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只是食物

食物不只是食物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是全台灣唯一被國際承認的食物銀行,透過剩食的整合與供給,確保可食用的食物能不被浪費,且有效分配給有需要的人,希望實現「資源不浪費、台灣無飢餓」的願景。同時,協會亦關注各種食物正義議題的實踐,推廣結合飲食與公益的思維,欲瞭解更多請見:「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官方網站
本專欄旨在提供公益飲食的專業觀點,報導國際剩食趨勢、弱勢者營養補給工作、原住民飲食公共行動等議題。期許以社企流為平台,呼籲更正義的食農循環與行動方案,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二項(SDG 2)「終結飢餓」、第十二項(SDG 12)「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

專欄文章

4篇)
  • 孩子的肚子不能等!台灣「食物銀行」將營養補充包送往偏鄉學校,為學童帶來營養均衡的美味

    孩子的肚子不能等!台灣「食物銀行」將營養補充包送往偏鄉學校,為學童帶來營養均衡的美味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文:古碧玲
    「零飢餓世界的健康飲食(Healthy diets for a ZeroHunger world)」,這些年,全球的食物銀行組織不約而同強調「營養」的重要性,與 2019 年的世界糧食日主題不謀而合。食物銀行不僅要為無法獲得食物的人們提供食物,更要提供營養豐富的多種食物選擇,「零飢餓的世界取決於為每個人創造獲得營養食品的途徑。」這是全球食物銀行網絡(GFN)近年來,再三強調的使命。
    「孩子一生的前一千天營養不良,也會導致生長發育遲緩與認知能力受損,造成學業成績和工作績效下降。」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更有研究指出,長期的營養不良會引起健康問題,例如缺乏維生素、貧血、虛弱和發育遲緩;絕大多數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的兒童,其肥胖和超重比例正以驚人的速度激增中。估計未來 10 年,將有超過 4 千萬嬰兒受到超重和肥胖症的困擾。
    GFN 在世界糧食日的行動綱領特別強調:「透過增加訪問以提供營養豐富的食物或維持飲食多樣化教育。」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作為全台唯一被 GFN 認證的會員,在傳統食物銀行業務之外,也敏於趨勢,於 2017 年展開「偏鄉教室營養補充包」專案,透過台灣營養基金會的顧問,募集牛奶、堅果、綜合全穀物,送往相對缺乏資源的偏遠學校,以補充學齡兒童發育階段最需要的鈣質、Omega-3、膳食纖維。迄今 4 年,除了每周給予合作學校學童 3 次營養補充包,每學期還聘任大學營養科系師生前往各校傳遞營養知識,以便讓孩子擁有知的權益。
    無獨有偶,全球促進營養聯盟基金會(Global Alliance for Improved Nutrition,簡稱 GAIN)在過去 10 年來,也致力於減少全球營養不良,並與全球食物銀行網絡互通有無,目標是改善所有人的營養和安全食品的消費量。該聯盟專注於兒童、青少年和婦女,「因為我們知道與這些群體一起工作,對於改變人們的食物觀念,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機會和生計,相當重要。」
    2012 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上,192 個國家簽署了第一套全球營養指標,而世界各國領導人承諾在 2030 年前要終結「任何形式的營養不良」的目標,以達成聯合國(UN)永續發展的發展目標(SDGs)之一。GAIN 指出,相較於 2000 年,2018 年發育不良的兒童減少了近 5 千萬。但,營養不良仍然是貧窮和不平等的驅動力,尤其是幼兒的影響最大。營養不良不僅是造成近一半兒童死亡的因素,另有 4900 萬名兒童身高明顯偏矮。
    「我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清楚該如何應對挑戰。」GAIN 執行長勞倫斯.哈達德(Lawrence Haddad)指出,該組織與學者合作研究發現,在母親懷孕期間和孩子第二個生日之間的關鍵一千天內,是改善嬰兒營養的契機,「為確保未來國家與家庭的光明和繁榮,這是最佳的投資之一。」他也鼓吹捐贈者和各國政府而可以進行這項投資。GAIN 更以具體數據說明,在改善營養的投資,每投資一美元,就會為當地經濟帶來 16 美元的回報;透過適當的營養投資,到 2025 年可以挽救 370 萬條生命。
    儘管 GAIN 在減少營養不良方面,如孟加拉、迦納、塞內加爾和越南等國已取得顯著成就,但仍未能實現到 2030 年消除任何形式營養不良的永續發展目標。 2020 年 10 月,GAIN 將邀請各國至東京舉行營養促進增長論壇(N4G),將是各國和合作夥伴作出具體可衡量承諾的機會,有待更多的投資、政治承諾和擴大干預措施,才可能達到消滅飢餓的永續發展目標。
    本文為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合作專欄,如欲轉載全文至其他介面,請來信洽詢社企流。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閱讀文章
  • 糧食危機不患寡,而是患不均——全球「食物銀行」募集多餘糧食,盼餵飽 8.1 億飢餓人口

    糧食危機不患寡,而是患不均——全球「食物銀行」募集多餘糧食,盼餵飽 8.1 億飢餓人口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文:古碧玲
    進入 2020 年,距離 1760 年興起的工業革命約 260 年,意味著食物可以透過機械化生產的時間已超過兩個半世紀,食物取得途徑相對於農業時代容易許多,但我們仍會看到許多怵目驚心的數據。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的估算,截至 2017 年全世界有 8.21 億人口處於食物不足狀態;亞洲的飢餓人口佔了全世界的 63%;近 1.51 億的 5 歲以下孩童處於發育遲緩等不良狀態,比例高達 22%。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更統計出:在非洲有 39 個國家提供學校供餐計劃,每天有 3 千萬非洲兒童在學校吃飯;然而,整個非洲大陸卻有 6100 萬的兒童是餓著肚子去上學。
    另一方面,則是令人乍舌的食物浪費數據,據全球食物銀行網絡(Global Foodbanking Network,簡稱 GFN)分析:每年約 13 億公噸、佔 33% 的食物在消費前後被浪費掉,相當於一兆美金的價值,而蔬果被棄置的佔比最高,歐美每人每年平均浪費掉 95 到 115 公斤,亞非則浪費 6 到 11 公斤。
    這兩端的數據全然不對稱,正是所謂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把全世界浪費的食物做妥善處理與分配,絕對可以餵飽 8.1 億糧食不足的人口。從許多現象顯示,造成飢餓通常不是食物問題,而是流通問題。
    去年 5 月在農委會舉辦的「降低糧損與浪費,以因應 APEC 區域糧食安全與氣候變遷國際研討會」中,與會的越南代表特別關注農地浪費與食物銀行的運作,足證新興經濟體中約有 15 至 30% 的食物被浪費狀況之嚴重性。
    如何將每年浪費逾 10 億噸的食物,與 1/4 的人營養不良做一個較妥善的分配,以縮短兩者的距離,正是這些年食物銀行在世界各國各地因應而生的緣由,也呼應了聯合國於 2015 年提出的 17 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 SDGs)中的在 2030 年消除世界飢餓目標,全球各個與食物分配相關的組織平台都將消除飢餓納入主要工作範圍。
    食物銀行濫觴於 1967 年,一位退休商人 John van Hengel 眼見人們的暴殄天物,遂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首創此一系統。而人們在後工業化之後的飲食浪費有增無減,有識之士開始發揚光大食物銀行體系,包括全球食物銀行網絡、餵養美國組織(Feeding America)、停止飢餓基金會(Stop Hungry Foundation)、歐洲食物銀行聯合會(European Food Banks Federation)等跨國性組織紛紛成立,致力於輔導各國各地區的食物銀行如何有策略地募集多餘糧食,交付給最需要的人,並邀請社會各界包括政府、企業和民眾共同參與。
    方興未艾的食物銀行,同時是個具綠色使命的行動,不僅支持永續糧食系統並且履踐了環境保護。
    當碳排放陡升導致溫室效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使得糧食生產環境日益嚴峻,富人有足夠的金錢可採購糧食,但窮國與窮人卻首當其衝,例如今年 2 月原本乾躁的東非因驟雨成為蝗蟲繁殖的溫床,導致蝗蟲遍滿東非、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印度拉賈斯坦邦財政部長即表示:「4 千億隻蝗蟲襲擊了該邦,大量農作物被毀,印度學者預測蝗災將造成印度糧食減產 30% 至 50%。」
    這種因氣候異變所產生的天災,勢將導致飢荒,而食物銀行平台則可適時發揮作用,建立永續的食物儲藏與分配系統,於發揮社會公正和公平起關鍵作用。這也是近年全球食物銀行網絡(GFN)積極扶持東亞與非洲地區成立食物銀行網絡的理由。
    在台灣,環保意識逐漸抬頭的今日,各種具備分配食物的地區型社福和公益組織之外,也有幾家網絡型的食物銀行平台,將募集的大批食物透過平台重新分配,包括了: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食物銀行聯合會、1919 食物銀行與安德烈食物銀行等。而唯一由國際組織全球食物銀行網絡認證的則屬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將募集的大量食品直接匹配到全民食物銀行的網絡,由服務第一線個案的社福組織依需求登記,以實現安全且快捷的食品捐贈分配。
    食物浪費也耗用了地球的碳足跡,上述等跨國組織協助地區型的食物銀行平台透過從農場、製造商、經銷商、零售通路、消費者和其他來源所募集的食物,經由各種社區機構網絡提供給需要的人,一方面可進行適當的食物重新分配,避免這些食物被浪費掉;另一方面,也能減少碳足跡。這些機構包括了學校供餐計劃、各種陪伴缺乏資源者的社會福利機構、課後照顧計劃及其他為飢餓者提供食物的非營利計劃等,也及於肺結核收容所、藥物濫用診所等。
    其中,全球食品銀行網絡(GFN),歐洲食品銀行聯合會(FEBA)和餵養美國(Feeding America)3 大組織攜手合作的「零飢餓:食物銀行的綠色方案」,截至 2019 年,集結了全球 57 個國家/地區 1399 個食物銀行,以「不要浪費.不必浪費(Waste Not,Want not)」行動綱領,實踐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搶救了約 268 萬噸安全可食用的食物,提供給 6250 萬人。GFN 這項報告顯示,3 大組織分布全球各地的食物銀行每年減少約當 105.4 億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減少近 220 萬輛汽車的碳排量。
    此一綠色方案不僅積極搶救食物,更提出了各國政府對應食品安全標示問題的基本責任,並建議食品製造廠、零售商和政府應採用簡化的標籤,因為「最佳保存期限」、「最佳賞味期」、「有效日期」、和「製造日期」等都標在食品包裝上,以致於無視全球有 1/9 的人口處於挨餓狀態,高達 20% 的安全且可食用的食品被因此丟棄。而只要搶救回全球 25% 被浪費掉的食物,就可以餵飽 8.7 億人口。
    至於停止飢餓基金會則直接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Food Programme)合作,間接及於各地方政府。過去 4 年的行動方案的首要重點是:加強婦女的權利與能力,因為這是戰勝飢餓的最有效方法;其次,針對氣候和人道主義災難的緊急援助;發展以技能為基礎的志願服務,以改善 60 個國家的現狀和食品安全,他們號召了 12 萬 2 千名志工,協助了 2500 萬受益人。為了持續消除飢餓,在 3 年內投資了近 400 萬美元,以發展糧食自給自足及婦女受教育,培訓和就業的機會。而為了立即幫助減少飢餓,直接的糧食援助仍然至關重要,停止飢餓基金會與創始合作夥伴索迪斯(Sodexo)集團分發出 905,290 份未售出的餐飲,約佔他們銷售出餐數的 20%。
    當氣候變遷的嚴峻課題兵臨城下,各國政府必須更有策略地建立糧食安全網絡,做為維持社會安定力量的基石,而與食物銀行合作,並建立公共政策與跨部門合作的機制,鼓勵民間捐助多餘糧食,量化糧食損失和浪費,支持糧食回收和再分配;收集信息性數據,利用食物銀行進行後勤和儲存,以支持實物緊急救援,此時已迫在眉睫。

    與飢餓對抗靠女性

    食物銀行界的女力向來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女性佔世界一半的人口數,但所擁有的財產僅有 1%。許多研究都顯示,改善女性的處境,將能驅使社會進步,亞洲發展銀行發現,在過去 25 年中,與飢餓對抗的進程中有 55% 來自於改善婦女的社會狀況。
    世界銀行更提出說,婦女如果能擁有與男人相同的資源,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產量將增加到 4%,將有 1.5 億人可以得到餵養,無論是建立良好農業規範培訓,融資以及土地、設備、市場的利用,女性都更勝男性一籌。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女性會將他們收入的 90% 用於家庭食物、保健和教育上,而男性則只有 30 至 40%。如果由母親控制掌管家庭預算,則孩子會增加 20% 的生存機會。
    本文為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合作專欄,如欲轉載全文至其他介面,請來信洽詢社企流。

    星展永續好時光系列活動「食物零浪費一週挑戰」,邀請大家參考食物零浪費指南,用簡單步驟挑戰零剩食生活,一同減少食物浪費、節省飲食開支,還能把多重好禮帶回家!>> 參加挑戰
    閱讀文章
  • 面臨糧食危機 Taiwan can help!屏東德文部落復育曾失落的「台灣油芒」,發揚耐旱抗濕的傳統作物

    面臨糧食危機 Taiwan can help!屏東德文部落復育曾失落的「台灣油芒」,發揚耐旱抗濕的傳統作物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文:古碧玲
    屏東三地門鄉德文村的一隅,已種下新油芒,等待收成,老村長柯大白慎重地找出一塊地,當真要復育這種消失多年的作物,只要有持續的經濟價值,對部落將是種植咖啡之外的新盼望,有機會成為當地的里山作物。
    對南島各族而言,萬物取之於天地,看待任何東西都充滿了敬畏,即便是已經消逝的作物,一談起來,仍不敢苟且。往德文再上去的大社部落不僅積極復耕,更由耆老帶著小朋友復耕推廣,並授予傳統文化與知識,還擴及小米、紅藜、樹豆等,這個部落民俗植物利用的套裝計畫中,由於油芒較新穎也較有利潤,商業上較有可發展的空間,或許能將莫拉克風災後紛紛下山的族人再帶回來,能否成為引人回家的作物,端看油芒的後續產品規劃。
    被日本研究「里山倡議」的學者讚嘆為「你們已經是里山了」的德文,即使是台灣最早種咖啡的地區之一,也不曾大規模剷平整座山頭的過度發展,而是在道路兩旁、林下、房舍附近的空地很隨性地栽種著,也沒在台灣的咖啡熱潮中蹭得一個顯著的位置,無論咖啡賣不賣得出去,老人家照常依循時間,採豆、挑豆。
    這座身處雲靄中的寧靜山村,相助巷、北八巷、德文和下排灣 4 個部落依山而建,魯凱族與排灣族混居通婚,因地處偏遠,房舍零散,聚落極其微型,部落老人家很習慣自給自足,種植多種自古流傳下來的作物,儼然為原住民傳統作物的種原寶庫,包括排灣、魯凱族日常食用的苦菜、山苦瓜、路蕎、赤小豆、薏仁、芋頭、紅高粱和紫色地瓜,以及好幾種小米、陸稻品系等,所有種原無一不珍惜,以至於連台灣油芒也被保存下來。
    如何將下山定居的青壯年人導回德文?既然種原如此豐沛,最獨特的台灣油芒又是在德文村相助巷再被發現,徐子富與部落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包金茂認為可以就地設立種原基地,生產種子,再行發放到全國各部落進行量產種植,避免紅藜的前車之鑑,將油芒的遺傳資源權留在原住民手中。
    儘管油芒在南部原鄉部落大加推廣,但每戶農地規模極微的原鄉小農壓根買不起穀粒脫殼機,則由台東延平鄉的契作小農負責為各部落生產的油芒脫殼及倉儲。他們更有創意地想出解決嚴重缺工與工資過高的問題——組成 Ina 農耕相助隊,集結各地部落的合作 Ina 們(原住民的「阿姨」之稱),於農忙期間彼此互助農事,讓阿姨們帶著自己擁有的種原互通有無,無形中也擴展了種原收集及保種資訊,讓珍貴的原住民種原資產更被積極留存下來。
    對於台灣油芒這種市場完全陌生的作物,為鼓勵原鄉積極種植,德文部落發起油芒社會企業,並積極找尋各種合作對象,試行開發成各種易於使用的商品,包括:五穀米、甘酒釀、醬油、珍穀 BAR、漱口水、保健食品、保養品、高級飼料等。而油芒還含有一種不容易被人體消化的「抗性澱粉」,這種無法由人體消化酵素水解,但是卻能夠在結腸中,被微生物所發酵或水解,不經由小腸消化吸收產生熱量,性質類似膳食纖維,經過醫學證實這種抗性澱粉,有降低熱量攝取、促進腸道健康、利於血糖控制,以及調整血脂的功能,也是油芒發展獨特產品的利器。
    紅穗似野草般的台灣油芒,帶著「未來食物」的密碼,2020 年將送往美國做完整的基因定序,這回,各個關係人謹小慎微更積極投入,能否成為繁榮部落,實現「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合一的帶路雞?部落充滿智慧的戴金英 Ina,也是包金茂的母親說:「什麼事都要等做到再說吧。」
    油芒本是台灣原住民的傳統穀物之一,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部落都曾種植過。卻因為本身芒太長,收成後處理時,常讓人搔癢難耐,加上稻米、小麥逐漸成為主食主流,而油芒又不像紅藜、小米等在傳統祭儀扮演的角色,逐漸從部落田裡、院落消失。
    2007 年,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以水稻基因組和大豆種子成熟蛋白為主要研究範圍的邢禹依博士赴康乃爾大學演講,聽到倫敦大學學院考古研究所民族植物及古生物學教授多利安.富勒(Dorian Fuller)提到有種作物,在台灣被馴化但從來沒有離開台灣過,就叫「台灣油芒」。
    也研究旱稻的邢禹依遂囑咐研究助理徐子富去部落找找看,就在德文相助巷的武 VuVu 家發現 6 株。2012 年,由邢禹依團隊向中研院提出計畫,並與高雄農改場、台灣大學、屏東科技大學、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等機構著手合作,分別進行基因局部定序、壓染色體、育種、自交以及有效成分分析。
    期間,更與來自任教於台灣清華大學、研究南島語系的法國國家科學院之東亞語言研究所學者洛藍.沙加爾(Laurent Sagart)合作,釐清作物名稱的語言脈絡。並確認油芒是台灣南部南島史前居民從野生逐漸馴化為現代的台灣油芒,部落人會在空地間種幾株,與其它主食穀物搭配一起吃了一、兩千年;因為耐旱性很強,可備旱災來臨時,一旦其它作物長不出來時,做為救荒抗災的防護穀物。更斷定了數千年來,侷限生長在台灣地區,台灣油芒也被列為「孤兒作物」。
    幾經研究,發現油芒具有抗旱抗濕抗鹽化的特性,營養含量十分可觀,在氣候異變與糧食危機以及可耕地日益縮減的嚴峻局勢下,輸出種子與種植技術是絕佳 Taiwan can help 的「超級未來食物」。
    本文為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合作專欄,如欲轉載全文至其他介面,請來信洽詢社企流。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閱讀文章
  • 大豆接班人?未來作物「樹豆」耐旱又營養,台大開發農產品為部落點亮新商機

    大豆接班人?未來作物「樹豆」耐旱又營養,台大開發農產品為部落點亮新商機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文:喻薇雅
    進入台大新生南路側門的農業陳列館裡,販售著琳琅滿目的樹豆產品,性狀有醬、粉、茶、蜜漬罐頭等,包括:鹹豬肉勇士豆鹹醬、菇筍勇士豆鹹醬、望鄉蜜樹豆、勇士豆茶、柚香金萱樹豆抹醬、金桔樹豆抹醬、海鹽馬告樹豆能量棒、馬告鳳梨樹豆能量棒、望鄉養生穀粉樹豆漿等,都是台大實驗林與林務局合作的成果,3 年來積極開發以現在人習慣食用的品項性狀,讓樹豆深入每樣產品中。
    走在全台部落,都見得到樹豆這種約一公尺到兩公尺高的小灌木,零星種在田邊或聚落與森林交界的淺山間,葉子毛茸茸、長橢圓形茂茂密密滿樹,鮮黃色小花成對生長,團團錦簇,大約就在初冬時,鎌刀型的莢果飽滿後逐漸枯萎,正是部落人忙著採收樹豆的時刻。
    原住民部落幾乎都視樹豆為日常飲食的一環,布農族、阿美族、卑南族、排灣族等都有歷代傳承的樹豆食譜,但多數平地人並不知道樹豆,就算看到豆子也以為是破布子,或是也不知如何煮食,不敢下手採買。
    正因為平地人對這種有「原住民威爾鋼」之譽的豆類相當陌生,讓原本專研森林分子遺傳學的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系系主任曲芳華教授決定積極開發樹豆的相關產品,一方面,打開樹豆的知名度,一方面,則履踐大學的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
    任台大實驗林管理處副處長期間,曲芳華教授承接林務局的農業再生計畫,她開始常跑望鄉部落(南投縣)。與部落的布農族人接觸愈久,不時聽聞布農勇士的種種英勇事蹟,這些故事裡,一定有個必要角色——樹豆,這是部落族人出征途中必要補充能量的食材,既被奉為「勇士豆」,也是婦人做月子的聖品,樹豆與原住民部落關係數百年來綿長緊密,每家每戶都會食用。
    曲芳華教授了解樹豆在部落的意義後,與團隊更進一步翻閱近年來諸多生物活性試驗文獻,得知樹豆不僅是傳統中藥材,其種種功效已被證實,甚至還查到樹豆是「全球繼大豆後第二個完成基因組定序的食用豆類,國際半乾旱熱帶研究所建立樹豆的基因資料庫,並選育一批新品種的樹豆在許多國家推廣應用。」
    她也獲悉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已於 2011 年公告成功選育出具高產、抗病、顏色豔麗與高抗氧化力等特性的 3 個樹豆新品種,非常適合做為麵包、糕餅或保健食品等。
    更因樹豆營養價值高與耐旱的特性,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發展中國家的乾旱及半乾旱地區的土地上住了超過 20 億的人口,其中 6 億 4 千餘萬人為極度貧窮,樹豆的粗蛋白質含量高達 20%,並富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等,耐旱可以長久保存,成為這些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與糧食作物。排名為全球乾豆產量第六位,可取代傳統麥類澱粉原料,開發成不同用途的食品;此外,全株都可利用,既能做為畜牧的飼料,也是能增加地力的綠肥,只是在台灣仍未展開市場。
    「希望藉由現代化的食用習慣,推廣樹豆這種原住民作物,也讓大家有機會了解背後的文化意涵,並讓國人有機會吃到這健康的食材。」懷抱著這樣的初衷,曲芳華教授展開與望鄉部落望美社區合作社的合作,也在林務局以及台大實驗林管理處的挹注支持下,由望鄉部落供應樹豆原材料,戮力開發各種樹豆相關產品。
    不過,著手樹豆產品開發之初,並不如想像中的順利;曲芳華教授發現,樹豆多半只在各原住民家的空地或田邊零星種植,一開始若要產業化,食材供應量勢必不足,加以市場上毫無知名度,壓根不會有農民敢貿然大面積種植,更沒有食品工廠會逕行投入資源研究開發生產;再者,若全面交給部落原住民負責所有事項,也會造成他們過大的負擔終致停滯。
    曲芳華教授表示,「本計畫採取的方式,一方面用全新現代化的食用習慣,讓一般人很容易吃到樹豆,先打開樹豆的知名度,市場上有了知名度後,自然就會引起部落的種植意願和生產需求。」這計畫安排了從開發產品的製程到行銷管道,一而再地測試研發調整,當成熟產品上市,也能讓原住民省卻其中的負擔,輕鬆上手,並且切身參與其中,發揮農再的精神。
    而這些樹豆甜鹹各種性狀的產品一一問世,於 2019 台灣醫療科技展上,所獲得的佳評讓參與案子的成員頗感欣慰,其中蜜樹豆做成冰淇淋,或加入麵包裡,人人吃得直豎大拇指;勇士豆茶香氣清揚,很討喜;至於鹹豬肉勇士豆醬、菇筍勇士豆鹹醬在 2018 年年底的展場曝光,佐以原住民的香料刺蔥、紅藜等,適口性與風味兼具,拌麵配飯拌菜甚至可作成飯糰,根本是讓繁忙的現代人快速能理出參時的福利品,購買意願極高。
    而樹豆的蛋白質與澱粉含量,以及養分,製作成能量棒,運動後吃一片就飽足,減少大吃大喝白費運動的機會。至於甜抹醬的柚香金萱樹豆抹醬、金桔樹豆抹醬不僅是麵包、饅頭等麵食的良伴,微帶酸的金桔樹豆醬能解肉品的油膩,增鮮提味,拌在原味優格裡也十分爽口。
    透過這些現代化的飲食產品,也符合 2016 年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FAO)「國際豆類年」時所發表的「from butter beans to pigeaon peas」新聞稿,當時一再呼籲全球要重視多種食用豆的價值及功能,樹豆的未來潛力也深受重視。
    這個計畫讓樹豆這種適應氣候異變、耐旱度和固氮性極高的「未來作物」走出原住民部落,也提升部落種植的意願,具備了「共好」的社會意義,曲芳華教授期待後續有心人接棒,繼續開發樹豆的可能性,讓這種一身是寶的豆類普及於部落以外的日常生活中。
    本文為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合作專欄,如欲轉載全文至其他介面,請來信洽詢社企流。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