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投資者的未知疆域
編譯:林冠廷
越來越多的私人投資者開始投入到社會領域的投資事業,來幫助那些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創業家(impact entrepreneurs),同時,也從中實現投資報酬——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好事。

天使投資人的驅動力?

「每個投資者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所以這是個複雜的問題。」 影響力引擎公司的Elizabeth Riley說。位在芝加哥的影響力引擎是一間顧問公司,目標幫助其他公司建立起改變世界生意的策略。「他們必須在乎創業家正在試著解決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影響力投資者會因可行的機會而採取行動」,Elizabeth表示,「如果他們看準了一個兼具財務上的永續性和改變世界的能力的機會,他們會想要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這樣的投資者包括某些著名的商界人物,例如:Richard Branson。他投資了Raise5這個公益性群眾募資平台,人們可以在上面進行購買或提供服務,例如校稿、旁白錄製等;經由服務買賣產出的收益則可捐贈給慈善機構。「這是一個簡單又可行的創業案子,Raise5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完美的範例,它展示了人們可以如何運用不同的思考模式去影響改變。」,Branson指出。去年暑假Raise5 贏得了Branson所舉辦的「破除常態(Screw Business as Usual)」商業競賽,該團隊也參加了影響力引擎的投資者之日,在眾多影響力投資者和企業家面前,以八強之姿,介紹他們整體商業模式及企業使命。

誘人的投資機會

前段所述的創投提案大會就跟那些一般所知悉的創投比賽一樣,但稍微不同的是,每個新創事業都具備產生利潤同時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的方法,問題層面含括了提升能源效率、賦予婦女權益,或者電力和水資源的取得等等。創辦人在提案時,多半會強調他們獨有的特質。舉例來說,Portapure這間攜帶式水源過濾器公司的創辦者George Page,強調他擁有領導世界前二大過濾水廠的經驗;參賽的創辦人們也會透露他們現有的高階客戶與合作對象,像是Collaborative Group和J.Crew’s Madewell(時尚衣物零售商)的夥伴關係;創辦人也會指出產品市場規模潛力,Azadi就點出,他們計畫銷售可負擔且對環境友善的女性衛生用品,給印度鄉村地區的婦女,這部份至少存在3億的潛在客戶。
參與提案大會的投資者除了非政府組織的代表,也有像是Jalia VenturesInvestor’s Circle等影響力投資者,另外還有一些當地的天使投資人。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來自芝加哥創投公司Cornerstone Angels,其共同創辦人兼董事 Laurence Hayward表示,Cornerstone Angels 並不將自己視作影響力投資人,但他們會來參與影響力引擎投資者之日的提案,主要的原因,是這些提案公司除了具備社會性、環境上或是經濟層面的永續性外,他們都代表著誘人的投資機會。
影響力引擎的顧問Thania Panopoulos也同意:「每一個機構法人、基金或者獨立投資人都有他的投資法則,而影響力投資者則傾向於尋找具備財務收益以及可以帶來社會與環境正向影響等綜合表現的投資項目。」舉例來說,剛剛前面提到的Collaborative Group自2012年創立以來,已經產生超過六百萬美元的收益。
Collaborative Group的創辦者Kathleen Wright 認為私部門是處理世界上各種嚴峻問題的最好方法,「我將自己視為一個擁有私部門思維但對公眾事務熱心的女孩,我猜想很多投資者也都是這樣。」 Wright說,「我相信全球貧窮是一個我想去改變的重要議題,而我想達成目標的唯一方法就是透過私部門來完成。」
參與投資者之日的八強新創事業,正在尋求20萬美元到120萬美元不等的投資,相較於這些社會企業可能對這世界的重大問題產生的巨大影響力來說,這並不是個天文數字。
編按:雖然國內多數社會企業都處於草創期,但可以看出,實現財務上的獨立自主依然是多數投資者在投資社會企業決定上的主要依據,從中發想可行性的模式,是日後仍要一起努力的道路。若讀者有興趣,其他提案的企業包括了:
資料來源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