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華星(Francis)
香港的貧窮問題嚴重嗎?香港特區政府公布首條官方貧窮線,推算香港貧困人口131.2萬人,佔整體人口19.6%,扣除福利補助後仍有101.8萬。國際上用以量度貧富差距的堅尼系數,香港是0.537,在已發展的經濟體系中,排名第一。還是沒有什麽感覺?(對,光靠數字的描述就是我們對貧窮問題的盲點所在)
不少貧窮家庭生活在少於7-10平米的板間房、劏房,部分廚厠合一,除去租金、水電,家裏只剩下一半的收入,基本的食物都成爲生活挑戰。單親的媽媽跟女兒每天活在惶恐之中,因爲鄰房有精神問題的男人半夜喝醉會敲她們的門大吵大鬧。而每個家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不幸故事。
「社會空轉」,上層的炒賣、商業遊戲已經完全跟下層的社會流動完全脫鈎,擁有資本的人就擁有社會絕對的「話事權」,基層市民喪失向上流動的機會。而社會在「扶貧」方面,爲什麽會嚴重脫離現實?
可持續性與全方位策略
政府的福利或慈善式的扶貧,都不是商界採用的可持續性思維;我們沒有放足夠的精力探索令草根階層能自立自強的方法。而在安全網的考量,也缺乏全面性、針對性的深度思考。到最後,對每個貧窮家庭,幫助都變得片斷性;對之社會,扶貧力量更是杯水車薪。
市場分析與優劣考量
假設「貧窮」是一個商業問題,我們自然需要做好「市場分析」,到底市場需求(Market Demand)是什麽?如何分割市場(Market Segmentation)?如獨居老人跟單親家庭的市場需要就非常不同。在SWOT分析中,要看清楚影響基層市民的宏觀與微觀因素;除了很明顯的弱勢外,也要認清他們各自擁有的脫貧優勢,然後找出社會存在的機會點。
創意思維與藍海戰略
貧窮一定是代表成本支出?或也可以變成社會的增長動力?猶如商業裏的創新思維,貧窮人的弱勢假如能變成強點,他們就真能在社會找到一個「定位」。「至諸死地而後生」的動力,不就是發展社區小型經濟最需要的元素嗎?多一點小生意(最好是小販),不也為民生生活成本減輕一些嗎?
基層市民雖然窮得什麽都沒有,但最基本的消費還是必須的,如果商業企業看準這些「另類市場」,推出「低價必需品」,弄不好更成爲一個新的「藍海戰略」。
貧窮並非只是物質的不足,而是一個人對生命失去意義。當一個城市可以讓一大部分人面對絕望而可以視而不見,整個地方亦將失去最重要的人民價值。若這城市是一家企業,當失去了公司存在的Core Values(核心價值),縱使今天還是業務表現強勁,它也將面對倒退、甚至結業的威脅。
作者簡介:「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始人兼首席行政總裁 ,也是「三十會」的核心組織者。隨著在市場營銷,廣告和戰略行業積累的經驗,Francis在致力於「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前曾擔任電訊盈科策略性發展的助理副總裁,負責在中國的企業發展和戰略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他現在還是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兼職委員和大學客席講師。他希望能通過「香港社會創投基金」的平台促進年輕專業人士的參與社會企業家精神和社會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