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Buenosia CarolPhoto Credit: Buenosia Carol
年關將近,象徵團圓的年夜飯總是家家戶戶餐桌上的重頭戲。然而隨著全球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加上人口爆炸、所需糧食越來越多,未來如何能年年有「魚」,是眾人皆需努力尋找解方的問題。

文:郭潔鈴
自 2016 年起,國立臺灣博物館年年舉辦「永續年夜飯」系列活動,2018 年除了舉辦「永續年菜博覽會」,並和開平餐飲學校合作示範永續年菜之外,更從「永續糧食與農業科技」及「永續海洋與漁業政策」兩大主題論壇出發,邀請多位農業與漁業的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探討年夜飯的變遷及永續意涵,也企盼能讓更多領域的夥伴一同加入永續節慶文化的討論,使文化傳統與環境永續能共存共榮。

愛鳥成痴的青年,從關注天空到關注土地

(「新南田董米」創辦人林哲安。來源:社企流)
(「新南田董米」創辦人林哲安。來源:社企流)
「新南田董米」的創辦人林哲安坦言,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其實自己並沒有關心食農議題,而是更關注鳥類。愛鳥成痴的他,發現宜蘭的水稻田於冬季休耕時,是非常適合鳥類棲息的環境,「連黑面琵鷺每年都會來。」
然而當通往宜蘭的高速公路開通,在地產業轉變,水稻田急速地消失,形成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水田消失,代表棲地消失,鳥類也就消失,」林哲安表示,「牠們棲地的空間被嚴重壓縮,鳥類數量少非常多,小時候看見鳥在飛的景象,現在全部看不到了。」
於是林哲安開始研究鳥類與水稻田之間的關係,他發現水稻田做為鳥類棲地,有棲地破碎化的問題。農舍若四散分布於稻田中,則會使鳥類「四處碰壁」,可活動範圍縮小,自然會離開該片棲地。因此他認為將房子以連棟方式建於稻田的邊緣,是對環境較友善的配置。
懷著保育鳥類的心,林哲安投入水稻田耕種產業。首先,他在宜蘭壯圍鄉新南村找到一塊人為破壞較少、仍有鳥類棲息的農田。
接著,他與在地農夫洽談合作,並得出一項結論:「田都是私有土地,要能夠改善私有土地的狀況,必須要讓這個土地上的人,覺得保護環境是有價值的。」
於是林哲安在 2014 年創立稻米品牌「新南田董米」,以高於農會的價格,向新南村願意實施友善土地耕種的農夫收購稻米,並要求農民們承諾絕對不把水田變水泥。至今受林哲安管理的農地已達 6 甲,當中連續面積達 4.5 甲,未來至多可以擴展至 10 甲地。
不過林哲安認為,生態環境嚴峻的現況,並非個人棉薄之力可改變。「整體生態變差的事實,沒有辦法憑幾甲地就改變,」林哲安表示,「因此未來對農田棲地的研究不能少,要有數據才能做更好的分析,讓農地更有效率的應用,使生態農業遍地開花。」

有機農業的推手,開發「不化學的農藥」

(行政院農委會花蓮農業改良場研究員陳季呈。來源:社企流)
(行政院農委會花蓮農業改良場研究員陳季呈。來源:社企流)
擔任行政院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花蓮農改場)研究員的陳季呈,多年推行有機栽培技術的開發與推廣,盼望有機農法可以更為農友所用。
陳季呈向與會者介紹 3 種已開發成功的技術。其一為水稻育苗全程有機技術,花蓮農改場發現,農民執行後端的有機栽培較沒有問題,可是前端育苗時的土地消毒,仍然習慣使用農藥。「於是我們發現可以用蒸氣消毒育苗土,不需要用農藥來處理,讓水稻從育苗到栽培,全程都可以有機化。」
其二為微生物農藥,陳季呈表示,有機農夫對病害跟蟲害問題都相當頭大,所幸近兩年發現爪哇擬青黴菌及甲基液化澱粉芽孢桿菌等兩種微生物,可研發製成抗蟲抗病的微生物農藥。陳季呈強調:「講到農藥大家都會有點緊張,但是它其實是用微生物來防治的,因此有機(農法)也可以使用。」
其三為植物源的除草劑,花蓮農改場為了減輕有機農夫除雜草的負荷,開發植物源除草劑,於雜草剛萌發時噴灑最為有效;另外花蓮農改場也開發創新技術,在插秧機後方掛上旱田除草機,使除草速度可提高 10 倍以上。

以大數據佈建「精準農業」,發揮土地每一吋潛能

(「阿龜微氣候天眼通」計畫合夥人林泰佑。來源:社企流)
(「阿龜微氣候天眼通」計畫合夥人林泰佑。來源:社企流)
「阿龜微氣候天眼通」計畫合夥人林泰佑,開頭便點明臺灣農業的困境為「又小、又老、又窮」,臺灣農地平均面積 1.1 公頃,農民平均年收入 22 萬,平均年齡 62 歲,要推行農業升級十分困難。
同時,聯合國預測至 2050 年,全球將有 90 億人口,屆時食品需求將增長 70% 至 100%。林泰佑憂心以臺灣農業的現況,難以承擔未來爆炸性的糧食需求,因此具有科技業背景的林泰佑提倡「精準農業」,開發出一套可提升農地效率的自動化工具。
「我要讓每一滴水、每一滴肥料都可以有最大的效果,並減少對環境不友善的肥料使用,讓我們的農業在不造成更大危害的情況下,達到產量增加。」林泰佑表示。
他與多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年輕人,創立阿龜微氣候天眼通計畫,開發農場科學管理工具,例如田間感測器和在地氣象站,使農田裡的情況可以數據化、精準化。
林泰佑指出,田間感測器對青農尤其有幫助。林泰佑舉例,當青農詢問鄰里的農民長輩「番茄什麼時候要澆水?」時,長輩可能只會回答:「土地乾了就要澆水」但問題在於,青農並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叫作「土地乾了」。
田間感測器可以將田地的濕度數據化,再藉由向有經驗的農夫雙重查證,便能使土地乾濕與否有明確的指標。「用感測器(將農地)數據化,可以把老農的知識傳承下來,讓青農進入農業領域時更簡單易懂。」(同場加映:「我希望將來繼承農企業的孩子,未來的收入比公務員更好!」讓台灣農業拋開悲情 成為永續富饒的產業
在地氣象站則可以幫助農夫時時刻刻了解田地情況,包括大氣溫度、濕度、光照、降雨量等數據。林泰佑指出,在地氣象站的必要性在於,官方的氣象站佈點不夠密集,造成僅有 3 成氣象站的資訊可供農民參考。
使用在地氣象站,在家就能得知田裡第一手的資訊,除此之外,還能利用蒐集而來的資料進行預測分析。
可預測的資訊包括作物何時該收成、該澆多少水、什麼樣的溫度和濕度最容易出現害蟲等情形,幫助農民有效地利用每一分資源,達到理想的收成目標。
林泰佑表示:「其實談永續糧食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土地跟海洋在沒有更多壓力的情況下,增加農業的產出,去養活未來世界的人口。」精準農業正以科技力量,將資源效益最大化,發揮每一吋土地潛在的產能。

從年夜飯的變遷,反思永續的意涵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呂紹理。來源:社企流)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呂紹理。來源:社企流)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呂紹理則是以年夜飯的變遷,探討臺灣人民生活的轉變。舉例來說,過去冰箱尚未普及時,過年較常食用臘肉等可以長久保存的食物,而當冷凍冷藏技術成熟後,年節就仍然可以吃到新鮮的蔬果及肉品。
此外,由於外食經濟的普及、國民所得提升等因素,使得臺灣人訂購現成年菜禮盒、或是直接至餐廳吃年夜飯的行為越來越多。根據現場對與會者的調查,已有 5 成的人過年時不親自烹調食物,而是以其他方式取代。
呂紹理表示:「今天看到臺灣各種過年的方式,其實從 30 年前就已經慢慢出現了,這是一個緩慢而不自覺的過程。」同樣地,今日人們對土地、對環境的作為,也會深深影響到後代子孫,企盼今日的努力,能讓世世代代都保有豐沛的糧食,年年皆可享用美味的年夜飯。

與臺灣人息息相關的海洋文化

(永續年夜飯跨領域論壇下午場「永續海洋與漁業政策」與會者合照。來源:社企流)
(永續年夜飯跨領域論壇下午場「永續海洋與漁業政策」與會者合照。來源:社企流)
許多人以為,臺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致力於推廣永續海鮮的食品公司「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認為其實不然。「臺灣作為一個島國,有很多跟海有關的文化,只是大家可能不曉得。」1949 年之後,臺灣這個海島被迫穿上大陸國家的思維,海洋子民離海越來越遠,於是徐承堉欲透過挖掘過去的風俗民情,以及老一輩流傳的諺語,找回臺灣的海洋基因。
徐承堉將海洋文化細分成 3 種層面,分別為物質、制度以及精神面。
物質面可從海鮮談起。徐承堉指出,臺灣過去關於海洋的生活產業紀錄,烏魚是最重要的一項。烏魚因為迴游的習性,會從鹿港到安平產卵,再北迴,因此全臺各地都有食用烏魚的傳統。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飲食文化暨餐飲創新研究所的副教授蔡倩玟也補充道,「由於烏魚是一種迴游的魚類,因此(不僅臺灣),連地中海沿岸地區皆有製作烏魚子的習慣,可說是無國界美食。」
不僅如此,根據元史列傳記載,中國沿海漁民為了追捕烏魚,來到澎湖及「琉球」,也就是現今的臺灣本島。「早期大量漢移民來到臺灣,最大一個關鍵是烏魚的生產。」看似不足為奇的產業遷移,後來卻大大地影響了臺灣的歷史。
從制度面來看,荷蘭人佔領臺灣時,向臺灣漁民收取「什一稅」,表示每抓到 10 隻魚就要上繳一隻,;鄭成功則是以販售「烏魚旗」,管理漁民的捕撈配額,有如日後專賣制度的前身。「當烏魚捕撈變成普遍的社會行為,就形成了一種制度。制度又會慢慢影響精神層面。」
從精神面來看,出現許多以烏魚比喻生活狀況的諺語。例如「烏仔魚箭水—毋認輸」,以捕捉烏魚時,烏魚會拼命跳耀的行為,形容人遇到困境時不會認輸。
依據上述幾點,徐承堉認為:「在過去的臺灣,海洋或海鮮跟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同樣地,在討論永續漁業議題時,也要囊括許多層面來考量,「(永續漁業)要談的不只有環境資源,還要包括消費面跟生產面,以及管理層面。」
海洋中的生態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各國的生產者、消費者及政策制定者,皆應對保護海洋有共同的願景,才可以確保地球子民未來仍然可以年年有「魚」。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飲食文化暨餐飲創新研究所的副教授蔡倩玟(左)、「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中)及「海龍王愛地球協會」理事長林愛龍(右)。來源:社企流)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飲食文化暨餐飲創新研究所的副教授蔡倩玟(左)、「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中)及「海龍王愛地球協會」理事長林愛龍(右)。來源:社企流)

海洋是銀行,魚是本金

環保倡議團體「海龍王愛地球協會」的理事長林愛龍將海洋比喻為銀行,魚是本金,「若好好使用的話會生生不息。」
過去捕撈技術沒有那麼強大,因此魚類作為本金,好像永遠使用不完。可是 21 世紀的今年,海洋面臨 3 大危機,包括垃圾汙染、棲地破壞及過度捕撈及混獲等問題。
漁業資源迅速減少,國際間目前正如何推行海洋保育呢?林愛龍將保育行動分為 3 大類,以時間進程排序,第一類為前鋒性的宣告,例如永續海鮮指南、海洋知識文宣品等,在大眾尚未具有保育觀念時,達到教化的功用;第二類為廠商響應,例如湧升海鮮即是透過販賣含有環保責任意識的海產來倡議;第三類為政府規範,當很多廠商響應時,政府就會開始設立環保標章,以建構統一標準。
林愛龍指出推行永續海鮮的難處,在於海鮮很難擁有準確的產銷履歷。「養殖比較容易有產銷履歷,野撈的魚就比較難,這需要國家的公權力介入才能解決。」
臺灣的非法撈捕問題嚴重,漁民因種種原因未誠實申報漁獲,或者業餘釣客將漁獲拿到市場上販賣,皆會嚴重干擾對海洋資源的監測機制。林愛龍強調:「森林裡的樹或海洋裡的魚,只要牽涉到商業交易行為,都必須要被管制。」
林愛龍認為,老一輩的漁民往往將海洋當成私有財,甚至常常「知法犯法」,在禁止釣魚區域垂釣。如此根深蒂固於漁民腦中的觀念,很難單靠勸導的力量改變,因此政府應確實執法開罰,才能有效扭轉非法捕撈的狀況。(同場加映:美國新創將碳排化為魚飼料:讓魚兒吃掉二氧化碳,而不是吃光其他的魚
「(推行永續海鮮)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林愛龍表示,「因此(身為消費者)生活中要盡量挑選永續的產品,將對海洋共同的願景慢慢拼起來。」

選對魚,才能年年有魚

(前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邵廣昭。來源:社企流)
(前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邵廣昭。來源:社企流)
有感於一般民眾難以判斷海鮮究竟永不永續,前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邵廣昭,於 2011 年推出臺灣版海鮮指南,詳細羅列臺灣人適合吃的海鮮以及 11 項挑選原則。
購買海鮮時建議依循的原則包括:
1. 常見魚種(量多)優於稀有種。 2. 銀白色魚種優於有色彩的魚種。 3. 迴游魚種優於定棲魚種,因為前者種類少、數量多。 4. 泥沙棲性物種優於岩棲性物種,因為後者種類多數量少。 5. 不買遠道而來的海鮮,因為耗能。 6. 不買長壽的大型掠食魚,因為汞等重金屬量高。 7. 養殖魚優於海洋捕撈魚,野生魚類已經越來越少。 8. 不買養殖的蝦、鮭魚、鮪魚,因為其餌料為魚粉或下雜魚。 9. 可以購買養殖的吳郭魚、虱目魚等,因為其餌料為植物性餌料。 10. 購買食物鏈底層的海鮮——底食原則。 11. 不買非使用永續漁法撈捕的漁獲。
邵廣昭也依上述原則,以綠、黃、紅等顏色,分別代表建議食用、想清楚再食用及避免食用的魚種。當中建議食用的海鮮包括蛤蠣、牡蠣、九孔、櫻花蝦、秋刀魚等數十種海鮮,提醒消費者購買時優先考量這類漁獲。
(海鮮指南中建議食用的魚種(僅部分列出),欲知更多詳情請點選海鮮指南。來源:臺灣魚類資料庫)
(海鮮指南中建議食用的魚種(僅部分列出),欲知更多詳情請點選海鮮指南。來源:臺灣魚類資料庫
由於目前海鮮尚未具有產銷履歷,邵廣昭認為在選購時,要問清楚海鮮的來源,「例如這種魚是否有過度捕撈?是養殖的還是從海裡捕撈的?是深海魚嗎?是長壽還是成長緩慢的魚?」等關鍵問題。
如同邵廣昭所言:「(我們)吃的魚選對魚,才能年年有魚。」臺灣博物館期待透過永續年夜飯活動,鼓勵家家戶戶在享用年夜飯之前,能更探究食材背後的故事,透過由全家人一同參與討論今年的年菜菜單,共創更具永續意涵的年夜飯。
核稿編輯:金靖恩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