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年會演講紀錄:余志海 將興趣成為事業 讓公益能夠賺錢
文:呂家睿
如同多數人一般,過往的余志海只是個領人薪水、看人眼色的IT工程師。工作之餘,背起背包、相機,一個人走遍大江南北,是他繁忙工作之餘的最大慰藉。但任誰也沒有想到,就這樣一路走著、走著,竟走出了條不一樣的社會創業之路。
2004年在前往中國西南的背包客旅行中,他看見了偏遠地區學童在各項物資的缺乏。雖然只是舉手之勞,但從自己開始「多背一公斤」活動,意外在朋友間獲得廣大迴響。靠著資訊科技專長,安豬其後架設了「1kg.org」網站,這股公益旅行的風潮也在網站的推波助瀾下,引起全中國的關注。
隨後兩年時光內,余志海漸漸發現,光靠利用下班時間管理「多背一公斤」是不夠的,辭職全心專注的想法也開始浮現。但在當時中國的大環境下,從事社會創業往往被視為「看不到未來」,在內心不斷天人交戰下,因受到兩本關於社會企業書籍的啟發,最終他決定給自己三年的時間進行嘗試。「當時的想法是,如果創業失敗,最壞的情況也只是繼續回公司上班。」他說。
(圖片來源:余志海)
瀟灑地向公司辭職後,2006年下半,安豬走遍了中國,拜訪各地偏鄉村落,為自己的社會企業找些靈感。這一路晃盪的半年,是他社會創業「快樂無知期」的最後一段旅程,過往單純地經營志工組織,並於太多的經營考量,但現今辭了工作、全心投入後,首先面對的就是「讓兄弟們吃飯」的問題。
過往自己一人經營「多背一公斤」,只要一人吃飽,全門就飽。但2007年籌組團隊,有了「兄弟」後,余志海才驚覺,找錢營生的壓力是如此地重。從2007年到2010年的四年間,「多背一公斤」團隊嘗試了多項營運計畫的實驗(諸如買一本書捐一本書的公益活動,或投入四川大地震救災等),但從中沒有任何一項同時符合「公益」與「營利」兩大要素,幾年不斷的嘗試「多背一公斤」只能依靠四處參加創業競賽的獎金維繫運作,無疑是創業路上的「迷茫痛苦期」。
「這段時間我就好像壯士斷腕,但好在我像章魚,不是只有兩隻腳,多斷幾條也沒關係。」,回顧過往的挫折,余志海仍不忘幽了自己一默。其實幾年的摸索對於余志海而言,並非一無所獲。從失敗中,他反倒養成了敏銳的判斷力,以及建立了維繫組織永續運作的規範流程。
余志海所著眼的,始終為偏鄉地區孩童教育資源的匱乏。此般匱乏,不僅止於硬體設施上,更有諸如課程、教師的不足。幾年來透過志工的走訪,「多背一公斤」建立起了全中國各地共1,600餘所偏鄉學校的資源需求資料庫,而此資料庫也成了「多背一公斤」邁向「專注精進期」的最大助力。
「過往面對偏鄉地區教學資源不足的解決方法,多半是透過師資培訓,或是號召志工下鄉教課,但這些方法遇到在中國如此龐大的基數時,就會開始失效。因此我想的,是動員在地力量,從內部解決問題。」余志海從DIY餅乾的套件組合中,找到了回應上述理念的具體作法,就如同自己DIY餅乾般,材料、指南雖然是標準化,但仍舊能憑個人創意,創造出獨特口味。
創新的教學材料包「一公斤盒子」便在這種思維下於焉而生。盒內有著美術、閱讀、手工、戲劇等四項目的教學指南與材料,而教師們能憑藉著自身創意,自由發揮。透過「一公斤盒子」許多過往因缺乏資源的偏遠學校,現在也能開始上起美術、手工的課程。位於廣州的「多背一公斤」辦公室,更時常收到來自全中國各地學童們的作品。
(圖片來源:余志海)
(圖片來源:余志海)
(圖片來源:余志海)
「一公斤盒子」所欲傳達的教育理念,其實還有教學雙方互動,讓學生也增進課程內容的自主學習。因此,他們也鼓勵學生發揮創意、提供建議做為改進方向。這套有效的教學創新,也吸引了大型企業邀請「多背一公斤」設計員工培訓課程,據余志海表示,在專注於教學創新後,「錢」就開始自己找上門來。
截至目前為止,「一公斤盒子」已推廣至全中國24個省,並為「多背一公斤」創造了穩固的盈餘。檢視自己的社會創業之路,余志海認為,那五年的摸索,是最寶貴的一段時光,有了挫折的經驗,他才得以重新理解社會企業的意義,以及從職員走到創業家的腳色差別。
「創業需要長時間的耕耘、累積,也往往沒有標準答案,就像Pixar、Twitter等公司,當初想做的,都不是現在這些,因此及時調整方向、轉換跑道,顯得重要。」余志海講道。「多背一公斤」從最初的個人舉手之勞開始,到今日的規模,也是同等印證。
演講的末了,余志海秀出了這張投影片。「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但請不要學下面那個。」他說。
(圖片來源:余志海)

文章標籤

  • 社企流一週年回顧專欄

    社企流一週年回顧專欄

    此專欄收錄社企流2013年2月3日一週年活動「From Idea to Action-五百個種子對世界的想像」講者專訪與活動報導文章,以及精選2012年網站文章而成的「一週年特刊」,讓無論從哪個時間點開始關注社企流的讀者,都能透過此刊物輕鬆地溫故知新、鑑往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