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專欄作家郭又甄(2015年5月5日)
(市場上充滿生物多樣性的當季蔬果。 郭又甄/攝)
米蘭大教堂前,義大利國寶級聲樂家波伽利用感動上帝的美聲男高音唱響世博開幕晚會,全球將聚焦這個以富饒美食聞名的靴子國如何用自豪的飲食文化演繹這場為期六個月的世界饗宴。
離大教堂不遠的二十世紀博物館中,一幅畫靜靜掛在牆上,畫面上奮起的抗議農工似乎在呼應著二十一世紀的群眾喧囂,這是畫家約瑟夫•貝禮澤(Giuseppe Pellizza)描繪義大利近代左派共產精神崛起的代表作:第四權Quarto Stato ,描繪一群農民、工人朝著大地主擁有的華麗莊園前進,準備打倒階級的決心。領頭的除了姿態粗曠的男性,畫面中的還有一位右手抱著嬰兒、左手指向光亮的母親,也代表女性在這場革命中柔軟又堅韌的支持力量。這幅畫吹響二十世紀初始歐洲無產階級革命的號角,也讓法西斯甚至納粹的野火由義大利一路燎原,燃遍歐亞、灼傷整個世紀。畫裡革的是階級剝削的宿命,一百多年後的我們,上一場仗還沒打完,又出現新的戰場,這次爭的是每日食糧,世博的主題是「滋養地球,生命能源(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
而今日世界的人口是怎麼被餵養的?
聯合國農糧署統計,世界六十億人口有八億此刻正受飢餓威脅,二○一○年因氣候異常及油價高漲引發的糧食危機,間接導致中東地區阿拉伯之春革命;跨國基改種子公司蠶食農地至今導致近二十餘萬印度農民自殺;外來物種摧毀非洲本地農業生態,政治與經濟難民前仆後繼地偷渡到不了的彼岸,葬身血色地中海;看似優渥富裕的英美兩國有逾九千萬的兒童成人受肥胖慢性疾病所苦,健保系統為高度工業化的加工飲食習慣付出高額代價。不分東西、無論貧富都不能幸免的各種糧食主權的爭奪戰在世界不同角落上演,台灣在這場殘酷的飢餓遊戲中又面臨怎樣的敵人?
被集體綁架的飲食生態鏈
從生產、加工包裝到販售的過程,我們陷入一個動彈不得的飲食生態鏈,處處制肘的正是我們對食物的種種迷思,究竟今日的飲食系統被什麼綁架了?
價格:追求銅板美食、高CP值餐點、省小錢吃飯花大錢看醫生的迷思。
便利: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和低廉的外食小吃選項,以便利之名行健康外包之實。
資訊:華麗的廣告文宣、不透明的產品來源及製作資訊、不確實的食品安全標章、空有裝飾功能的稽查制度。
比起標籤上的價格,我們更該關心的食物的價值;看見華美的文宣,我們更該看見包裝下食材的產地來源;煮一餐平均要花三十分鐘到一個鐘頭,若走進便利商店只需四分之一的時間,但便利的代價是無條件放棄自己的飲食自主權,交由陌生不透明的食品加工廠決定你的盤中飧,更可能因此犧牲更多時間、金錢與健康。討論食安議題,沒有覺醒的消費者,風暴只會不斷重演。
(自己的乳酪自己做,飲食革命從認識你的食物來源開始。 郭又甄/攝)
斷裂的飲食教育傳承
台灣的飲食習慣傳續常帶有母系色彩,由祖母至母親再到女兒的記憶傳承,由家中廚房的灶台延展出代代綿延的美麗弧線,這些學校不會教的事在社會家庭型態改變後大量流失,阿嬤拿手的年節菜餚逐漸成為記憶中的模糊片段;習慣用將美食連結各種婚喪喜慶的我們,是不是曾覺得年味一年比一年更淡?餐桌上飯店外帶的五星級肉粽怎麼吃都少了那一味?餐食背後的故事與親情傳承是最珍貴的調味料,這些我們習以為常卻甚少花心思關注的飲食文化就在不經意間流逝。斷裂的飲食文化可能造成斷裂的自我認同,義大利的披薩、法國的麵包,食品除了果腹還承載族群的共同價值與歷史情感,台灣是什麼?台灣吃什麼?是值得我們在飯桌上舉箸前更多思辨的議題。
全面外包的飲食健康
從小學到大學、從公私營機構企業到軍隊醫院,台灣一年有一百億的午餐便當、團膳市場,這些每日飲食所需,常被外包給團膳廠商。團膳不必然是扼殺飲食健康的禍首,只需要完善的配套及稽查措施,以校園膳食為例,台灣的大學校園餐廳常外包給單一廠商,再由得標者轉租給小廠商,小吃攤要負擔攤位租金還要確保獲利穩定,成本的壓力若反映在食物品質上苛扣縮減也只是人性使然,這樣的制度校方有沒有監督責任?承包商是否有改善方案?我們不能任憑現象發生而只指責生態鏈末端的執行者。
種房子的農田與消失的糧食
長期重工輕農的政策導向,台灣政府補助休耕、低糧價的措施讓農業面臨比缺水還嚴峻的生存危機,餵養我們日常所食的農民成了沒有聲音、被遺忘的一群,一版版看似周全的《農業發展條例》、《農村再生條例》成全的是誰的發展?犧牲的是誰的家園和土地健康?
要改變現況,我們需要覺醒後持續的行動,切·格瓦拉說革命不是成熟後自然從天而降的蘋果,得有人讓蘋果掉下來。你準備好當對抗巨人的大衛了嗎?
印度農民自殺:苦澀的種子紀錄片
全文轉載自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