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2014年9月30日)
「改變資本主義,在於企業的起心、動念。」社會企業公約基金會董事長暨創辦人馬凱30日說,許多企業犯盡大惡,要重拾消費者的信任,必須由「心」做起。他推動社企公約認證,盼企業能重拾良心,投入協助弱勢、節約能源及幫助員工學習成長等作為。
「現在的認證不夠全面!」馬凱舉例,強冠產品不僅通過GMP認證,也獲得各項ISO認證,但卻生產黑心油,可見任何制度性認證都無法防範有心人作惡。為此,他兩年前創辦「社會企業公約基金會」,強調企業應兼備「慈悲、幸福、誠實、綠色、成長」五德,以成為「社會所期待的『社會企業』」。
例如,廠商若堅持不用餿水油製造豬油,把產品做好,正當賺錢,就是對消費者慈悲;企業除給予員工高薪外,若把員工當家人照顧,就是讓員工幸福。企業應以行動證明童叟無欺,如詳實保存進貨、庫存紀錄,可供查證,才是誠實。
在環境上,企業不能只停止破壞,還要協助讓地球回歸原狀,並鼓勵同業和客戶加入;企業除不斷壯大公司外,也需讓員工學習成長,並在企業不足以讓員工發揮時,欣然放手,讓員工為社會發光發熱。
「經濟學讀了一輩子,兩年前才想通!」馬凱說,過去他認為世界由少數民主國家領導,社會由少數知識菁英帶動,但「頓悟」後發現,「世界是企業主導,企業才是衣食父母!」原因在於,當代人類生活從經濟收入到食衣住行育樂,全部都必須仰賴企業。
然而,成也企業、敗也企業,馬凱指出,企業同時也是環境破壞、貧富差距擴大的元凶。他認為,經濟學家對企業的期待僅限於「營利」,並姑息、縱容企業為此表現出的惡行惡狀,才導致人類今日的困境,因此「解鈴還須繫鈴人」,企業應被施以道德規範,而首重倫理的華人社會,應當仁不讓承擔此項責任。
馬凱說,只要企業用良心製造產品、提供服務,對消費者必然有益,且若規模、組織愈大,能為社會貢獻的也愈多。社會企業強調低利或無利,反而限制了自身的影響力。
全文轉載自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