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森思眼動粉絲專頁Photo Credit: 森思眼動粉絲專頁
若世上的每一個人,都能跨越民族與國家的隔閡,使用同種語言溝通,是什麼樣的景象呢?19 世紀,一位波蘭醫生懷著「平等溝通」的願景,費時 10 年撰寫《第一本書》,奠定「世界語」的基礎;而到了 21 世紀,人們同樣抱持「溝通無礙」的想望,透過創新科技跨越視覺、聽覺等障礙,搭起人們溝通的橋樑。本月專題搜羅國內外的創新解方與大家分享——只要有愛,溝通無礙。
台灣科技新創團隊森思眼動,研發符合失語者需求的眼動軟體,用科技協助失語者找回話語自主權,更找回生活的色彩。

社企流/文:郭潔鈴
張著口卻發不出聲、聽著話卻無法表達,即使家人朋友都圍繞在身邊,溝通的距離仍十分遙遠。失語者如同被禁錮的靈魂,意識清晰卻困在一具軀殼中無法動彈。
俗話說,眼睛是靈魂之窗,台灣一家科技新創「森思眼動」,用眼動科技為失語者開啟一扇溝通的窗,讓情感得以表達、靈魂得以釋放。

因漸凍人朋友需求,無心插柳跨足輔具領域

森思眼動的創業故事,可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公司創立之初,森思眼動計劃投入電商市場,運用眼動科技分析大眾如何閱讀電商網站,並蒐集數據以幫助廣告商最有效率地規劃廣告版位。
然而實際投入之後,森思眼動發現台灣電商現階段較注重點擊次數、廣告瀏覽率等指標,對於廣告版位的設計規劃仍不那麼講究,因此對眼動科技尚未有龐大的市場需求。
團隊苦於開發市場之時,恰巧得知創辦人有位朋友罹患漸凍症,因無法發聲,家屬需 24 小時在身旁守候,照顧負擔不小。因此森思眼動團隊靈機一動,利用眼動科技設計「叫人鈴」,當漸凍人看著鈴噹圖示,裝置就會發出聲響,照顧者即可前來查看有何需求。
因為此次契機,森思眼動與漸凍人協會結識,認識到更多個案需求,並思考出將眼動科技用於輔具的不同可能。舉例來說,有位老伯伯生病前是股票操盤師,但是生病後卻只能看著電視,於是森思眼動團隊為他設計一台可以用眼睛瀏覽網頁、用眼睛打字的眼動科技工具,使老伯伯可以重拾興趣。
森思眼動營運長賴姵妏(Penny)表示:「將每一個個案的需求連結起來,就變成一個軟體的誕生。」2016 年森思眼動正式推出首支產品「EyePlayer 眼控滑鼠」,使所有肢體障礙者透過眼球移動就能自由瀏覽網頁,還能操作 Windows 軟體,增進生活溝通的自主權。

孩子用眼動科技,表達出人生的第一句話

森思眼動的關鍵技術,是研發出不同功能的軟體,搭配一台可偵測眼睛動態的儀器。Penny 進一步說明眼動技術,由於過去眼動裝置的價格昂貴、體積龐大,多半只適用於醫院場域,較難讓患者帶回住家使用。因此森思眼動改良技術,現在患者僅需在家將約一台筆電寬的偵測儀器,連上電腦 USB 插孔後,偵測儀就能蒐集瞳孔訊號,並於電腦上顯示眼睛正在注視的位置。
不僅如此,森思眼動團隊發現,除了後天失能的成人外,還有許多先天失能、從無電腦操作經驗的族群,對於這群人來說,EyePlayer 眼控滑鼠的使用門檻十分高。
Penny 表示,眼控滑鼠的主要功能為瀏覽網頁、鍵盤打字,需要經過一段「校正程序」,才能精準掌握眼睛的動態。但是這段校正程序,需長時間注視螢幕中的圓點、或是看螢幕中的 3 個角落,並非每一位失能者皆可辦到。
為了降低科技使用的門檻,森思眼動推出更初階的軟體,以滿足更多失能者的需求。森思眼動目前專注服務 3 大族群的需求:兒童早療、成人身障就業、銀髮族醫病溝通。
針對兒童早療需求,森思眼動推出「1246 認知學習軟體」,可於螢幕中顯示 1 格、2 格、4 格或 6 格的圖卡,當小朋友用眼睛盯著圖卡,圖卡就會有反應。且圖卡還可依據教學需求與孩子興趣自由抽換,具備多元擴充性。
(1246 認知學習軟體,讓孩子藉由注視圖卡表達情緒。來源:森思眼動)
(1246 認知學習軟體,讓孩子藉由注視圖卡表達情緒。來源:森思眼動
藉由此套教學軟體,能教會孩子認識顏色、數字等常識,更能提供孩子表達自身需求的管道。Penny 表示,從小失能失語的族群,出生後從來沒有對外溝通過,連家人也不清楚他的感受與認知是什麼。「曾問一位孩子哪個是爸爸、哪個是媽媽,他的眼睛真的看對了照片,讓他的父母很感動,原來孩子其實認得他們。」
當孩子學會人物、顏色、數字等基礎認知後,下一階段是學習用語言表達想法。森思眼動開發「Sensetalk 語言學習」軟體,從注音符號、學習單字、到建構出一句完整的句子皆可學習。Penny 分享,曾經有一位小男孩,出生時曾被判定有智力障礙,但是經過兩三年的學習後,他已能用軟體完整打出一段話,更在醫生重新鑑定後,判定這位孩子是足以有智力的。
「他可以回答出,之前跟家人去哪裡玩、坐火車到哪一站,甚至媽媽還會叫他自己規劃行程!他可以跟正常的孩子一樣達到這個程度,只是需要機會、工具跟支持。」
Penny 進一步補充,孩子使用眼動科技,將能增加學習的雙向性。「以前他們只能『被動輸入』,現在更多了輸出功能。」透過眼動科技的輔助,早療族群能在學習過程中表達自身的需求與喜好,讓溝通更無礙。
(森思眼動研發軟體,讓早療族群能於學習中自在表達。來源:目目非營利)
(森思眼動研發軟體,讓早療族群能於學習中自在表達。來源:目目非營利

失能不是人生的終點,眼動科技為身障者添加生活的色彩

除了先天早療族群,森思眼動也針對後天失能的成人,設計不同功能的軟體,又可細分為身障就業與銀髮族醫病溝通兩大需求。
針對成人身障就業需求,森思眼動設計「Eyework」軟體,協助身障者用眼睛即可進行文書處理、專業製圖、影片剪輯等操作。更曾於 2018 年與台北市勞動重建運用處合作舉辦身障就業電腦班,以遠端就業訓練方式為重度身障者上課。
「他們都是有辦法學起來的!」Penny 開心地分享,當時上課的學員,現在仍有人持續在家接案。國中因為肌肉萎縮而離開校園的瑞克,現在是接案的平面設計師,閒暇之餘更經營偶像新垣結衣的粉絲團,舉凡上中文字幕、開代購表單皆一手包辦;患有腦性麻痺的文渝,現在則專精於影片剪輯,更時常於自己開設的粉絲專頁上分享作品。
一同走過這群學員的學習歷程,Penny 觀察到:「他們也跟一般年輕人一樣,想要自主能力,不然每天在家一直被家人照顧,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Eyework 翻轉了大眾對身障者的就業想像,為失能者開創不一樣的職涯可能。
(學員瑞克在家接案當平面設計師,更在業餘時間經營偶像粉絲團。來源:森思眼動)
(學員瑞克在家接案當平面設計師,更在業餘時間經營偶像粉絲團。來源:森思眼動
針對銀髮族醫病溝通需求,森思眼動研發「1246 醫病溝通」軟體,以看圖卡形式協助老年臥床的患者表達生理需求,還能增進生活娛樂。
「以往他們沒辦法表達生理感受,醫生很容易誤判。有了醫病溝通軟體,可以了解是哪個部位不舒服。」Penny 進一步說明,醫病溝通軟體能評估並證明臥床者的自主意識,而後讓他們自己決定是否接受插管、手術治療等醫療行為,如此一來,將能達成病人自主權,也能降低無效的醫療資源。
除了用來表達生理感受,軟體中還能置入新聞、戲劇、家人照片跟影片等多元的影音素材,讓臥床長者能自由選擇想觀看的娛樂。若經過一定程度的練習,還能進階使用眼動滑鼠操作網頁。Penny 笑著分享:「有位長輩還會自己搜尋玩線上麻將呢!」
與無數位使用過森思眼動產品的身障者接觸後,Penny 有感而發說道:「我認為他們的生活需求跟大家都是一樣的,只是沒有一個適合的方式。」過去市面上的溝通輔具,多半未與時代俱進,可能是很早以前的圖卡,或是未經過美編的工具。「這對身障者其實很不公平,因此我們既然要投入輔具領域,就希望產品像智慧型手機一樣,易用、好用,還可以持續更新。」
未來,森思眼動計劃推出眼動繪本、穿戴式眼控眼鏡等產品,將眼動科技與實體物件結合。眼動繪本將使孩子在看書時,有更多雙向互動;穿戴式眼控眼鏡則能結合智慧家居的家電控制功能,例如使重度身障者注視著電燈、就可以選擇開或關,還能讓身障者外出時也能用眼鏡表達需求。
(重度身障者的生活、娛樂、溝通需求,其實與一般大眾沒有不同。來源:森思眼動)
(重度身障者的生活、娛樂、溝通需求,其實與一般大眾沒有不同。來源:森思眼動

盼軟體全面線上化,超越地域限制、擴大影響力

森思眼動自 2015 年創立至今,已服務了超過 3 千位失能者,然而 Penny 表示,這僅僅佔了全台灣約 30 萬名重度身障者的 1%。
為了加速擴大服務對象,森思眼動團隊於 2019 年成立「目目非營利」,希望藉由社會大眾的善款,協助經濟弱勢的重度身障者家庭,取得易用的溝通科技。
同時,目目非營利募得的資金,也將投入「眼動老師」的師資培育。Penny 表示,除非為全職照顧者或是有教育背景的父母,否則要規劃孩子在不同階段學習不同知識,是件困難的事情。
目前在師資培育上,森思眼動團隊需事先為眼動教師進行教育訓練與解說,眼動老師才能學會如何使用此套軟體。為了擴大服務、讓全台各地都有眼動教師,親自到學生家中教課,森思眼動今年將積極把眼動軟體與教育訓練線上化,將其發展成訂閱制服務。未來森思眼動的軟體將會像是一套線上教具,各縣市對此有興趣的眼動老師,皆可以直接於雲端下載後應用。
Penny 語露期待地說:「我們期待讓森思眼動觸及到亞太市場,讓更多人可以受益。」
森思眼動用科技力量,為失語者開啟溝通之窗,在靈動的眼神中,找回話語表達的自主權。
核稿編輯:李沂霖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文章標籤

  • 愛的 100 種語言:讓溝通無礙的創新科技

    愛的 100 種語言:讓溝通無礙的創新科技

    若世上的每一個人,都能跨越民族與國家的隔閡,使用同種語言溝通,是什麼樣的景象呢?19 世紀,一位波蘭醫生懷著平等溝通的願景,費時 10 年撰寫《第一本書》,奠定「世界語」的基礎;而到了 21 世紀,人們同樣抱持溝通無礙的想望,透過創新科技跨越視覺、聽覺等障礙,搭起溝通橋樑。本月專題搜羅國內外的創新解方與大家分享——只要有愛,溝通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