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鬼點子/消費取代捐贈 掀通路小革命
聯合報/記者董俞佳(2013年8月19日)
許多弱勢團體庇護工場的產品生產後,常不知往哪裡銷售。輔仁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發現,社會企業正可補足通路的不足;行銷型的社會企業正以沉靜而穩健的速度,進行一場小革命。
以公益為目的的社會企業,不像傳統企業是為股東謀取最大利益,社企營運所得的盈餘,主要用在解決社會、環境問題,例如:提供弱勢者就業機會,提倡「以消費代替捐贈」的觀念,讓社會組織得以永續經營。
近日由學者、社會工作者共同組成的「台灣社會公益協會」,推出「17 suppport」電子商務平台,就是體認到對弱勢者來說,每一筆訂單不僅僅是訂單,更讓他們可以有尊嚴地賺取薪水,努力工作、回饋社會;「以消費取代捐贈」是值得推廣的觀念,消費者持續性回購,更能幫助社福團體與友善小農永續經營。
有意思的是,17 support行銷部張湘雲說,如今大學畢業生起薪25 K不到,稍遜的就業條件,讓年輕人更有離開常軌的勇氣,與其花時間、做一般工作,不如把時間、心力投入更有理想性的生涯,非營利的「社會企業」成了另類選擇。
社會企業以往常見事業有成者,在有一定的經濟地位後,轉向社會企業,現在卻不斷有剛畢業的年輕人投入,為社會企業注入新血。
17 support「一起幫」社會公益平台就是由一群剛從輔仁大學畢業不到兩年的學生成立,品牌部經理郭哲佑、行銷部的張湘雲、黃禹嘉當時修了「組織學習與組織領導」的課程,在學校擺攤推廣社會企業的產品;大學畢業後,在學校老師、業界前輩的幫忙下,創業成立了公益平台。
輔仁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李禮孟助理教授表示,企業界、消費者的社會公益觀念的崛起,以及越來越多有實務經驗的人才投入公益領域,都讓年輕人發現「做公益當然可以當飯吃。」
全文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