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家睿/圖:網絡行動科技
「本月社企」為社企流編輯室其中一個撰寫主題,每個月會介紹一個具有社會創新性、獲利能力、與永續經營潛力的社會企業,除了分析該企業的社會創新模式外,也會較為深入地報導其在經營管理上的成功關鍵或面臨挑戰,希望讓讀者全方位認識一個社會企業。
科技與藩籬?
科技雖著實消除了許多有形的藩籬、障礙,帶給人類更便利快速的生活,但它沒有辦法消除的,是人類社會亙古難解的資源不均與分配問題。就像即使農產技術如何革新、產量如何倍增,世界總是有人因饑荒而死,也總是有人享受著過多的食物。由此看來,科技其實不保證著什麼,有時甚至更加劇了不均。
而在網路年代,誰掌握了更多的社會、經濟資源,誰就能夠在無遠弗屆的網路世界中擁有更大的發聲權力。常常可見,許多大型企業、機關,有著精美完善的官方網站;許多理想性崇高但缺乏社經資源的非營利組織,卻連基本、用以傳達理念的網站,都不可求。資源不均的現象,在網路世界,也同樣上演。
非營利組織的軍火庫
而「網絡行動科技(NETivism)」所扮演的角色,即為網路資源重新分配的協調者,透過為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架設網站,並提供網站經營諮詢,他們帶給當前失衡的網路現狀,一點改變的契機。公司英文名稱「NETivism」衍生自「網路(Net)」與「行動主義(Activism)」的結合,也是他們的期許和公司營運宗旨。
大學主修資訊、研究所主修環境教育,使得網絡行動科技共同創辦人Jimmy有著不同於傳統網路人的社會關懷。學生時期,在環保團體的實習中,Jimmy即看見了他們對於網路經營的缺乏。「最初單純以為,缺的就只是找個人幫他們架網站。但後來才發現,這樣講太過於籠統,要在瞬息萬變的網路世界中生存,有個家(網站)只是基本,還有更多難以言傳的經驗、知識,需要考量。」
因此在另一共同創辦人Charles的口中,網絡行動科技好比非營利組織的軍火庫。除提供架設網站技術,公司最獨特的核心價值,在於對網路與非營利組織生態的了解。他們能夠為訴求不同的非營利組織,量身打造網站,並發展獨特網路策略─如支持者關係維護/管理系統(Constitu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社群經營等,讓非營利組織有足夠的資源,在網路戰場上衝鋒陷陣。
戲稱著自己只是因「愛打電動」而踏入網路圈的Charles,過去曾在本土一大入口網站任職。在2006年,他與Jimmy在討論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的網路社群結識。由於兩人對於網路與社會關懷的想像相似,在2009年決定共同創立網絡行動科技。
開放原始碼與公義
讓兩人結識的開放原始碼,本身即有著強烈的公義色彩。主張知識與技術的公開,是開放原始碼的核心訴求,正如同知名網路運動者Aaron Swartz(註)所言:
「...整個世界的科學和文化遺產,出版了幾百年的書籍和期刊,正一一地被少數私人公司數位化並上鎖...有權存取這些資源的人-學生,圖書管理員,科學家-被賦予了特權。可以大啖這知識的盛宴,而世界上的其他人卻被鎖在門外。」
網路技術與權限的門檻,造就了一種新的不平等。而開放原始碼運動,亟欲打破的,就是這種不平等。
將開放原始碼的精神,應用於公司業務上,是兩位創辦人落實理念的最佳途徑。他們認為,透過開放技術架設的網站,若將來有優化、升級的需要,也未必就得經過他們的手。「有(開放技術)玩家能做得更好,就放給他們做,將來即便我們不在,那些非營利組織的網站,也不會因此斷炊,因為會寫這套語法的不只有我們。」
資訊與行動 源於人性
這般的堅持與無私,雖看似不符合商業原則,然而卻也打動許多理念相近的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工作者。4年來公司共與55個組織合作過,其關注的社會議題廣泛,從環保、藝術到社會公義、公民發展,均有論述。其中更不乏許多深具社會影響力的團體。
現行公司小而美的編制下,雖說光是完成不斷湧入的專案,就已應接不暇。但兩名創辦人始終沒有忘記對於開放原始碼理念的熱忱,在他們無償舉辦的「網路星期二」活動中,仍不斷地透過座談,宣揚、傳遞那崇尚平等的理念,以及「駭客倫理與資訊時代精神」,並鼓勵參與座談的人們將想法化作行動。
雖說科技與網路,常看似那般的冰冷、不近人情。但從「網絡行動科技」所做的一切看來,卻令人想起那句經典廣告台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註:Aaron Swartz因在2011年潛入麻省理工學院,下載、公開400萬篇學術文章,而遭起訴,面臨嚴厲刑罰。2013年初,他於紐約住處自殺身亡,他的離去喚起了全美對於網路資訊自由、開放的討論。
延伸閱讀
- 老園丁的綠園:從數位公益行動出發的社會企業-NETiv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