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永康商圈 吹起公平貿易風
聯合報/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2014年8月25日)
北市永康商圈近年吹起公平貿易風,今年五月開幕的「Tara大樂」,店裡賣的環保包、書衣、針線包等天然棉麻織品,是一群流亡到印度的西藏婦女親手製作;另一家「一針一線」販售汶川大地震受災羌族婦女的手作刺繡布包。
公平貿易(Fair Trade)概念在國外風行多年,但台灣仍在推廣階段。一只尼泊爾包包二千多元,一件孟加拉手縫薄被四千多元,價格不低,但消費者可從這些公平貿易商品中,了解生產過程與生產者。
「Tara大樂」店家及商品並沒有獲得公平貿易認證,「但我們具有公平貿易的精神!」店長李明珠說,一九五九年一群受到中共迫害而流亡的百萬名藏民,徒步走到尼泊爾、印度等地,但不懂當地語言,飽受失業、失學痛苦,「Rogpa慈善基金會」因而成立,設立婦女工坊,透過互助幫助,讓這群多為單親媽媽的流亡藏族婦女,重新自立,脫離貧窮。
營業二個多月,李明珠說,原本以為開在永康商圈的店家較吸引日韓遊客,但發現台灣人更能認同公平貿易精神,透過購買,促成一股改變的力量。 同樣今年新開的「一針一線」,引進在汶川大地震受災羌族婦女的手作刺繡布包,保留傳統「羌繡」的技藝,也讓這群婦女自立重建家園。
國內首家取得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FTO)認證的「繭裹子」,店內販售的手作商品,來自尼泊爾等十六國、五十多個生產團體。
蔡宜穎說,消費者平常會檢查食物成分才選擇購買,卻疏忽日用品和衣物的材料來源。購買公平貿易商品,除能了解生產過程,也可了解生產者,符合公平原則而非剝削勞工。
以咖啡豆為例,公平貿易能提供生產者「保證收購價格」,讓農民能維持生計,不受價格波動的損害,同時確保農民以友善環境的永續方式耕種。服飾、包包等手作品,公平貿易則能確保生產團體能取得合理工資,生產者有能力支付日常所用。商品售價的百分之五十歸於生產團體,其餘則為店家營運成本等支出。
(再生紙手鍊  圖片來源)                (祈福環保袋  圖片來源)
全文轉載自聯合報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