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天下教育創新 100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 100

親子天下於 2017 年開始募集「教育創新 100」,體認到教育改變不能也不該再局限於教育現場,希望透過媒體和平台的力量,擴大範圍,囊括體制內和體制外,包含這幾年風起雲湧的民間力量和實驗教育體系,鼓勵更有系統性,能夠複製和永續的可能。 舉辦至今,親子天下持續鼓勵更多創新教育的行動,分享激盪,連結/累積/擴散,加速教育的革新,一起為我們的孩子,為明日的教育鋪路。

專欄文章

4篇)
  • 自己動手蓋綠建築!台灣夫婦創建築實驗教育機構,帶領孩子造起一個永續世界

    自己動手蓋綠建築!台灣夫婦創建築實驗教育機構,帶領孩子造起一個永續世界


    親子天下/文:盧諭緯
    走進台北青年公園,在綠地之中,其中一棟兩層樓房特別顯眼,斜面屋頂下,是一座普通的圖書館,但其實這是一棟利用太陽能與綠建築工法,實踐和諧能源的太陽房子,「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的籌備處,就在這棟房子的二樓。在開始轉熱的四月天走進這棟房子,通透的展示空間,合宜的溫濕度,第一個感覺就是:「哇!好舒服。」
    「住進 160 年名列古蹟的老屋,在獨立修繕的過程中,驚異復古工法與環境建築的關聯,在開門與關門間體驗能源與舒適的意義,」胡湘玲在《我家房子160歲》一書中寫著。
    大學念中文系,碩博士念社會學的胡湘玲,因為這棟德國的老房子,不但跟念數學的老公韋仁正生命大轉彎的走進建築工事領域,現在還將辦起學校,「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以培育「永續建築設計、營造暨管理人才」為主要目標,在 107 年 6 月開始招生,9 月開學。這是繼以培養影視音人才的「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TMS)、藝術美學「學學實驗教育機構」之後,第三個從專業領域切入的高中階段實驗教育單位。
    「台灣的技職教育出現了很大問題,不是忙著升學,就是資源整個錯置,我們需要更多的實驗機構出現,來衝擊體制。」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計畫主持人、政大教育系副教授鄭同僚指出。不同於台北市影視音的公辦型態準公立機構,學學的企業辦學形式,鄭同僚認為,汗得的非營利組織模式,加上綠建築概念是未來趨勢,可以帶領一種新的辦學典範。

    學著實在過生活

    如何思考能源、健康與共同記憶的議題,正是胡湘玲與韋仁正投入建築工事領域的關注焦點,雖然學校訴求從專業領域切入,但汗得並不想狹隘的只是培養所謂的「建築師」或「土木技師」人才,而是希望以建築為核心,透過德國工匠青年的養成教育模式,達到社會實踐的目的。「我是個實際的人,跳下來辦學,不是要『實驗』,而是透過辦學傳達怎麼樣『實在的』過生活,讓孩子有機會去思考,未來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胡湘玲說。
    「實在的過生活」說來容易,但對五年級生的胡湘玲與韋仁正來說,這樣踏實的經驗,是遠赴德國讀書後,才深刻感受到的經驗。在台灣智育導向的環境下,成績優秀的兩人,算得上是所謂人生勝利組,胡湘玲是清大中文系,韋仁正是清大數學系,大學畢業後,一如當時多數大學畢業生一般,想著有機會要出國,一方面不想從眾去美國,另一方面出身普通公教家庭的兩人,考慮到學費問題,最終選擇了德國。
    「現在想想,那時候的確比較沒有太多的『現實』考量。要讀書,就是要去把書讀成,拿到學位,完成任務。」胡湘玲說,但在課餘時間與德國人的互動中,發現「蓋自己的房子」是許多德國人的人生大夢,而且,德國人就真的自己動手蓋,需要人手的時候,就呼朋引伴幫忙。
    後來夫妻兩人因緣際會買下了興建於 1843 年的古蹟架桁屋,也開始動手修繕,在這樣環境下,兩人享受著一群人一起協力工作的樂趣,深刻感受到透過手作,會得到很多超越閱讀與知識的啟發。「每挖一寸土,你的手會痛,你的身體會告訴你疲累,但你也知道,因為流汗投入,你可以看到目標成果在你手上實現。」
    這樣透過身體學習的美好經驗,加上在修屋過程也觀察到,德國人最在意房子住得要舒服,其中的關鍵在於能源的使用,進而讓大學畢業那年就參與貢寮反核運動,後來一直研究科技社會學的胡湘玲,開始萌生推動公民能源概念。
    2002 年,兩人在德國成立了汗得學社,希望在能源革命的時代,從經濟、社會、文化的面向,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與綠色能源的想像,提供適當的策略與正確的科技,以能源建築實踐永續的未來。
    「我們面對氣候變遷的考驗,能源不再只是專家的事,而是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成為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公民運動。」韋仁正強調,永續綠建築不是只有木造選擇,很多科技環保材料,都可以充分應用。

    成爲探索未來的人

    2003 年,兩人回到台灣,從 921 地震災區的南投潭南開始,在車諾比核災的白俄移民區,南亞海嘯的印尼亞齊,遭受風災的高雄那瑪夏等地,透過協力造屋,傳達境友善的行動,蓋出對生活以及未來的想像。除了協力造屋的專案,汗得針對一般民眾開設推廣課程,像是「協力造屋的 13 堂課」、「木造遊具學結構」,還有遠赴德國的小建築師夏令營等等。
    雖然協力造屋獲得很大的迴響,但兩人發現,這樣不夠,許多的探索,或觀念的形成,到了成人階段要改變太難。「我們的教育往往只是把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一直往後推,所以才會很多人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將擔任汗得校長的韋仁正觀察。
    「我們必須向下紮根。」韋仁正感嘆,台灣對於房子的態度往往是投資角度,而非居住思考:建築不是蓋房子,而是關乎如何創造人與人,人與土地的生活互動關係,汗得辦學不只是想要傳遞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看到台灣社會的種種亂象,讓他深感「台灣不是一個互信的社會」,他說,蓋房子必須一群人才能完成,「蓋房子是一種方法,能夠重新凝聚人與人的情感、關係,找回友善互助的精神。」
    在課程設計上,汗得講求場域式的學習,學生不會是整天待在教室上課,而是在汗得大溪工務所、青年公園太陽房子、新北市三重商工、以及專案文化工地進行,在課程執行上,採取 10 週為一周期的 4 學季制度,以 3 年半的時間進行規劃。
    第一年重點在手思準備,學習目標是能夠具備建築工事基礎能力、學習方法、協力精神;第二年希望帶領開拓視野,開始進行建築工事設計與實作訓練、生涯規劃等,第三年則進入造屋實踐階段,導入建築工事設計與實作實習,並進行升學就業準備。
    完成 3 年的課程後,另外還有半年的自由選擇,汗得會協助與德國相關學校或企業單位連結,幫助學生進行實習工作。除了專業建築課程,另外也規劃了文史哲學、科學、環境與社會、社群經濟、體適能的博雅教育,以及英語、德語的課程。
    許多父母關心未來的出路,韋仁正強調,「重點不是你拿了什麼學歷,而是你想了什麼,你會了什麼,」他指出,建築能帶領出來的題目很多,小孩未來不必然要成為建築師、土木人員,而是帶著實作能力改變環境,「造房子不只是造房子,而是造起一個世界!」
    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小檔案
    教育創新特色:提供思考與手做能力並重的學習模式,學習建築工業,也融入環保、資產保存議題,培養永續建築設計人才。
    教育創新不藏私:透過理論與實作並重的課程,使用階段性學習模式,讓學生能完整學會如何建造一棟房屋之餘,也透過認識環保、資產保存議題,讓學生思考人與土地的關係。
    本文獲「親子天下」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造房子不只是造房子,而是造起一個世界,了解更多教育創新故事請上親子天下2019教育創新100
    「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需要你的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馬上支持

    閱讀文章
  • 中國「美麗小學」把年輕教師送往偏鄉,實踐小而美的農村教育

    中國「美麗小學」把年輕教師送往偏鄉,實踐小而美的農村教育


    親子天下/文:孫碧卿、丘美珍
    2016 年 9 月,分眾美麗小學在雲南楚雄州東瓜村開學了。這是彛族自治區一所新創小學,集合四面八方的資源,包括分眾傳媒、北京立德未來助學公益基金會的「美麗中國」贊助計畫,以及雲南省楚雄州、市教育局的協助,這些資源整合,成就了這所「村小」(公立鄉村小學)。

    促進農村教育  帶來更多可能

    這所村小,迄今有 180 多名農村的孩子,14 名中國大陸名校畢業的師資。校長王珂非常年輕,2010 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他的大學同學多留在大都市,選擇令人羨慕的高薪工作,他不顧家人的反對,走一條非主流的道路。
    有一天,他被北京立德未來助學公益基金會贊助農村教育的「美麗中國」計畫所吸引,於是深入雲南偏鄉教書,希望帶給農村孩子更多的可能,也更深入地探索中國農村教育模式,進一步推動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王珂說,這是一所老師平均學歷最高、平均年齡最年輕的村小,6 成以上的教師多為 80 後,他們是畢業自倫敦政經學院、北京大學的高材生。在學校的活動中,常常是這些大孩子帶著小孩子,一起在群山田野間穿梭遊戲。老師屬於北京立德未來助學公益基金會的公費師資,充滿了理想與熱忱。

    活水師資注入  活力滿溢

    這群老師帶入新的教育方法與教學模式,對原本農村教育的師資產生了衝擊,活水注入,死水也流動起來,他們影響了當地的農村教育。雲南省楚雄州、市教育局非常肯定這些活力十足的教師。老師們帶著學生走出課堂,與社區做互動連結。王珂強調:「生活即學習,學習是為了生活的更美好」。
    這是一個新模式:基金會出師資、企業掛名贊助、當地教育局支持委託,以三方資源來興辦的公立鄉村小學。一群具備高度熱忱的 80 後教師下鄉,深入當地生活,教育農村孩子。經費與師資皆到位,美麗小學慢慢形成一個模式,希望在教育資源缺乏的中國大陸農村,繼續複製和推廣下去。
    分眾美麗小學│小檔案
    教育創新特色:可複製和可推廣的新型教育模式,深入中國大陸農村。
    教育創新不藏私:由基金會出師資、企業出經費、當地教育局支持,集合四面八方的資源,成立公立鄉村小學。
    本文獲「親子天下」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小而美的農村教育,分眾美麗小學找到新模式,了解更多教育創新故事請上親子天下2019教育創新100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閱讀文章
  • 走進剝皮寮的生命教育課——「夢想城鄉」以社會設計關懷貧窮,串起青年與無家者的心

    走進剝皮寮的生命教育課——「夢想城鄉」以社會設計關懷貧窮,串起青年與無家者的心

    親子天下/文:李姿萱
    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是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所在的地方。現址前身的長壽號茶桌仔店,雖然翻新後已不復見當時的人事物,無私的奉茶文化,卻完整地被保留下來,讓經過的人群可以在炎暑中喝一杯茶。
    夢想城鄉協助經濟弱勢者的行動就如同奉茶般,看似微不足道,但其中蘊藏的傾聽和關懷,編織了一張人際網絡,讓他們在面對生命困境時,能有勇氣和資源再站起來。
    2014 年創立的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從社會設計的精神出發,透過在地導覽、木工創作等藝術文化方案,讓經濟弱勢者、在地傳統產業和青年志工互動共學,使在這塊土地上經歷的生命故事可以被聽見。

    不只動口,還要動手的社區參與

    「我們協會主要是青年社會實踐,所以請你盡量介紹他們就好,不用寫我沒有關係,真的。」還未與電話另一頭的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創辦人徐敏雄謀面,聲音先落進耳裡。裡頭除了能感受善意的不居功,還涵存著對在地參與的執意。
    從 2008 年起,在師大任教的徐敏雄即開始向政府申請計畫,進行社區大學裡的課程改革。他設法在舊有的課程中,融入更多公共參與的元素,「但做了 4 年好像一直走不出去,還是停留在學校裡講,與社區的生活仍有距離。」加上 2014 年衛生局向無家者灑水的社會事件,徐敏雄決定成立組織,把議題做的更深更長遠。
    顯著的貧窮議題,是萬華社區無法割捨的一部分,再加上傳統產業隨著時代變遷面臨的轉型困境,以及青年志工對於在地的想法,囊括的議題多重,是否讓服務內容變得複雜?徐敏雄笑著說:「當然會,一開始真的非常混亂。現在的經費也只夠用到明年 7 月,但我們還是覺得很值得做,這是我們很想做的事情。」
    而夢想城鄉的創作班、木工班和導覽班,是經濟弱勢者揮灑創意與說故事的地方。其中,不同於一般文史導覽,夢想城鄉在地導覽的路線,全是協會裡「大哥大姐」們的口述歷史。徐敏雄口中的「大哥大姐」,其實就是夢想城鄉服務的經濟弱勢者,他們彷彿是一座活的圖書館,裡頭藏著年少來艋舺打拼的過往,最風光和落魄的時刻,都與這塊土地興衰與共。
    徐敏雄打趣地說,「透過溝通,才能讓大家看見萬華真實的樣貌,了解這裡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為什麼過這種生活。而不是每次只來剝皮寮打卡,去龍山寺拍照、拜拜就走了。」
    「溝通」是他最常掛在嘴邊的字詞,談的其實不只是溝通本身,更多的是「共處」。「我們不是談對錯,而是了解為什麼,進而協調出大家都願意嘗試的方法。」這是徐敏雄認為青年最需要學習的價值,也是他的教育初衷。
    徐敏雄同時是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的教授,坐在他的研究室就能明白為什麼年輕人和老師如此親近。一旁滑開的櫃子裡總是滿滿的零食,除了辦公桌外還放置一張長長的大桌子,上頭除了飛躍著諾丁斯(Nel Noddings)和杜威(John Dewey)的教育哲學理論,也承載著學生對未來的想望。

    比工作還重要的事:人際相處

    坐在奉茶桌旁的陳秋欣,從大二時就在夢想城鄉擔任志工,至今已有 3 年。她不僅熟稔協會運作,身為核心成員,她談起萬華一帶無家者的處境,句句深入,刻畫細微。「我們發現,雖然生理需求好像滿足了,社福機構也輔導他找到工作,但可能幾天之後,他們就又不去工作了。」
    陳秋欣說著,一般社會大眾可能會認為是無家者不努力,自己放棄重新站起來的機會,但實際上在工作之外,夢想城鄉觀察到,並不是這群經濟弱勢者自甘墮落,而是更深層的心理需求。
    「在他們的生命當中,與人善意互動的經驗是很缺乏的,所以一旦工作上需要與人相處時,就很容易和人發生摩擦或爭執,甚至有被瞧不起的感覺。所以,往往發現是人際發生障礙,而不是工作出什麼狀況。」
    陳秋欣點出癥結點,「就像我們自己發生困難,第一時間可能會找朋友、找資源,但那是因為我們的背後還有網絡支持著,但他們沒有。」說明無家者生活上的困窘,並不是促使他們流落街頭的主要原因,而是背後人際網絡的匱乏,讓他們在感到緊張和恐懼時,缺乏社群的奧援,最終仍會回到熟悉的地方。
    徐敏雄補充時也說道:「人比較容易在信任關係中學習與改變。」這是夢想城鄉與其他組織不同之處,也是徐敏雄注重關懷倫理(Ethics of Care,強調教育最重要的是真心關懷對方,一起在關係中成長)的原因。
    比起培養一技之長,夢想城鄉更著重於傾聽、關懷協會裡的大哥大姐,透過信任關係的建立,設身處地,且肯定失敗在人生中存在的價值,讓他們可以看見自己,離開不斷否定自我的輪迴。
    陳秋欣隨即轉述創作課時,其他夥伴看見的畫面:「大哥畫了一個畚箕和落葉,他說他覺得這些落葉很像人負面的抱怨,他想要成為那個可以接住別人抱怨的人。」講到這幕,陳秋欣細柔的聲音裡有一絲哽咽,但旋即笑著說:「你會在那些瞬間很崇拜他們,很感動的是,這些人在困境裡仍能看見別人的好。」這也讓她更肯定自己走在喜歡的路途上,做著心裡喜歡的那種大人。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對

    夢想城鄉的組織成員普遍是年輕人,「我自己也很好奇,為什麼萬華這幾個組織(夢想城鄉、人生百味、芒草心協會)多數的組成都是 22 歲到 35 歲的年輕人?」她觀察到這群人有一個共通點,「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努力符合社會標準和期待,而且來到這裡的人,都是在標準裡做得蠻好的人。」
    陳秋欣繼續說道,「可是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會覺得,為什麼我要去追求那個標準?覺得自己和那個標準不是那麼貼近。」不同於分享無家者故事時的動容,陳秋欣此時的眼神像是一隻迷途的小鹿,意識到即使達到社會的期待、父母的應許,走到了終點,才發現眼前是一片荒原,而不是盎然的綠野平疇。
    「所以我們來到這裡似乎都有個期待,我們可以不用以社會標準要求自己,讓自己過的舒服些。」陳秋欣所說的,正是夢想城鄉的核心精神,重要的不在於扶助多少經濟弱勢者,而是解構社會標準賦予的「成功」形象,肯定每個階段的不完美都有它存在的價值。
    徐敏雄緊接著道,「我們用不同的起點,用關懷、聆聽、合作取代對立、競爭、攻擊。」他希望透過夢想城鄉的平台,讓諾丁斯所強調在信任關係中為自己做出最佳選擇的自由,可以落實於生活中,讓每個人都能依據自己的判斷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因此,「差異共存」的理想才有落地的一天。
    「並不是知道方法,就了解怎麼跟人用關懷的方式互動;而是我先被這樣對待了,所以我才能如此對待別人。而敏雄老師就是這些價值的實踐者。」陳秋欣綻開笑容說著。
    徐敏雄是苦過來的人,也許是兒時艱難的環境,才讓他即使當上了教授,也不甘於只在研究室裡寫論文、吹冷氣。他看見問題,讓方法落地;他執意搭建舞台,卻從不居功,而是把鎂光燈移到年輕人身上,自己站在幕後,用力地為他們拍手。
    未來,夢想城鄉希望,下一步可以將這套價值傳遞給面臨生涯困境的高中生。夢想城鄉核心成員林亮君則說,「我們希望結合高中生可能遇見的問題,與目前社區現有的媒材,例如無家者的生命故事,讓他們回過頭重新認識自己,而不是一味遵循社會期待。」
    採訪當天有一場給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坊,華江高中輔導組長楊理安特別於假日前來了解議題,「也許有機會可以和輔導室的生命教育結合,讓孩子更認識自己,也更認識貧窮議題。」
    當年的日本總督府將「艋舺」改為「萬華」,是希望更名之後的艋舺「萬年均能繁華」。百餘年後的今日,雖然榮景已不再,但脫胎換骨的傳統產業、街區弱勢者的故事導覽、青年對地方創生的熱忱,正在構築一個夢想之地,容納多元異己的理想城鄉。
    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小檔案
    教育創新特色:運用藝術媒材,引導經濟弱勢者、學生及社區居民共同投入創造性的工作、自發性的人際關懷,並透過貧窮議題與社區參與讓學生「在行動中學習改變」。
    教育創新不藏私 :透過在地導覽、共同創作的過程讓學生了解經濟弱勢者的生命故事,進而反思自己可以做哪些行動協助社區,從中培養勇於嘗試錯誤的勇氣。
    本文獲「親子天下」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碰觸貧窮議題,夢想城鄉以關懷開展生命教育,了解更多教育創新故事請上親子天下2019教育創新100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閱讀文章
  • 給孩子一雙魔法的手——爸爸自創「美術の森」教室,帶領孩童發掘生活中的美

    給孩子一雙魔法的手——爸爸自創「美術の森」教室,帶領孩童發掘生活中的美

    親子天下/文:楊若晨
    「你對顏色有什麼感覺?」課堂一開始,小豐老師提問,「對顏色有感覺,顏色才會對你有感覺喔!」小朋友七嘴八舌的回應,「藍色冷冷的、很涼快、像海」。為了引發學習動機,小豐老師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刺激孩子思考並學習表達。
    藝術是先有發現再創作,「探索與發現、累積、創造」正是美術の森的課程骨架,透過提問的引導教學,孩子一下子就進入學習的狀態。

    為兒子開教室的美術老爸,要當每個孩子的大玩伴

    大馬路邊巷內的美術の森,是隱身都市的世外桃源,在傳遞美的同時,給孩子大量陪伴以及貼近自然的創作空間。課堂前,孩子會提早到教室,去頂樓的祕密花園盪鞦韆、曬太陽,也會到另一旁的小小珍稀動物園,與蜥蜴、烏龜、爬蟲類打招呼,有時牠們甚至變身孩子的課堂夥伴;不想外出的孩子則是在滿滿綠意的休息室坐坐、翻看繪本,打開生活靈感。
    小豐老師點出台灣美感教育的問題,只給各種「佐料」(指各種技法),卻沒教孩子核心感受。2012 年底,他為了替兒子找理想的美術教室卻遍尋不著,擁有美術背景的他乾脆自己開一間,帶著想給孩子不同美感教育的初心,將過去赴日本生活一年所觀察的細膩美感放入課堂中。小豐老師會觀察孩子的喜好,成為課程靈感,想到新點子就自問「孩子覺得好玩嗎?」,他在教孩子前,先把自己變成孩子。
    這裡只收 3 至 8 歲孩子,正值美感與創造力啟蒙階段、重視感受力,課堂中保有一點失敗讓他們經歷,透過一次次累積學會不怕。小豐老師說「我們只是陪伴,給予孩子一點協助,一起探索、想辦法克服失敗,才能產生屬於自己的美的經驗,而不是老師一直協助。」多年來,靠親友口耳相傳,維持 6 至 8 人的小班教授,希望孩子來到這裡就像一場探險。

    玩與好奇為引子,點燃孩子不怕失敗的熱情

    採訪當天是類劇場教學課程,場景佈置成暗藍色的山洞,前方佇立著小豐老師親手做成的巨大黑岩石,以廢棄保麗龍切割、黏合上色而成,上方放了一只閃閃發光的神燈,不難看出今日主題是「阿拉丁神燈」。
    在美術の森,孩子當天到教室才會知道上什麼課,不做主題預告,是為了讓孩子保持期待,「一旦先知道就失去思考與好奇了。」小豐老師說著,人在好奇時,興趣就源源不絕,熱忱引發的學習動力才會持續,對美的認知與架構也從此改變了。伴隨投影圖片與影片,在小豐老師豐富肢體、聲音表情十足的講述故事當中,孩子沉浸在「阿拉丁」的世界。有了感受,透過課堂帶入故事,增加對生活文化與生長環境的理解。
    小豐老師提及,小時候因為父母都忙碌,沒有多餘時間陪伴,於是養成自己找事做的習慣,常翻出家中的東西,「改造」來玩。因為童年的「無聊」讓他愛上動手做,要孩子找到一件事是有「你想要」的動力。被點燃的熱情就是孩子未來得以持續的力量,「因為老師不可能陪你一輩子嘛!」他笑著說。
    「動動小腦筋,垃圾變黃金」小豐老師告訴孩子這些岩石原本是不要的保麗龍,但他透過雙手做出來了,「不要忘記你的雙手是有魔法的。」別人看是垃圾,你可以用工具把它變漂亮。儘管平均兩週就會換一個課程主題,小豐老師仍堅持自己動手做場景布置,他說全靠自己動手完成就是最好的身教,讓孩子看到雙手萬能,善用地球資源不用錢買。
    「不要怕失敗,心害怕了才做不出來。」
    他對孩子說,「心堅強了,你的手跟腦都會幫你。」課堂中,孩子的小手拿著剪刀剪出一個個獨特的神燈造型,有些孩子不滿意自己的作品,他鼓勵孩子經歷失敗的成功才有自信,因為自己也是這樣失敗過來的,在小豐老師讚賞一番之後,孩子也長出自信。不以大人的眼光去評斷孩子作品,他善用孩子的感受,當孩子真心喜歡,自然想再來上課。
    本文獲「親子天下」授權刊登,原文標題:2019教育創新100|美術の森:從顏色開始對生活有感,觸動孩子的美學開關,了解更多教育創新故事請上親子天下2019教育創新100 
    「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需要你的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馬上支持社企流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