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看:走出悶經濟
立報(2013年7月4日)

左看:採購買國貨,生產靠外國

工總上週提出政策建言白皮書,洋洋灑灑262項建言,其中要求「政府公共工程採購應以國內產品為優先,國際標案也應以本地產品為主,國內無法生產製造的才開放進口」。但另方面在勞動政策倡議「放寬藍領外籍移工的引進、白領外國人可從事的工作類別」。
倘若「(公共)採購買國貨、生產靠外國(人)」,那支持國貨的目的,不就擺明僅為了財團的生存,而與台灣受雇者的生存毫無瓜葛?既然資本家都如此赤裸的宣示,那麼台灣受雇者又何必理會他們的生存?
事實上,今日就業問題絕非政府給予太多「台灣式勞動保護主義」,相對的,是政府在勞工就業的保護資源不僅太少、也給錯方向。前者只要看關廠失業工人的慘狀即說明一切,後者則是政府用短期就業來粉飾失業率,更糟的是毫無學習功能的政府短期就業計畫,讓工作者否定自我能力、間接造成福利依賴。 積極來說,政府的短期就業資源應加碼,並轉交由NGO、公益社會企業來執行,透過他們的培力,讓二度就業者既能訓用合一,並可滿足老幼照顧等社會需求、亦可投入生產製造業。但此時,投入的目的主要並非為了提高GDP,而是為了滿足受雇者生存的基本需求,更為一份公義而有尊嚴的工作。
潘欣榮/公共化協會成員

右看:要大社會,不要大政府

工總發表2013年工總白皮書,提出「走出悶經濟」的對策。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揚棄「台灣式勞動保護主義」,即上層的白領方面放寬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46條限制。而低階藍領則需依據產業發展、調整外勞的引進,並檢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規。 此政策看在台灣人眼中,難免擔憂飯碗被外國人整碗捧去,但事實上不需工總建言,除非台灣的經濟不靠外銷、不需和各國簽訂FTA,否則人力的開放絕對是遲早的問題。
既然如此,與其迴避、不如積極思考在合理的市場開放下,台灣人力資源升級策略,具體來說,正是鎖定中層的中堅幹部仍以台灣人為主幹,故需在教改中與技職院校緊密合作,擴大教育部目前推動的「技職再造」計畫,由教育部鼓勵技專院校與企業合作成立「產業學院」,補助學校聘請業師,落實訓用合一。 不僅青年需要一技在身,針對中高齡失業者,除了職前訓練、職業媒合外,勞委會亦需儘量鼓勵社會企業的設立,除了讓每個人都有相同的就業機會外,更可借鏡英國保守黨在2010年5月的聯合聲明中,宣示「要大社會,不要大政府」!社會必須擺脫國家的控制,必須建立政府與人民的「平等契約」,由人民共同合作來解決失業等社會問題。
吳恆祐/社會評論人
全文轉載自立報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