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C 臺灣:每個人都是問題的解方

DFC 臺灣:每個人都是問題的解方

DFC 臺灣團隊相信:「每個人都是問題的解方!」並積極與全臺國中、小教師攜手,將 DFC 四步驟(感受、想像、實踐、分享)融入教育現場,一同為孩子打造願意主動學習並且培養「我做得到」精神的環境。

專欄文章

9篇)
  • 「遇到問題可以抱怨,也可以選擇改變」第八屆 DFC 挑戰故事分享大會,由孩子們告訴你 We Can!

    「遇到問題可以抱怨,也可以選擇改變」第八屆 DFC 挑戰故事分享大會,由孩子們告訴你 We Can!

    文:李沂霖
    由 DFC 臺灣攜手鴻海及永齡教育基金會協辦的第八屆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Design for Change Challenge,簡稱 DFC 挑戰)故事分享大會,上週六(6 月 2 日)於花博公園流行館登場。
    「遇到問題當然可以抱怨,也可以選擇捲起袖子去改變。」DFC 臺灣發起人許芯瑋一上台就熱切地向大家喊話。她表示 DFC 挑戰引入臺灣已經邁入第八年,致力為孩子打造願意主動學習並培養「我做得到」精神的環境,運用感受、想像、實踐、分享 4 步驟,每個人都能擁有解決問題的超能力。DFC 臺灣更相信,若能活用這 4 步驟,人人都能化身探索者、冒險者、實踐者、拓荒者、指路人 5 大「超級英雄」。
    此外,許芯瑋也分享,今年臺灣榮幸成為 2018 DFC 國際年會的主辦國,將於 12 月 1 日和 2 日在臺北市和平實驗國民小學舉辦,不僅邀請到 DFC 國際發起人 Kiran Bir Sethi、IDEO 教育專案執行總監 Sandy Speicher 以及電影《三個傻瓜》的編劇,還有更多 DFC 國際夥伴來到臺灣,分享他們感受到的問題及創意解方。「最特別的是,這是一場由孩子主辦的國際年會,所有工作人員包括主持人,都將由孩子們擔任。」
    永齡教育基金會郭守正董事長則對 DFC 挑戰的精神深表認同,他鼓勵大家持續感受並發揮解決問題的能力,期許每個人都能自信地說出「 Yes, I can!」
    8 年來 DFC 挑戰收到來自全臺 800 餘則輔導員及超級英雄改變身邊問題的實際故事。在 DFC 挑戰故事分享大會上,邀請到 10 組孩子化身為探索者、冒險者、實踐者、拓荒者以及指路人 5 大超級英雄,分享自己如何找到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故事,主題十分多元,包含校園安全、校園霸凌、環保減塑、失智老人等等。

    探索者:對周遭環境充滿好奇,並精準剖析問題、找出解方!

    探索者總是對周遭環境充滿好奇心,具備敏銳觀察身邊問題的特質,並能在發現問題之後,精準的剖析問題、找尋成因,可以說是一群善於提出好問題的人。(同場加映:專訪 One-Forty:「對事情有好奇心,你才會找到自己被需要的那件事」設計最貼近移工需求的服務,使每一位移工來台的旅程既獨特又值得
    【手握寶特瓶,心情好又平】
    率先上台分享的是鴻海・永齡臺灣希望小學中興分校喀哩國小的 5 位孩子,他們感受到許多同學很容易出現打人和罵人的行為,影響同學間的情感,而當同學們起衝突時,這群孩子認為找出對的紓壓方式,讓每個人可以維持心中的情緒平衡才是真正有效的解方。於是,他們不斷思考能讓同學們在生氣時得以冷靜、消氣的方式,例如聽音樂、畫畫或者捏氣泡紙等等。
    「但是捏氣泡紙太不環保了,我們就想到可以用寶特瓶代替!」他們利用寶特瓶作為紓壓裝置,放置於校園之中,讓同學在憤怒時可以藉由捏扁寶特瓶,作為紓解情緒的管道,不少同學紛紛表示相當有效。
    【不再「忘忘」,學習「旺旺」】
    來自臺中建功國小的孩子們,則是感受到生活中有太多「忘東忘西」的事件發生,比如忘記帶課本、學用品以及作業等情形。「我們不能一直依賴大人的提醒才會記得。」於是,他們天馬行空地想出記憶吐司、記憶手錶等方式,想要改善粗心、健忘的壞習慣。
    考量到成本及可行性,他們發想出「記憶手環」的方法,讓不想忘記的事情能夠時時戴在手上提醒自己,為了將這個想法實踐,他們將冰棒棍泡到熱水中軟化,再以錐子鑽洞,最後放進馬克杯中定型為環狀,就成了專屬的手環,能夠寫上備忘事項並時時戴在手上提醒自己。
    【各「救」各「衛」,做自己的安全守護者】
    日新國小的孩子們,有感於校園安全事件頻傳,讓同學們對於校園內偏僻及陰暗的角落心生恐懼,於是決定針對校園安全議題著手改善。他們希望校園內的任何地方都能讓人安心活動,若有緊急事件發生也應知道自己該如何應變,因此他們製作校園設備地圖並設計大地闖關活動,讓學生們更熟悉學校內的安全設備;此外,他們也拍攝宣導影片,教導同學們在面對陌生人時該如何應對。

    冒險者:不怕失敗!以大膽開放的心,嘗試各種解方

    冒險者生性樂觀,遇到問題時總是相信一定能夠找到解方,他們會利用創意的方式尋找解決問題的靈感,並以大膽開放的心,嘗試各種看似不可能的解決辦法。(延伸閱讀:專訪「阿滴英文」:150 萬訂閱的成就背後,是冒險者勇於破風的精神
    【活到老玩到老】
    彰化縣中山國小的 3 位孩子發現社區中患有失智症的長輩越來越多,希望可以陪伴失智長輩並減緩他們退化的速度,但卻發現市面上沒有適合失智長輩的娛樂活動,所以決定自己動手設計一款適合失智長輩的桌遊,並帶進照顧失智長者的魏愛倫學苑。
    要設計桌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 3 名孩子先以市面上的桌遊帶著長輩體驗,並觀察長者的能力與興趣,更訪談桌遊店老闆與魏愛倫學苑工作人員,最後推出一款名為「搶救動物大作戰」的桌遊,以簡單、易上手的特性,獲得長輩們的喜愛,還讓魏愛倫學苑執行長高度肯定並欲尋找廠商量產。
    【一符在手 怕黑去去走】
    臺中新光國小的 5 位孩子,有感於許多人對校園中陰暗的角落感到害怕,於是決定解決同學們怕黑的問題。一開始,他們想像不畏懼黑暗的方式,不外乎是與人結伴或攜帶手電筒等增加安全感的方法,在經過討論之後,結合「增加安全感」與「照明」的需求,他們發想出一款能夠發光的護身符,從準備材料到縫製成品,全由團隊成員自己完成。之後他們將成品分享給怕黑的朋友,皆獲得良好的回饋。

    實踐者:善用資源並勇於嘗試,讓點子化為行動

    「說得再多,都不如動手做」是對實踐者最貼切的描述。實踐者擅長於妥善運用身邊資源並訂定詳細計畫,讓想像的點子化為具體行動。(同場加映:專訪巫馥彤:「唯有親身去實踐,才能了解他們的需求」芒草心陪無家者走一段自立的路
    【I See Sea~塑造彩虹不「塑」之客】
    花蓮宜昌國小的 18 位孩子看見家鄉的海灘上,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垃圾被沖上岸,班上雖然經常舉辦淨灘活動,但垃圾怎麼撿都撿不完。「大海媽媽不會說話,不代表她可以繼續承受這些垃圾。」
    他們發揮實踐者精神,主動參加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活動,學習更有效率的淨灘;接著,他們積極地先從日常生活中實踐減塑行動,第一週正常地生活,接下來 3 週便進行減塑生活,並將所有垃圾記錄下來,針對塑膠垃圾所佔的數量和重量做紀錄;最後,他們將減塑行動帶入校園,與資源班定期舉辦的「彩虹市集」結合,在食物的製造及販售過程中,皆盡力減少塑膠的使用。
    如今經由臉書宣傳與媒體報導,他們的影響力已擴大至校外,將進行無塑花蓮影像紀錄等一連串與大眾溝通減塑的活動。
    【早睡的爸媽有禮物】
    來自新北市復興國小的孩子們,感受到爸媽太忙碌,不正常的生活作息深深影響到他們的健康,於是想出方法要讓爸媽能夠實踐早睡早起、多運動及健康五蔬果的生活。他們利用按摩券、家事券作為獎勵,鼓勵爸媽徹底實踐健康生活。

    拓荒者:樂於接觸不同領域,善用故事與人建立連結

    拓荒,是為了在新的領域中找到可以通行的道路;拓荒者則是試圖找到一條能將不同想法的人連結在一起的道路。他們樂於接觸不同領域,更善於利用不同的方式,將故事分享給不同的人、彼此建立連結。(延伸閱讀:專訪李取中:「不要太早定義自己的人生」保持飢餓、保持未知,我們不應停止探索
    【盲目迷宮-重現光明,回到視界】
    新北市中正國小的孩子們,有感於視力不良造成生活及學習上諸多不便,更發現到自己學校的學生視力不良率超過全臺北市的統計,因此他們設計了「盲目迷宮」的遊戲,藉由讓同學們體驗視力不良的不便,向大家推廣愛護眼睛的重要。
    【速戰塑絕 DetermineForCease】
    舞台上,飾演海龜的孩子因誤食塑膠袋而奄奄一息,5 位孩子藉由短劇呼籲人類不該再忽視塑膠會對地球造成傷害的事實。他們推出「海龜體驗」,讓體驗者食用糯米紙體會海龜吃到塑膠的感受;也推出集點卡,鼓勵大家多多使用環保用具。
    為了將這個行動分享給更多人,孩子們創立了「速戰塑絕 Determine For Cease」的臉書粉絲專頁,收到很多網友的鼓勵,還獲得大愛電視台的採訪。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行動也影響了身邊的家人和朋友,開始更常使用環保用具。

    指路人:留意夥伴優點,讓團隊產生 1+1 > 2 的效應

    擁有指路人特質者,總是看重團隊合作,並會留意到每位夥伴的優點。他們樂於陪伴團隊夥伴,且會想辦法讓大家的優點都能互相激盪出更精彩的火花,讓團隊產生 1+1 > 2 的效應。(延伸閱讀:專訪溫美玉:「我也曾是那個坐不住教室的孩子」如今她用創意成為讓學生「捨不得下課」的老師
    【大樹下幸福的孩子】
    臺中市建功國小的孩子們,在課本及新聞上讀到空污的問題,更在空氣品質出現紅色警戒時,感受到被迫待在教室不能到操場活動的無奈,於是他們萌生希望改善空污議題的念頭。
    「去想我們有什麼能做的,不要擔心那些我們不能做的。」台上的孩子以肯亞種樹之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Wangari Muta Maathai 所言勉勵自己,思考有什麼是他們能力所及、又有助於改善空污的解方,經過討論之後,大家都覺得「種樹」是一個長久之計。
    他們以「如何廣泛種植樹木」以及「如何保護現有樹木」作為兩大執行方向,進行老樹探查並訪問專家,積極宣導種樹與護樹的重要性。他們發揮指路人精神,與學校及里長合作,共同執行了發放樹苗、護樹宣導等活動,更聯合校長及主任的力量,將校門口的老樹提報為臺中市受保護樹木。國語日報及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網站皆有報導他們的護樹行動。
    透過各組孩子的分享,讓人感受到孩子們的力量並不微小,實踐力更是超乎大人的想像,只要給他們適當的引導與方法,他們可以做得很好。透過 DFC 的 4 步驟,將設計思考的方式帶到教育現場,讓孩子們對生活周遭環境有感,成為能主動動手解決問題的人,便是未來世代最需要的能力。
    核稿編輯:金靖恩
    閱讀文章
  • 誰說年紀小不能改變世界?這群孩子從身旁的問題開始,學習未來世代最需要的解決問題能力

    誰說年紀小不能改變世界?這群孩子從身旁的問題開始,學習未來世代最需要的解決問題能力

    文:陳玟成
    空汙議題全民有感,要如何免於空汙之苦?在高齡化社會,如何延緩失智人口攀升?DFC 臺灣團隊(Design for Change, Taiwan) 連續 8 年舉辦 「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鼓勵孩子研究身旁的問題,並動手解決問題。
    今年度(2018 年)的行動主題相當多元,包含環保、失智老人、校園安全等,另外也有許多主題看似微小、卻真實反映在生活周遭,包括改造傳統菜市場、校園霸凌、以及現代人 3C 成癮症候群等。「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讓孩子們透過關心身旁的問題,開始學會在意他人、注重生活環境與自我成長。
    「因為大人對做環保總是有很多藉口,所以我們決定從其他國小生開始倡導,希望可以讓孩子影響到大人。」 ——發起「速戰塑絕」的孩子。
    在 5/25 日的 DFC 分享季預展記者會上,有一組孩子就分享自身如何讓其他小朋友認識塑膠對環境的影響。他們以玩桌遊的方式搭配「海龜體驗」向別人宣傳一次性塑膠製品的傷害,並用集點卡鼓勵大家多使用環保用具。這群孩子不僅影響了其他孩子,更影響了自己的父母,讓更多人了解一次性塑膠用品的傷害,並更常使用環保用具。為了把這個行動分享給更多人,孩子們還創立了「速戰塑絕 Determine For Cease」的臉書粉絲專頁,收到很多網友的鼓勵。
    想要知道更多孩子們改變行動的故事?今年 DFC 臺灣團隊於花博公園流行館擴大舉辦全臺問題解決故事展,實體展出歷年來的感受問題,透過「5 種超級英雄」的展覽互動活動,帶領孩子透過團隊合作,發掘自己在解決問題時,不同的角色探索與自我啟發。
    展期從 5/26 至 6/10 免費入場參觀,週間開放團體報名導覽預約;週末開放民眾自由參觀。本次共有 32 組故事參與分享季,並有 10 組團隊將在 6/2 的故事分享大會上台親自分享。不妨帶著孩子一起來感受問題、找出他們的超級英雄特質,並啟發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更多關於2018 DFC 分享季故事展或故事分享大會詳情請參考此網頁
    關於 Design For Change Challenge(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簡稱DFC 挑戰)
    Design For Change Challenge(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為全球的教育創新運動。推廣讓孩子運用DFC 四步驟,感受、想像、實踐、分享,主動解決自己身邊的問題。藉由「感受」身邊的問題,「想像」問題解決後的最美好情境,更重要的是「實踐」行動改變現況,最後「分享」他們的成果將這份影響力感染給每個人,也在自己身上建立 Yes, I Can 的正面能量循環。更多關於2018 DFC 國際年會的資訊,可前往官網

    【iLab 孵化器徵件申請開跑!】Becoming More,成為更好
    在你的創革路上,iLab 從 0 到 100 無縫支持每個階段的創業團隊! 只要你正致力於改善某個社會議題、透過商業創造影響力,無論你正在驗證點子或商業模式、測試市場與產品服務、商業模式與穩定營收建立階段,在 iLab 育成計畫裡,你都能找到對應的專業服務與資源,以及 100+ 與你志同道合的創業團隊社群。
    ► 了解更多 iLab 孵化器 ► 這次孵化器與加速器同時開啟徵件,還搞不清楚自己適合哪個計畫嗎?iLab 診斷測驗,8 個問題馬上搞懂 ► 提醒設起來!8 月 31 日 中午 12:00 iLab 徵件線上說明會,直播為你介紹計畫&即時解惑,快來活動頁面按參加
     
    閱讀文章
  • 專訪巫馥彤:「唯有親身去實踐,才能了解他們的需求」芒草心陪無家者走一段自立的路

    專訪巫馥彤:「唯有親身去實踐,才能了解他們的需求」芒草心陪無家者走一段自立的路

    文:郭潔鈴
    華燈初上,家家戶戶點起了燈光,看似繁華的城市,卻始終有一群人瑟縮於陰影之中。當台北車站川流不息的旅客散去後,沿著車站大樓的牆邊,無家者悄悄拿出紙箱,或坐或躺,他們看似已習慣了街上的生活,但這份淡然的背後,有著許多「不得已」的無奈。
    街友、遊民、流浪漢,這群住在街頭的人,有著許多名詞代稱,而這些名稱不只代表沒有家的狀態,背後更常隱含「好吃懶做」、「愛喝酒」、「危險」等負面標籤。然而無家者流浪街頭的原因有百百種,可能是產業外移後失去工作,或是突然生病卻無法負擔醫藥費,大部分無家者都曾經過著和你我一般安然的生活,卻因為生命遭逢的不幸被迫流浪街頭。
    在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以下簡稱芒草心)服務多年的巫馥彤,從高中時買給街友一碗關東煮開始,便再也無法把這群人從心中放下。

    感受: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無家者困境

    始終對周遭人事物充滿關懷的巫馥彤,高中就注意到無家者議題,「念書時走去圖書館的路上,會經過一個公園,公園裡常常有街友躺著。有一次寒假去念書時,天氣很冷,我買了一個關東煮給公園裡的一個伯伯,可是那個伯伯一直說不用,讓我有點難過。」
    至此之後,原本在城市角落悄悄生存的無家者,映入巫馥彤的眼簾,再也離不去。「高中去台北車站補習的路上,會看到很多街賣者在賣玉蘭花或口香糖,我每次看到都會有一種很難過的感覺,很難把視線移開。」
    當時還是學生的巫馥彤,常常會花 10 塊、20 塊向街賣者買東西,不過時間久了她卻發現,單純的購買行為很難根本地解決這個問題,無論買了多少次,街賣者隔天仍然出現在同個地點。
    「幾乎每個人都有看過街友,我們每天在上班、回家的路上都會看到,這件事一直停留在我的腦海裡,沒辦法不去正視。」為此巫馥彤大學便進入社工系就讀,而且尚未畢業就加入芒草心,渴望尋找問題的解答。
    正如 DFC 挑戰的前兩個步驟「感受」與「想像」,巫馥彤察覺了周遭的問題,並試圖想像解決方法。不過巫馥彤坦言,若只靠單方面的想像,難以真正理解無家者的困境。
    「我從一開始留意街友,到我嘗試想要做些什麼,像是買關東煮,或買街賣產品,都只是根據自己的想像做出的行動,」一如 DFC 挑戰注重的「實踐者」特質,巫馥彤不斷地勇敢實踐,「唯有親身去實踐,去跟他們互動理解,你才能了解他們的需求。」

    實踐:芒草心建立自立支援網絡,打破流浪循環

    加入芒草心後,巫馥彤觀察到無家者即使有了工作、租了房子,仍有許多人會再次回到街上,不停地經歷流浪循環。如此的選擇,絕非無家者愛上流浪的浪漫,而是迫於現實的無奈。
    「無家者租屋後,大部分每天下班回家,就回到一個人小小的雅房,雅房只有兩三坪大,剛好一張床的大小,回到家後只能看著床,也沒有人可以講講話,只能看著電視、喝著酒到睡著,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班,也不知道生活究竟為了什麼。」
    對生活迷惘的無家者,不少人會選擇再次回到公園,至少有街頭朋友可以聊聊天;甚至有些人在雅房裡出了意外或突然失業卻無人求助,人際關係的斷裂,讓無家者被迫獨自面對人生的挫折。
    為此芒草心盼望為無家者建立「自立支援網絡」,使他們能永遠地脫離在街頭流浪的宿命。
    「我們要讓他們不只是一個人,而是有其他的朋友,不管是社區的鄰居,或是其他無家者、友善團體等等,都成為他的支持系統,當他發生了任何事情,就有一整個社會的力量把他支持起來。」

    4 大要素助無家者邁向自立之路

    藉由在街頭多年的實地考察,芒草心歸納出無家者邁向自立的 4 大要素,包括穩定居住空間、就業資源、社福資源以及人際關係連結。為了協助無家者自立,芒草心借鏡國際上的成功案例,開發出適合台灣的創新專案。
    芒草心團隊參訪日本中繼居住單位後,決定在台灣建立相似的模式,「自立支援中心」因而誕生。有別於傳統對於收容所的印象,在自立支援中心裡,街友擁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性,不僅有個人的置物空間,有電腦可以上網,還有廚房可以使用,而且沒有門禁,可以自由進出,就像是家一般的居住空間。
    「住在這邊的人不只是被收容的關係,他們自己就是居民,彼此之間是室友,所以他們在這裡會產生更多的自主性,以及凝聚感與歸屬感。」巫馥彤強調。
    自立支援中心不僅帶給無家者穩定的居住空間,也促進住戶重新與人產生連結。除此之外,駐點社工更積極協助無家者取得年長、身心障礙、低收入等福利身分,並媒合適合無家者的工作機會,讓他們盡快獲得經濟上的保障,邁向自立之路。
    除了媒合工作機會外,芒草心更創造為無家者量身打造的工作機會。取經自英國 Unseen Tours 的「街遊 Hidden Taipei」導覽服務,讓最熟悉台北大街小巷的無家者擔任導覽員,帶領遊客一探城市中不為人知的小角落。透過不斷地向人群述說自己的生命故事,無家者不僅能擁有經濟收入,還能重建自信心。
    另一個芒草心發起的專案為「起家工作室」,藉由發掘無家者潛藏的技能,組織他們成為工班師傅。「我們在工作中發現,很多中年無家者有修繕的技能,他們會油漆、水電或做木工,可是因為年紀大了,手腳沒有年輕師傅那麼有效率,不過他們還是有很棒的技術。」
    工班組織起來後,不僅透過接案獲得安穩收入,還有能力為弱勢家庭提供免費的修繕,「師傅都覺得很高興,他不只是有穩定的工作,還從被幫助的人成為幫助別人的人。」

    從體制上做出改變,讓無家者不只是生存

    目前芒草心的自立支援中心已服務超過 200 位無家者,其中有 6 成的人順利於社區內租房子,或轉介到合適的單位,重新過上自立的生活。而街遊導覽服務已培訓了 4 位導覽員,並有 10 位無家者師傅在起家工作室組成工班。
    巫馥彤分享道,無家者落入貧窮的困境,往往是生命際遇中遭遇到突如其來的不幸,並非個人的咎由自取。例如在自立支援中心中,有位大哥叫做阿條,以前曾經是萬華的成衣熨燙師傅,每天清晨五點上班、晚上九點才下班的他,拼命工作都是為了讓妻小溫飽。有一天阿條在工作中受傷,需要 6 萬元開刀費,他向平時負責管理帳戶的妻子請款,才震驚地發現妻子竟將自己的薪水全部拿去在中國老家買房子,阿條因此憤而離婚,無法工作又沒有存款的他,在傷心絕望之際開啟了流浪的生活。
    「無家者其實跟我們沒有不一樣,」聽過無數個流浪者的故事後,巫馥彤堅定的表示,「當我們知道貧窮或無家的狀態,不只是個人的選擇或咎由自取,就能從體制上做出更多改變,也避免更多人再落入底層的困境。」
    為了讓社會大眾更能體會無家者的真實樣貌,打破過往的刻板印象,芒草心舉辦 36 小時的「流浪生活體驗營」,讓街頭老鳥帶領街頭菜鳥,用只有 100 元的悠遊卡和簡易盥洗用品渡過三天兩夜,體會最寫實的流浪生活。
    當人們更能同理這群無家者的處境,將能打造更加友善的社會。「我認為人不應該只是生存,而是可以真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巫馥彤眼神堅定而溫柔,從吃飽穿暖到尋求自我實現,芒草心陪伴無家者走一段自立的路。
    核稿編輯:金靖恩
    【第八屆 DFC 挑戰分享季】與孩子一起用設計改變世界
    一起來看全臺孩子們都感受到並且解決什麼問題吧!
    5/26-6/10,全臺超級英雄集合在花博園區-流行館,透過為期 16 天的問題解決故事展及一場故事分享大會,介紹隱藏在臺灣各個角落的超級英雄。
    閱讀文章
  • 專訪溫美玉:「我也曾是那個坐不住教室的孩子」如今她用創意成為讓學生「捨不得下課」的老師

    專訪溫美玉:「我也曾是那個坐不住教室的孩子」如今她用創意成為讓學生「捨不得下課」的老師

    文:李沂霖
    若你擔任教師工作,或許會聽過溫美玉的名字,她是教育界堪稱「女神級」的人物,擔任台南附小的老師逾 30 年,自 2013 年自主發起教師社群「溫老師備課 Party」,已擁有超過 8 萬名成員。甚至曾有老師留言寫道,「可以不去蔡依林的演唱會,但溫老師的研習一定要搶到名額參加!」
    傳聞中的女神此時迎面走來,一席洋裝配上俐落的短髮,踩著自信的步伐,整個教室都是她的舞台。「我天生就注定要當老師。」女神說得毫不遲疑,這是她從小就不曾動搖的志向。
    回憶學生時期,活潑好動的溫美玉便本能似的抗拒填鴨式的教學,滿腦子的天馬行空無法安放在枯燥無趣的教室中,好不容易熬過考試,考上高雄女中卻執意不報到,只因一心一意想讀師院,「我的控制欲強、愛講話又愛分享,實在沒有考慮過老師之外的第二個職涯發展。」溫美玉笑說,一年後考上台東師專體育系(現台東大學),她便歡天喜地的入學,也不怕自己沒有所謂的體育專業。

    永遠要讓孩子充滿期待!用創意打造一堂讓學生不想逃走的課

    踏入教學現場,溫美玉不曾忘記自己兒時對制式課本及僵化體系的感受,因此,不斷思考更創新的教學方式,便是她 30 多年來的教學日常,而這也是 DFC 解決問題的前兩步「感受」與「想像」,透過創意,為所察覺到的問題帶來改變。
    在溫老師的教室中,沒有既定計畫、沒有按表操課,只有出奇不意的課程內容,比如她不帶學生念課文,而是用情緒卡去分析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又比如低年級生讀到《我真想有一棵大樹》,溫美玉索性就帶著同學們爬上樹屋,拿出回收的帆布要大家畫出心目中的大樹;她還讓高年級同學們分組,到校外採訪里長與店家,討論學校周邊應該開什麼店最合適。
    「第一次被我教到的學生會問我下一堂課要上什麼,一個月後他就會知道,問了也沒用。」溫美玉笑瞇了眼,直說要創造一個讓學生不會想要逃走的教室,最好的方式,就是永遠要讓孩子對課堂充滿好奇、對老師充滿期待。

    跳脫框架,老師與學生都有無限可能

    怎麼一個體育科出身的老師,不教體育,而是投身班級經營、擔任導師,教授國文、數學等科目?「正因為我不懂,所以我不會被框架。」一貫的自信與從容,溫美玉不是第一次面對這個問題,她爽朗的說:「雖然我念體育科,但是我最不擅長的就是體育教學,因為我沒有特別的興趣,我認為,動機與興趣才是成就一件事成功的重要關鍵。」
    抱持對教學滿滿的熱情,這個原先在教室坐不住的孩子,如今變身為讓孩子捨不得下課的老師。溫美玉活潑有趣的教學點子,每天都在她的課堂中實踐,而她的教育方式,也呼應了 DFC 的 4 步驟,第一步首重「感受」, 強調讓學生親自去體驗、發現問題的所在,接著鼓勵他們運用「想像」,自己去思考出解決之道,進而付諸「實踐」並與他人「分享」實踐的過程。
    「我把每個孩子都當成小創業家在看待,人生太有趣了,到處都有錢賺,只等他們去發現,看看他們能夠開創出什麼可能。」

    天生具備分享的基因,打造「全天 24 小時不打烊的教學淘寶網」

    走在教育的路上,溫美玉總有用不完的精力與耐心,她樂於帶著孩子體驗各種活動,並引導大家共同合作,這樣的特質,不僅讓溫美玉成為學生的「指路人」,更因她樂於分享的性格,為不少在教學路上遭受困境的老師們指引方向。
    她在 2013 年開創「溫老師備課 Party」 社團,無償地將自己在教學現場的經驗與想法與大家分享。她形容,這個社團就像一個「全天 24 小時不打烊的教學淘寶網」,讓有需求的人在此找到解方;同時,它也是一個心靈歸屬,讓有想法的人在此交流分享,串起一個獨特的支援網絡。
    溫美玉表示,分享教學經驗與案例是自己一直以來的習慣,「我的課程不會在下課鐘響的那一刻就結束,而是透過整理及書寫,直到在網路上分享的那一刻,才算真正『下課』」。從無名小站部落格寫到臉書社團,幾十年來不曾間斷。
    為了加快傳播分享的速度,溫美玉甚至把自己每個月的薪水拆成一半,聘請一名助理老師,協助她將上課的內容都記錄下來,時常忙碌了一天,回到家裡仍堅持要整理紀錄、上傳臉書,「我當天能寫,就一定會寫出來,最慢 3 天內一定要完成,不然我會很痛苦呀!」
    如此堅持,只因天生就存有樂於分享的基因,溫美玉笑稱自己的急公好義、樂善好施,皆源於從小生長的家鄉美濃,「因為我們位處盆地、鄰近地區皆是閩南人的緣故,讓美濃地區的客家人特別團結、同體感很重。」回憶成長背景,溫美玉說道:「那時我爸爸擔任里長,我們家是開放式的,親朋好友到我們家來可以直接開冰箱拿東西,不用特別告知。」
    對溫美玉來說,「當你有能力,為什麼不分享?」就如本能般的理所當然。
    骨子裡熱愛分享的本能,驅動了溫老師備課 Party ,也促成《溫美玉老師的祕密武器:班級經營與寫作》、《溫美玉備課趴:情緒表達與寫作的雙卡教學實錄》及《溫美玉數學趴:從思考表白到自己出題,用任務點燃數學力!》等教學相關的著作出版。爲那些教學時碰到的難題,提供更多元的解決辦法。
    每每在演講或是研習現場,都有老師向溫美玉表達感謝;而最令溫美玉印象深刻的,則是那些深夜傳來的求救訊息或電話,即便她已經在浴室中準備洗澡了,還是不忘回撥,爲對方指點迷津。
    具備耐心且擅於溝通的「指路人」特質,讓溫美玉在面對他人提出的教學問題時,都能以同理心出發思考解決方案。
    「教室是封閉而孤單的環境,」因此,DFC 的最後一步「分享」就格外重要,溫美玉致力將成功的教學經驗與策略分享出去,讓每個遭受挫敗的教師,重新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以期能促成正向循環。
    雖然明年預計要從台南附小退休,溫美玉對教育的熱忱仍全年無休。問及一路走來的挫敗和挑戰,她回以燦爛無比的笑容:「沒有什麼挑戰耶,」走在教育之路,溫美玉奮力前行,「當你向著陽光走,其實並不是沒有黑暗,而是你看不見,如此一來,你永遠能量滿滿,前程光明。」
    核稿編輯:金靖恩
    【第八屆 DFC 挑戰分享季】與孩子一起用設計改變世界
    一起來看全臺孩子們都感受到並且解決什麼問題吧!
    5/26-6/10,全臺超級英雄集合在花博園區-流行館,透過為期 16 天的問題解決故事展及一場故事分享大會,介紹隱藏在臺灣各個角落的超級英雄。
    閱讀文章
  • 專訪 One-Forty:「對事情有好奇心,你才會找到自己被需要的那件事」設計最貼近移工需求的服務,使移工來台的旅程既獨特又值得

    專訪 One-Forty:「對事情有好奇心,你才會找到自己被需要的那件事」設計最貼近移工需求的服務,使移工來台的旅程既獨特又值得

    文:郭潔鈴
    若你曾於禮拜天行經台北車站大廳,應不難看見許多異國的面孔,常一圈圈地席地而坐。這群人是來自東南亞的移工,在台灣大多擔任家庭看護、工廠勞工、漁船漁工等工作,儘管在台人口高達 60 多萬,相當於每 40 個台灣人就有一位東南亞移工,但是多數台灣人的視線,就如同在台北車站匆忙趕路的旅客一樣,鮮少對這群來異鄉打拼的遊子投以關心的目光。
    在茫茫人海中,兩位商學院畢業生陳凱翔和吳致寧,看見了移工面臨的困境。移工因為語言、文化隔閡,以及大眾的刻板印象,往往難以融入社會環境;再加上來台從事的大多為勞力密集產業,回家鄉後很難找到更好的工作,於是只能繼續從事低薪的勞力工作,甚至會因經濟因素被迫再次出國,陷入貧窮的惡性循環。
    不將移工當外人,而是當朋友的陳凱翔和吳致寧,為了改善移工的處境,於 2015 年成立非營利組織 One-Forty,致力於東南亞移工的教育,幫助他們習得有用的知識技能,並開辦文化交流活動,搭起移工與台灣人之間友誼的橋樑。

    感受:從好奇到同理移工困境,盼望「拿自己的幸運做點什麼」

    談及當初為何開始關注移工議題,陳凱翔坦言:「其實對我來說,倒不是一開始就關注這個議題,而是對他們有好奇心。」在菲律賓旅行的途中,陳凱翔從當地結交的朋友得知,有許多菲律賓人的親戚都在台灣工作,才意識到在台移工的人數之多。
    因此回台灣後,陳凱翔宛如開啟一扇新世界的窗,開始走訪菲律賓移工群聚的地區。「一開始我把它當作生活周遭的旅行,我去找菲律賓朋友,他們帶我去他們的區域,例如菲律賓人開的餐廳、小吃、網咖、卡拉 OK 之類的地方。」隨著一次次拜訪,陳凱翔與移工的連結越來越緊密,也讓他萌生為這群朋友多做一點事的念頭。
    而 One-Forty 的另一位創辦人吳致寧,則是因為聽到一位移工的人生經歷,深感這個世界的不公平,「聽過移工的故事之後,就覺得我的煩惱好像非常的微不足道。」
    讓吳致寧感受如此深刻的,是一位 20 多歲女孩 Yani 的故事。
    Yani 的爸爸一直盼望女兒能夠上大學,望女成鳳的他甚至為女兒存了一筆就學基金,然而非常遺憾的是,Yani 爸爸遭逢意外過世,Yani 不得不將原本的存款用來籌辦喪事,更要扛起經濟重擔,賺的錢全部拿來貼補家用,原本的求學夢只能煙消雲散。
    當時湊巧有朋友告訴 Yani,來台灣工作能賺取兩、三倍的收入,為了完成自己和爸爸的夢想,Yani 勇敢地隻身一人前來台灣,一邊就讀印尼空中大學商學院一邊工作。
    「如果我今天跟移工一樣,出生在印尼,出生在他的家庭,那我很有可能會成為東南亞移工來到台灣,20 幾歲就從事照顧老人家的工作,一待就是 10 年以上的時間。」
    聽到同年紀女孩的人生故事後,吳致寧感慨道,「我今天非常幸運地的出生在台灣,出生在我的家庭,讓我有資源受到良好的教育,我好像可以拿我的幸運去做一點什麼,讓他們的人生有所不同。」
    如同 DFC 挑戰的第一步「感受」,陳凱翔和吳致寧因緣際會之下,感受到移工的困境,並與他們建立起連結,使陳凱翔和吳致寧想用自己的一份力量,為朋友的異鄉生活帶來改變。

    想像:嘗試不同解決辦法,發掘移工心底願望

    DFC 挑戰的第二步,便是透過「想像」與創意嘗試不同的解決辦法,再找出最適切的做法。起初陳凱翔和吳致寧嘗試了眾多幫助移工的方法,包括賣印尼的傳統料理——炸樹薯,讓移工在台灣能吃到懷念的家鄉味;或者開發包裹服務,協助移工寄送郵件或包裹回家。
    然而當時不得要領的兩人,樹薯口味做得不夠道地、包裹服務也不了了之,只好另尋他法。正巧陳凱翔在印尼移工組織的同鄉會擔任中文老師,一次剛過完年的課堂上,陳凱翔請學員上台分享新年新願望,有了意外的收穫。
    「原本我以為會聽到他們說,加班加少一點、薪水多一點、老闆對我們好一點等願望,可是我那一班大概 10 幾個學生,有超過一半站上台來分享時都說,我想要在台灣努力存錢,回家鄉開一家店。」
    移工想回國開店的單純願望,在當時卻找不到任何相關課程能夠協助他們,使陳凱翔感到相當震驚。「這對我來說是一件不會很難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可能是影響回國以後一輩子的事。」大學就讀商管科系的他,便有了貢獻所學的念頭,成為創辦 One-Forty 第一個計畫——「移工商學院」的契機。

    實踐:扎實做田野調查,設計出最符合移工需求的計畫

    一群台灣人想為另一群過去不太熟悉的東南亞移工設計課程,一開始難免毫無頭緒,因此陳凱翔和吳致寧透過訪談跟田野調查,一步步地了解移工的需求。陳凱翔說道:「當時我們很常在禮拜天去台北車站做訪談,問他想要開什麼樣的店、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希望學到什麼樣的東西,我們其實花了很多時間去知道他們要學什麼,以及建立信任感。」
    花了 3 個月籌備移工商學院課程的陳凱翔和吳致寧,第一學期僅招募到 15 個學生來上課。「印象最深刻的是開學典禮那一天,那時是 2015 年 7 月,」昔日記憶在眼前展開,陳凱翔清楚地回憶道,「在那堂課裡我們叫他們畫了人生地圖跟夢想拼貼,我跟 Sofia(吳致寧)聽到他們的人生故事都覺得很感動,因為他們來台灣工作很辛苦,還願意用放假的時間,相信一群才剛開始、什麼都還不懂的年輕台灣人。」
    儘管初期的課堂規模很小,卻對移工、對陳凱翔和吳致寧兩人皆帶來深遠的影響。「上完這堂課有很深的感觸是,我們只是盡自己的力量做一點事情,但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非常感謝的。」目前第一批學生大多已回到印尼,但是仍持續與 One-Forty 團隊保持聯繫,且部分學員真的順利在家鄉開設了商店,一圓創業夢,往後無論是婚喪喜慶,或是開設商店的開幕式,都是這群難能可貴的朋友再相聚的機會。
    第一學期的課程獲得正面回饋後,陳凱翔與吳致寧便著手籌備第二學期的課程,這次兩人有了新的想法,試著將設計思考的模式套入課程中。「我們希望讓移工自己去解決自己的問題,不是讓台灣人去幫助他們。」吳致寧表示。
    不過這次的課程,卻讓 One-Forty 團隊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學生頻繁缺課,甚至最後老師比學生還多。吳致寧分析當時的狀況,「我們忽略到移工是沒有辦法連續放假的,所以在做專案時,他沒有辦法從這一堂跟到下一堂、再跟到下一堂,導致中間加入的人不知道要做什麼。」
    精心準備的課程卻無法發揮最大效益,使團隊感到士氣低落,甚至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吳致寧表示:「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困難是,要一直感受或確定我們在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這取決於移工是不是願意來上我們的課。」
    幸好當時 One-Forty 正要進行每年兩次的例行田野調查,團隊前往印尼拜訪曾來台灣工作的移工,聽取他們在家鄉遇到的困難,並與他們分享 One-Forty 在台灣教授的課程。當時移工給予非常正面的回饋,使得 One-Forty 團隊重拾信心,「他們覺得這些課程有助於移工改善回家鄉後,因為沒有技能、找不到工作,導致再次離家的困境。透過這次的田野調查,我們又找回當初為什麼要創立 One-Forty 的初衷。」吳致寧的笑容裡多了幾分堅定。
    「我們一直在實作、失敗、調整的過程中,慢慢讓我們的計畫變得更完整,」吳致寧坦言,One-Forty 的組織風格,便是「做就對了」,透過移工給予的回饋反覆調整計畫,讓服務能夠最貼近移工的需求。
    目前 One-Forty 最主要的三大計畫,包括「移工人生學校」、「東南亞星期天」和「移工故事頻道」。
    移工人生學校是移工商學院的延伸,除了原本的理財課、企業管理課之外,更增加了中文課、電腦課、化妝課等課程,為的就是讓移工能更快適應台灣的環境,並幫助他們回國後更能運用所學,開展夢想的生活。
    東南亞星期天源於移工希望認識更多台灣人的需求,透過每月一次的文化交流活動,讓移工和台灣人一同從事有趣的事情,像是一起煮飯、一起野餐、一起走訪台北的移工聚落等等,也使得台灣人有機會進一步理解移工在台的處境。
    移工故事頻道則是因為 One-Forty 團隊總是深受移工的故事感動,因此盼望透過文字、影像、策展等各式各樣的傳播管道,讓這份感動能擴散的更遠。
    「我們的使命是 Make Every Migrant's Journey Worthy and Inspiring,」歷經一段「從做中學」的時光後,吳致寧歸納出 One-Forty 可提供的核心價值,「移工出來不只是賺錢,更可以培力自己,他的故事還能啟發更多的台灣人。」

    分享:培力與倡議雙管齊下,不斷擴大影響力

    成立 3 年以來,One-Forty 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在移工培力方面,實體課程已招收超過 300 個學生,更有超過 120 支線上教學影片,總瀏覽人次超過百萬;在向台灣人倡議方面,也已舉辦超過 30 場東南亞星期天活動,共計有超過千位台灣人參加、並因而拉近與移工的距離,更撰寫 100 篇以上的文章,將移工的故事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然而,最讓陳凱翔與吳致寧兩人感到振奮的不是這些數據,而是移工們真實生命的改變。
    陳凱翔分享道,有位上過 One-Forty 課程的移工 Warti 回國後,真的開了一間服飾店。「她回去半年,服飾店就變得生意太好,讓他常常忙到半夜,而且半年內就請了 4 個員工幫忙,」陳凱翔眼裡透著驕傲的光芒,「聽到這個消息很有成就感,看到他回去有了自己的夢想,店越來越大、收入越來越穩定,很替他開心。」
    當初感動吳致寧的那位移工 Yani,雖然沒有開店,但是在印尼的台商擔任中文翻譯,薪水比當地平均薪水高出很多;還有一位學生 Mandala,非常喜歡自彈自唱,現在組了一個樂團叫做 the Mandala's,每個禮拜都在全台各地巡迴演出。
    陳凱翔和吳致寧從對周遭陌生的族群感到好奇開始,到傾聽他們的需求、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最後能夠直指核心問題,做出關鍵改變,十分符合敏銳覺察身邊問題、並能分析問題成因的「探索者」特質。
    「我認為要當一個好的探索者,基本上要對很多事情有好奇心,」陳凱翔表示,「東南亞移工就是我們會好奇的一群人,我們會好奇他的生活、他所遭遇的困難、還有他以後的夢想,因為好奇,你才會找到你被需要的那件事。」
    未來 One-Forty 仍將透過移工培力和台灣人倡議雙管齊下,改善移工現在與未來的生活,目前正積極與在印尼的台商接洽,盼望上過 One-Forty 課程的學員能成為企業搶手的人才。
    訪談的尾聲,陳凱翔談起他的抱負,「希望有一天當全世界講到移工議題,會想到 One-Forty,想到本地人跟移工的互動典範,會想到台灣。這是我們很長遠的目標。」夢想雖然遠大,但 One-Forty 團隊已堅定地走在實踐的路上。
    核稿編輯:金靖恩
    【第八屆 DFC 挑戰分享季】與孩子一起用設計改變世界
    一起來看全臺孩子們都感受到並且解決什麼問題吧!
    5/26-6/10,全臺超級英雄集合在花博園區-流行館,透過為期 16 天的問題解決故事展及一場故事分享大會,介紹隱藏在臺灣各個角落的超級英雄。
    閱讀文章
  • 專訪蘇文鈺:想讓偏鄉變成樂土,從看見自己的家鄉開始—— Program the World 計畫,讓程式與生命教育並行

    專訪蘇文鈺:想讓偏鄉變成樂土,從看見自己的家鄉開始—— Program the World 計畫,讓程式與生命教育並行


    社企流/文:郭潔鈴
    一般大學教授的日常生活,多半忙於做研究、發表論文,不過成大教授蘇文鈺的「課後活動」很特別,他長年開車往返離台南一小時車程遠的嘉義小漁村,只為了教當地的孩子寫程式。
    有感於台灣資訊科技教育的不足,2013 年蘇文鈺創辦「Program the World」計畫,帶領研究生走入偏鄉教孩子寫程式,盼望孩子藉此學會一技之長,翻轉貧窮人生。
    計畫推行多年後,如今他更希望從程式教育轉為生命教育,讓孩子不只是學會寫程式,學成後更懂得回饋家鄉,替偏鄉創造正向循環。

    感受:大學生的迷惘,從小學就開始

    曾於美國留學多年,回台後於成功大學任教的蘇文鈺,經歷 20 多年在教學現場的觀察,他感受到台灣的教育現況,並不太符合世界進步的趨勢。然而龐大的結構性議題,絕非一人之力可以解決,於是蘇文鈺決定從自身的專業背景——資訊科技開始思考,該從何處著手改善教育的問題。
    蘇文鈺從身邊的學生開始觀察,「我觀察我大學部跟研究所的學生,大概是教改前後那幾屆,他們比較傾向問封閉式的問題,表示這個問題侷限在一個範圍內,而且是有答案的。他會期待老師把後面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都講清楚了,才開始動手做。」
    他發現許多學生習慣被動地等待標準答案,較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往往因此喪失探索不同可能的機會。蘇文鈺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我國小六年級就自己去買烙鐵、電子零件來焊了。」反觀現今的小學生,往往期待師長替自己安排生活中的大小事。「追根究柢,這個迷惘不是從大學才開始,而是從小學就開始迷惘了。」
    因此蘇文鈺認為,假如想訓練孩子獨立思考,需從教育的源頭做起。如同 DFC 挑戰 4 步驟的第一步「感受」,蘇文鈺依據自身的教學經驗發現問題,並進一步探索背後的原因。

    想像:突破既有框架,落腳始料未及的地點

    DFC 挑戰的第二步,是透過創新與創意思考解決辦法。蘇文鈺認為程式設計是培養邏輯的開始,有了基本的邏輯,才能進一步深度思考,再加上本身的資訊專業背景,從一開始蘇文鈺就決心以推動程式教育為目標。
    不過蘇文鈺坦言,一開始對教授程式設計的想像,只侷限在菁英教育,因此原本想從台南一中、台南女中等學校做起。不過由於高中升學壓力大,學校很難開放額外的時間讓學生上程式設計,蘇文鈺的首次嘗試便處處碰壁。
    山不轉路轉,「當時跟我一起發起 Program the World 的兩位研究生,在聊天的時候想到,為什麼不從弱勢的孩子開始?」蘇文鈺十分贊同這個想法,因為學習程式設計不僅能培養邏輯思維,還能培養專業,讓弱勢孩童們未來有機會自行創業,翻轉人生。
    因此蘇文鈺突破既有的思維,改變目標對象,從台南市附近的育幼院接洽起,不料,這些育幼院也難以接受讓小孩學程式的點子。「他們覺得這是一個奇怪的想法,『我們的小孩連國語英文都不懂,為什麼可以寫程式?』」在接洽了許多單位、打了無數通電話之後,最終 Program the World 計畫的落腳處,在嘉義東石鄉一處偏遠小漁村裡的過溝基督教會。

    實踐:前往偏鄉,陪伴孩子學習程式教育

    2014 年暑假,蘇文鈺帶著兩位研究生第一次踏入過溝教會,打算教授 Scratch 程式。這款程式將程式碼化為圖像化的積木,小朋友只需透過拖拉積木就能寫程式,因此是初學者最容易上手的程式設計工具。
    蘇文鈺懷著興致勃勃的心,將電腦發給 15 位過溝學生,沒想到學生彷彿脫韁的野馬,一心一意只想上網玩線上遊戲,甚至和鄰座好友開起同樂會。吵雜混亂的情況,讓從沒管過上課秩序的大學教授十分頭疼,最後課沒上成,只好灰心喪志的返家。
    第二次上課,蘇文鈺和研究生努力思考後想出妙招,將學生的座位前後錯開,使他們無法回頭跟後面的同學互動,更把較愛講話的同學兩兩拆開。最後教室的確變「安靜」了,不過孩子們卻只是靜悄悄地打著電動,依然沒有專心聽課。
    第三次上課,蘇文鈺決定發動人海戰術,多帶了 7 位研究生前往,上課時每位學生後面都有一位老師盯著,這次學生終於肯乖乖上課了。之後每星期學生都會調整座位,課堂上不斷上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戲碼,卻也加深了師生之間彼此的了解。
    蘇文鈺體會到,孩子學習更重要的是細心陪伴。傳統課堂上一位老師對上數十位學生,難免有學生脫隊、甚至被放棄,最後連學生也自己放棄自己。
    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一整個暑假的課程,師生比始終維持在 1:1.5,儘管幾乎耗盡了整個實驗室的人力,但是學生的確慢慢步入軌道。最後蘇文鈺設計的過關考試更是別出心裁,考試期間可以上網、可以看書、可以自由進出考場,只要在規定時間 8 小時內寫出要求的程式就過關。
    原本學生興高采烈地想要翻書找答案,卻發現怎麼找都找不到,蘇文鈺的巧思正是想要告訴學生,並不是凡事都有標準答案,而且解答也不一定只有一種。
    通過過關考試後的學生,可以在下一個寒暑假選讀進階課程,例如 APP Inventor 或 Arduino 課程,繼續往程式設計的路精進。

    反思:想使偏鄉變成樂土,需帶動正循環

    在成大和過溝之間披星戴月地往返兩年之後,蘇文鈺漸漸發現了新的問題。「我到那地方最大的感想是,政府不管投再多的資源到弱勢地區,它就像無底洞一樣,你沒有辦法救他,你給他釣竿都沒有用,(因為)他釣完魚就離開了。」
    蘇文鈺感嘆道,讓孩子學程式設計,就像是給他釣竿,只讓一個人可以豐衣足食,卻沒有辦法解決整個村子的貧窮問題。「我希望偏鄉要變成樂土,」蘇文鈺口中的樂土,是鬼島、鬼村的反義詞,是人人都願意在此安居樂業、回鄉耕耘的土地。
    想讓偏鄉成為樂土,蘇文鈺認為,一定要讓「正循環」開始轉動。「我們一直在灌輸(孩子)一個想法,你今天所得到的東西不是理所當然的,這個社會跟父母給你的東西不是理所當然的,那你長大之後願意回來,開始帶你的弟弟妹妹嗎?」
    如此的反思,對蘇文鈺自己也帶來很大的改變,「我從一個認為 Programmimg is everything 的教授,變成 Programming 只是輔助工具。」蘇文鈺希望,讓程式設計成為配角,主角則是生命教育,讓孩子在玩科技的過程,跟家鄉產生更多的連結。
    再加上,當時正巧教育部宣布要將資訊科技納入課綱,程式教育將成為國、高中的必修課,不少老師無所適從。「我也很害怕資訊科技或程式教育又會變成學科,」蘇文鈺面露擔憂的說,「本來我們希望訓練很多小孩會寫程式,把台灣變成一個科技大國,最後卻變成可能沒有小孩想要來寫程式了,(因為)你把他的胃口在國小國中都破壞掉了。」
    種種因素相加之下,蘇文鈺決定使 Program the World 計畫的方向大轉彎。從 2016 年開始,Program the World 不再強調程式設計本身,而是強調程式能夠幫助學生完成的事;此外,Program the World 的主要目標對象,也改成培訓老師,協助老師開發程式設計教材,「我們希望幫老師變強。」透過培訓各地的師資,讓蘇文鈺理想中的程式與生命教育得以遍地開花。

    分享:成為搭舞台的人,不斷擴散影響力

    從 2016 年改變目標至今,Program the World 已跨出嘉義的小漁村,足跡遍布全台,在南投、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台東、花蓮等地區都有夥伴學校,共計 20 多間。
    蘇文鈺自豪地分享道,每個地區的學校都會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端看當地老師對哪個主題有興趣,例如彰化一所生態豐富、有著優美老樹的古老小校,就將「生態」與「樹屋」訂為教育主題。
    眾多計畫中,目前發展最為完整的是南投的「看見家鄉」計畫和彰化的「老屋」計畫。看見家鄉計畫讓學生親自操作空拍機,從空中的角度去看見家鄉的各種樣貌,接著學生需要操作各式各樣的剪接軟體,將影像內容製作成一部紀錄片。
    老屋計畫則是結合了木工、3D 列印、雷射切割、程式設計等知識,課程完成後,學生能更加了解家鄉內那些很有可能被拆除、或已經拆除的老屋構造,進而產生保護文化資產的意識。
    不過並非每一個計畫都發展得順風順水,蘇文鈺表示,Program the World 無時無刻不在冒險,曾經發想的 8 個、10 個可能的專案,最後就只有一、兩個會存活下來。
    「你接不接受那 80% 到 90% 的失敗?如果你接受,就努力去做,」自嘲是極端理想主義份子的蘇文鈺表示,「我們總是會覺得,那 1% 的可能性永遠都是最美好的。」
    這樣抱持大膽、開放精神的「冒險者」特質,使蘇文鈺欣然接受失敗的可能性,即使未來某一天組織消失了仍會勇於面對。
    「Program the World 這個組織,我覺得早晚是要消失的,但是老師這個職業不會消失,」蘇文鈺表示,「我希望 Program the World 是一個搭舞台的人,讓我們輔導過的老師站上舞台,去影響他的周圍。」
    長年修習佛法的蘇文鈺感性的表示:「就像無盡燈的法門,你是一盞燈,一盞燈點亮 10 盞燈,10 盞燈就可以點亮 100 盞燈。」
    核稿編輯:金靖恩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良心很讚,記得要用:實踐企業倫理精神,一起成為改變的力量》專題 面對層出不窮的社會和環境問題,有個東西很讚,我們一定要知道——那就是「企業倫理」。從知名影劇、日常生活與企業經營等角度,認識企業倫理內涵,一起成為促進正向改變的力量! >>>閱讀完整專題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