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greenzPhoto Credit: greenz
Next Commons Lab/簡嘉穎
想知道日本現在有哪些社會企業、想獲取第一手的新創消息、想認識有哪些人正嘗試解決當前的社會課題,那你絕對不能不讀「greenz」。
成立於 2006 年的網路媒體 greenz,是一個以「創造我們想要的未來」為目標的 NPO,自創刊以來已經介紹過超過 6 千個相關案例。
greenz 並未把自己定位成單純的報導媒體,現任 greenz 顧問的小野裕之說:「我們的使命,就是增加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來創造『想要的未來』。」他們成立出版部出版書籍、定期舉辦「green drinks Tokyo」連結關注社會議題的人、經營主題型短期講座「greenz 學校」,積極的展開各種行動策略。其付費會員「greenz people」除了贊助報導經費,往往也投入社會創業,甚至成為 greenz 的報導對象。
(2015 年舉辦的 green drinks tokyo。以「工作方式不只一種,談職涯的現在與未來」為題,邀請講者與參加群眾一同交流。小野裕之(左三)。來源:greenz)
(2015 年舉辦的 green drinks tokyo。以「工作方式不只一種,談職涯的現在與未來」為題,邀請講者與參加群眾一同交流。小野裕之(左三)。來源:greenz
隨時隨地都有 10 到 20 個報導專案正在進行。由編輯部主導的「my project 養成法」,介紹 greenz 學校畢業生的創業故事;「社會型公司的作法」介紹社會企業創業營收、組織經營的秘訣;「greenz people 的狼煙」則刊登了會員們在各地創業與活動的故事。由資深編輯兼寫手與國際協力機構 JICA 職員共同企劃的「從小地方開始的新經濟」,介紹世界不同的地域經濟模式;「群眾募資以後」則與募資網站 MotionGallery 合作,報導募資計劃成立以後的故事,讓讀者重新思考透過群眾募資實現的社會參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與企業、公部門、市民共創價值、確立網路媒體的獲利模式

許多新興網路媒體、社會企業為了籌措營運資金苦不堪言。greenz 目前除了是日本社企新創領域的風向球,更靠著本業的媒體收入至今屹立不搖,小野直言「現在日本越來越多人知道什麼是 social design,也有許多新公司一開始就抱有高度的社會意識,創業目標就是為了解決某個社會課題,但在 2010 年以前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小野表示,2006 年 greenz 創刊以來,主要的網路媒體事業幾乎沒有任何收益,必須靠著企業委託的網站設計案等,才有辦法支付員工薪水,當然也沒有辦法支付理想的費用給寫手和攝影師,「有點抱著理想在苦撐」他苦笑。
(greenz 學校「ecohouse DIY」講座,由專家傳授有關「隔熱」的基礎知識,讓一般市民可以動手 DIY,把自己的家改造得更舒適。來源:greenz)
(greenz 學校「ecohouse DIY」講座,由專家傳授有關「隔熱」的基礎知識,讓一般市民可以動手 DIY,把自己的家改造得更舒適。來源:greenz
2008 年,greenz 從原本的股份有限公司轉型為非營利組織, 小野指出,「非營利組織不能圖利,但當然能盈利,組織有收入,才能夠讓參與工作的人與家人生活安定、也能夠投資其他事業,回饋給社會。」但 greenz 所有文章都是讓讀者免費瀏覽,一個網路媒體,究竟要怎麼樣才能創造收益呢?
greenz 的理想是讓更多人加入創造未來的行列,付費制就失去意義了;而招募贊助會員,光靠贊助收入似乎也有限。「當時媒體賺錢的方法就是刊登廣告。」小野的第一個工作就是製作提案企劃書,向企業兜售廣告。
和企業打交道一陣子,小野發現,當時有許多企業已經不僅是被動的滿足 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而是想更積極的創造 CSV(Creating Shared Value,創造性共享價值),在兼顧事業與社會企業的同時,創造更多樣化的價值。
不少公部門更充滿危機感,卻不知道如何解決當前困境,「不是刊登已經成形的商品廣告,而是和抱有明確價值觀的 greenz 一起討論、企劃、成立專案,透過明確的專案目標與採訪報導,擾動各地的有志者、進而擴大共創價值的圈圈。」
greenz 花了 4 年的時間,才確立本業網路媒體的獲利模式,同時他們也會積極的和受訪者或讀者合作,身先士卒的打造理想未來。
(greenz學校「作文學校」講座,透過講義和實作,由greenz副主編教大家怎麼寫文章以及企劃。來源:greenz)
(greenz學校「作文學校」講座,透過講義和實作,由greenz副主編教大家怎麼寫文章以及企劃。來源:greenz

2018 年成立新公司,投入新事業、身先士卒打造理想未來

2018 年他們將原先的企劃諮詢事業和新創事業部門獨立出來,成立了 O&G 公司,由小野擔任代表,「新事業有一定的風險,為了不影響媒體部門的運作,所以分開來是有利的。」新公司的第一個計畫的合作對象,是平台紀錄報導的一位秋田的年輕稻農「虎男」等人,以舊長屋為據點,打造了一樓可以品嚐秋田米和秋田酒、二樓是書店、三樓是複合活動空間的飯糰屋「ANDON」。
「擁有日本橋許多土地和建物的三井不動產集團希望能夠再活化日本橋,提出了日本橋街道振興計畫,同時也找上 greenz 合作,當時秋田稻農集團虎男正好想在東京找個據點,於是就有了開一間飯糰屋的計畫。」
(改裝東京日本橋小伝馬町的舊房子,打造融合飲食、閱讀、活動空間的食X文化的據點。來源:greenz)
(改裝東京日本橋小伝馬町的舊房子,打造融合飲食、閱讀、活動空間的食X文化的據點。來源:greenz
在 greenz 裡的文章,多半呈現比較好的那一面,小野提到,很多人為了組織、金錢而煩惱,或是不知該怎麼確立事業模式,或把構想具體化、事業化,greenz 接下來就是分享經驗、串連更多相關的人,來改善這些問題。這正是組織一路走來 12 年挖掘出最大的價值。

「違和感」是社會創業的第一步

社會創業第一步該怎麼踏出去?小野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記住感到「違和感」的每個瞬間。「每個人在生活當中,總是會有覺得不對勁、應該需要改變的瞬間,每一個社會創業的點子,就從這些違和感而來。」
光只有提出問題,還不足以成為事業。「要創業,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喜歡的事開始。」小野舉例,比方有些人很喜歡旅行,工作存的錢全都拿來到各地遊歷,對旅行也充滿獨特的體驗與心得,但是有孩子的人往往很難出遠門旅行,或者很多父母一想到要帶小孩旅行,就覺得苦不堪言,或是整個行程都必須配合小孩,「這裡課題就出來了,有沒有辦法讓有小孩的父母也能夠享受旅行?旅行X育兒,這就是一個新的創業計畫。」
當然,身為過來人的小野也建議,許多大學生對所謂的社會企業有興趣、或是未來打算自行創業,他建議不用一開始就到所謂的社企工作,可以先到一般公司就職,他也強調,到一般公司並沒有不好,對還在摸索的新鮮人來說,反而是一個可以了解公司怎麼運作、怎麼規劃預算、怎麼經營組織的好機會。「當然一開始創業很燒錢,就職每個月有安定的薪水,確保自己的生活也是很重要的。」他笑著說。
編輯企劃:杜晏汝
本文為 Next Commons Lab 合作專欄,如欲轉載全文至其他介面,請來信洽詢社企流。
「社企流」和「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共同製作的《社區自造家》專題登場!一起來看看英雄們如何翻轉社區、打造理想中的生活。 >> 通報!英雄大量出沒! >>《社區自造家》完整專題 >> 社區自造地圖募集中!

文章標籤

  • Next Commons Lab :真正的資本是人的創造力

    Next Commons Lab :真正的資本是人的創造力

    在逐漸失衡的社會裡,面對資本主義中人口老化、少子化、環境與社會問題,人們應該如何找到出口?Next Commons Lab 在日本支援每個正在摸索生活方式的人,近期更跨海於台灣尋求合作夥伴,共同為新的各種可能性創造機會。
    Next Commons Lab  在日本協助 10 個地方政府發展地方創生、為移居的青年開啟 100 餘個商業專案,2019 年於台灣高雄成立數位創新的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