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太古可口可樂《這才是水逆》水資源特展Photo Credit:太古可口可樂《這才是水逆》水資源特展
文:Impact Hub TaipeiX社企流
人類、動物或植物的生存都與「水」環環相扣。水是維繫生命的必需元素,更是維持生態平衡和經濟發展的關鍵。地球約有 75% 的面積被水覆蓋,其中 97% 是海水, 0.5% 是苦鹹水,只有不到 1% 的淡水資源 —— 也就是在陸地上的淡水湖和河流,也才是我們可以運用的水資源。大多數人在生活中享受到便宜又容易取得的自來水,但地球上的水資源並非如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充沛,因此我們很難感受到水資源稀少的問題,以及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根據 2022 年聯合國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註 1]顯示,隨著全球人口成長與人類經濟活動的快速增加,以及開發水資源技術的爆炸性成長,人類用水量在 1950-1980 年代就以每年 3% 的速度成長,從 1980 年代到現在全球用水量則每年穩定成長 1%。聯合國[註 2]也指出預計在 2050 年,全球用水量將從 20% 提升至 30%,且約有 40 億人將陷入缺水的危機之中。
人類大至工業活動、小至家庭個人,對水資源的使用和浪費都讓水資源日益緊缺。因此,如何減少用水量、保護水資源成為當前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的重要課題。現在不開始行動,未來就可能面臨水資源短缺、極端環境或社會動盪等種種危機。

國際用水量比一比!單日人均用水差異最高達 38 倍

根據國際水協會 (IWA)2016 年的統計報告[註 3],2016 年全球單日人均用水量最高的國家為美國,高達 538 公升;而同樣在 2016 年的單日人均用水量最低的國家則為位於東非的烏干達,僅僅 14 公升,與用水量最高的國家相比差距 38 倍,也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的單日所需最低用水量 110 公升。
美國等已開發且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因淨水系統的完整建置、自來水的普及以及國民日常用水習慣,造就國民單日人均用水量偏高;而開發程度較低的部分非洲國家,一方面因本身氣候較為乾旱,另一方面則因政府的用水規劃未能配合快速增長的人口與用水需求,讓國民取得自來水變得困難,因此長期處於無水可用的困境之中[註 4]。
地理環境、國家開發程度、國民用水習慣等因素都牽連著國家的總體用水量:先天的地理環境影響該地區是否擁有豐沛的天然水資源,而國家是否有健全的供水系統與衛生設施也影響著國民能否輕鬆取得乾淨水源;若國家擁有便利的自來水系統,不同水費定價也直接反映在國民的用水量上。造成各國用水量差異的原因複雜且環環相扣,然而僅有少數國家認知水資源的稀珍與保育的重要性,透過訂定相關規範或積極推動水資源再利用,提升國民惜水跟節約的意識與習慣。

從澳洲、德國案例,看政府如何奠定國民愛水習慣

澳洲的首都坎培拉是全世界用水量最低的城市之一。坎培拉本身就因深入內陸、降雨量少等因素而屬於氣候較乾燥的地區,在 2004 年澳洲政府參考了過去透過全國強制性節能標章制度,成功在 13 年節能 50% 的成功經驗,推行「全國性強制節水設備標章制度」,並於 2021 年時達到省水超過一整座雪梨港的容量[註 5]。透過標示用水設備的最低用水量作為參考,強制規定最高用水量上限,例如規範每天澆花、澆灌草坪的時段以調整國民每日耗水習慣[註 6],讓全國民體悟到節約水資源就在你我的一舉一動之間。
澳洲供水協會常務董事 Adam Lovell 曾表示:「澳洲若再不採取節水相關行動,恐會在 10 年內無飲用水可喝。」一句話點醒所有民眾,深覺節水的行動與後果都與自己息息相關,不能夠再置身事外。
在水資源豐沛的德國,為了維持良好水資源環境,政府除了對污水制度訂定嚴格的規範外,更積極推動雨水循環再利用。早在 1988 年,德國就頒布了相關雨水利用的鼓勵政策,更實施「雨水費」制度,讓地主來負擔接納雨水的下水道建設成本。城市中的建築降低了雨水流入地下存蓄深層地下水的機會,於是德國政府規定地主必須按照建築面積繳納費用;同時,若國民裝設可協助保存雨水利用設施,即可獲得減免或優惠,攔截下來的雨水經過沉澱淨化後,則可用於洗衣、沖廁等家庭日常耗用[註 7]。這樣的制度與傳統也造就在德國首都柏林,家家戶戶都安裝了雨水利用設施。

台灣每人日均用水量高於國際建議!節水行動即刻做起

人類的經濟活動持續燃燒著化石燃料,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導致近年來氣候變遷速度倍增,災害對地球傷害更是加劇,處處可見乾旱、熱浪與暴雨等極端氣候現象,國際間也更為關注水資源保育的重要性,紛紛制定政策與建設水利設施以維護穩定乾淨的水資源。除了由政府端推動的節水行動、從制度面來奠定國民正確的省水觀念,是否能保有永續的水資源也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用水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根據我國經濟部水利署於 2022 年統計,2020 年國人每人每日自來水生活用水平均使用量為 289 公升,與 2015 年前相比增加了 16 公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雖然 2021 年國人每日自來水生活用水平均使用量下降至 282 公升[註 8],但仍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人日均水量為 110 公升。隨著經濟成長、生活水準提高,大家生活習慣的改變使得民生用水量隨之攀升,自來水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卻也因為取得的容易性,造成了我們在生活用水的過度浪費。
個人的力量看似微小,無法預期水資源的分配或直接影響國家的水資源政策,但當大家凝心聚力投入節水行動,所產生的效益與影響力超乎想像!從最簡單也最實際的生活中落實節水習慣,用心觀察,會發現一天從早到晚都藏著許多節水機會點:
● 早晨梳洗:
  • 刷牙時不開水龍頭,減少流水浪費
  • 洗臉使用小尺寸紗布巾,減少沖洗毛巾用水
  • 利用除濕機貯集的水沖馬桶
● 午晚用餐:
  • 洗菜前先挑菜,減少流水浪費
  • 保留洗米水,用於清洗水果、泡茶垢
  • 燙青菜/煮麵/煮水餃完的熱水,沖洗具油污之餐具
● 夜間清潔:
  • 洗頭淨身一次沖,接水利用於浴室刷洗
  • 採購省水蓮蓬頭
  • 馬桶水箱放置水瓶,降低沖水量
(一日節水時間軸。從起床刷牙洗臉開始到中午吃飯、下班返家、淋浴就寢,《這才是水逆》線上展覽帶你看見眾多水逆機會點。來源:太古可口可樂《這才是水逆》線上展覽)
(一日節水時間軸。從起床刷牙洗臉開始到中午吃飯、下班返家、淋浴就寢,《這才是水逆》線上展覽帶你看見眾多水逆機會點。來源:太古可口可樂《這才是水逆》線上展覽

了解台灣水資源現況,一起發揮節水影響力

水資源議題龐大且複雜,解方看似遙遠且困難,其實只要我們願意開始嘗試不同的用水習慣,並找出適合自己的節水方式,日復一日慢慢累積,並廣召親朋好友共同加入護水行動,改變不僅看的見,還能傳散善的影響力。
太古可口可樂與 Impact Hub Taipei 聯手展出《這才是水逆》特展,以線上沉浸式展廳形式呈現,帶領民眾了解台灣缺水原因與現況,並鼓勵民眾挖掘日常生活的節水機會點。透過企業力量,鼓勵民眾一起落實「讓水逆行」,以「水逆」克服水資源危機!
參考資料
核稿編輯:李沂霖
(此文章由太古可口可樂支持,Impact Hub Taipei 與社企流獨立製作,不影響報導之真實性與準確性。太古可口可樂《這才是水逆》水資源線上特展。)

文章標籤

  • 水逆有解!可有為,樂護水

    水逆有解!可有為,樂護水

    太古可口可樂產品 90% 的成分為水,製造與營運皆離不開水資源的使用。將水視為核心命脈,太古可口可樂致力於不同面向保育水資源,努力將生產使用的水百分百等量回饋予社會。
    太古可口可樂、Impact Hub Taipei 與社企流共同策劃專欄「可有為,樂護水」,一探台灣水資源的挑戰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