也進入了「召喚公民參與」風格。
柯金源說:「影像中,你會看到許多留白的時刻,或用音樂讓觀眾有機會沈澱,這都很有別於我早期平鋪直述的風格,為的是讓觀眾有多一點空間自己思考、判斷。」

30 年來,他用作品持續改變政策及教育現場

在台灣社會對環境議題尚處一片混沌的 90 年代初期,柯金源就以一台相機和一支筆,累積超過 30 萬字與無數照片的環境調查報導。30 年來他只做一件事情:記錄台灣環境變遷。他無數次重返 100 多個長期關注的紀錄區,以現場目擊者的視角,見證台灣環境 30 多年來的變化。30 年並不短,紀錄工作並不輕鬆,為何一件困難的事願做了 30 年?
「我是彰化縣伸港鄉人,在鄉下出生長大,1990 年起,我就發現家鄉因工業污染而面臨許多環境問題,而整個主流媒體對弱勢偏鄉的著磨很少。當時,我已在媒體工作, 我認為應為其發聲。」那時,環境議題還是很冷門的領域,不被重視,但《財訊》老闆相當支持他,甚至在他離職後繼續為其開了 13 年「台灣檔案專欄」至 2006 年,累計了台灣環境田野資料 500 萬餘字。爾後轉入公視,轉戰影像紀錄,這些早期的田野仍成為珍貴的史料。
「我不怕沒人看,只要我專精在這領域,不斷提出我的報導,就有機會被看見、被重視。」他說,許多議題,一開始報導沒人理,但不能放棄,像藻礁的議題,他們在 1998 年就開始拍攝了,卻沒人在意,但他仍然持續關注,一有機會就帶媒體或研究生到現場看。
「很多東西你只要持續做,就會有累積,有累積就會產生力量。」
許多東西,他看見了,卻改變不了,的確受挫。但 30 年來,他也默默地促成了許多改變。像《餘生.共游》播出後,促成了農委會不再核准海生館任意捕捉鯨鯊,成功地為鯨鯊請命;《退潮》讓許多參與國光石化的年輕人,除了在外圍參與抗爭,更近距離地走近理解,這泥灘地與人之間、強韌的連結力量;《產房》讓相關主管單位開始檢討海洋生物的保育工作缺失;而更有許多教育工作者告訴他,他們在看了《記憶珊瑚》後,開始著手規劃海洋教育的教案。
「你只要做,就有機會,不做就沒機會。」30 年,他戰的從來不是當下,而是無論成敗,從未背棄最初拿起相機、提起筆的初衷——讓媒體真正成為替多元與弱勢發聲的所在。
(《餘生.共游》 記錄海洋中最大的魚類——鯨鯊的故事。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餘生.共游》 記錄海洋中最大的魚類——鯨鯊的故事。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平安龜》打頭陣 柯金源七部作品 邀觀眾一起見證海洋生命力

柯金源導演即將於 10/2(六)出席社企流年度論壇「甜甜圈星球」,分享公民實踐永續生活的經驗! >>> 論壇免費報名,即刻前往搶票

文章標籤

  • 環境教育行動家

    環境教育行動家

    我們是一群想為環境教育散播友善種子的夥伴,簡稱「友種團隊」,取諧音「有種」之意,有 Guts 的開創多樣環境教育服務。我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愛護環境的種子,人人都能做出改變、付諸行動,成為環境行動家。透過環境教育、環境解說、環境傳播的方式,結合政府、企業、學校、社會的各方力量,共同創造人心的幸福,環境的美好。現在,我們已經走在行動的路上了,你也一起來吧!
    官網:https://www.friendlyseed.com.tw
  • 環保好點子,創新綠經濟

    環保好點子,創新綠經濟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