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首都是如何煉成的?首爾的案例(上篇)
文:邱韻芹
社會企業世界論壇(Social Enterprise World Forum)剛於首爾落幕,本次的論壇主軸定為「社會企業帶來社會變革(Social Change Through Social Enterprise)」,可望展現南韓政府近年來持續推動社會企業的殷實成果。其中最出色的當屬東道主首爾市政府:市長朴元淳於2011年上任後,便大力支持以創新方案解決環境污染及住房不足等城市問題。
朴元淳在社會經濟(social economy)的脈絡下推動社會企業,並擬定多項發展策略,包括建立多層次的支援系統、推廣社企產品和深耕社區型企業等等。截至今年(2014)一月為止,首爾市政府已經協助市民創辦425家社會企業、近千家合作社和超過一百家的社區型企業。
首先,他提出「首爾式社會企業」的概念,意指那些以提供社會服務為目標、具成長潛能及獲利能力,但其雇用的弱勢員工比例或提供的社會服務尚未達到南韓官方社企標準的組織。相較於南韓官方對於社會企業的嚴格要求(註一),「首爾式社會企業」則讓有創意的中小型組織在成長期間也能享受政府提供的創業支援和優惠補助。
其次,朴元淳在2013年於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發表的文章中,提到了首爾市政府如何帶頭推動橫跨政府、公司及公民社會團體的合作計畫來「擁抱共享經濟(embracing the sharing economy)」,這項計畫同時也促進社會企業的發展,共同投入用創新解決社會問題的行列。
舉例來說,他將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舊大樓改造成社會創新園區(the Seoul Social Innovation Park),不僅提供共享工作空間給草創中的社會企業,也在園區中協助設立首爾社會經濟中心、首爾社區支援中心、首爾創意實驗室和青年中心(the Youth Hub)。此舉一方面讓社會企業家能夠就近尋求並使用政府提供的各項資源,另一方面也提高社會企業家彼此交流、激盪出合作綜效的可能性。
另外,朴元淳也在市府中設立創新規劃部門(Innovation Planning Division),派遣顧問至世界各國考察地區政府如何讓創新構想變成實際可操作的市政工程,再將之應用於首爾,同時也收集市民提出的各式社會創新方案。
例如英國的Nesta便是首爾學習的對象。Nesta致力於提高構想的可行性(feasibility),他們以大量研究和案例資料作後盾,協助發想者找到最適規模並籌措資金,讓好點子能被落實,有效解決社會問題。
首爾市政府不只希望擴大社會經濟的規模,也致力於打造適合社會企業成長的生態系統,目標是讓社會企業的產值佔區域GDP的2%,相關組織雇用的員工數達到整體就業人口的8%。
如同倫敦政經學院的資深訪問學人Robin Murray所述,朴元淳同時像個調停者、指揮官和都市心理分析師,首爾社會企業的蓬勃發展指日可待。
註一:南韓的社會企業促進法施行細則第九條(社會目的實現的評估基準)指出,社會企業根據其事業目的可以分成三種類型:弱勢就業、社會服務和混合型。在近千家社會企業中,弱勢就業型約佔65%。它規定組織的弱勢族群員工(包括身心障礙者、性交易受害者、低收入戶與高齡者)必須占全體員工的50%以上。家數次多的混合型則必須雇用全體員工數30%以上的弱勢族群員工,才能被稱作社會企業。
參考資料:

文章標籤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由社企流編輯搜羅整理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相關的即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