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納症(自閉症)的就業救星
編譯:林子豪
根據內政統計年報顯示,2012年全臺灣已有1.2萬肯納症者,即俗稱的自閉症(註一),只要經由特別訓練以及媒合配對,他們其實有機會擁有一份工作。位於加拿大卡加利(Calgary)的社會企業Meticulon,正是以此為目標,希望為加拿大的肯納症者開創另一片天。
加拿大現有超過40萬成年人罹患肯納症,其中85%尚未找到工作。但其實多數肯納症者都有一技之長,還有異於常人的專注力與探究細節的特質,然而這些特質未曾受重視,反而因此備受就業歧視,非常可惜。
Meticulon創辦人Garth Johnson認為,許多肯納症者其實都有能力與天份勝任某些工作,但往往因著無法適應周圍的工作環境或人際互動,導致他們無法順利就業。身為一位肯納兒的父親,Garth與兩位同事、以及加拿大政府和肯納症協會的協助之下,於2013年7月創立Meticulon,以資訊科技顧問的模式為基礎,協助肯納症者謀求適合他們的特殊專業,例如軟體品質保證、軟體測試、資料管理等具有高度縝密性或重複性的工作。
Garth 表示:「我們的工作是尋找願意合作的僱主,再對求職的肯納症者加以配對,協助他們發揮既有的天分並適應工作環境。如有需要,我們也會與僱主們協調,幫助他們更有效地與肯納症者互動,讓肯納症求職者能順利適應工作環境。」
在配對的過程中,求職者須先經過長達三周的評估,如果符合某項職缺之需求,求職者也對工作有興趣和熱情,則會再進行為期數周的培訓,最後以約聘的方式為僱主工作。
Meticulon的目標是在2014年1月配對出首批肯納症者,而在未來四年內,更希望能配對出一百多人、並在加拿大成立二個分部。目前,Meticulon的營收來自客戶所支付的顧問費,在發放他們所培訓的肯納症顧問薪水,並扣除人事、經營、及訓練等成本後,收入雖然微薄,Meticulon仍希望能在第五年達到收支平衡並開始獲利。身為一家社會企業,Garth表示所有收益都會重新投入公司,以用於公司的未來擴展。
Garth的終極目標是作為身心障礙人士的僱主,成為他們有力的推手,讓身障人士在主流產業中都能夠有生存與貢獻的空間。
註一:根據財團法人台灣肯納自閉症基金會,「肯納症」(Kanner's Syndrome)為俗稱的「自閉症」之正名。「肯納症」的稱呼起源於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在1943年發現自閉症(Autism)這個族群。由於「自閉症」並不代表他們能「自行」打開心扉、走出封閉, 在醫學上 這是起因於不明原因的腦傷而導致的「廣泛性發展障礙」,造成患者在認知、語言、知覺等方面產生學習障礙,尤其在學習人際溝通技巧上更為困難。因此,台灣最近開始用肯納症代稱自閉症。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