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實體店面起死回生的五大祕訣
編譯:吳佳穎
編按:原文為Huge數位行銷管理顧問公司的執行長Aaron Shapiro所撰寫。Aaron擅長評論數位科技的趨勢與顧客關係管理。
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實體店面的經營模式已漸漸式微,這些廢棄的商場照片就是最好的證據,然而透過一點創新的改造,起死回生也不是沒有機會!
電子商務對實體商店所造成的影響,就像當初連鎖購物商場在90年代,對獨立經營的小店造成的衝擊一樣。
當時每間獨立書店都有類似的心聲:大家會到獨立書店裡尋求建議,請教問題,找到心目中的那本書,然後走到對面的連鎖巴諾書店(Barnes & Noble)用半價買下。當這些獨立小店淪為大型連鎖書店的「展示間」時,怎麼能夠與之抗衡?
同樣的,亞馬遜網路書城也對巴諾書店做了相同的事情,每當我走進美輪美奐且熙來攘往的巴諾書店,看到15個結帳櫃台都是空的,心裡不免感嘆。這個問題不只發生在書店,一項統計調查顯示,百分之七十五的消費者會在實體店面裡使用行動裝置,不只是發送訊息跟他人聊天,而是在網路上搜尋、比較、下單。
然而,路不轉人轉,企業漸漸順應這個趨勢,將實體店面轉為與消費者進行實際互動,並帶動線上消費的場域。以下是一些具體的例子。

一、店面就是展示間

Tesla電動車(編按:Tesla為最近在美國相當火紅的電動車品牌,完全靠電力行駛)選擇不透過經銷商銷售汽車,而是自己以實體據點提供消費者最新最炫的體驗,最後引導消費者網路下單。雖然這種模式還有一些法規上的問題,不過這已成為一種趨勢—到店裡體驗產品或服務只是整個消費歷程的一部分,其他的事情在線上處理有效率多了。

二、店面就是社群交流中心

店面做為人們可以學習和分享產品訊息的空間,對於品牌經營再好不過了。透過社群的經營,有助於建立品牌忠誠度,甚至銷售量的提升。
蘋果電腦舉辦的教學課程、廚具品牌William Sonoma開設的廚藝課程等都是很好的例子,而最成功的社群經營就是將網路宣傳的美好形象和價值,帶到實體店面讓消費者體驗名副其實的感受。

三、店面就是配送中心

eBay現在已經能夠承諾數以千計的商品和服務,可以在一小時內送到你面前。一旦接受線上下單,物流人員就去離你家最近的店裡撿貨再配送,店面說穿了只是一個就近的倉庫罷了。

四、店面就是生產工廠

讓我們舉披薩當例子,必勝客、達美樂有數以千計的據點就在你家不遠處,點點滑鼠,這些巷口的廚房就開始製做披薩,而且還能依照口味客製化,熱騰騰地送到你面前。這種「在地製造與配送」的模式即將成為趨勢,隨著機器人的成本越來越低,3D列印的技術越來越成熟,能就地提供消費者產品的品牌,未來將擁有不可小覷的競爭優勢。

五、店面就是告示牌

別忘了店面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活廣告。所有經過這家店的人與車,都會知道你的品牌。你有看過達美樂店裡人滿為患嗎?即使沒有但還是要開店面,因為每看一次招牌,都提醒了顧客可以在任何時候訂購他們的披薩。
數位化的時代來臨就代表實體店面時代的結束嗎?那可不!看看Warby Parker(編按:美國近年來相當熱門的線上眼鏡品牌,採取直銷策略販售平價的時尚眼鏡),成功在網路上銷售眼鏡之際,最近還是開了實體店面來刺激銷售量。
實體店面做為展示間、社群交流中心、配送中心之外還有什麼價值?社會企業可以如何運用這些實體店面的新用途?等待你去開創與改造!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

  •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流編輯群帶你在此專欄中,輕鬆吸收世界各國對於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