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軌都會需求 創造農村獲益
聯合報╱記者陳怡臻(2014年9月29日)
社會企業因應不同的社會問題而生,對幸福果食的成員來說,台灣會有那麼多社會企業投入農村,顯示台灣的農業出現許多問題。該團對募資結束的最後一天,就是實踐社會使命的第一天。
幸福果食共同創辦人廖誌汶說,兩年前,在群眾募資平台募資成功後,原本只是實驗性質的計畫,成為創業的開始;從產地拜訪、場地敲定、菜單設計、每場餐桌的流程設計,統統必須「商業化」。整個過程,除了年輕人與在地生產者共同合作、循序漸進完成,群眾募資平台也提供了業者摸索出可行商業模式的機會,「有了這些過程,才能夠更了解消費者的實際需求。」
廖誌汶進一步分析,要幫助農村,拿2000元去買米是最快的。但根據統計,台北一周開火四次以上的家庭僅29%,所以買米變成是都市人的負擔,不再是必備的民生需求,這也是現有農業市集會失敗的原因─無法與消費者需求接軌。
他表示,若把「買米」轉化成其他獲益方式,例如,農村體驗、旅行等等,不但能吸引都市人來到農村消費,也能增加農民的獲益。
但每種農產品性質不同,米屬於糧食作物,不太好賣,但是草莓、水蜜桃就很討喜。隨著都市人消費習慣的改變,農民可以嘗試轉作,改種其他具經濟、消費價值的作物,開發更多元的農業產值。
全文轉載自聯合報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