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能賺錢的五種獲利模式
文:鄭全智
(圖片來源:攝影者.AMagill @flickr CC BY 2.0)
不知道你曾經有這樣的困擾嗎,試著和朋友介紹社會企業的好處,但朋友怎麼樣也分不清楚社會企業和非營利組織,抑或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分別。
或者你是一位滿懷抱負的社會創業家,欲著手解決本地的社會問題,同時又能自給自足不靠募款過活;但不知道自己所想的商業模式會不會成功?前方又將遇到甚麼樣的問題和風險?社會企業的觀念方興未艾,在少有往例可循的困境下,到底如何才能成功地將公益變成一門好生意呢?
有鑒於社企界的需求,新加坡國立大學所屬的亞洲社會創業與慈善事業中心(Asia Centre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nd Philanthropy,以下簡稱ACSEP)在去年開始了一項研究計畫SE Patterns。此項研究計畫有兩個目標─發展出大家一看就明瞭的社企商業模式,以及統整各種社企成功模式,以期解決上述提到的兩個問題。
ASCEP利用這兩年讓許多創業家趨之若鶩的商業模式圖(Business Model Canvas,詳見註解),進而勾勒出社會企業的營利模式及社會影響力模式。他們把這兩個模式同時寫在商業模式圖的九大區塊中,用顏色區別。
以進行標準化廉價眼科手術的印度亞拉文眼科醫院為例,他的營利價值主張為在印度鄉村及偏遠地區提供眼科醫院及訓練機構,找到最需要的客戶群;而他的社會影響力價值主張則為利用標準化流程提供簡單的眼科手術給病患,且不對窮人收費,改善了他們因付不出醫藥費治療眼疾而成盲的情形。關於亞拉文眼科醫院的完整社企檔案,可參考這裡
在畫出各個社企檔案後,ACSEP利用統計方法去交叉比對,將類似的社會企業彙整為不同的社企型態(Social Enterprise Pattern)。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個可供後起社會創業家複製參考的對象。如美國線上微貸款平台Kiva就與印度的Rang De和Milaap一起被歸類為P2P微貸款平台,並比較成功的相同因素。如果今天有社會企業家在越南要開一個線上P2P微貸款平台,就可以參考這些前輩的成功模式,提升營運效率及效果,少走好幾條冤枉路。
ASCEP和世界經濟論壇的施瓦布社會企業家基金會合作進行資料統整,並深入研究新加坡當地的社會企業,從2012年6月開始運作以來,現已歸納出P2P微型貸款平台、交叉補貼醫療服務、網路動員志工服務、金字塔底層市場以及飲食工作整合等五種社會企業型態,同時建構了31家的社企檔案。
除了造福正要起步的社會創業家外,ASCEP對於新加坡當地社會企業花了很大功夫研究,並清晰明瞭地以商業模式圖呈現,不僅使當地社會企業增添了一般人易懂的商業模式檔案,更幫助傳達社會企業這個理念來平衡以功利主義著稱的新加坡。
在台灣的社會企業如四方報、以立國際、光原、多扶、生態綠等等都在本土耕耘了有一段時間了,只是缺乏一個整合性的資料庫,能夠淺顯易懂地傳達他們背後的商業模式和社會目的給社會大眾。或許這是社企流這個社企資訊匯流平台,接下來必須努力的目標吧。
註:
商業模式圖是奧斯瓦爾德博士在「獲利世代」一書中所提出用以分析單一企業各個面向及商業模式的工具,其中包含了九大區塊:目標客層、價值主張、通路、顧客關係、收益流、關鍵資源、關鍵活動、關鍵活動夥伴和成本結構,現在幾乎為每個新創事業所使用,詳情可以參考官方說明影片
 
本文原刊登於商業周刊
作者簡介:鄭全智,比利時魯汶根特管理學院商管碩士。基於對於職業運動的熱愛,曾在運動博弈產業任職,期許能將這份熱情也投注在社會企業和永續發展上。現為社企流編輯。

文章標籤

  • 商業周刊專欄:公益是門好生意

    商業周刊專欄:公益是門好生意

    集結社企流每週在商業周刊網站專欄部落格「公益是門好生意」之文章,文章亦搭配影音刊載於TEDx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