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何定照(2015年8月3日)
「尊重是最重要的關鍵字。」社會投資論壇與談人光原社會企業董事長王鵬超指出,社會投資的財務面固然重要,但如何形塑所投資組織的文化才是重點,「要尊重他們想做什麼。」
光原長年幫助阿里山部落農民有機農業耕作。王鵬超表示,當年評估原住民資產只有土地,又會種,只是不知種出來要賣去哪或價格不好;若把土地租給漢人,漢人必然用很多農藥,在十年後還給部落寸草不生的地。他們最後決定,在當地教導有機農業,再加強通路行銷。
光原也推行內部投資,已分出包括輔園、原動力等三個組織,分別負責有機蔬食餐飲店等業務。王鵬超說,希望經由組織展店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未來目標是各組織獨立,光原僅留三、四成股權,重點是尊重各組織意願。
王鵬超說,有位七旬農民告訴他,早年農田因有農藥,農民根本不讓小孩入田,結果孩子長大後跟土地沒關聯;現在做有機後,部落可見小孩赤足在田野間嬉戲歡笑,「我相信孫子未來不會忘記跟這塊土地的連結,這是我最欣慰的事。」
牛津大學Skoll社企研究中心副執行長Daniela Papi昨指出,綜看各國社企經驗,物質本身沒法解決社會問題,投資到人的改變才是重點。她曾擔任志工旅遊公司顧問,有感部分志工隱隱自覺英雄,後來都將志工服務改名為「服務學習」,將重點放在學習如何提供服務,「行動卻無學習,是無知;學習卻無行動,是自私。」
英國大誌投資總裁Nigel Kershaw表示,大誌不只鼓勵街友賣雜誌,還強調「PECC」(預防、緊急、應對、治療),包括預防貧窮狀態、緊急協助、了解街友為何淪落街頭、治療心理問題等,「我們提供的是人的改變。」
全文轉載自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