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V平台募資 幸福果食推本土小麥
聯合報/記者陳怡臻(2015年5月25日)
從群眾募資平台起家,提出「稻田裡的餐桌計畫」的幸福果食社會企業,將於FlyingV平台上募資50萬元舉辦「百公頃麥田挑戰計畫」,藉此讓小麥農民多一份三級農業的服務收入,同時宣導本土小麥,嘗試解決本土麵粉的銷售壓力。
幸福果食共同創辦人簡家旗說,台灣麵食比例超過米食,鼓勵消費者食用本土小麥,不僅減少進口糧食的碳排放,也符合國人消費習性,再加上麥類作物灌溉水需求相當低,十分適合在水資源匱乏的台灣冬季種植,但觀察市面上流通的麥類製品,卻有99.9%是進口小麥,即使近期各地已有小麥農慢慢復耕,但因為成本較高,多數烘焙坊仍卻怯於嘗試。
簡家旗認為,台灣已進入全民運動時代,一個麥田圈的集體行動,與全省各地種植冬季小麥的農民合作,在麥田上製作巨幅圖騰,及採收小麥製成麵食產品並參與麥田圈製作。
(提出「稻田裡的餐桌計畫」的幸福果食社會企業,將於FlyingV平台上募資50萬元舉辦「百公頃麥田挑戰計畫」,推廣小麥等本土自產糧食。圖片來源
他說,幸福果食5月24日將於FlyingV平台上募資50萬元籌辦「百公頃麥田挑戰計畫」計畫,募得資金將投入製作50個巨幅麥田圈、採購6000公斤本土麵粉與10000份黃金小買物產組(麵包、麵條與麵粉),藉此讓小麥農民多一份三級農業的服務收入,同時也能宣導本土小麥,嘗試解決本土麵粉的銷售壓力。
FlyingV上的募資時程為期兩個月,預計今年11月開始與農民合作種植小麥,麥田圈的製作時間約為明年二月,小麥採收時間為明年三月,將製成麵粉或食物類回饋品,預計明年四月開始回饋給小麥農。
簡家旗進一步說明,本土糧食自給率不斷下修,若能透過全民參與的藝術與糧食行動,提升台灣麥類的實用率,即使是0.5%的上升,都是一件美好的事。計畫內容除了販售一級生產的農作物,也可透過三級產業的服務規劃,可讓土地有額外的營收價值。
全文轉載自聯合報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