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懿欣
七月二十二日,頂著夏日烈陽,社企流今年第一梯次的草地學院展開了!
從竹南車站搭上苗栗客運, 到了終點站南庄後,經過一座吊橋,看著橋下的南溪與遠方層層疊疊的山體,有如一場入山儀式,心也開始安定。
過了吊橋,走進寬度約八公尺的南江老街,除了路口有間雜貨店外,兩旁都是住家,一樓的騎樓空間擺放著一到兩張椅子,搭配不同花樣的鐵窗窗花,走著走著就到了我們四天工作營的目的地:老寮背包空間。
二十八歲的在地青年邱星崴, 於去年六月成立耕山農創有限公司,同年十月在南庄成立第一個據點:老寮背包空間。
老寮團隊在以南庄為中心的大南埔地區深耕八年,「創意的能量,就在踩在腳下的這片土地上」創辦人邱星崴說。取名為「耕山」是「耕作一座山」之意,展現客家人與土地共處、共生的智慧與堅持。引介深耕在地、對農村產生轉變的青年創業家,正是社企流草地學院想要帶給學員的第一劑震撼彈。
本次活動是老寮團隊第一次舉辦多天數的在地工作營,十餘位工作人員,幾乎達到師生比1:1,看得出老寮對於這次活動的用心。
星崴在與大家見面的開場白即說:「從學生時代開始我就在苗栗各地進行田野調查,我想要把這幾年所累積的經驗濃縮在四天中,與大家一起思考農村的未來。」令人開始期待這四天所要迎接我們的內容。
第一天:建立觀點.用社會學的方式了解在地
作為一個想要讓在地更好、解決問題的社會企業,應該從哪裡開始呢?「答案就在歷史中!」
在第一天課程中,擁有臺大社會系、清大人類所背景的星崴,讓學員開始了解以社會學研究的方式進入地方, 才是挖掘在地文化的不二法門。
他在大三修了一門「清代臺灣開發史」課程,選擇研究家鄉,才發現家鄉原來在清朝是物資交易的集中地,繁極一時,與自己所理解的家鄉截然不同。社會學調查作為了解地方文化的重要性,同時也在夜間的南庄老街導覽中,更加清楚呈現。
星崴帶著我們從國小校門口一腳踏進了日治時期南庄事件的現場,在永昌宮前述說著十年前歷史建築物老郵便局再生過程中,社造團體與地方網絡的拉鋸戰;接著到了桂花巷,了解到原來桂花並不是南庄的農產,原本一場用意良善的社區營造工作,卻在觀光產業迅速發展下伴隨陣陣的掙扎與文化憂愁。
空間,不僅是當下視覺觀察的表象,更具備了由時間所編織出來的歷史意義。社會文化調查就是一把空間的手術刀,看出造就目前樣態的原因。
「面對現代性就必須回應地方性,我們想做的就是把這些地方性呈現出來。」進入一個地方,開始閱讀表象背後的文化特質,觸摸社會的質感,而這也是最深沈對自我內在意義的追求,找到自己與土地的關聯性。
這次的提案目標為南庄山上的兩處觀光景點:向天湖與蓬萊,兩處皆為大南埔地區賽夏族的居住地區。學員分為四組,每個地方各兩組,其中一組負責旅遊規劃,一組負責產品規劃。
上完課後,各組利用下午與晚上的時間馬上進行文獻分析。
文獻分析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是書籍閱讀,老寮團隊準備了二、三十本書籍,內容包括地方史、植物調查、賽夏文化、農業特色等。第二階段是線上資料收集,訓練學員開始藉由論文收集、整理分類。
閱讀之外,讓學員負責不同主題,再進行交流,分享各自閱讀的資料心得,藉由歷史的黏貼術,拼出隔天實地走訪的在地印象。
第二天:實地走訪.在田野中探索「真實」
第二天,兩隊人馬分別往向天湖與蓬萊前進,進行實地導覽解說並訪談。
向天湖組從山林間認識在地植物與祭典、食用的關係開始,在文物館中聽著肩負賽夏織布傳承的大姐,說著婦女們晴天耕種、雨天織布的狀況;也了解到原來在週邊打著賽夏招牌的攤販們,其實七成以上都是外地人。
蓬萊組前往蓬萊村的嘎嘎歐岸文化部落。族人目前接受觀光團體預約,提供導覽、舞蹈表演、用餐與釣魚體驗等套裝行程服務;導覽的豆先生在最後深深感嘆的說,部落還是需要年輕人回流,賦予部落具創意的經營方式。
在與長老的訪談中,長老們隨性交互念了一段祭語,一唱一和,有如生命的音符交織。並悠悠的說:「原住民的文化啊,若你真的來了解後才知道他有多豐富!」
學員們身兼田野調查員、探險員與潛行員,一路上構思著到底該問什麼?該如何挖掘資源?而又該如何策劃?好多問題在腦中打轉著,但又不知從何問起。
星崴在討論時也提醒我們,事情不是獨立存在的,所有的事情絕對有其脈絡。所謂的「真實」,到底是存在於導覽中,還是生活中,或是體驗中呢?
學員必須學習顛覆自我的桎梏,以開放的心感受與自身截然不同的真實,從中找出屬於在地生活的根本滋味。這是第二天的最大收獲!
第三天:挖掘議題.讓提案與在地連結、碰撞
第三天一早,學員再次出發前往向天湖與蓬萊,與昨日不同的是,已經準備好了完整問卷。每一組針對初步提案,進一步向長老們詢問資訊。
「要像追女朋友一樣,帶著好奇心一直提問,問對問題才會挖掘到議題」,這是行前工作坊的田野調查課程中,致昕所一再提示的。
學員們緊扣著「生產、交換、儀式」的三大部落本質特性,並且學會了不問太開放性的問題,挖掘出包括賽夏族族人的社群關係、祭祀活動、五大姓氏間各司其職的特性、編織文化的意義與資材等議題。藉由這些議題的挖掘,做為各組創意提案的材料。
最難的當然是最後一哩路,如何讓提案具有實質效益?如何以最有利於部落文化保存的方式行銷農產?如何規劃部落文化深度旅遊?這些問題都在心中打轉著。學員們不時相互討論、翻閱文獻資料或上網找案例。「必須有彈珠檯的概念,要讓提案在這些資源關係中相互碰撞、彈跳。」這是星崴給大家的觀念。
同場加映:誰來晚餐.金曲歌后喚回聆聽的心
第三天的晚餐上演著「產地餐桌」及「誰來晚餐」的雙重戲碼。
一早學員們就出發到菜市場買菜,每組皆有預算限制,若不規劃好,稍不留神就須貼錢。有些學員使出討價還價的好功力,如買五十元香菇送三顆大蒜等,最終只有一組支出爆表二十元,大家都展現了客家人勤儉持家的美德。
傍晚時分,開始了晚餐大作戰,準備食材、烹煮、洗菜全擠在一個小小的廚房中。在貼心管家的幫忙下,大家手腳還是很快,兩個半小時後開飯。十五位學員共煮出三樣湯、十二道菜、兩樣水果的滿漢全席菜色。
這個晚上的幸福不只如此。2012年獲得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與「最佳客語專輯」的羅思容老師,是今天誰來晚餐的座上嘉賓。晚餐後,伴隨著星空與河流,老寮背包空間化身為小型演唱會場地 。
「我想找回人對於聲音的敏銳度!」羅老師說。「現在人都太依賴視覺了,卻忘記了聽覺會給予我們的能量。」這晚,羅老師藉由她的歌曲與人生經驗分享, 讓學員與工作人員全身疲憊化為烏有,是夏夜最清涼的一股清泉。
第四天:提案.吸收三天的養分 讓改變萌芽
帶著前一晚的能量,最後一天許多學員一早六點就起床討論。
產品組的提案包括以藤為主軸的素口袋設計,以及使用在地苧麻為主的居家用品;旅遊組提出了一日賽夏織女體驗遊,與以技藝、農食與木耳露所統合的複合性遊程。提案貫穿了文化、生產、生活等面向,學員們將文獻調查與實地訪談中對於賽夏文化的精神性,努力的與產品做出連結與激盪。
提案是階段性成果,重要的是思考過程的訓練,學習尊重在地文化、傾聽在地聲音。
因此星崴一直不斷地提醒「社會企業只是一種手段,它絕對不是目的,目的在於你的心中想要改變的是什麼!」這其實也是一段自我探尋的道路。
是開始,是種子,從腳下這片土地找到能量
這期的學員,年齡層從十九歲到三十五歲,專長從物理、廣告、會計、行銷、產業輔導、社區參與或人力資源等,還有目前在社會企業服務的工作者。大家在社會中的分工位置各不同,但都具備了想要做對的事情的熱情。
一位計劃投入教育資源落差議題的同學說,她原本認為自己僅能接受在都市地區進行弱勢團體的教育服務,但經由草地學院帶她走入田野,貼近深山、體驗賽夏、觸摸了偏鄉與農村在時間洗禮下的文化厚度,「我有熱情了,我想我可以到偏鄉!」她說。
草地學院其實是個開學典禮,每位學員都是一顆小種子,希望經過這四天三夜的田野訓練,每顆種子都能切實地埋入土裡、吸收養分,找到自己的一條路,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學員踏上歸途,但這堂田野裡的社會學,可還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