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海洋玩透透 2.0:來一場秋高氣爽的永續旅行!

陸地海洋玩透透 2.0:來一場秋高氣爽的永續旅行!

時值秋日颯爽,正是出外郊遊踏青的好天氣。10 月連假,讓我們一起從陸地到海洋,認識全台永續旅行多元的實踐方法與樣貌,並一同探討如何使島嶼上豐富的自然與文史資產,得以世代為人所見。

專欄文章

5篇)
  • 這次假期,別再報復性旅行!蒐羅全台 10 大永續旅遊景點,給自己和土地一趟放鬆之旅

    這次假期,別再報復性旅行!蒐羅全台 10 大永續旅遊景點,給自己和土地一趟放鬆之旅

    社企流/文:高捷
    隨著台灣進入後疫情時代,國內的「報復性出遊」興盛,而隨著人潮淹沒各大景點、垃圾過量、環境超載,「永續旅行」(Sustainable Tourism)也再次被提起與重視。
    根據「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Global Sustainable Tourism Criteria,簡稱 GSTC)所制定的準則,永續旅遊共有 4 大面向,分別是永續經營管理、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文化衝擊最小化、環境衝擊最小化。換言之,永續旅遊的核心不只著重在環境保護,也涵蓋了在地經濟發展、經營者本身的永續思維與文化傳承等面向。
    面對接下來的假期,你已經安排好出遊行程了嗎?以下整理北、中、南、東共 10 個符合永續精神的旅遊景點、文末亦分享 GSTC 提供的旅行建議,讓你我在開心出遊的同時,也能共同守護土地,讓美好的體驗得以延續。

    全台首座綠建築——北投圖書館

    被國外旅遊網站選為世界十大最酷綠建築的台北北投圖書館,位於生態密林的北投公院內,是台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
    這座圖書館採用太陽能發電,並透過雨水回收系統來灌溉植物並作為廁所用水。在建材上,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木材與鋼材,同時利用自然採光等方式來減少電力使用。圖書館旁則有樹林與荷花池畔,讓人可以緩緩散步、放鬆心情。

    隱身淡水的綠色秘境——滬尾藝文休閒園區

    造訪淡水,多數人想到的或許是老街、漁人碼頭、紅毛城等景點。而就在距離紅毛城走路大約 10 分鐘之處,有一座獲綠建築最高等級標章的「滬尾藝文休閒園區」也相當值得一訪。
    踏入園區之中可見一片草地、綠樹,以及生態池;園區內的建築以低調簡潔的白色設計融入周圍的綠色環境,建築本身則是透過綠化、設置能源管理系統等方式達到節能減碳的功效。
    園區旁則有淡水河支流行經,此溪流過去曾是條臭水溝,經園方整治後如今則成為生態豐富的親水空間。

    奪得「金點設計獎」!創下台灣風景區先例——基隆和平島

    位於基隆的和平島,自 2017 年開始推動為期 10 年的永續轉型計畫,走出有別以往的新路。計畫執行初期,經營團隊採取以美學充實景點內涵的策略,重新設計和平島的品牌識別系統,一舉奪得 2019  年「金點設計獎」,令人眼睛一亮。此外,團隊還替和平島內獨特的岩石地形注入故事,號召居民一同為岩石命名增進認同感。如今,由民眾參與命名的岩石如法老岩、黑鳶岩、金剛岩等已成園區內的熱門打卡點。
    在環境面向上,園區內推廣零廢棄,以共享杯代替一次性紙杯、以天然沐浴鹽取代洗潔精;此外,園區亦融入環境教育,以限量預約的小團導覽方式,在觀光與保育間達到平衡。而在社會經濟面,園區優先支持當地採購、選擇具當地自然、文化特色之產品或服務。在這裡可以買到當地產製的石花凍、還有以海洋廢棄物再製的項鍊、耳環等。

    獲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認證——集集兩腳詩集生活旅店

    獲得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認證的集集兩腳詩集生活旅店,透過在地物產與小農食材採購,讓旅宿經營與社區經濟結合。
    在環境面向上,旅館內不提供一次性備品,也使用可分解的清潔用品,節能方面則有手動熱水循環,在使用熱水前預先啟動,避免熱水因為維持不停循環流動而喪失熱能且過度消耗。

    低碳建築聯盟鑽石級肯定——日月潭散步的雲

    同樣位於南投的日月潭生態民宿「散步的雲」,則進一步檢測建築碳足跡,並以超過 20% 的減碳績效獲得低碳建築聯盟( Low Carbon Building Alliance )鑽石級肯定。
    散步的雲座落於頭社盆地,該地生態物種豐富,民宿主人為維持自然景觀樣貌,在建造民宿初期便決定要以友善環境、融入自然為主;在建築座向也做過設計,用以迎接吹過日月潭的涼風,減少空調使用。而民宿內全面採用雨水回收、節能空調與 LED 燈具,並使用小型風力與太陽能發電來達到減碳目標。
    客房早餐則以在地農民產製的蔬果、茶為主,呈現當地風味;客人也能在此租借單車、農村體驗、生態導覽,讓民宿與社區經濟成為共生關係。

    回收廢紙建造「紙房子」——屏東大茉莉農莊

    位於屏東的大茉莉農莊,園區內房屋都是以紙磚頭建造裝修,希望傳遞認識環保、永續的概念。農莊主人回收廢紙,透過撕碎、弄濕、填入竹製模板固定等步驟,製成紙磚頭,並用些許水泥固定磚塊,層層堆疊造屋,外層則用防水漆保護。
    在此農莊中,除了一探全台第一間紙房子的樣貌外,亦可參與紙磚 DIY 課程,認識廢棄物再製的過程。

    全台唯一梅花鹿復育工作站——恆春社頂部落

    位在屏東恆春的社頂部落,則以提供完整的生態遊程服務來推廣永續。作為全台唯一復育梅花鹿的工作站,社頂部落與專業團隊進行保育任務,並結合生態教育在白天推出梅花鹿尋蹤體驗、晚上則能隨著部落解說員的腳步認識社頂夜間生態。
    社頂部落是排灣族部落,後陸續有漢民族遷入,傳統的農墾、狩獵、採集讓部落有了豐富的生態知識,因該部落範圍涵蓋社頂自然公園、高位珊瑚自然保留區、梅花鹿復育區等,因此生態旅遊不只是遊程,更透過生態巡守、監測來兼具保育與復育的功能。而旅遊收益則回饋部落,將部落的傳統文化、知識保留並傳遞給更多民眾。

    無塑島嶼——小琉球

    每年吸引近百萬名遊客造訪的小琉球,自 2018 年起,由屏東縣政府與民間團體共同發起「小琉球無塑、低碳島示範計畫」,推動當地居民與遊客共同落實塑膠減量。
    當地餐廳全面禁用免洗餐具、旅宿亦不提供一次性包裝的盥洗用具,鼓勵遊客自備用品與餐具登島。淨灘更被觀光局列為到小琉球「必做」的活動之一,已連續舉辦 5 年的「小琉球愛龜減塑活動」,鼓勵大眾淨灘撿垃圾,參與者可獲得小琉球專屬的「海灘貨幣」至在島上店家消費享折扣優惠。

    無圍牆博物館——台東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

    保留的豐富生態與自然資源的東部地區,隨著鐵路與公路的建設發展,大量遊客的到訪、財團的投資,也正在改變地方的生態。
    在台東離市區 30 分鐘車程的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沒有一般博物館的大門、鋼筋水泥、圍牆,只有自然樹林。這裡保留最原生的環境,不做文宣也不設路標,隱身於山林之間。
    17 年前,在地的布農族居民阿力曼得知有財團要收購該片土地,隨即四處籌錢要保住這片森林。隨後他與族人合作成立基金會,以環境信託的方式來管理園區,並希望傳承在地文化。全區沒有電力設施、商店,吃飯要自己生火,訪客被規定要關手機,在導覽時則不使用麥克風,種種要求是為尊重自然、更要讓到此的人與自然共處。

    泰雅族秘境一日遊——宜蘭不老部落

    沿著羅東鎮的溪床往源頭去, 20 分鐘車程就可以來到「BulaBulau 不老部落」。泰雅族人世代居住於此, BulaBulau 在泰雅語中有閒逛的意思,在這片土地上,部落居民延續傳統來生活,從飲食、祭典遵循祖先的古法,也守護這裡的生態與環境。
    不老部落主要提供一日遊程,會依照不同的季節、作物來調整導覽路線,不同時節有不同風貌,而自給自足的生活也讓到訪者學習這裡的烹飪與飲食方式,如上山採藥與摘菇、飼養雞羊等,在這裡過著這裡的生活,就是遊程的主要內容。

    身為一名旅人,一個微小舉動便會大大影響在地

    如同前述所提,每個旅人、遊客的行為都會對在地有所影響,身為旅行者,我們更可以從小細節中來實踐永續的旅行模式。據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GSTC)提及,以下有幾個建議供旅人參考:

    旅行前

    1. 補充目的地背景知識:了解在地的歷史背景、傳統文化,讓你與目的地更親近
    2. 學幾句當地語言:像是簡單的「哈囉」、「謝謝」等用語,學會幾句當地語言,能拉近你與當地人間的距離
    3. 選擇友善環境旅宿:挑選具備環保標章、GSTC 認證的旅店
    4. 盡可能地精簡打包:試著簡單打包所需用品、輕裝上路
    5. 探索不同交通方式:盡可能地放大交通效益、降低碳排放

    旅行中

    1. 參與當地文化:品嚐在地美食、在當地市場購物以及參加當地節日或體驗
    2. 支持在地產品及服務:購物前可詢問商品來源,盡可能地支持在地商品,讓商業效益直接進入當地
    3. 避免過於激烈的討價還價:事前了解當地的購物習慣,在殺價前可進一步思考:我省下的一筆小錢,對當地攤販而言是否更有效益?
    4. 僱用當地嚮導:請當地人作為嚮導,可從中獲得更貼近在地的經驗分享
    5. 尊重自然環境:自備餐具、盥洗用品降低垃圾生成;正確處理垃圾、做好分類及回收;減少水資源、電力消耗

    旅行後

    1. 向親友分享永續旅遊的心法:分享旅遊故事、照片,並提供他人實踐永續旅遊的方式
    2. 試著探索更多:將旅行中的收穫、對永續發展的作法融入生活中
    當我們有意識的成為負責任的旅行者,旅行才能讓人真正深入在地、帶來正向影響。
    核稿編輯:李沂霖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閱讀文章
  • 垃圾減量、體驗不減分——9 家兼顧環保與頂級享受的旅宿

    垃圾減量、體驗不減分——9 家兼顧環保與頂級享受的旅宿

    社企流/編譯:蘇郁晴

    限塑維護動物保護區——非洲波札那 Jack’s Camp

    南非波札那的豪華度假旅宿 Jack’s Camp 是一間零塑料度假村,座落於馬卡利卡里鹽湖,擁有約百萬英畝的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供到訪的遊客搭車觀賞,體驗南非當地風情,廣受遊客歡迎。
    因為是人人必訪的景點,過去便受到嚴重的環境污染。為此,Jack’s Camp 在為遊客進行搭車觀賞野生動物活動時,不提供任何塑膠水瓶和吸管,改以玻璃瓶替代,以維護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環境。此外,Jack’s Camp 在用電上則使用太陽能發電。
    Jack’s Camp 目前正重新裝修中,預計於 2020 年 5 月 1 日以 1940 年代的裝潢風格重新與遊客見面。
    除了南非外,東非坦尚尼亞政府也公告,自 2019 年 6 月 1 日起前往坦尚尼亞的遊客皆禁止攜帶塑膠袋入境。當局在入口的登機處設有檢查點,遊客除了可用夾鏈袋攜帶個人用品外,其餘塑膠袋均一律沒收。
    坦尚尼亞是禁用、部分禁用,或是需對一次性塑膠袋徵稅的 60 多個國家之一,其他位於非洲的限塑國家還有盧旺達、肯亞等國。

    全球第一間「全素套房」——英國倫敦河畔希爾頓飯店

    近來,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全素」的生活風格,不但能降低對動物的剝削與傷害,還能減輕過度飼養畜牧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位於倫敦的希爾頓飯店,便推出全球第一間「全素套房」,無論是房間內的家具配備,或是提供的點心、文具等全都由植物製成,不含任何動物成分。(同場加映:全球首間「全素套房」現身倫敦——從窗簾到沙發,100% 採用植物性材質
    房間內的沙發不使用動物皮革,取而代之的是由鳳梨纖維製成的 Piñatex 材質;枕頭中的動物羽毛也改為使用有機蕎麥、小米種子及竹纖維,客房中所提供的點心、盥洗用具、文具也都使用不含動物性成分的產品。

    世界永續組織 Green Globe 認證——馬爾地夫 Jumeirah Vittaveli

    觀光旅遊業是馬爾地夫規模最大的產業,為維護當地環境,許多旅遊勝地和飯店皆不鼓勵一次性塑膠的使用,尤其許多塑膠最後都流入大海中,造成海洋嚴重污染。
    馬爾地夫的度假村 Jumeirah Vittaveli 共有 43 間海灘別墅、46 間海上別墅以及一間擁有 3 個臥室、共 907 坪的超大總統套房,2018 年被世界旅遊獎票選為「全球第一蜜月度假村」。為了降低眾多遊客前來所造成的環境破壞,Jumeirah Vittaveli 裝設飲水機、提供可重複使用的環保水瓶,每年下來減少逾 7 萬個寶特瓶的產生。
    由於 Jumeirah Vittaveli 致力環境的永續經營與管理,2015 年起連續 5 年獲得世界永續組織 Green Globe 的認證。

    全面打造環境友善的度假村——格瑞納達香料島 Spice Island Beach

    近來,越來越多旅客希望在旅遊的同時,能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更多互動,因此要如何打造能平衡人與環境間共生共存關係的觀光勝地,是旅遊業最大的挑戰之一。
    位於北美洲格瑞納達的 Spice Island Beach 就是一個實踐環保概念的典範。
    該度假勝地全面進行環境友善措施,盡可能降低碳足跡的產生,其作為包括設置太陽能熱水系統、海水淡化工廠、降低消耗裝置、廚房自種草藥、自然堆肥等等。
    香料島海灘度假旅宿於 2014 年榮獲 Green Globe 認證,為當地第一間獲此認證的飯店。他們每年都持續發展新的環境友善措施。

    連續 3 年獲獎的最佳環保飯店——大洋洲斐濟 Jean-Michel Cousteau Resort 

    位於大洋洲斐濟的度假旅宿 Jean-Michel Cousteau Resort 連續 3 年獲得最佳環保飯店獎(Australasia's Leading Green Hotel award),他們致力提供優質奢華、環境友善的旅遊住宿體驗。
    這間五星級的度假旅宿享有珊瑚礁和山脈的美景。更重要的是,他們十分重視環境與生態保育,從晚餐至休閒生活措施的選擇都是以環境為出發點,例如,非磷酸鹽清潔產品和有機花園所提供的無化學成分溫泉乳液和藥膏。

    亞洲第一間零塑料旅館——泰國曼谷 Akyra TAS Sukhumvit 

    位於泰國曼谷的 Akyra TAS Sukhumvit 是亞洲第一個強制禁用任何一次性塑膠的精品旅館。它於 2018 年 5 月開幕,旅館內 50 個房間皆提供不鏽鋼水瓶,每層樓也都有飲水機讓遊客方便裝水。
    房內的沐浴用品是由有機油所製、以青錫容器承裝;垃圾袋則為可生物分解材質;衣櫥中更放置購物袋供遊客出門購物時使用。

    落實零浪費的度假旅宿——印尼峇里島 Alila Manggis 

    印尼東峇里島偏靜的海濱度假旅宿 Alila Manggis 堅守嚴謹的零浪費政策,並確保所有垃圾都有運送至永續資源回收設施中。
    Alila Manggis 非常注重節約用水,對此採取相當嚴格的控管,且他們擁有為有機廢物設計的堆肥系統,用以處理它們所製造的垃圾。此外,他們也進行許多綠色倡議行動,例如,建立塑膠收集區,並將收集的塑膠賣掉,把收入捐給環保組織「Greenbank」。
    目前,Alila Manggis 仍致力降低旅宿中無法進行生物分解的產品的使用,並尋找較為環保的方案。

    由在地材料打造的永續環保旅館——柬埔寨 Song Saa Private Island

    位於柬埔寨南部暹羅灣一帶的 Song Saa Private Island,取自柬埔寨語「情人」的意思,屬於一島一飯店的私人度假旅宿。Song Saa 擁有壯麗的海景,同時也是柬埔寨第一個生態旅遊據點。
    為了維持當地永續環保的生態鏈,旅館室內裝潢、家具等皆選用在地材料,比如茅草、原木及浮木等。另外,旅館主人也與海洋生態專家合作,設置珊瑚礁保護區和鳥類巢箱,維持島嶼的原始樣貌。
    頂級的度假環境、環保的經營模式使 Song Saa 屢獲旅遊獎項,包括 2019 年、2020 年連續獲得英國生活旅遊雜誌「Conde Nast Traveler UK」世界最佳旅宿金獎、2019 年獲選為奢華生活風格網站「Destination Deluxe Awards」的年度最佳生態旅宿等,在 2019 年共計得到了 8 項旅遊生活類的獎項。

    守護孟加拉灣——印度 Taj Exotica Resort & Spa Andaman Islands

    印度哈夫洛克島上的 Taj Exotica Resort & Spa ,已承諾並實踐保護孟加拉灣的生態系統好幾年。Taj Exotica Resort & Spa 在 Radhanagar 海灘上佔地約 46 英畝,其中用以支撐奢華別墅的支柱就是由永續人造林的木材所建造。
    該度假村擁有自己的飲用水裝瓶工廠、將濕式廢物轉化為氣體和堆肥的廢物處理沼氣設施以及用於收集雨水和部分太陽能的蓄水池。此外,Taj Exotica Resort & Spa 也使用由木瓜和竹子製成可生物分解吸管和紙張供遊客使用。
    誰說環保與奢華的度假體驗不能兼具?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永續概念,各旅遊勝地也接連祭出相應的措施,希望每位遊客在放鬆旅遊的同時,也能愛護周遭環境,如此,才能讓一切美好體驗永遠發展下去。
    核稿編輯:李沂霖
    參考資料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閱讀文章
  • 不疾不徐地在「島內散步」——他們在台北帶過上萬場導覽,現在盼建置全台的永續旅行生態系

    不疾不徐地在「島內散步」——他們在台北帶過上萬場導覽,現在盼建置全台的永續旅行生態系


    社企流/文:郭潔鈴
    「大家戴上耳機,將音量放小一些,我們即將進到老街囉。」跟隨島內散步的導覽團進到頭城老街,舉目四望皆是復古的紅磚建築,這裡是宜蘭頭城鎮最古老的街道,沒有觀光老街中常見的攤販生意,有的是世代在此駐足生活的居民日常。
    為了盡可能降低對當地居民的叨擾,導覽全程使用無線對講機,當日的導覽員兆廷不僅對老街歷史、建築特色瞭若指掌,更與居民們十分熟稔,此起彼落的打招呼聲,宛如街訪鄰居般串門子、話家常。
    「嘿!你怎麼又來啦!」「我來帶導覽呀!」兆廷帶領團員們深入老街,一同品嚐由年輕老闆娘細心熬煮的天然石花凍加上新鮮果醬,再與手藝精湛的鐵窗花師傅討教片刻,最後進入由藝術家老闆開設的老屋咖啡廳,在手沖咖啡香中觀賞攝影師張恆瑞用雙手採集的頭城美好時光。
    這條總長僅有 450 公尺的老街,卻讓人待上兩小時仍流連忘返。島內散步推廣的永續旅行,重視的正是與在地社區、文化歷史及土地環境有所連結,讓旅客用不疾不徐的步調,親身感受台灣土地的溫度。

    從大稻埕發跡,推廣重視「平衡」的永續旅行

    深耕大稻埕、台北街區導覽多年的「台北城市散步」,於 2019 年正式將品牌名更換為「島內散步」,並增加東北角、宜蘭與新竹等新路線,盼望跨出台北、將永續旅行的理念推廣至全台各地。
    家族 5 代皆生活在大稻埕的島內散步創辦人邱翊,2012 年開始了第一場大稻埕導覽,帶領人們看見他心目中與眾不同的大稻埕。
    人們想起大稻埕,或許會聯想到年節時熱鬧滾滾的年貨大街,但是一陣喧嘩過後,大稻埕又留下了什麼?邱翊徐徐說道:「年貨大街其實對大稻埕的環境影響非常大,留下了非常多垃圾、噪音、人潮,造成了交通阻塞,這些是一般人看不到的,所以我們希望可以避免這樣的觀光活動出現在地方。」
    與其走馬看花,不如留心駐足。島內散步推出的大稻埕導覽行程,便帶領旅客漫步台北保留最完整的老街區,探訪老屋新生與傳統商家,以及當地信仰中心的廟宇宗教,從文史角度認識不一樣的大稻埕。
    始終秉持永續旅行理念的島內散步,規劃行程時講求的不僅僅是步調放慢,更重視「平衡」。
    邱翊心中的永續旅行,可用「兩大兩小」說明,意即「顧客體驗度滿意最大、經濟效益最高;對文化資產影響最小、對環境影響最小」,而當前兩者與後兩者達到平衡,便是實踐永續旅行的最佳狀態。
    邱翊進一步舉例說明,過去股東只看財務數字,公司就只會追求最大商業利益,如今越來越多人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以及永續發展目標,便是為了往中間取得平衡,永續旅行的概念也是如此。
    當觀光效益不再以人次、消費金額為評估標準,而是更重視與地方文史的連結、以及對生態的關懷,將能更往永續旅行邁進。而當每一個旅客皆能減少對環境、對文化的破壞,台灣珍貴的文化遺產與生態資源,將能世世代代為人所見。

    島內散步與地方團隊、影響力客戶建立 3 方關係,盼促成台灣永續旅行生態系

    在規劃永續旅行上,已有 7 年豐富經驗的島內散步,2019 年起盼望更積極串連台灣各處的地方團隊,並將經驗與既有客群帶到地方,進而建立台灣的永續旅行生態系。
    邱翊深信:「我們必須要跟不同的地方團隊合作,因為唯有地方團隊才會比我們更清楚當地的風土民情。我們希望島內散步成為一個平台,將更多重視價值意義的影響力客戶,引介到地方產生實際的消費,建立一個 3 方的關係。」
    在與地方團隊的關係上,島內散步可協助地方團隊宣傳曝光、代銷行程,或者直接將地方團隊的遊程結合至自身導覽路線中,共享彼此的客群。島內散步未來預計也會投資合適的地方團隊,助其加速成長、成為可兼具商業模式運營與社會影響力的永續旅行服務提供者。
    目前島內散步主打的「漫步宜蘭的 5 種生活」5 條路線中,便廣泛地與地方團隊合作,包括在深溝農村推廣小農友善耕作的「慢島生活」、返鄉青年在蘇澳白米社區成立的 Hostel 兼餐廳「木益客棧」,以及頭城老街上各具特色的在地店家。
    在與旅客的關係上,邱翊表示,比起大眾市場,島內散步將更加鎖定有消費責任、有影響力的客戶,例如政府、企業或民間倡議團體。期許這群具有影響力的客戶,可於走入地方、看見地方真實的樣貌後,制定真正貼近地方需求的策略。
    邱翊分享,「其實在還沒進入地方前,你都會有自己的想像,但那個想像往往會有落差。所以我們想去縮短這個落差,讓大家感受地方真正的樣子,那地方才不需要改變自己。」
    島內散步作為地方團隊與影響力客戶之間的橋樑,將 3 者相互串連,宛若於旅客腳下,開啟了一條直達的連通道,使旅客透過島內散步建構的道路探訪各處景點時,可見識到最真實的在地樣貌。

    從認識到喜歡,進而建立台灣人的文化自信

    從小小街區走向全台各地的島內散步,至今已累積超過 8 千名會員、帶過上萬場導覽,使無數人更加認識台灣的美麗。
    邱翊分析,旅客參加完行程後,會經歷過 3 個階段:從認識台灣、喜歡台灣,最後進而建立對台灣的文化自信。
    就如同看過龜山島的日出,才知道一片天空可以有萬種顏色;吃過在地小農種植的鮮甜蔬菜,才知道簡單烹調就是美味;聽過在地大哥介紹的文史故事,才知道一磚一瓦背後都有回憶。旅客透過視覺、味覺、聽覺等感官體驗,親身認識台灣土地、進而愛上它,迫不急待渴望與所有人介紹它,是旅程過後所能獲得最大的寶物。
    「文化自信是我內心最想要做的事,我希望台灣人能夠勇敢地說出我是台灣人、我很愛這塊土地,我可以很清楚知道,如何對國際社會介紹什麼是台灣。」邱翊眼神堅定地說。
    今年取得「樹冠影響力投資」資金挹注的島內散步,預計在今年第四季正式成立旅行社,將能提供更多元的旅遊服務。未來,島內散步也盼望加深與亞洲永續旅遊市場的連結,吸引更多國際旅客進入台灣,使其親自感受這塊土地的溫度與美好。
    從鬱鬱蒼蒼的高山,到波光粼粼的大海,人們將持續踏上永續旅行的旅途,用雙腳感受每吋土地,用雙眼將美景盡收心底,並用心深刻珍惜山海。
    核稿編輯:李沂霖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專為力世代設計、史上最盛大的「2020 社會創新嘉年華」,開放免費報名中! 社企流今年度最後一場盛大活動「社會創新嘉年華」,10/31、11/1 在華山文創園區,有論壇、工作坊、社會創新市集等豐富內容。即刻免費報名,還送 100 元市集 coupon 券,渴望在工作中發揮影響力的你,絕對別錯過! >>>手刀搶票去
    閱讀文章
  • 看過大海的美,便明白環境永續的重要——台灣潛水用行動守護一片「藍海」

    看過大海的美,便明白環境永續的重要——台灣潛水用行動守護一片「藍海」

    社企流/文:李沂霖
    夏末秋初,陽光和煦,我們跟著「台灣潛水」的教練,緩緩步入海中。眼前是一片清澈的藍,剛下水感到的耳鳴不適,隨著反覆地吐氣得到舒緩。
    一上岸,有人討論海底見到的色彩斑斕的魚,用關鍵字查才知道是鸚哥魚;也有人讚嘆海中透明無暇,深深愛上海面下那片淨土。「曾有旅客告訴我,來台灣潛水讓他開始重視減塑的重要。」下水前幾天,台灣潛水執行長陳琦恩這麼說著。親眼見識過大海的美,喜愛它、希望保護它的情感便油然而生。
    讓人們開始親近海、認識海到保護海,「Bring ocean into your life」正是台灣潛水想要帶給所有人的核心理念。

    「在死掉的星球上,沒有生意可做」——保護環境,是讓潛水生意長遠經營的秘密

    台灣潛水於 1980 年成立,以海事工程起家,2005 年轉型為休閒潛水。現任執行長陳琦恩,自 16 歲起便跟著爸爸在海邊工作,他笑說:「每天看著碼頭、漁船、老人家,總是想著要逃離。」當時年輕的靈魂沒有心嚮大海,直到大學時期考到潛水教練執照、一次次徜徉海底世界後,才成了愛上海洋的轉捩點。
    擁有潛水教練執照,為陳琦恩帶來赴澳洲擔任中文潛水教練的機會,為期一年在凱恩斯(Cairns)的生活,徹底打開他對潛水產業的想像。「原來,潛水教練不是沒有唸書的人才做的工作;潛水產業的規模可以那麼大、前景那麼廣。」
    回到台灣後,陳琦恩開始思索,如何讓他手上的潛水事業走向國際、邁向永續。
    隨著一次次下潛,陳琦恩深刻體認到,發展潛水產業最關鍵的第一步,是永續的海洋環境,「環境要好,人才會來。」試想若潛入海中,眼前只見一片污濁、環繞身邊的不是多彩的魚群而是塑膠垃圾,想必沒有人願意再度下海。
    正如全美最大戶外用品公司 Patagonia 的信念——「在死掉的星球上,沒有生意可做」,陳琦恩深信,透過讓大眾認識海洋、進而保育海洋,維持海洋環境的永續,才是潛水生意的長遠之道。

    從公司治理到潛水體驗,台灣潛水貫徹「永續」精神

    陳琦恩期許台灣潛水不只是一間潛水店,更要為「服務海洋」盡一份心力。「我們全心服務的對象,不是客人而是海洋。今天我們帶人去潛水,是為了讓人愛上海洋、進一步保護海洋,而顧客參與潛水的商業行為,則是讓我們能持續經營的助力。」
    為了服務海洋,台灣潛水成立「藍色基金」,將公司淨利 20% 用於海洋保育相關行動。行動主要分為兩個面向:一是環境保護,如定期淨灘淨海、推廣環保減塑;二是海洋教育,如發起「海洋巴士」活動,到學校巡迴演講,宣揚海洋保育理念。
    不僅如此,台灣潛水更加入「 1% 地球稅」的行列,捐款給環境相關的非營利組織,如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環境資訊中心等。「我們賺越多錢,就能做越多跟海洋相關的事情。」陳琦恩堅定地說。
    對陳琦恩而言,「永續精神」不僅貫徹在公司治理上,更實踐在每一次帶給遊客的體驗之中。
    以位於墾丁的創始店為例,對內,陳琦恩請廚師中午到公司做午餐,為的是降低員工外出吃飯所造成的一次性垃圾,「基本上我是規定員工不能帶任何一次性物品進公司的。」陳琦恩笑著說,語氣無比認真。
    對外,台灣潛水也盡力讓遊客在旅程中友善環境、不留下任何垃圾——在台灣潛水度假村,有冰霸杯、環保袋、不鏽鋼便當盒供旅客使用;下水前,更提醒遊客避免使用傷害珊瑚的防曬乳。對環境的高度重視,是台灣潛水絕不妥協的原則之一。

    以潛水做為引子,讓旅客愛上大海、愛上恆春

    根據國際永續旅遊組織龍頭「全球永續旅行委員會」,永續旅遊分為 4 大面向:永續管理、環境、社會與經濟利益以及文化保護。
    在永續管理與環境面向上,台灣潛水以上述的行動證明,他們致力守護環境、邁向永續發展不遺餘力。而社會與經濟利益以及文化保護面向,則是台灣潛水逐步努力的方向。
    社會與經濟利益係指在地社區的經濟利益最大化與負面影響最小化;文化保護,則是指保護並發揚社區特色。陳琦恩坦言,身為自外地移居恆春的「墾漂」,一開始曾被許多當地人質疑「你們就是外地人來賺錢的」,陳琦恩便反思,台灣潛水如何與在地產生連結?可以為所在社區帶來什麼效益?
    第一步,台灣潛水先從自身擅長領域著手,將原本已在執行的淨灘活動,從公司所在地大光社區延伸至後灣、佳樂水,每週與不同的社區發展協會、浮潛業者合作,一方面敦親睦鄰、讓更多在地人認識台灣潛水,另一方面則展現台灣潛水為維護在地環境努力的心意。
    接著,台灣潛水走入校園,讓國小生認識海洋、帶國中生參與保育海洋行動、更令高中生與業界接軌、做潛水員職涯探索。「我們近期開始與墾丁國小合辦『水下畢業典禮』,由台灣潛水全額補助,讓小六生學會潛水,能在海中領取畢業證書。」陳琦恩興奮地說。
    台灣潛水以自身專業為社區服務,也緊扣企業核心「Bring ocean into your life」,希望讓在地孩童從小就認識海洋,未來更有機會進一步以潛水員為志業,根留家鄉。
    而論及在地社區的經濟利益,台灣潛水也致力從自身的業務出發,與在地達到共生共好。陳琦恩認為,潛水可以作為一個「引子」,引領參與潛水者進一步認識在地特色——不少人為了潛水來到國境之南,台灣潛水便在遊程中以在地食材入菜,提供客人最道地的餐點,「像是火龍果、洋蔥都是恆春在地特色,而台灣潛水所在的大光社區特產蘿蔔乾,我們都會介紹給客人,藉此推廣在地食材。」
    此外,台灣潛水更計畫與恆春 11 個社區一起合作,讓潛水課程與社區旅行結合。「我們的顧客購買潛水課程或體驗,我們就附贈一次社區小旅行,讓旅客不僅愛上潛水,更愛上恆春。」
    陳琦恩表示,「全世界有很多地方可以潛水,但恆春的記憶只會在恆春發生。」他深信,當旅人來到恆春,吃的、住的、玩的都有濃厚且獨一無二的在地特色,便能讓人在此留下深刻記憶,並成為再次回訪的理由。如此才能達到在地業者共生共好、在地旅遊產業永續發展的榮景。
    「要讓一百萬人來造訪一次,還是要讓一萬人來一百次?」陳琦恩自問,答案不言而喻。

    「永續 and 賺錢」台灣潛水盼讓世界的人看見台灣的美

    十幾年過去,台灣潛水堅守著「永續 and 賺錢」的精神——「a 代表 A+,意即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讓顧客信任我們;n 代表 Nature,我們重視與自然的關係;d 則是 Dream,代表我們始終會為了台灣潛水肩負的環境永續理想而努力。」
    2018 年,台灣潛水成為亞洲第一間獲得 B 型企業認證的潛水中心,意即在公司治理、員工照顧、環境友善、社區照顧、客戶影響力 5 大面向表現出眾、獲得肯定。
    而對陳琦恩而言,最大的肯定,莫過於身邊的人一個個起身改變——如一名台灣潛水的員工,在同儕力量影響下,從一個不在意環境的人,到後來除了自備保溫杯,還會自告奮勇幫全公司以環保杯外帶飲料。更如曾到參與台灣潛水體驗或課程的人,對於環境開始有了保護意識。
    「若一年有一千個客人,我們就有機會改變一千個人。」陳琦恩自信地說著。
    然而,既要賺錢又要貫徹永續精神絕非易事,面對其他同業競爭者,台灣潛水需負擔的成本相對高出一些。但陳琦恩不以為苦,看著身邊的環境每況愈下,氣候變遷、塑料污染,陳琦恩說道:「我想跟海洋說聲對不起,是我們破壞了環境;而我不想在 10 年後跟我的孩子說對不起,在我知道環境已被破壞殆盡的情況下,我卻什麼都沒有做。」
    看過大海的美,便能明白環境永續的重要。未來,台灣潛水願持續以潛水觸及民眾,推廣海洋教育並發揚社區之美。此外,陳琦恩分享,他預計創立一座「台灣潛水學院」,提升台灣潛水產業的競爭力,更希望讓在海邊長大的青年們習得一技之長,得以靠海賺錢,創造生生不息的生活。
    身為海洋島國的子民,知海、愛海、守護海應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大家常說身為台灣人必做的 3 件事情是爬玉山、泳渡日月潭及單車環島。我認為,應該要列入潛水,每個人都應該到海裡面看看。」
    陳琦恩期許,能以潛水作為發揚在地文化、並與國際接軌的關鍵,「想到潛水,就想到台灣!」陳琦恩說道:「常有人比喻恆春就像峇里島、綠島就像泰國,但每個地方有自己的特色,我們應該要學會說自己的美、更讓世界的人看見台灣的美。」
    核稿編輯:郭潔鈴
    閱讀文章
  • 曾為南半球最大捕鯨站,現成海洋保育推手——台灣青年參訪澳洲渡假村,剖析生態旅遊推動心法

    曾為南半球最大捕鯨站,現成海洋保育推手——台灣青年參訪澳洲渡假村,剖析生態旅遊推動心法


    社企流/文:郭潔鈴
    位於澳洲布里斯本不遠的一處島嶼——摩頓島(Moreton Island),上頭有一處以自然景觀與野生鯨豚著名的 Tangalooma 渡假村。這座獲得無數生態旅遊認證的美麗渡假村,在 1950 年代卻是南半球最大的捕鯨站,更在短短 10 年間使座頭鯨從 1 萬 5 千隻銳減至 500 隻。
    隨著 1962 年捕鯨站關閉、土地經歷多方交易轉手後,如今渡假村的經營者望謹記過去生態浩劫的教訓,致力發展海洋保育行動。目前 Tangalooma 渡假村已是澳洲昆士蘭省最大的賞鯨勝地之一,一年間可目視到超過 1200 隻鯨魚。
    這股從耗盡自然資源、到追求永續發展的生態旅遊熱潮,不僅在澳洲蓬勃發展,更是全世界重視的議題。2018 年,3 位甫從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畢業的新鮮人郭于禎、劉佳欣與吳竹君,透過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舉辦的「Young 飛全球行動計畫」,組成「海洋玩童」團隊遠赴澳洲參訪,盼望將國際經驗導入台灣,建構更完整的生態旅遊網絡。

    澳洲推動生態旅遊的成功關鍵:「生態旅遊標章」

    據國際永續旅遊組織龍頭「全球永續旅行委員會」提出的永續旅行架構,分為 4 大面向:永續管理、社會與經濟利益、環境與文化保護。而生態旅遊則特別重視當中的環境面向,根據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於 2003 年提出的「生態旅遊白皮書」,生態旅遊為在自然環境中進行的旅遊活動,需強調生態保育觀念,並以永續發展為最終目標。
    因此,生態旅遊與永續旅行,兩者可說是息息相關、互為因果。聯合國便將 2002 年、2017 年相繼訂為國際生態旅遊年與國際永續旅遊年,顯現全球近年來持續重視負責任的旅遊態度,盼望最大程度降低人為觀光活動對生態資源的破壞。
    擁有豐富天然景觀資源的澳洲,更早在 1991 年便成立「印度洋—太平洋區域生態旅遊協會(Ecotourism Association of the Indo Pacific Region),為現今澳洲生態旅遊協會(Ecotourism Australia,以下簡稱 EA)的前身。
    EA 為澳洲主力推動生態旅遊的非營利組織(NPO),並致力發展「生態旅遊標章」認證。透過標章建立的旅遊業者審核機制,不僅使消費者得以確保自身選擇的遊程具有生態旅遊意識,更能協助政府管轄的國家公園,有效率地管理旅遊業者進入園區的權利,達到公私部門雙贏的局面,是澳洲得以規模化、制度化發展生態旅遊的關鍵。
    郭于禎表示:「在澳洲,生態旅遊推廣是非常有公權力的。你如果是旅遊業者,只要申請這個標章,就可以得到許多相關利益。」
    具體而言,澳洲發展生態旅遊的背後,主要有 4 大關鍵角色:旅遊業者、消費者、政府與如 EA 等發放生態旅遊標章的 NPO。
    在這 4 大關鍵角色中,NPO 與政府為夥伴關係——由 NPO 擔任資格審核角色,協助國家公園維護進入園區的業者品質。若業者獲得生態旅遊標章,政府將給予許多政策上的優待,例如業者於國家公園內的營運許可期限可從 2 年延長至 20 年、在有限制遊客總量的地區,將優先開放具備標章業者進入等措施。
    NPO 與業者為審核及輔導關係——除了上述所說的標章審查服務外,NPO 更會面向業者開設輔導課程,使其更了解生態旅遊的實踐方法,像是如何在遊程中提供消費者生態相關知識、如何確保營運模式為友善環境的方式等項目。
    此外,為避免由 NPO 同時擔任審核與輔導角色,有「球員兼裁判」的嫌疑,業者向 NPO 提出標章審核申請後,NPO 會再將審核案外包給獨立於組織之外、有專業生態背景的審查委員。
    業者與消費者為生態老師與學生關係——身為第一線接觸消費者的旅遊業者,做為生態老師的角色至關重要,需帶領旅客以尊重自然、文化的方式進行旅遊,並將永續理念傳遞給旅客。
    由 EA 制定的生態旅遊標章計畫中,又可依消極至積極程度,再細分為 3 種不同等級的標章:自然旅遊(Nature Tourism)、生態旅遊(Ecotourism)與進階生態旅遊(Advanced Ecotourism)。
    在可獲取自然旅遊標章的階段,業者僅需做到對環境無負面影響,例如在海上不隨手丟棄垃圾;而在可獲取生態旅遊標章的階段,業者除了需將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還需提供遊客認識當地環境生態的導覽;而在可獲取進階生態旅遊標章的階段,業者則需主動保護環境,並且可幫助當地社區。
    舉例來說,獲取進階生態旅遊標章的 Tangalooma 渡假村中,頗受歡迎的餵食野生海豚遊程,就規定遊客僅能餵食海豚食量的 10%,以免干擾其野生求生本性;此外,渡假村中更設有海洋教育中心,中心內的海洋生物學家會於每天海豚靠岸期間,監測牠們的健康狀況,並進行海豚復育,使海豚群體的整體存活率得以增加。
    截至 2019 年 9 月為止,澳洲已有逾 400 家旅遊業者獲得生態旅遊標章。透過 NPO、政府、旅遊業者及消費者 4 者之間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澳洲的生態旅遊得以取得自然保育與觀光開發之間的平衡,使山川與海洋的秀麗得以世代留存。

    台灣可從制度設計與消費者行動,落實生態旅遊精神

    於澳洲參訪行程中,獲取豐沛生態旅遊知識的海洋玩童團隊,回台後將相關經驗彙整成生態旅遊建議書生態旅遊指南,盼望做為轉譯者,將資訊傳遞給政府與社會大眾,期許台灣來日建構完善的生態旅遊標章制度。
    事實上,台灣推動生態旅遊的歷史已有將近 20 年,民間組織「台灣生態旅遊協會」於 2001 年創立,觀光局更先後將 2002 年與 2017 年定為生態旅遊年,協會與觀光局更曾於 2009 年計劃推動生態旅遊標章。然而由於目前政府在推廣生態旅遊上,仍較傾向單一年份的主題式推廣行程,尚未有大規模的長期計畫與制度設計,因此台灣的生態旅遊標章仍尚未在民間普及。
    台灣若能建置完善的生態旅遊標章制度,將能整合對業者提供的生態遊程、導覽員、硬體設備等項目的標準規範,也能使在意環境、關注永續的消費者於選擇遊程時更有依歸。
    吳竹君分析:「現在在消費者眼中,一般旅遊業者與生態旅遊業者並看不出區別,所以消費者只能以價格做為選擇的依據。若推動生態旅遊標章,可以幫助消費者在眾多業者挑出對生態友善者,消費者不用去理解許多關於生態旅遊的專業知識,但是他可以很簡易地看到業者有標章。」
    誠如 EA 執行長 Rod 接受海洋玩童訪談時所說,政府所能給予生態旅遊最重要的幫助,和金錢無關,而是需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優秀的行為可以獲得回饋。
    劉佳欣建議,未來若成功建置生態旅遊標章制度,政府更可協助取得標章的業者,獲得更多的曝光度。例如澳洲政府為生態旅遊業者建置線上平台,旅客欲在澳洲進行生態旅遊,即可一站式地獲得潛水、爬山等各式各樣的遊程資訊。
    最後,海洋玩童也鼓勵喜愛旅遊的人們,於旅行前可事先查找旅遊業者的相關資訊,並攜帶對環境友善的生活物品;在旅行途中不恣意打擾動植物生態,並且盡可能地了解當地生態與歷史相關知識,落實生態旅遊的永續精神。
    啟程前,海洋玩童團隊懷著對台灣山川的愛惜之心出發;返程後,團隊成員不覺羨慕國外美景,反倒更加堅定欲守護島內的天然寶藏。
    郭于禎眼神發光地表示:「我覺得台灣潛力無窮!有哪一個國家,可以 3 個小時內,從山、到瀑布、再到溪流、到海洋?」
    在山谷間吹拂的涼風,一路經過瀑布、小溪,最後輕撫上島嶼人民的臉龐。山風沁涼,但是島嶼人民的心卻熾熱,眼神中迸出熱情光芒,誓言攜手守護山林與海洋的美麗,永為世人所見。
    核稿編輯:李沂霖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參考資料

    專為力世代設計、史上最盛大的「2020 社會創新嘉年華」,開放免費報名中! 社企流今年度最後一場盛大活動「社會創新嘉年華」,10/31、11/1 在華山文創園區,有論壇、工作坊、社會創新市集等豐富內容。即刻免費報名,還送 100 元市集 coupon 券,渴望在工作中發揮影響力的你,絕對別錯過! >>>手刀搶票去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