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蔡佳安(2015年11月03日)
老人帶來的產值不只是「橘色商機」,更可能是用錢買不到的價值。德國一間青銀共居住宅Geku-Haus,長者替年輕人找工作、估預算表,還會親手幫年輕人做提案模型(Prototype)。
(即將七十八歲的Marga,是Geku-Haus年紀最大的住戶,滿屋的紡織品都出自她的手藝,連她身上穿的時尚襯衫都是自己繡的。 蔡佳安/攝影)
位於Essen的Geku-Haus,出租給長者與青年,長者多是擁有特殊工藝的職人,青年多是藝術家或從事廣告行銷。這群長者有織布高手、藝術史教授、會計師等,他們有人利用過往人脈,寫推薦函為青年謀職;有人聆聽年輕人提案後,巧手為他們做模型;有人曾是會計師,為年輕人的預算表指點迷津。
Geku-Haus一樓是咖啡廳與跳蚤市場、二至五樓是公寓,六樓提供年輕人辦公,七樓則是長者與青年互動的交誼廳。交誼廳內飲料與零食免費,若離開七樓就得收費,以此機制增加代間互動。飲料杯墊一面寫著「請離我遠一點」,另一面寫著「我對__話題很感興趣,歡迎找我聊天」,長者或年輕人只要看對方的杯墊,就知道是否可以上前攀談。
(飲料杯墊一面寫著「請離我遠一點」,另一面寫著「我對__話題很感興趣,歡迎找我聊天」,長者或年輕人只要看對方的杯墊,就知道是否可以上前攀談。 蔡佳安/攝影)
即將七十八歲的Marga,是Geku-Haus年紀最大的住戶,一見到訪客來訪,馬上從座椅上跳起來,蹦蹦跳跳過來和客人握手,「展示」她嫩如嬰兒的肌膚以及房裡的花花世界,原來,滿屋的紡織品都出自她的手藝,連她身上穿的時尚襯衫都是自己繡的。
Marga從未覺得自己與年輕人有代溝,相反的,她常受到年輕人邀請,一起烤肉、吃飯,孩子們遇到困難,心事無法排解,也會找她訴苦,「我就像是這個家的大家長,搬進這裡以後,我就不再寂寞了。」
住戶皆有藝術背景,長者對於房內陳設,有一定的堅持與美感。轉進另一間房,Wolfgang六十八歲,光看到滿櫃書架及熨燙一半的牛仔褲,就知道他嚴謹有學問,一絲不苟的沉靜設計,令人跟著嚴肅起來。問及如何保養身體,他搖手笑著說,「我不愛運動,開心過生活,保持快樂最重要。」
Geku-Haus文藝氣息濃厚,每層公寓的住戶都擁有一筆一千五百歐元公基金,用來購買藝術品妝點公寓走廊,無論男女老少,都須參與這場會議,共同決定要採買哪些藝術品。
在這棟大家庭內,青年忙於工作,長時間坐在電腦前,退休長者幫忙孩子們採購,買回來的食物、生活用品一一放進各間門外的菜籃。一方面讓年輕人專心工作,也增加長者的成就感,讓他們有被需要的感覺。
(Wolfgang六十八歲,光看到滿櫃書架及熨燙一半的牛仔褲,就知道他嚴謹有學問,一絲不苟的沉靜設計,令人跟著嚴肅起來。 蔡佳安/攝影)
全文轉載自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