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失敗:你的底線是什麼?
編譯:黃菁媺
編按:原文作者Rumeet Billan過去七年為Jobs in Education董事長,她率先開啟了在非洲與南美地區建立學校的計畫。在25歲與28歲時,分別獲得「加拿大最有影響力的女性」榮譽。Billan目前也是多倫多大學博士候選人,她對於透過教育達到改變的熱情,持續在她的工作與學術領域上發揮影響力。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成為社會創業家。
從小到大,我們都曾經被問過這個問題:「你長大之後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以創造目標、獲得某些職位或職稱,來當做是否成為這樣的人的指標。而這些指標也是我們印在名片上的東西,更是父母告訴朋友們我們在做什麼的事。
有些人偏向在營利組織工作,有些人在社會領域衝鋒陷陣,有些人則在非營利領域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剩下的人則還在思考自己究竟屬於哪個領域—他們試圖在個人野心與職責間取得平衡,同時還得找到能夠幫助他們達到目標的載具。
我的職業道路並不是從「成為社會創業家」的想法出發的。我過去完全不知道什麼是社會創業家,也不知道他們都在做些什麼。我知道的是,我21歲,經營著賺錢的營利組織。我同時也知道,小型新創企業在營運後的前兩年失敗的統計數字讓我感到害怕。
這刺激我去思考,我的營利組織到底產出什麼價值?我提供服務給一個我所喜愛的領域,得到與一些卓越的客戶合作的機會,這些客戶相信聘用對的團隊,能夠為學生創造變革式(transformational )的學習經驗。對我來說,我們的底線是一樣的。然而,我了解在任何時間點,任何企業所提供的服務都有可能會過時。這造成了對於失敗的恐懼。
新創公司、非營利組織、大小型企業來來去去,在2004年的假期,我坐在合夥人家裡地下室的桌前,我的問題變成:「如果這間公司明天就失敗,我能拿它來做什麼?」
從那一刻起,我決定要把公司明年度部分的盈餘,在海外建立一間學校。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也不知道該選擇哪裡進行,但感覺上這是正確的決定,也是公司要做的事。這個想法來自如果我變成統計數字之一,至少我運用了盈餘去填補社會未被滿足的需求。我們希望這所學校能變成一種環境,讓學生在那裡擁有變革式的學習經驗,而這是他們無法在其他地方得到的。這與我的底線是一致的。
我不自稱是社會創業家,我從沒在大學上過任何一堂這個領域的課,而這也不是我名片上印的職稱。我必須承認,當我第一次被稱為「社會創業家」時,我還得上Google去搜尋這個字的意思。直到我去思考我的底線—超越盈餘,創造社會影響力,並經驗了這個可能性,我才開始認同「社會創業家」這個概念。
「對失敗的恐懼」觸發了我決定要參與社會任務的想法,或許在那個時候,這是我應對失敗可能性的方式。雖然是無心插柳,但刻意的作用還是有機地嵌入商業模式。逐漸地,開始了解社會影響力與促使它發生的變因。一個專案能激發更多問題與想法,建立一間學校不再足夠。這引發了更多開創性的計畫,也影響了我對營利與非營利部門的看法,更影響了我看待事物可能性的方式。
不管你選擇了哪條職業道路,思考這個問題:「如果我明天就會失去一切,我能以我所擁有的東西做些什麼?」辨識出你的底線,很可能就會改變你的航向。
資料來源

文章標籤

  •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流編輯群帶你在此專欄中,輕鬆吸收世界各國對於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