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綠色聖誕節!最永續的交換禮物提案,從吃的到用的一網打盡

歡慶綠色聖誕節!最永續的交換禮物提案,從吃的到用的一網打盡

轉眼間,聖誕節又要來了! 12 月社企流為大家準備了一份「永續送禮提案」,從對環境與人文的關心出發,囊括食品、用品與飾品,讓我們一起表達對親友與地球最誠摯的心意吧!

專欄文章

5篇)
  • 深夜黑白切以「真心系甜點」擄獲眾人味蕾,更入偏鄉讓孩子化身甜點師

    深夜黑白切以「真心系甜點」擄獲眾人味蕾,更入偏鄉讓孩子化身甜點師


    ​社企流/文:蘇郁晴
    點進「深夜黑白切手工點心」的粉絲專頁,除了一張張美味可口的甜點照片外,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那一則則長約 600 字的貼文。在這個手工甜點比比皆是的時代,創辦人李奇芳不強調自己選用從哪進口、品質多好的材料,而是跟隨季節的步伐,優先採用當季、在地的食材製作甜點,再動之以情,為每樣產品寫上專屬的故事,先擄獲顧客的心,再征服他們的味蕾。
    李奇芳認為,每個人對於「美味」的定義有所不同,她希望能透過食物傳達的是豐富、且炙熱燙口的真心。因此,粉絲專頁上的小故事皆為李奇芳的「真人真事」,每一則皆紀錄她的觀察與成長。「這些故事雖然是我自己的,但消費者看了也許會感同身受,也會想嚐嚐看這個故事的味道是什麼。」透過文字,李奇芳賦予甜點情感,再以此作為與大眾的媒介,每個月開設新的訂單,皆會有約 20 位消費者固定回購。
    他們喜歡的不只是外觀精緻、口味甜蜜的甜點,更是深夜黑白切手工點心背後的理念與價值。

    ​走入偏鄉,為孩子開啟多元學習的大門

    從 2015 年開始,擁有食品科學專業背景的李奇芳開啟前往偏鄉小學教導烘培的大門,希望能為學習資源較匱乏的學校,提供多元學習的機會。
    李奇芳說,自己過去也在偏鄉長大,當時的老師對自己非常照顧,她不知如何感謝,便希望將此化為動力,讓其他偏鄉的孩子也能享受到這份幸運。
    於是李奇芳透過教育部媒合偏鄉學校與社會大眾的平台「鹿樂」,招募有興趣學習手工甜點的學校,第一年就隻身背著所有器材與所需材料到訪 13 個國小。當時,因為抱持能去多少學校、就去多少學校的熱情,李奇芳每所國小只能待半天,就要趕場下一所學校,不但無法給予學生深入的飲食知識,自己也無法好好了解當地。
    ​經過不斷的反思與調整,李奇芳最終訂定每所國小皆待上一週,上午先上如甜點文化、烘培科學、食物設計等食品課程,再帶著孩子們實際操作,一天可製作 2-3 樣甜點。舉例來說,李奇芳會教他們認識各國的甜點文化,再選擇自己想做的國家的甜點,讓每個人都可以有「原來我自己也可以做出他國甜點」的成就感。
    下午李奇芳會與學校老師及孩子們四處走走,認識當地的獨有文化;最後一天,則會邀請部落的長輩們前來享用這幾天孩子們製作的成品,等同為孩子開辦的小型成果展。
    而今,李奇芳身邊的朋友也紛紛隨著她加入偏鄉教學的行列,分享咖啡、舞蹈等專業,讓孩子有更多元的學習經驗。

    ​選用在地食材,連結孩子與土地的情感

    面對國小的孩子們,李奇芳設計課程有自己的一套原則。
    「所有的甜點基本上都不超過 5 個步驟,然後設備器具都要最簡單。」李奇芳舉例,像是杯子蛋糕、司康、提拉米蘇等,都是她過去的授課內容,將一切流程最簡化,目的是希望孩子們都能回家自己動手做。
    ​食譜內容盡量「在地化」也是李奇芳的原則之一。「當地有很多特色食物,但因為沒有人向孩子們介紹可以怎麼運用,所以他們對自己的食物感到興趣缺缺。」因此,在出發前往學校前,李奇芳都會請當地老師協助推薦、或串連在地小農,每一間學校都一定會與一位小農合作。
    某一年,李奇芳前往雲林縣東榮國小,當地盛產花生與芝麻,她就帶著孩子們到種植芝麻的在地小農農場,讓他們體驗如何採收、從植株中敲打出果夾內的芝麻等,再帶回課堂製作甜點。「現在提倡從產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我則負責把食物在餐桌上如何有趣呈現給小朋友。」李奇芳開心地說。
    ​這段期間,李奇芳在盛產水梨的台中市東勢區,教導中坑國小的學生製作水梨塔;在產茶葉的嘉義縣梅山鄉,教太興國小的孩子做高山茶芒果蛋糕;在喜歡吃酸肉的屏東縣排灣族部落,教丹路國小的學生製作酸肉鹹派。
    透過李奇芳設計的活動流程,孩子們對自己家鄉的食物都有更多的認識,更發現原來這些食物可以那麽「酷」。「這就是對自己家鄉的認同感吧!」她感慨地說。

    只要願意做,就可能帶來改變

    「唯有走入偏鄉,才能懂得偏鄉的需要。」這是學校老師曾與李奇芳說過的一句話,李奇芳至今仍將此收藏於心底,實踐於行動中。走入偏鄉至今 5 年,她已到訪過約 30 所學校,接觸的學生多達 600 位。
    問及李奇芳這幾年印象最深刻的回饋,她燦笑說:「很多耶!」每當為期一週的烘培課程結束之際,孩子們總會不捨李奇芳離開。
    也有學生在課程結束後一個月,寫信向李奇芳分享自己在家獨自完成課堂所學的甜點,並詢問她什麼時候回去再教新的;還有學校老師打電話請李奇芳鼓勵,因上完甜點課致力想成為一名甜點師的學生好好讀書;在深夜黑白切手工點心的粉絲專頁貼文底下,更可看到來自各校老師的留言感謝。種種回饋,皆能看見李奇芳為偏鄉學生帶來的改變。
    「如果我沒有去,這些孩子們連一次性啟蒙的機會都沒有。」李奇芳認為,只要有人願意投遞種子,每一位孩子都可以是燦爛綻放的花朵,也許未來他們也會如李奇芳這樣,將這份幸運播撒給需要的人。

    ​參與社企流 iLab,讓品牌定位與商業概念更明確

    深夜黑白切手工點心已成立 6 年,李奇芳始終獨自打理一切,扮演「校長兼撞鐘」的角色,但她從不因覺得辛苦而停歇。
    「每次覺得很累、想暫停前往偏鄉,但只要接到學校老師打來詢問上課意願,我都還是會立刻答應。」李奇芳笑說,自己是一個「嘴裡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的人。
    但李奇芳並非單向付出,每年進行的偏鄉教學計畫也助她成為一個更懂得規劃、及尋找資源的人。「我過去曾覺得走一步算一步,能夠收支平衡就好。但現在,我背後有一群孩子、我也還想做很多事,所以需要更多能力與資源完成自己的理念,讓這個品牌可以永續經營下去。」
    於是,她在 2019 年加入社企流 iLab 育成計畫,希望可以藉此學習品牌經營的技巧,也盼能媒合到適合的資源。其中,李奇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奧美董事總經理王馥蓓的「尋找事業定位」課程,與社企流 iLab 提供的「個別諮詢」服務。
    在尚未參與社企流 iLab 前,李奇芳對於自己品牌的定位難以以一句話一言以敝之,在經過事業定位的培訓課程後,王馥蓓建議李奇芳可以將品牌定位為「溫暖的家常甜點品牌」,讓她有了更明確努力的方向。
    ​此外,社企流 iLab 的個別諮詢服務更提供李奇芳能隨時解惑的管道。「社企流 iLab 的夥伴都會提供我最真實的建議,且能夠一針見血的點出問題。」她認為,在創業這條路上,除了適時的鼓勵外,最需要的就是有人能從旁提出建議。社企流 iLab 也為對商業概念較不熟悉的李奇芳,提供一對一的「商業模式圖」諮詢,助她提升品牌經營方面的能力。
    李奇芳分享,在 iLab 的訓練與學習,對於今年在文化部的提案中相當有幫助。而採訪當天,李奇芳正巧收到提案初審通過的消息,讓她開心地直說有部分是歸功於 iLab 的協助。

    今年聖誕節,送出一份療癒人心的甜點禮盒

    對於即將到來的聖誕節,創意靈感源源不絕的李奇芳早已有所規劃。「大家普遍認為 2020 是一個很糟的一年,我希望甜點可以帶給大家療癒人心的能力。」李奇芳分享。
    李奇芳計畫整理出近幾年在電影與書籍中出現的甜點,製作成一個聖誕禮盒,讓這些甜點不只是畫面中的意象。例如,日本電影《小森食光》裡,主角的母親製作的聖誕雙色蛋糕、《我的藍莓夜》貫穿整部電影主軸的藍莓派,都是李奇芳規劃的選項之一。
    ​在李奇芳的創業清單中,還有許多待辦事項,她希望可以為偏鄉販售當地特色食物,或將它們製成甜點,藉此介紹給更多人認識;也想製作一份食物專刊,專門介紹台灣各地的飲食文化,讓大家能多加了解這塊土地等。在這個手工甜點比比皆是的時代,李奇芳透過「大於自己」的行動,為深夜黑白切手工點心創造不一樣的價值,成為別具意義的甜點品牌。
    核稿編輯:李沂霖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閱讀文章
  • 聖誕禮物怎麼送?7 個永續送禮提案,讓你的禮物別具意義

    聖誕禮物怎麼送?7 個永續送禮提案,讓你的禮物別具意義


    社企流/文:梁元齡
    聖誕節即將到來,每年此時,我們總開始煩惱該送什麼禮物、也期待著自己會收到哪些禮物。
    聖誕佳節吹起購物潮,許多人批評「聖誕節被商業化」,成為消費主義的藉口,不過,如果能重新定義「聖誕禮物」的意義,把對世界的體貼、關懷,透過送禮傳達出去,就能讓這份聖誕禮物與眾不同。
    畢竟,還有什麼比同時能「送到心坎裡」,又對世界友善的禮物更棒呢?我們整理了 7 個聖誕送禮提案,讓你今年送出去的聖誕禮物,充滿誠摯心意又別富意義!

    1. 友善環境禮

    究竟什麼樣的禮物,會讓受禮者感到「精挑細選」呢?精緻的禮物難道非得昂貴無比嗎?
    其實好禮物不一定得是奇珍異寶,一份富含願景與關懷的禮物,也會令人感到獨特且用心。在這個資源枯竭、環境飽受侵襲的年代,不妨在送禮同時,鼓勵對方改變生活方式、進而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許多友善環境的禮物,比如太陽能商品、節能產品、減塑旅行用品,如果確實使用,或許能讓生活方式煥然一新。今年若能送個「友善環境禮」,不但送出了禮物,也送出了一套嶄新的生活!
    送一套精緻的二手家具或家飾,既有古典美感、也不失奢華用心;送一組在地樹種或植栽,讓對方的家裡充滿綠意;送個有機、零浪費,或標榜「無動物實驗」(cruelty-free)的化妝品,也能讓對方從日常生活裡實踐永續。
    例如美妝公司 Aether Beauty,就在今年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零浪費眼影盤」,產品完全不使用塑膠和金屬,用完能夠直接回收,讓眼妝不再是個拋棄式垃圾,是個友善環境的選擇。

    2. 重複使用禮

    一次性用品對海洋和日漸萎縮的野生棲地,都是莫大的威脅。今年聖誕,別再送一次性禮物,送個可以重複使用的禮物,讓它好好陪伴對方吧!
    把一份既時尚、又能重複使用的禮物,送給你心中那個特別的人,不只體現了你對他/她的重視,更展現出對對方的愛和體貼。
    送一組玻璃吸管、鋼吸管,或是可以攜帶的環保水瓶、竹製餐具與環保袋,讓對方的生活更方便、消費更環保。(同場加映:拒絕塑膠吸管比你想像中簡單:7 種友善環境的替代方案
    又如環保社企好日子的「Pockeat 食物袋」,用精美的設計,把可重複使用的食物提袋變成令人愛不釋手的商品。出門在外,再也不需要用到紙盒或塑膠容器,也能把美食帶著走。
    如果你的送禮對象裡正好是位新手媽媽,有機棉製作的「布尿布」也是挺好的選擇!

    3. 公平交易禮

    若我們購物時能顧及企業的社會責任,那麼就能藉由送禮過程,來打造一個更好的世界。在挑選禮物時,不妨找找標記「純素」(vegan)和公平交易商品。
    如果你想送首飾給摯愛,在挑選礦石時,可以盡量找那些來源永續、經道德手法所採集的寶石。另外,也可以優先考慮那些捐出部分營收、讓市場更友善的企業,選擇他們旗下的禮物。
    例如時尚品牌 Able,就在衣服吊牌上以「計分卡」的形式,揭示公司的職場平等、安全、工資及福利政策指數,讓消費者更清楚其企業環境,維護其勞工權益。
    或是台灣唯一的敘利亞手作品牌「from Syria|來自敘利亞的手作禮物」也是公平交易禮之一。這些飾品由位於伊斯坦堡的社會企業「小雌駒」,培訓社區的敘利亞婦女所製作,她們以美麗的手工藝增加收入、找回自信、重建穩定生活,更以此表達渴望和平的心聲。

    4. 支持在地禮

    在這個充滿感恩的佳節,如果能藉此時機,支持在地藝術家和當地企業的產品,可謂美事一樁。
    如果你想送文創禮品,不妨找找本地的藝術家和設計師,用這份禮物支持他們的努力。如果你想送生鮮食品,不管是農產(尤其是有機農產)或肉品,也都盡量向在地農夫購買吧!
    這樣做不但是對在地社群的支持,更能省下不必要的運費,可謂一舉兩得。
    不知道要到哪裡購買在地農產,可以參考小農平台「直接跟農夫買」,該團隊透過產銷改善的手法協助小農,替在地農產找到公平的銷售通路,消費者可在該平台中選購在地的農產品。
    另外,也可參考家常甜點品牌「深夜黑白切手工點心」,創辦人不但在製作甜點時優先選用當季、在地食材,每年 7-9 月期間,也會前往偏鄉學校教導國小學生甜點製作的方式,讓他們能有多元學習的機會。

    5. 社會責任禮

    不只挑禮物,其實日常購物時,我們就能時時注意,有哪些企業強調社會責任、對世界產生良好的影響?畢竟,「你的每一次消費,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比如挑選布品類的禮物時,可以從友善原料的商品下手,因為這些獨一無二的作品不但體貼環境,更能愛護你的肌膚。
    像美國 Patagonia 這樣的戶外品牌,就是很好的選擇。Patagonia 旗下的 Worn Wear 部門不將衣物丟棄,而是回收再製,透過縫補延續衣服的生命。(同場加映:種植棉花需要戴防毒面具?看 Patagonia 如何改造生產線,達成 100% 有機棉製衣目標
    購買這些具有企業社會責任的商品,不只讓收到禮物的人感到你的用心,也能刺激相關的購物意識,讓更多人願意選擇有責任的好商品。試想一下,在交換禮物現場,當你和大家介紹這些特別的禮物,也能間接地傳遞這些友善的理念呢!

    6. 數位好禮

    資源消耗量越來越大,一份「數位好禮」可說是最環保的禮物了!
    舉例來說,如果你想要送一本書,不妨送本「電子書」。因為它非常輕便,也不會占空間,更不必常常拿出書櫃清理一番,十分省事。如果對方已經看完了這本書,也不必把書丟進垃圾場,只需要按個按鍵,就能將其刪除或隱藏。
    除了電子書,送一套讓對方愛不釋手的 App 或貼圖,也是不需浪費資源的禮物。從園藝 App、語言學習 App,到時間管理 App、手機遊戲,應用程式的種類五花八門,只要徹底了解對方的喜好和興趣,要打動收禮者並非難事。

    7. 永續包裝法

    決定好禮物內容,接下來就是包裝了。今年別再買新的包裝紙了,用回收牛皮紙等既有用材來代替吧!
    如果你嫌牛皮紙、回收紙太寒酸,還是想要「熱熱鬧鬧」的外包裝,那就試著自己動手做吧——印章、乾燥花、有機材質緞帶、甚至手繪圖樣,都能讓包裝紙變得很吸睛,既客製化又環保。或者,乾脆就拿環保袋來裝禮物,接下來還能重複使用呢!
    在考慮上網購物時,亦可選用 PackAge+ 的「循環包裝袋」——由廢棄寶特瓶製成,消費者使用完畢後,只要將袋子歸還到便利商店等地設置的「回收站」,不但不用處理包裝垃圾,還能達到循環再利用的效果,一舉兩得!(同場加映:啟動電商的環保革命!台灣青年推出可重複利用的「循環包裝袋」,盼與 PChome、蝦皮攜手減廢
    核稿編輯:李沂霖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參考資料 Eco-friendly Gifts to Give this Christmas(Greener Ideal)
    閱讀文章
  • 婦女編織和平耳環、青年回收炸彈製成手鐲——這些飾品訴說反戰心聲,以時尚響應和平

    婦女編織和平耳環、青年回收炸彈製成手鐲——這些飾品訴說反戰心聲,以時尚響應和平


    讀者投稿/文:Summer
    「反戰」、「世界和平」聽起來遙不可及,但你曾否想過,我們也可以個人行動促進和平,甚至以非常時尚的方式?
    每年的 9 月 21 日是「國際和平日」,聯合國在這一天呼籲所有國家和人民在這一天停止敵對與暴力行動,各地停火 24 小時,希望以一天的和平開啟下一日和平的契機。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表示,今年的主題是「重塑和平」,尤其在疫情蔓延全球、需要各種跨國跨界合作的此刻,更顯明一件最重要的事:「我們真正的敵人,從來不該是彼此。」
    在「國際和平日」之際,我們想介紹 3 間你在台灣就找得到的異國反戰飾品,一起來認識這些精美又充滿意義的首飾吧!

    敘利亞婦女以雙關語耳環表達心聲:「Drop Earrings Not Bombs!」

    敘利亞內戰自 2011 年爆發,至今已邁入第九年,亦造成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潮。敘利亞已多年蟬聯全球最大的難民來源國,鄰國土耳其也跟著蟬聯多年全球最大的難民收容國。
    在土耳其,協助敘利亞難移民的組織四處可見,其中一間位於伊斯坦堡的社會企業「小雌駒」(Muhra)相當獨特,他們培訓社區的敘利亞婦女以美麗的手工藝增加收入、找回自信、重建穩定生活,而其最受歡迎的「Drop Earrings Not Bombs」系列耳環,以富有光澤的土耳其光絲綿線編織而成,其炸彈形狀卻繽紛的設計與雙關語命名則表達了婦女呼籲和平的心聲。
    2018 年,台灣唯一的敘利亞手作品牌「from Syria|來自敘利亞的手作禮物」在多年往返土耳其後,首度將此系列耳環引進台灣,並在 2020 年疫情蔓延全球之際,透過獨家代理的方式,穩定支持工作坊度過難關,並合作設計台灣專屬的耳環款式。今年 9 月,為了響應「國際和平日」,則在台北永康街的「登陸土星」土耳其咖啡展開 2 個月駐櫃,希望將這系列富有反戰意涵、重塑和平的敘利亞婦女手作品帶到更多人面前。

    寮國彈殼變為鋁金首飾,「繭裹子」的反戰系列飾品

    因著內戰,炸彈成了隱伏於敘利亞人民生活中的致命威脅;那麼,為何從未正式爆發過戰爭的寮國,炸彈卻早已融入居民的日常?
    根據統計,在越戰期間的 1964 年至 1973 年,美國秘密投擲了共約 200 萬噸的彈藥在寮國境內,比二戰期間投於德國與日本的彈藥總和還要多——然而,轟炸寮國的彈藥中,高達 30% 皆為未爆彈,戰後就此遺留在寮國的泥壤之下。
    近半世紀以來,寮國每年都有數十人因未爆彈而死傷,即使經過多年清理,至今仍約有8000萬枚未爆彈分佈全國各地。這些深藏危機又無法利用的土地,讓寮國一直身處嚴重的貧窮與營養問題,也影響國家基礎建設發展。
    諷刺的是,由於炸彈殘骸實在太多,巨大的彈殼反而成為人民生活起居的一部分。人們紛紛將其改裝為船隻、住家結構支柱、農作物盆栽等等,甚至作為精美的首飾。
    台灣公平貿易品牌「繭裹子」販售的寮國反戰飾品,即由當地工匠以飛機與炸彈殘骸製成。飾品的鋁金質地內斂溫潤,帶有手感的質樸紋理,彷彿以最樸實的聲音呼籲著和平的可貴;而製作這些飾品的收入,也成為支持工匠生存的力量。

    提煉自柬埔寨地雷的黃銅飾品,澎湖女孩打造永續品牌「PSYKHME」

    台灣原創品牌「PSYKHME」成立於 2016 年,其名稱結合了希臘語「PSYKHME」與柬埔寨語「Khmer」,前者意指美麗、靈魂,後者則是高棉,代表柬埔寨的文化。
    創辦人 Mania 出生於澎湖,考上台大生科系後,因興趣不符而鬱鬱寡歡,最後終於在珠寶設計裡找到真正志趣,並前往澳洲學習。在一次柬埔寨旅遊期間,她遇見因地雷失去四肢的乞討者,但其堅毅的姿態令她大受震撼,讓她開始深入了解這個國家,也踏上一條獨特的創作之路。
    一路經歷澎湖、澳洲、柬埔寨的自然氛圍熏陶,影響了 Mania 的創作素材與風格。她使用絲綢、椰子殼等當地天然原料創作,並在柬埔寨前後待了逾一年時間,與當地非營利組織「為未來而教」(Education for the future)合作,以專業教導偏鄉學生金工藝技術,將柬埔寨 1970 年代內戰回收的地雷與炸彈重新熔製,製成美麗的黃銅飾品,並賦予新的意義:「戰爭消滅不了愛,愛卻可以勝過戰爭。」(War can't kill love,Love can kill war. )
    除了濃厚的反戰意味, Mania 更希望透過「PSYKHME」的作品,展露戰後的人民如何堅強地重拾生活、重建家園,而「PSYKHME」的部分利潤也會回饋到生產者身上,與當地居民一同創造未來。
    無論何種問題,身為世界的一份子,我們都可以找到自己貢獻心力的專屬位置;重塑和平,需要各國各界同心協力,當然也包括時尚。
    在「國際和平日」之際,以個人方式響應和平、分享和平,你可以參與相關組織的活動,例如「國際特赦組織」的線上連署,也可以認識這 3 間台灣就找得到的反戰飾品,將一件禮物與一份理念帶回身邊,放進生活、放入心中。
    本文為讀者投稿,呈現作者觀點,不代表社企流立場。原文標題:以時尚響應和平:這 3 間美麗的反戰理念飾品,台灣找得到!
    「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需要你的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馬上支持
    【社企流 iLab 孵化器徵件中!】
    在你的創革路上,iLab 從 0 到 100 陪伴創業者錨定方向、穩健前進,掌握社會創新創業必備技能與思維!
    只要你正致力於改善某個社會議題、透過商業創造影響力,無論你正在驗證點子或商業模式、測試市場與產品服務、或已邁入穩定營運階段,在 iLab 孵化器,你都能找到對應的專業服務與資源,以及 100+ 與你志同道合的創業團隊社群!
    +了解更多 iLab 孵化器:https://pse.is/J7W6X +立即申請:https://pse.is/3aj4um +徵件截止日:2021 年 1 月 31 日 23:59 +還是不清楚?來和 iLab 聊聊吧 >>> https://pse.is/QKEN5
    閱讀文章
  • 啟動電商的環保革命!台灣青年推出可重複利用的「循環包裝袋」,盼與 PChome、蝦皮攜手減廢

    啟動電商的環保革命!台灣青年推出可重複利用的「循環包裝袋」,盼與 PChome、蝦皮攜手減廢


    社企流獨家特派員/文: 孫智倫
    每當收到網購的產品時,你是否也為眾多的一次性包材煩惱不已?除了紙箱外,從快遞包裝袋、膠帶紙,到硬紙板及塑膠製的防撞填充物,不僅製造浪費,也成為居家回收的負擔,許多包材最後甚至面臨被當成一般垃圾、直接遭丟棄的命運。
    台灣的網購市場相當龐大,製造十分可觀的垃圾浪費。根據 KPMG《2016 亞太電商概覽》報告,台灣的網購人口占比高達 86.1%,高居亞洲之冠、排全球第 17 名。此外,網購商品總金額逐年上漲,包材消耗量的成長幅度也可想而知。

    網拍賣家成立循環包裝公司,決戰一次性包材垃圾

    自己曾是網購賣家的葉德偉,過去從越南、中國進貨 3C 配件,賣給 Yahoo! 或 PChome 的買家,每天經手貨量大約 300 件到 1000 件。長期與大量的網購包裝垃圾共處,讓他意識到電商產業所製造的一次性包裝,對環境危害甚大,因此心想:如果有一種包裝可以重複循環利用,不必製造一次性垃圾,那對環境和消費者豈不都是更好的選擇嗎?
    因緣際會之下,葉德偉參加了社企流 iLab 育成計畫,在聽了簡報之後,認同成立「公司型社會企業」的模式,是解決網購包裝浪費問題很好的方式。因此,創業的想法便萌生了,他找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創業夥伴,希望可以打造一個無塑的網購世界,讓包裝成為友善環境的載體。
    為了實現這樣的使命與願景,葉德偉等人參與了 ATCC 全國大賽,希望借重大企業的資源,取得更多實現循環願景的機會。他們以「減廢消費」為主軸的創業提案,很快獲得台積電的青睞,不僅在競賽中一路過關斬將,榮獲大賽亞軍,最終也有幸獲台積電蔡能賢副總的天使投資。
    這段旅程讓葉德偉獲得關鍵助力,得以創立環保包裝公司「配客嘉」(PackAge+),把減法思維帶入廣大的電商市場,傳遞「少即是多」的環保理念。

    廢棄寶特瓶製成包裝袋,擬廣泛設回收點讓歸還更方便

    根據統計,每個一次性塑膠包裝袋,會造成 0.8 公斤的碳排放量;而一個紙箱由製造到燃燒,則會產生 1.3 公斤的碳排。配客嘉回收大量廢棄寶特瓶,製成堅固的環保包裝袋,不僅為既存的塑膠廢棄物找到生命第二春,更為網購市場一次性包材的減量工作打開契機,有望能減低網購過程製造的碳排放。
    根據配客嘉設計的循環袋使用流程,消費者拿到網購商品時,需將物品從袋中取出、再把袋子歸還到便利商店等地所設的「回收站」,每個網購循環袋初估最少能使用達 80 次。如果是在便利商店取貨,則可以立即拿出、隨即交還店員。為了確保商品在運送過程中不被拆封,循環袋上貼有一張小小的「安全貼紙」,是經專利認證的設計,只要一經撕毀,就會變色、留下標誌。
    歸還與回收循環袋的便利度,是網購循環包裝模式能否成功的關鍵。葉德偉表示,他們目前已在全台 18 間鄰近大學的商店設置示範點,未來還會持續跟更多的便利商店、飲料店洽談合作的可能,甚至開發方便查找站點的 app,以讓包裝袋歸還點密度更高、提供消費者更便利的歸還服務。

    搭上政策順風車,對外擴大同業串連

    去年 10 月,搭配環保署「網購包裝減量指引」政策,配客嘉受邀參與由政府主導邀集的「網購包裝減量聯盟」,與來自不同部門的單位合作,一同為網購包裝減量想方設法。
    透過該計畫串連,配客嘉結識了 PChome、Momo 購物網、蝦皮等主流電商,目前正在進行下一階段的業務洽談,期許攜手大企業一起發揮影響力、達成 2022 年 10% 出貨量使用循環包材的目標(註一)。
    除了環保循環袋外,配客嘉也開拓其他環保相關產品,來增加收入來源。他們打造友善弱勢族群的紙箱產品,向大紙廠訂製 100% 再生紙漿所製的紙箱,並與其他關懷就業的公司型社企、非營利組織合作,在紙箱上印製文宣為其宣傳,同時將價差以及經營所得利潤回饋弱勢族群、幫助拾荒者就業,希望能讓努力工作的弱勢族群能有看到未來的機會。

    參與社企流 iLab 孵化器,修正商業模式、尋求人脈資源

    配客嘉連續兩屆參與社企流 iLab 孵化器獲選。過去,他們透過 iLab 顧問服務和業師諮詢,獲得許多針對商業模式的建議,打造更完整的運作計畫。
    二度參與 iLab,葉德偉分享,「人脈串接」是配客嘉這次獲得最大的助益。
    「例如,我們透過社企流認識星展銀行,在往後與大企業的合作、討教上都有所幫助。此外,許多我們的合作夥伴都是以環保為主的社會企業、社會創新組織,也是因為社企流的社群資源,我們才有機會能夠廣泛與他們結識。」他說。

    積極克服挑戰,盼藉群募找到關鍵支持者

    葉德偉表示,配客嘉現階段面臨較大的挑戰,是目前主流電商大多採用自動化出貨流程,而使用環保循環袋包裝澤需要較多人力來完成。另外,由於主流電商的出貨量相當大,所需包裝數量相對而言也較大,對於像配客嘉這樣剛起步的小公司來說,要生產大量的環保循環袋是較沉重的成本負擔,需要開拓更大的資金來源,才能夠生產充足數量。
    因此,配客嘉初期鎖定環境友善的電商平台,以及重視環保議題的消費者來推廣,預計爾後再針對熱愛網購的族群、以及主流大型電商平台。目前,已經有 42 家友善電商確定合作、響應配客嘉的循環包裝服務;另有 12 家出貨量達千萬筆的平台,則尚在洽談中。日前,他們再獲台積電投資,協助他們在至少 40 間大學設置歸還點。
    為了找到更多支持他們的目標族群、也為了累積充足的規模化資金,配客嘉也在近期啟動群眾募資專案,期待能有更多重視環保議題的消費者一起來參與,並能藉此生產更多的循環環保袋供應市場需求。他們與眾多等環保型社企合作,借重社群力量,推出吸引環保者買單的群眾募資回饋品,希望能從關注環保的消費者出發,讓網購循環模式距離普及化更近。
    哈佛前校長勞倫斯・羅威爾曾說:「真正的成功不在於我們準備要去做的事,也不在我們希望做到的事,甚至不是我們一直努力做的事,而是去做值得做的事。」
    改變一個既存的巨大體系並不容易,配客嘉或許也還面臨許多挑戰。但如果你也有感於現行網購包裝使用過多不環保的材質、消耗太多資源的紙箱,請大家一起來支持配客嘉的網購循環袋,讓這份愛護地球與環保的行動成真,相信這絕對是件值得你我去做的事。
    註一:根據行政院環保署去年下旬新上路的「網購包裝減量指引」,擬分階段逐年實施一次性包裝減量:2019 年底前,針對包材重量與封膠長度進行管控;2020 年底前,針對包材材質(例:環保材、再生材)進行進一步的限制與推廣;2022 年,期許可重複循環包材比例能達網購包裝出貨用量之 10%。

    特派員心得:正面的力量永遠都不會嫌多

    現在正值新型冠狀病毒流行之際,在前線冒著自身安危的醫護及防疫人員,面對許多未知的狀況,仍然堅守崗位為大眾服務,這樣的勇氣總是令人感佩。社會企業同樣也是讓人感動的正面力量。每當閱讀關於社會企業的故事,不論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幫助弱勢或促進環保,內心除了佩服突破傳統的創意思維,背後充滿正面能量的熱情,確實是讓這個世界不斷進步的重要推力。 能在第一線親自了解台灣社會企業的現況、感受創業者的初衷、在經營過程中所遭遇的挑戰以及如何運用商業策略解決困難,都是非常特別的經驗。不論受訪者最終是否能實現理想,那種努力讓世界更美好的精神,已為成功賦予了不平凡的定義。 雖然沒有採訪撰稿的相關經驗,非常感謝社企流專業優秀的編輯在過程中給與相當多的協助,讓文章能夠順利產出。相信這也是社企流能成為一流的社會企業資訊溝通平台的原因。若您也深受許多社會企業的感動,並希望盡一份心力來支持社會企業,實質的參與就是一種最好的方式,也絕對是件值得做的事。
    核稿編輯:梁元齡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參考資料
    閱讀文章
  • 竹牙刷+食物袋幕後推手:當環保像刷牙吃飯一樣簡單,每天都是環保的「好日子」

    竹牙刷+食物袋幕後推手:當環保像刷牙吃飯一樣簡單,每天都是環保的「好日子」


    社企流/文:李沂霖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不該把她視為理所當然,如同我不把今晚的成就視為理所當然。」2016 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全球除了關注李奧納多終於拿下第一座小金人的同時,他上台呼籲環保的一席話更被瘋狂轉載、引起熱烈迴響。其實線上不乏倡議環保的人士與團體,在任何影片、媒體、甚至好友的臉書動態牆上,都可以看到人人談環保、談海龜因海洋塑料受傷或死亡——然而關掉電腦,人們手上仍提著塑膠袋、外出吃飯仍握著免洗筷。
    「 大家對於環保有足夠的認知,但在生活中實踐有一定的難度,這是可以理解的。」簡仲威說得稀鬆平常,雖投身環保領域,卻非魔人等級,不訴諸極端的環保主義,他與伴侶海琪共同創辦環保品牌「好日子」,主打的是現代人所重視的便利性。
    「我相信沒有人會以製造垃圾為樂,大多數人選擇生活的方式不外乎是為了方便快速,所以我們想設計便利好用的產品,讓環保這件事變得簡單。」
    簡仲威表示,好日子志在讓他們的產品成為一個日常中的選項,而這個選項必須是在不會過於影響既有生活的前提下,讓大家在時間與金錢上皆可負擔。 「其實任何東西都有(更環保的)選項,比如不用牙線改用頭髮代替、不用牙刷而是漱口或是用樹枝。早在牙刷、牙線被發明之前,人類就是取之於大地、回歸於自然。現在,這種方式也有許多願意嘗試的人已經在實踐,但是對多數人來說,這樣要改變原本的生活太多了,也就不會成為大眾的選項。」

    美好的一天,就從可 100% 自然分解的牙刷開始

    要讓環保成為生活中的選項,好日子列出 3、 40 個生活所需品,評估自身的能力及可行性之後,推出的第一個商品是零塑化劑、可 100% 自然分解的竹牙刷,「牙刷還有一個象徵意義是,每個人一天之初會使用的第一個用品。」
    簡仲威表示,牙刷算是比較規格化的產品,當初竹牙刷的概念才剛興起,但因竹製品在製作上需大量人工,要做成牙刷更需較精細的作法,所以即便擁有技術,卻尚未有人嘗試將竹牙刷的概念化作實體,好日子從拜訪一間間廠商開始,終於找到願意合作的對象,將竹牙刷推上嘖嘖募資平台。
    以募資平台測試市場反應,竹牙刷自 2015 年 6 月開始募資,不到 3 個月便獲超過 2000 人支持,募得超過 200 萬的資金。這項成績對當時還沒成立公司的好日子來說,實為振奮人心的成績。
    問及使用者後續的反應,簡仲威坦言,牙刷的使用體驗上,本來就會依個人喜好及習慣而有所不同,像是刷頭大小、刷毛長度及軟硬度等,再者,以豬鬃製成的刷毛並非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為此好日子找到折衷的方案,以植物性塑膠製成刷毛,使用上較接近一般的牙刷。
    對好日子來說,要將環保更簡單的落實於生活之中,不能僅靠環保商品背後崇高的理想要求消費者去適應產品,而是讓消費者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商品。
    竹牙刷的成功,為好日子累積了一定的關注者,透過回饋,好日子看見消費者對牙線的需求,「有沒有除了尼龍製牙線之外的選擇?」簡仲威說道:「我們開始做研究,發現在 1920、30 年代,塑膠還沒出現以前,牙線是用蠶絲製作的,直到後來尼龍太便宜了,才開始改用尼龍製作牙線。」因確定了市場需求,蠶絲牙線便不以募資方式推出,直接在好日子的官網販售。

    口袋裡的便當盒:便利性吸引逾 2 千萬資金

    好日子將自己定義為「解決塑膠垃圾問題的企業」,在推出牙刷、牙線之後,他們開始思考在台灣人的生活中,造成最多塑膠垃圾的來源其實是在「吃」的方面,如外帶鹹水雞的塑膠袋、盛裝湯麵的紙碗等,各種一次性餐具製造了巨量的垃圾。
    大家都知道自備容器或許是不錯的解方,但便當盒往往佔空間、攜帶麻煩,並不是非常便利的選擇,於是好日子發想出「口袋裡的便當盒」—— Pockeat 食物袋,重量僅 3 隻鑰匙重,經摺疊後,即可輕巧收納於包包之中。
    「Lunch Bag」這個概念從國外開始流行,多是做為袋狀的用來裝三明治、或是片狀的如野餐墊一般,可以把食物包起來。由好日子著手設計的 Pockeat,專為台灣人的飲食習慣而打造,內袋耐熱溫度達到 120 度且防水防油,不僅可裝麵包或三明治,要裝湯麵或其他有醬汁的食物也沒問題。
    貼近需求的設計加上亮麗吸睛的外表,讓好日子的 Pockeat 募資上線一天之內便破千人贊助、不到 2 個月便募得超過 2 千萬的資金,「當初我們認為這個專案募到 500 萬就算很成功了!」簡仲威笑著說,「我覺得 Pockeat 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它解決了生活中便利性的問題。」
    原先好日子是將 Pockeat 定位為便當盒的替代品,也就是預設目標客群為崇尚環保、本來就會自備容器的人,盼為他們提供更便利的選項,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不少人是因看到 Pockeat 的便利,進而產生「那我也可以環保一點」的意願,在在應證了好日子以便利性打動環保訴求的成功。

    從商品開始擴大影響力

    以便利的產品讓環保成為大眾日常中的選項,簡仲威認為最重要的是維繫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讓買賣關係升級為加值服務。以 Pockeat 為例,好日子與消費者的關係並非在買完袋子之後就結束,好日子透過建立臉書社團,供 Pockeat 使用者分享心得及經驗,好日子再依據消費者的意見做出回應及調整,形成緊密的社群力量。
    此外,好日子也推出「無痕地圖」,收集台灣各地無包裝的店家,讓消費者能夠帶著 Pockeat 或自備容器購物而不會感到尷尬、遭受挫折,「同時也讓更多店家知道,有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自備容器,如此一來,減少塑膠這件事情就能變成一個大家共同響應的趨勢,環保也就不再那麼困難。」
    簡仲威提出自己對於環保產業的觀察,他認為相關的服務將會是未來的趨勢,「比如現在出現無人的回收站,做回收就能集點數用於線上購物;不少餐飲店也開始以無塑作為號召;還有 iLab 同學『好盒器』在做容器租賃的服務。」在簡仲威所樂見的未來中,這樣的服務模式出現,將提供更佳的便利性,大幅提升大眾落實環保的可能性。
    自 2015 年創業至今,好日子為環保生活推出的商品皆獲得良好的迴響,目前,好日子正在籌備 Pockeat 的第二波集資,更希望能將  Pockeat 推向國際。
    「原本我以為創業最開心的時刻,就是推出的產品銷售成績很好的時候,但其實,當產品銷售越好,肩負的壓力也就越大。」面對壓力,簡仲威笑說:「創業一段時間後,難免會漸漸失去原本的想像,變成每天都在處理銷售上細瑣的事情,但是加入社企流 iLab 與其他的創業家在一起,被大家的熱忱與幹勁所感染,總能提醒自己,最開始做這些事情是為了什麼。」
    簡仲威分享,當初加入社企流 iLab 計畫,正是因為參與了社企流的年會,被當時的 iLab 創業家所感動,
    「iLab 是個神奇的地方,大家都非常善良、沒有太多心防;碰到問題時,能夠真切感受到  iLab 是真心想幫忙,我們不是一個報告上冰冷的數據或只是一個需要被達成的 KPI 而已。」
    秉著簡單實踐環保的初心,好日子將會持續擴大產品的影響力,朝著提供加值服務的方向邁進,讓大家都能過上便利環保的好日子。
    核稿編輯:金靖恩 影片製作:程芙蕖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現在加入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即可免費參與「2021 電力小兵感恩小聚」,一起回顧今年的社會創新大小事,並開箱社企流明年新計畫! >>>點此了解活動詳情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