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捐錢回饋社會就是好公司?看B型企業如何掀起B the Change新風潮
文:李英嘉
企業為何要做社會企業?為何不賺錢捐給非營利組織就好? 社會企業家想的是:破壞的環境無法等人賺到錢後才來彌補,在從事商業活動的同時,最好能兼顧社會與環境。
───社企流共同創辦人、營運長陳玟成(Michael)
商業周刊在今年四月翻譯出版《 B型企業,現在最需要的好公司》,將B型企業的概念更完整地介紹給台灣的讀者。社企流於5月13日晚上在日楞咖啡舉辦小沙龍新書導讀,邀請Michael擔任說書人,現場也聚集超過三十位來自各行各業對B型企業有興趣的朋友一起聆聽討論。
Michael在進入B型企業的正題前,首先邀請現場的讀者談論心目中的好公司形象:如果一間公司固定捐助部分利潤以回饋社會,算是一間好公司嗎?好公司需要有哪些檢驗標準?

區隔好公司和只會做形象的公司

Michael首先以獲得B型企業認證的巴塔哥尼亞(Patagonia)為例,這間全美最大的戶外用品公司,固定自課1%銷售額或10%利潤地球稅捐獻給環保組織,至今已捐兩千五百多萬美金給一千多個非營利組織,但Patagonia不僅是捐款,更進一步將友善環境的理念融入公司的使命中。
在死掉的星球上,沒有生意可做───有別於一般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有盈餘後再捐款回饋社會,Patagonia除了材料與製程都盡量追求環保外,甚至鼓勵消費者降低消費,商品還能補能修就別再購買,在充斥著促銷活動與鼓勵消費的社會中反其道而行,寧願少做生意也要主張減少浪費,這樣的企業之所以被認定為好公司,不只是因為捐款,而是在過程中實踐了更多的使命。 一般民眾對社會企業責任和公益的想像,經常受限於捐款做好事的層次,卻忽略了企業的本質也包含了經營的理念和對環境社會的強烈使命感。 檢視一間企業若只停留在表淺的捐款層面,則可能忽略了企業在營運過程中剝削了生產者、消費者或環境,這也是為何有些獲獎肯定的企業,背地裡其實是對環境社會造成傷害的不良企業,這樣的表象若不加以深思明辨,將會落入企業的行銷手法中。

金融海嘯後 B型企業的崛起

越來越多人認為CSR不只是要捐錢,更需要多方納入更多的利害關係人,評估一家公司在各個層面的表現。B型企業指的是非營利組織「B型實驗室(B lab)」以一系列嚴格標準檢驗合格後所認證的企業,檢驗的層面包含企業的社會與環境表現、當責度和透明度。有別於單一層面的評估,B型實驗室檢驗的層面更全方位,也提供一套能具體檢驗的標準。
傳統的資本主義注重短期獲利,但美國在經過金融海嘯後,大眾開始檢視華爾街這些日進斗金的企業,發現他們對世界的貢獻有限,卻創造了一堆泡沫,而B型企業的核心理念則期望能將資本主義高度強調股東獲利的模式,進化為替全體利害關係人(包含員工、供應商、社區、環境和股東)創造共享且長久繁榮的模式。
根據統計,金融海嘯後B型企業能安然度過危機的比例比美國一般小型企業平均高出63%,顯示這些注重社會環境使命的企業,也能在市場走出一條穩健的路。

評估不等於認證,但具標竿學習作用

Michael強調,
B型實驗室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是更明確地界定怎樣是對環境好、對社區關懷好。讓企業在做指標的同時,能更清楚的讓內外部的人理解公司做到什麼程度,引進社會影響力評估,而不會淪為各說各話。
有一套具體的評估標準,企業即使不申請認證,也可以參考訂立的各項指標,協助自己的企業透過更多客觀條件來剖析不足之處。此外,雖然訂定的原則有別於一般企業,但側重環境與社會使命的B型企業路線,對一般大型企業仍具影響力和示範作用。
以清潔劑公司美則(Method)為例,強調無動物實驗、無毒等友善環境與人體的清潔劑,以往總被詬病成本太高,消費者又搞不清楚意義,只對價格才有感,後來美則成功後,反而讓美國沃爾瑪等大型企業意識到原來還有具社會環境意識的客群存在,進而受到影響而跟進。除獲利外,B型企業利用企業貢獻社會,成為一般企業的標竿與典範,讓大型企業認知到在利潤最大化之外,還有其他可行的商業模式。

B型企業給的反思與課題

B型企業能否吸引台灣的一般民眾呢?導讀最後,Michael也詢問現場的讀者對B型企業的看法。有人提到B型企業認證的對象絕大多數為美國的企業,不確定這套標準是否能整套搬來亞洲也一體適用,此外,對於仍在力求生存的小型企業而言,許多指標的門檻過於遙不可及。但也有讀者保持肯定的態度,認為這些客觀條件可以協助公司定期檢驗自己的使命,讓管理者與夥伴能有所依憑,一同確認公司的走向,避免複雜雜的爭論。
Michael表示,B型企業當然無法直接作為解決社會問題的途徑,特別是用以解決某些深至社會結構、文化僵化或是錯誤政策所產生的問題,而是在現有的體制中試圖找較創新的方法來改善。從各方面而言,B型企業比企業社會責任更加積極深入,涵蓋許多CSR所無法顧及的層面。
Michael最後強調,這些都是價值觀的選擇。
企業為何要做社會企業?為何不賺錢捐給非營利組織就好?社會企業家想的卻不一樣:
也許擴張與營利的速度比較慢,但公司的發展較能符合個人理想的取向。畢竟破壞的環境是無法等人賺到錢才來彌補的,在從事商業活動的同時,能兼顧社會與環境是最好的。

文章標籤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由社企流編輯搜羅整理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相關的即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