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FiftyPlus

50+FiftyPlus

50+(Fifty Plus)是由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2017 年成立,是台灣最大熟齡媒體與生活風格社群。50 歲後,該如何過好往後至少 30 年的人生?作為「會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不期望兒女會照顧的第一代」。要有理想的老後,要靠自己有意識的規劃!50+(Fifty Plus)提供生活全面向的討論,包括理財、居家、健康、旅遊、時尚、心靈、人物與照顧安老方案。50+官網:https://50plus.cwgv.com.tw

專欄文章

4篇)
  • 最佳社區共老方案——資深媒體人高愛倫如何以「社區共餐」計畫,讓鄰居變成相互照顧新家人?

    最佳社區共老方案——資深媒體人高愛倫如何以「社區共餐」計畫,讓鄰居變成相互照顧新家人?


    50+Fifty Plus/文:蔡怡琳
    走進 65 歲的資深媒體人高愛倫的家,客廳牆上掛著長幅百人大合照——這些人都是她在 2014 年舉辦喜宴的嘉賓,細看包括張小燕、林青霞、甄珍、張艾嘉、徐楓、朱延平等大咖影視人物在列,星光熠熠,陣仗宛如金馬獎。
    日常生活裡,高愛倫和先生吳定南的家,就位於基隆超過千戶的大社區裡,同樣充滿人氣,她說:「沒有機會無聊」。
    這天中午不到,就由高愛倫指定菜單,吳定南掌廚,端出乾拌米粉配上酸菜洋蔥紅蘿蔔絞肉、烤鹹肉、南瓜粉蒸肉、紅燒山苦瓜、干貝巧達濃湯、鹽水時蔬等功夫料理。
    「我們家所有吃的東西,從哪來我都說得清楚。」她對食材講究,7 年前和先生居於高雄,籌組「青銀同餐」的家庭客飯模式;2 年前搬來基隆後,沿用這套理念,不僅匯聚大批同輩熟齡鄰居熱絡參與,更培養彼此互助協力的默契。
    在座的鄰居林沛祥,同時擔任基隆市議會副議長,分享自己以前在國外,很常見「一人一菜」的派對,而熟齡族也很適合這種形式,可以很自然地拉近與鄰居的距離。

    遠親不如近鄰,生病鄰居幫看顧

    多次「遠親不如近鄰」的經歷,讓高愛倫印象深刻。一次是先生吳定南深夜發高燒,掛急診後堅持不肯住院,而她隔天要參加一場重要聚會,只好傳訊息給兩位相識的鄰居「求救」,兩人二話不說就到家裡來幫忙,以防吳定南有緊急狀況發生。
    還有一次因為電腦故障,原本寫好的數千字檔案,眼看就要毀損,「那時候發瘋了,統統打不開。」沒想到,在社區群組裡一發聲,就有擅長電腦的鄰居自告奮勇來幫忙,順利化解危機。
    舉凡財務、法律問題,也有不同長才的鄰居非常「有用」,宛如雪中送炭,原本的難關因此有轉圜餘地。
    在座的鄰居許淑珍舉例,自己曾遇到保險無法理賠的問題,撥電話給隔壁棟從事保險業務的施麗華,她按個門鈴馬上就到。比起原來的保險業務員,得大老遠從外地開車來訪,鄰居幫忙顯得更方便。
    高愛倫在今年出版新書《此刻最美好》,幾位鄰居們知道了,自動在群組裡發起團購,竟湊出 2 百多本,並且在送達當日,有人製作海報,有人搬桌椅,還有人開了直播,讓她當場辦起簽書會,「畫面都亂晃,很不專業,但大家玩得很開心」。她笑著形容,一名保險業的鄰居像「中盤商」,還帶她的書去分送給客戶。
    大社區裡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有「團購」風行。擔任顧問公司負責人的許淑珍分享,曾在馬祖出差時,路過新鮮的魚攤,一在群組公佈訊息,就團購了近 5 百條黃魚。
    她又打聽到一家品質不錯的豬肉攤,同樣結合了超強凝聚力,週週開團,連肉販都不禁表示,「被你們社區感動,才願意來送貨」。對居民來說,集團體之力,省得出門買菜,也樂得輕鬆。
    高愛倫則因先生吳定南具有一身好手藝,每次開放限量的手工豆沙粽和大餅給鄰居團購,都是立即「秒殺」,她認為,一切並不是為了營利,即使大受好評,仍須考量兩人體力有限,開團「完全是好玩」。

    家庭聚餐有規範,自備碗筷不談政治

    「朋友相聚,志在培養老伴情懷。」來到高愛倫家聚餐的鄰居都很清楚,遵照規則才能更盡興,高愛倫制定如下:
    因為家境清寒,無人伺候服務, 來客一人一菜,而且自備碗筷, 如若喝酒喝茶,煩請雙杯同攜, 沒有室內拖鞋,各自著襪防塵。
    鄰居們甚至會搬來砂鍋、鑄鐵鍋,並且力求「沒有剩菜」,這是高愛倫講求的「飲食環保」——自己帶來的菜須自己講評促銷,舉凡第一道完食者,在她吆喝帶動下,必獲得大家齊聲鼓掌。一方面增加樂趣,再來也確實幫助大家把菜吃光不留負擔,一舉兩得。
    許淑珍則補充,在群組裡也有規矩,「第一條就是不談政治」,不過剛開始還是會有人開啟政治話題,她挑明了說,這裡只談吃喝和開心的事,若屢勸不聽,則乾脆請他退出群組。
    高愛倫說明,自己很受不了道早安的「長輩圖」,也不會在臉書上標註生日,「只說生日快樂都是沒有溫度的,10 年團拜不如一次談心。」她與人的相處互動,重在誠懇專心,「我就是要眼睛看著眼睛說話。」

    號召者的分享情懷,共老圈充滿歡樂

    這些談得來且熱心的鄰居,讓她的生活充滿「安全感」,更打破年紀差距,「交新朋友本身就是好玩的事,朋友關係也要時間累積,多交年輕的朋友。」
    高愛倫如同群體中的核心人物,別人看似麻煩,但直性子的她樂此不疲,「懂得分享很重要,比如很多團購完全不為了獲利,而是分享的情懷。」她說自己偶爾會賴皮,嚷著「都沒有飯吃」,就會有人一起來聚餐聊天。
    許淑珍對此有所體認,相熟的親友也許關係融洽,但居於外地,3 個月才碰一次面,「也許後半輩子,社區裡的鄰居才是我可以聊天,散步的伴」,而她熱心揪團,也非物質能衡量,「很解壓,來拿東西只要 1 分鐘,但聊天就超過 15 分鐘,常交到新朋友。」
    現代人生活中,居家空間如築起城牆,與周遭住戶往往疏離,或如點頭之交,何以能彼此為伴,甚至成為「共老」與「共好」的可靠對象?高愛倫的退休日子裡,珍惜著舊日時光的朋友,也加入更多新鮮鄰居的面孔,如她所言,「充滿夕陽無限好的歡樂」。
    全文轉載自 50+ Fifty Plus,原文標題:最佳社區共老方案!高愛倫的「共餐」哲學:如何把鄰居變成相互照顧的新家人?
    「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需要你的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馬上支持

    閱讀文章
  • 光顧「歐吉桑麵包教室」:日本熟男不設限,退休後迎來烘焙初體驗

    光顧「歐吉桑麵包教室」:日本熟男不設限,退休後迎來烘焙初體驗


    文:蔣德誼
    如何在日復一日的老後生活中不無聊?比台灣更早迎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給的答案是:「動手做就對了!」
    2008 年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CCN 評選為「設計之都」(City of Design)的神戶市,有別於一般社會政策大多由政府或專業團體由上至下推動,反而是由居民透過集會,一起生出創意點子,也因為由大家共同構思而成,往往成效特別好。
    在這座「人人都是創意家」的城市,從孩子到銀髮族,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找到「如何讓人快樂的答案」,也讓地域與居民間,萌生更緊密的連結。

    退休後別悶在家,學做麵包的歐吉桑

    在性別分工印象仍然鮮明的日本,男性往往大半輩子在工作中獲得成就與歸屬感,退休之後,卻失去生活重心,也鮮少與街坊鄰居互動。
    擁有不少高水準甜點與麵包烘焙店的神戶,麵包西點對本地人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日常。2015 年首次推出的「歐吉桑麵包教室」,就請來真正的麵包師傅,招募地方大叔們一起來「男人,認真做麵包」。
    「歐吉桑麵包教室」和坊間開班學麵包的最大不同之處是,除了課程中有相當比例的自主練習,讓學員實際操作並互相協助;學期最後一堂課,更會實際在市內的咖啡館舉辦活動,將大家親手製作的麵包作為真正的商品販售。
    因為有這個「成果發表會」,不只讓大家更有認真製作出好吃麵包的動力,透過在咖啡館舉辦活動,讓學員和居民們有了接觸交流、拓展人際關係的場合,也是活動的重要目的。
    如今「歐吉桑麵包教室」已經舉辦到第三屆,參加者大部分一輩子沒進過廚房,更有不少人是因女兒提議,才參加招募活動(果然爸爸對女兒都很沒輒啊!)。第二期成員米田文隆說:「女兒看到招生傳單跟我說:如果我是爸爸的話會想參加!加上全家人原就都喜歡麵包,所以就報名了。」
    「雖然一開始學習秤料、揉麵的過程很辛苦,當中也經歷數不清的失敗,但後來學會親手做出麵包之後,真的感覺非常有趣,而且能自己做麵包做給家人吃的成就感也很棒。」
    而課程的結束並不是終點,作為「麵包大叔」、「麵包爺爺」,他們不但在許多地區活動中持續提供美味的手作麵包,也在老師的協助下持續精進製作技術,定期學習新品項。「學會做麵包,是我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創始成員之一的佐佐木昌作如此說。

    在重製中煥然一新的,不只是衣服

    神戶的大叔們在作麵包中重新找到生活樂趣,「大人的洋裁教室」則透過縫紉技巧,讓塵封的陳年舊衣找到新舞台。
    說來神戶在百年前是日本最先接觸西洋文化的區域之一,也是對流行時尚或新事物格外敏銳的一座城市。發起人之一的神戶藝術工科大學時裝設計教授見寺貞子認為,「時尚不只專屬於年輕人,也可能為高齡社會帶來樂趣和動力。」
    像是放在衣櫃裡塵封多年的和服、年輕時的漂亮洋裝,這些已經不會再穿上身、卻又捨不得丟棄的衣服,在洋裁教室中學習如何拆解和打版,重新改造為適合現在身形與風格的新衣。
    在參加者當中,也有人雖具備裁縫或手工藝知識,長年以來卻只是在家裡默默製作,既無人欣賞、也從不把衣服穿出門。在課程當中,不但能找到興趣相投的同好,也能向年輕的講師學習關於服裝設計的新創意和靈感。
    穿上親手製作、獨一無二的衣服,展現自己喜歡的風格。課程最後,這些被稱為「洋裁 madam」的學員們,更盛裝打扮走上伸展台,或留下美麗的沙龍照,人人都笑容滿面,享受這段特別而美好的時光。
    在充滿創意能量的神戶,人們不因步入熟齡而限制自己想做什麼,在親手製作的樂趣中,持續發現人生的嶄新面貌。
    全文轉載自 50+ Fifty Plus,原文標題:不怕退休了!日本「熟男」麵包教室,讓男人學動手比動口快樂
    「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需要你的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馬上支持

    閱讀文章
  • 撕下空間的年齡標籤——建築師潘冀:理想的熟齡宅應老有所用,讓銀髮族走進人群

    撕下空間的年齡標籤——建築師潘冀:理想的熟齡宅應老有所用,讓銀髮族走進人群


    50+ Fifty Plus/文:蔣德誼
    一頭銀髮,說話時不疾不徐,今年 77 歲的潘冀,除了是台灣第一位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FAIA)院士頭銜的建築師,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潘冀做建築,向來強調「以人為本」的風格,讓建築不只是在使用功能上展現便利與舒適,更成為引導人與人之間的媒介。
    在高齡化社會中,熟齡、銀髮族對於建築的需求是什麼?潘冀認為不只是「老有所終」,更要「老有所用」,透過設計,讓熟齡族有參與社會的接觸點,而不只是被照顧的一方。

    多念兩年大學,型塑一生的人本思維

    潘冀的建築之所以總能讓人感受到「人味」,或許來自他留學時期所受的啟蒙。畢業於成大建築系的潘冀,當年在申請赴美攻讀建築所時,收到校方回覆,表示願意接受他的申請,但條件是希望他從大學四年級開始念起。
    過去台灣對於理工科系教育,大多只著重在專業科目的訓練,而缺乏人文面的素養。他從建築史、藝術史和社會學中,以更宏觀的角度,了解建築背後的人性與思維,雖然比別人多念了兩年大學,對於潘冀往後的建築觀養成,卻是至為關鍵。
    1975 年蔣中正過世,潘冀應費宗澄和陳邁之邀回到台灣,加入由兩位成大學長共同主持的宗邁建築師事務所,並因此參與了著名的中正紀念堂競圖。當時事務所以現代建築風格的設計,在競圖中拿下最高分,未料因為蔣宋美齡偏好中國宮殿式建築,最後並未獲採用。
    當年台灣各地公共建設案量龐大,費宗澄的父親費驊是時任行政院祕書長,潘冀不想被認為靠裙帶關係拿到案子,在 38 歲時,毅然決定獨立開業。多年來他堅持不應酬、不靠關係走後門,只憑實力爭取成績。

    增加人際互動,「大公小私」的居住空間學

    潘冀建築事務所至今累積的數百項建築案,除了近來廣受矚目的各家科技廠辦,不難發現,大多屬於學校、醫院或教堂等公共型建築。「大部分的人沒辦法請建築師為自己量身打造住家,但人人都能使用的公共設施,好建築就能讓更多人受惠。」
    早在「長照」概念還沒有風行之前,潘冀就曾經手許多安養照護類型的建築。如 1993 年成立,位於三芝的雙連教會社會福利園區,有別於過去安養設施給人了無生氣的印象,以大量透明落地窗引入戶外景致,也營造寬敞明亮感。
    園區參考日本安養設施的做法,讓入住者可以在空間中擺設自己熟悉的物品或紀念性物件,特別有助於失智患者喚回記憶。各樓層均設有才藝教室、交誼廳等空間,讓長者們享有更多活動與社交場所,甚至有另一半過世的阿公阿嬤,在這裡找到人生第二春。
    潘冀認為,熟齡生活空間規劃的一個重要原則,應該要盡可能擴大公共區域,私人空間僅需保留基本生活機能即可,「如果整天都關在自己家裡,甚至只在一個房間裡活動,缺乏和外在環境的連結,那人很容易就會退化。」
    2016 年,潘冀建築事務所更與勤美集團、璞真建設共同發起「新世代熟齡好宅研究計畫」,透過小型工作坊與實際訪談調查,探究人們對於熟齡空間的想像以及各種可能。
    這些可能包括:將家中閒置空間作為 Airbnb 的共享住宿,或是在兒孫來訪時,將客廳中央變為露營場的可變式設計。未來建築設計所考量的將不只是居住者的年齡,而是他們對於空間有什麼需求。

    人生最後 30 年才是精華,熟齡更要參與社會

    潘冀認為,若將人生長度設定為 90 年,前 30 年是個人接受社會投入資源的階段,中間的 30 至 60 歲則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但最後 30 年,來到人生智慧與經驗累積最成熟的階段,卻往往被浪費了,「年長者參與社會的機會被剝奪,是很可惜的事。」
    目前風行的「青銀共居」概念,潘冀就認為是一種不錯的解決方案:「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獨居長輩缺乏生活中的陪伴者,兩個需求同時解決,也可以增加不同世代之間的互動和溝通。」
    年長者的活動場域不應被特別區分、隔離,而是設計成不分年齡層都能適用,彼此的生活範圍才會自然的融合在一起。
    潘冀笑說:「我們自己的事務所就是這樣!平常我也喜歡和年輕同事討論案子,時時獲取新的觀念,腦袋裡的想法就不會僵化。」儘管早已是可以退休的年紀,至今他仍然活躍於工作第一線現場,更經常參與競賽評圖,給後進指導建議。

    以作品傳世,建築師是幸運的職業

    潘冀平日生活十分簡約規律,平常除了早上起床做 10 分鐘的柔軟操,晚飯後則習慣繞著仁愛路舊空軍總部散步一圈;他和太太孫寶年都是虔誠的基督徒,每逢周末,必定上教堂做禮拜。
    或許如此,他對建築也抱著「服事」般的態度:將做出好建築視為自己的責任,並且不將成就歸於個人,亦不因此而滿足。
    他曾說:「好的建築物是里程碑,壞的建築物是墓碑。」若是善加保存,一座建築可以流傳百年甚至千年,比人的一生還要長很多;而無論好壞,建築師的名字都會永遠伴隨。
    「大概沒有一行是像建築師一樣,在每一次的案子中,都要面對全新的業主、環境和挑戰,但也因此,我不斷從中獲得學習與經驗,對我而言,這是十分幸運的事。」潘冀說。
    全文轉載自 50+ Fifty Plus,原文標題:何謂理想的熟齡宅?77歲建築師潘冀:好的建築是里程碑,壞的是墓碑
    星展永續好時光系列活動「食物零浪費一週挑戰」,邀請大家參考食物零浪費指南,用簡單步驟挑戰零剩食生活,一同減少食物浪費、節省飲食開支,還能把多重好禮帶回家!>> 參加挑戰
    閱讀文章
  • 閒置頂樓變菜園!「樂農生活」僱用熟齡世代,讓退休族在都市中實現田園夢

    閒置頂樓變菜園!「樂農生活」僱用熟齡世代,讓退休族在都市中實現田園夢

    文:陳莞欣
    退休後期待享受田園之樂,但又不想大費周章買塊地?喜歡蒔花弄草,可以變成就業第二春的契機?社會企業「樂農生活」執行長林學賢,原本從事不動產代銷多年。他看見許多退休族對園藝、種菜充滿熱忱,但不適合在鄉間生活。「比起每到週末就要下鄉鋤草讓自己累死,自家樓上就有塊地不是很方便?」
    3 年前,林學賢成立樂農生活。配合台北市的「田園城市」計畫,推廣種菜不用買地,大樓屋頂就可以變菜園。最特別的是,他的工作夥伴幾乎全都是 50 至 65 歲的中年人,推廣據點也開設園藝治療課程。農業結合長照,讓城市變美,也讓長者生活更好。

    方便長者種菜,又不影響大樓安全的離地耕種法

    55 歲的林學賢本是農家子弟,叔叔、父親都是自耕農,對農業並不陌生。從事不動產代銷業時,他看見許多退休族開開心心地買了農場,卻不懂得如何經營。有人手忙腳亂,也有人田園夢碎。他協助這些農場主人連結在地產業、和小農合作,愈做愈有興趣。這些經驗和人脈,後來都成為他創辦樂農生活的基礎。
    樂農生活的主要目標有二:一方面綠化都市中的閒置空間,節能減碳。另一方面則促進中高齡族群就業,讓退休族有工作和成就感。由經銷商向大樓管委會推廣,在頂樓設置種植箱種菜。配合台北市的綠屋頂政策,還可以領取補助,提高住戶意願。
    大樓頂樓想做綠屋頂,必須經由住戶全體同意。過往的種植方式,水會直接流到地面,容易造成漏水問題。又多又重的盆栽,則可能影響大樓承重和安全。以保麗龍當種植容器,經太陽曝曬則會釋放出塑化劑,對人體有害。考量上述種種問題,許多住戶會因此而卻步。
    因應都市種植的型態,樂農生活推廣新式的「離地農耕技術」。首先,以專利種菜籃取代傳統的盆栽。籃子可以自由架高、堆疊,彎腰不易的長者種菜也可以無障礙。籃子材質是聚丙烯,放在太陽下也不會釋放毒素,可使用 20 年之久。
    用以種植作物的介質,則是泡水會膨脹的椰子纖維。重量只有傳統土壤的 1/3,鬆軟不需整地,方便植物吸收營養。澆水後,多餘的水分不會從底層流出,而是凝聚在菜籃側邊。是否需要澆水,看籃子旁的水珠便一目了然,也避免漏水或水盤孳生蚊蟲的問題。
    30 至 50 坪的頂樓空間,可以種綠色蔬菜、香草、水果,還可以用 PVC 管架隧道種黃瓜、百香果等爬藤植物。籃子也可套網,不用擔心辛苦栽種的作物被強風吹壞或野鳥吃掉。
    什麼樣的住宅適合做綠屋頂?林學賢指出,台灣市區大樓可以耕種的空間約落在 30 至 50 坪左右,頂樓不能有太多其他設施。此外,也要考慮住宅的日照條件、周遭是否有更高的建築物會遮蔽陽光。基本上每天的全日照和半日照加起來至少要 3 小時,才養得活作物。

    頂樓變菜園,節能減碳也創造管委會收入

    想申請綠屋頂,怎麼做?若能取得全體住戶同意,樂農生活會協助申請政府的補助計畫。粗略來算,1坪的建置成本是1萬元,但實際費用得依各大樓的條件、政府補助款金額而定。種菜的住戶每月需另繳交約 100 元的管理費,樂農生活會提供菜苗和肥料。
    根據過往經驗,一個籃子單月平均可收成 4 至 6 斤的有機蔬菜。若平時無暇種菜,樂農也可派專人代為維護,收成的菜就交給管委會。大家辦活動吃掉,促進鄰居感情。同時樂農也和在地小農合作,舉辦食農教育。小農進大樓宣導理念,現場住戶也可訂購商品,創造有機農產的新通路。
    除了一般住宅外,樂農生活也協助學校空地、場辦、醫院頂樓,甚至是建商閒置的土地綠化。這類空間的坪數更大,適合有經濟規模的種植。作物收成後可以分給員工、交由員工餐廳烹飪,或者由樂農生活代銷變現。
    綠化閒置的頂樓、空地,有許多好處。林學賢指出,未種植作物的頂樓因陽光直射、溫度高,中央空調系統相當耗電。根據統計,綠屋頂可以有效為頂樓降溫 2 至 3°C,節電約 20%。
    至於綠化平地的閒置空間,則可以避免孳生蚊蟲、形成治安死角。以樂農生活在台北南海路上的「田園城市示範基地」為例,該區原本是建商在建案實際動工前、難以利用的閒置空間。如今這裡不只種植蔬菜、水果,也販售盆栽和小農生產的農產品。中高齡夥伴也可在此受訓,學習種植和販售工作,一舉數得。

    養老不能指望年輕人,做喜歡的事促進健康

    身為 50 後,林學賢在創辦樂農生活之初就鎖定中高齡人口做為服務的對象。他認為,長照資源有限,50 世代應該盡量設法讓自己保持在健康的狀態。「健康促進就是要做喜歡的事,不是勉強大家去做健康操。」
    樂農團隊採取經銷商的模式經營,推廣夥伴以 40 多歲的待退族和 50 至 65 歲的退休族為主。年紀最大的是一位 70 多歲的爺爺,工作內容和其他人無異,能力一點也不受年齡影響。
    有意願成為經銷商的人,必須先在樂農生活的示範據點進行 3 個月的有薪實習,學習種植、導覽、販售小農商品的技巧。結束後還要進行考核,確認擁有經銷的基本能力。配合退休族的生活作息,經銷商工作時間彈性。向大樓管委會推廣、談成案子就有獎金收入。
    為什麼 50 世代會是更好的工作夥伴?林學賢坦言,園藝的工作內容相對枯燥,許多年輕人沒有耐性。但熟齡世代喜歡蒔花弄草的人多,責任感和忠誠度皆高。「年輕人睡過頭就不想來上班了,老人家感冒抱病都會來工作。」他說。
    不只雇用 50 世代,創造中高齡就業機會。林學賢也和曾長照組織合作,讓罹患認知障礙的長者接觸園藝療法。據點開設樂齡課程,長者下課後可以帶回植栽和幼苗。團隊也曾為桃園的聖保祿醫院設計屋頂菜園,讓癌末病患認養種植。
    對熟齡的生命而言,照顧植物即是一種滋養。走在花草之間,林學賢對每種植物的療效如數家珍:有些改善呼吸道功能、有的對心血管好,有的光是嗅聞氣味就很舒服。他也遇過一位 92 歲的失智長者,原先性格孤僻。園藝治療不只對認知能力有助益,也創造更多人際交流的機會。生活型態改變,也少了疏離感。
    「沒辦法寄望年輕人啦!」林學賢深信,50 世代的晚年必定是「以老養老」。把對種菜的興趣變成社會企業,中高齡者做喜歡的事賺收入,還能用園藝關懷社區的長者。每個菜籃,就是一個希望的種子,為自己栽培出更好的老年。
    全文轉載自 50+ Fifty Plus,原文標題:閒置頂樓變菜園,社會企業「樂農生活」雇50+幫退休族圓田園夢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