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食物下場是被丟棄,社企流三周年論壇「你的剩食,他的盛食」,邀集了來自英國Rubies in the Rubble創辦人道森(Jenny Dawson)
以及台灣的春一枝,他們的雙手,從浪費之中創造商機,讓生產者有了合理的收入,讓失衡的農業生產,有了新的出路。
文:劉致昕/圖:社企流
「It’s good to be back!」首先上台分享的道森對著現場一千五人熱情的道了早安,六年前的她,還是個在香港、英國兩地奔波的私募基金經理人,如今重回亞洲,帶來的不是國際投資報告,而是她如何從蔬果市場的「剩食」中打造新品牌的故事。
同樣將過熟水果直接加工成自然成分為主的冰棒,年銷量超過百萬枝的春一枝創辦人李銘煌一上台,看見全場一千五百人的觀眾就笑稱「站在這裡,比作冰棒還難啊!」塑膠大廠出身的李銘煌,在創立春一枝之前,其實就是個台灣經濟發展下成功的中小企業主,同樣帶著產業背景跨入新的領域,同樣用開發產品、建立品牌為生產者解決問題,兩位分別來自英國、台灣的創業家,超過五年的創業過程竟都有相似的成功之道。
從內心出發
啟發道森創業靈感的,是一天凌晨,她在忙碌的倫敦果菜場中看見長得不夠好看的蔬果淪落棄置的下場,「我一定能夠為它們做些什麼,」金融背景的她看見全球被棄置的蔬果量,同時想起小時候媽媽為家裡做的各種醬料罐頭,兩年的時間她一次又一次的實驗,為棄置蔬果找到出路。
李銘煌的出發,則來自住在台東鹿野時鄰居一次又一次放在門口的水果,因為吃了太多免費的水果,他急著想付錢,但鄰居卻說這些本來就會放在田裡爛掉,吃掉,還是幫助他們。
看著失業的鄰居,以及農田裡因為過熟來不及運至市場的農民心血,「那就來把它做成冰棒吧,這樣你有工作、水果也運的出去了!」
都是簡單的念頭,但也都來自內心深處,社企流三週年論壇主題是堅持的力量,而出發點的單純,已給了他們堅持的理由。
耳朵永遠留給消費者
另一個共同點,本來都是中產階級的他們,都經歷了兩年在市場擺攤的生活。「你要知道產品才是一切的根本,而產品該是怎麼樣,多聽消費者的聲音、看誰一直回來買,就會找到答案,」道森說。蔬果只是原料,最後他們選擇以醬料、冰棒的方式進入市場,都是經過兩年的市場調查,一路微調包裝、口味、價格。
直到現在,李銘煌經營的最大享受以及最大靈感來源,就是春一枝店鋪中消費者留下來的留言本,洋洋灑灑十幾本的留言,全都是消費者的顧客體驗回饋,「光看這個,我可以跟你們聊上幾個小時!」李銘煌笑說,不只是讓自己與消費零距離,也因為有這些直接的回饋,例如春一枝的新產品迷你冰棒,就來自女性消費者想要一次多吃幾種口味開發而成的。
「要開心」
「一定要開心,這是我一直在守住的原則,要讓跟你合作的所有人都開心,」李銘煌在社企流年會的演講中,開門見山的說。將剩食開發成食品品牌的道森及李銘煌,打造的是全新的生產鏈,壓力不僅是來自兩端都要負責,更因為要處理的是過去無人面對的剩食,從原物料的採收、處理、運送等,都是難題。
例如,道森為了處理大量在市場中被棄置的蔬果,爭取將工廠設立在市場中,李銘煌更是因為要處理的是所有農產平均三%在田中熟成無法送至市場的水果,必須將工廠以幾倍的成本設立在台東。
建立全新的生產模式跟品牌,要克服得困難不只是自己必須創新,更要靠生產鏈的齊心齊力,「開心」,成為他們確保產品品質、品牌價值、商業永續經營的最核心關鍵。「我用每天的市場價格跟他們買這些運不走的水果,讓我成本不穩定但他們會開心,於是他們不會給我不好的東西,消費者也不會吃到有問題的產品,春一枝做起來了,失業農民也有穩定的工作了,哎,台東那邊以量計酬,有時候都比台北薪水高哎!」李銘煌笑說。
堅持,換來大公司也跨不過的競爭門檻
社會企業家往往打造的是全新的概念、生產鏈,過程中許多障礙需要一一克服,這兩位創業超過五年、七年的講者,從內心出發,靠著消費者的聲音一步一步慢慢前進,同時,每一天都確保自己及夥伴是否開心,是否因為看見了自己創造的社會價值而發自內心的迎接挑戰,雖然可能慢、可能獲利無法如火箭般飆高,但換來的卻是無價的品牌價值以及消費者信任,而這,不正是食安問題頻傳的時代,連大廠都無法跨過的障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