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要白吃的午餐嗎?共享經濟把剩飯變正餐
編譯:葉靜
整份披薩還剩一半吃不完,又捨不得丟怎麼辦?
自美國西雅圖源起的APP─Leftoverswap專治這種剩菜飯的困擾。當用戶在上頭發布有剩菜飯可分享給當地居民時,其他註冊者便會收到通知,知道有免錢食物可共享。
Leftoverswap共同創辦人Dan Newman表示:「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個概念有點噁心,但也有些人很喜歡」。「食物共享經濟」的概念正當道,Leftoverswap也漸被大眾接受並持續發揮效用,在紐約、舊金山、澳洲及歐亞地區均可見成長的趨勢。
Newman提到雖然目前食物分享仍非主流,但人們已開始在Airbnb這類的平台上踏出分享住家的第一步,因此他認為仍有群眾樂意分享自身資源給他人。
據統計,已開發國家的食物浪費情形超過四成,以英國為例,平均每個家庭所購買的食物約有兩成會被丟進垃圾桶,且有更多食物是在未上架前就被丟棄。由此看來,公眾彼此分享食物可為解決之道。
任職於德國慕尼黑Foodsharing.de 的Barbara Merhart指出:「糧食浪費是當今的熱門議題,而分享經濟概念也正蓬勃發展,這兩者剛好可以結合。」
Foodsharing.de為一非營利組織,與Leftoverswap有著相同理念:把剩餘食物的提供者和需求者串聯在一起。Merhart提到,這項服務的使用者並非都是缺錢的人,許多人只是不想浪費食物,或認為既可以免費取得,何須再花錢購買?
她表示,網站原先創立目的是讓人們可以發布想要送出的剩餘食物,但現在有越來越多商家、麵包店和餐廳也一起加入。一開始,有的店家會擔憂贈送即將到期的食物可能會引發法律糾紛,使得商家的投入比想像中困難許多。但總體而言,贈送食物除了對環境友善,對於社區關係也是一大利多,因此許多社區雜貨店,甚至連高級飯店都開始與Foodsharing.de合作。
食物共享可說是共享經濟中最「社會化」的一環,由於食物易腐壞的特性,贈送者和接受者通常都住得很近。人們可以在網站上確認社區中有哪些多餘的食物,並和提供者約好見面地點。根據Foodsharing.de的統計,目前他們擁有4萬名會員,範圍橫跨德國、奧地利、瑞士、墨西哥、以色列和英國等地,總計約省下33公噸的食物。
擔心拿到壞掉的食物嗎? Foodsharing.de的Merhart表示她從未收過無法食用的食物。然而,衛生和品質的疑慮仍舊是一大挑戰,因此,Leftoverswap未來也計畫成立會員評價機制。
在加州的Cropmobster則是提供不同形式的食物共享,該網站讓農民張貼本要作為堆肥的過剩作物,由志工認領並提供給需要的慈善組織。而倫敦的Eatro則是主打食物共享以減少剩菜飯,其目標對象為願意提供菜餚給社區居民的家庭主廚。透過網站,顧客支付一般付給餐廳外帶的費用,而網站則從每筆交易收取15%手續費。其最重要的分享概念在於,食物的運送全由家庭主廚親手包辦,他們會將煮好的菜餚親自送至在一哩內的住家。
食物共享經濟學正夯,但關鍵的問題猶存:是否有足夠的人群願意克服「覺得噁心」這一點,正如人們願意克服分享空房給陌生人使用的疑慮呢?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