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都這樣嗎?台灣的社會(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真搞不懂現在的年輕人怎麼想的!」
「想當年,我們……」
這些倚老賣老的句子,未必要等年紀真的很大了才會掛在嘴上。社團裡大二的學長姐教訓起大一的學弟妹,就是一副歷經滄桑的模樣。我姪女也常常老氣橫秋地說:「我小時候……」我聽了,不知道該怎麼接話,妳不是才在上幼稚園嗎?小時候是哪時候?
時光一去永不回
在時間的篩選淘洗之下,對於往昔,我們難免感情用事。真正的「當年」,往往都被美化、或醜化、或遺忘。
就像遇到大風大雨或者大熱天,咱不經意地脫口而出:「今年天氣好奇怪!」緊接著,「全球暖化」、「極端氣候」這類很有學問很時髦的字眼,也跟著出籠。完全忘了自己去年遇上颱風時,也曾以同樣的句子望天興嘆。在我看來,地球溫度上升或下降個兩度,本是常態。萬一年年風調雨順,或者地球幾十億年保持恆溫,才真的奇怪。
還有個「美好昔日」的例子,是近年不斷被拿來當作正面案例的蔣經國、孫運璿時代。在這類例子中,當時的台灣彷彿理想國一般美好。不過,同樣是那個年代,台灣還在實施全球持續最久的戒嚴令,人民的集會、結社、言論、出版、旅遊等等權利都被限縮。那樣真的好嗎?
最近,高希均教授的演講與洪蘭教授的文章所引起風波,也是從「美好昔日」談起。
無差別攻擊
知名人士對於年輕人的批評或教誨,向來是個熱門主題。不管說的對不對,媒體都很有興趣,最好能激起世代之間的對戰,炒高收視率。
誰對誰錯、哪部分錯哪部分對,難以一一評斷。可以確定的是,激起反彈的言論,通常是「無差別攻擊」,把所有的現象歸咎為單一的原因,用一支竿子打翻一整個世代。例如高希均教授的「政府沒欠你」論,把五十年前的台灣說得全島一心一德似的,而個人若有成就,全歸功於個人努力,對照組則是現在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責任也要年輕人概括承受。
姑且不論高教授個人的成就是獨力完成還是搭上時勢便車,他對於年輕人的指責,如「畢業後應抬頭挺胸找工作,可惜很多人仍要父母照顧」、「…學生卻花太多時間在不相關、不入流的資訊」,擺明是一種無差別攻擊,好像這一代的年輕人個個都是媽寶、爸寶、啃老族。
但是,當然不是呀!現在的年輕人,有人不努力,也有人很努力呀!就如同高教授那個年代,肯定也一樣有人很努力、有人不努力,有人靠著權勢庇蔭關說走後門,不必努力,照樣富貴。
這篇文章除了和高教授一樣採取「無差別攻擊」之外(把參與二次大戰的美國士兵都形容成「犧牲小我、吃苦耐勞」,把台灣現在的年輕人全部歸類為「到處抗爭、隨意翹課、丟鞋打人」),還引喻失義,將政治性遠高於軍事性的八二三隔海砲戰,說成台灣生死存亡的一役。更糟糕的是,該文將二戰時拿槍上戰場的十幾歲美國士兵,說成是為真理正義而戰。那,德國的士兵是為了什麼而戰呢?難道他們都是卡通片裡的惡魔黨嗎?
設身處地之不可能
就算我們能夠克服對於美好昔日的選擇性記憶、準確無誤地重述「當年」,但是「當年」的經驗,是不是就真的適合套用於「現在」?我也一直心存懷疑。
有時候去大學上課或演講,台下同學吃東西、睡覺、化妝、滑手機,千姿百態。我站在台上,看了難免生氣,不過總要提醒自己,除了化妝和滑手機之外,當年的我不也是這樣?現在的我以為很重要的事情,當年的我未必同意,現在的年輕人也未必同意。我可以分享我的經驗,你可以不理會。你可以不知道什麼是「不卑不亢」、「蠻觸之爭」,就像我得google才知道什麼是「打ㄇㄟ」、什麼是「魯蛇」。
畢竟年代不同,關心的事物不同,每個人又都有個別的不同。從前的長輩可以說:「我吃過的鹽巴,比你吃過的飯還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但是現代飲食講求少鹽,鹽吃太多不健康。如果住在台北,過河甚至不必過橋,捷運直接從河底下穿過去了。
仍然希望長者不吝提供經驗與意見給後輩,只是,一概而論的無差別攻擊雖然痛快,但是很不科學,也成效不彰。尤其要小心,別讓時間「修改」了當年,也別把昔日當成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