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李育琴(2016年5月30日)
第18屆全國社區大學研討會28日在屏東大學舉辦,今年除了有三場圓桌論壇探討公民社會和社大法治化,並規劃13場不同議題的分組論壇,論壇主題包含水資源、地方學、小農、在地教育、氣候變遷的在地實踐、環境教育等,讓在地方深耕議題的社大工作人員得以透過多元主題的探討,分享交流在地經驗和面對的難題。
在「氣候變遷與在地實踐」論壇中,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指出,聯合國COP21氣候會議去年在巴黎結束後,全球因應氣候變遷的行動有了新的進展,能源轉型成為關鍵,此外,次國家體系和城市的角色變得十分重要。而台灣的在地行動成果又是如何呢?
光采濕地推能源示範教育 不只在乎綠電賣多少
論壇邀請屏東縣政府研考處前處長林淑惠分享光采濕地的在地綠能實踐。光采濕地創造了台灣第一個社區微電網系統,這個計畫由地方政府結合社區開始構思行動,透過綠能示範教育推廣,要讓民眾對氣候變遷的調適有感,而不只是在乎綠電可賣多少錢。
不過林淑惠表示,台灣的法令規定和土地管制辦法過於僵化,對於地方各種創意的綠能行動造成阻礙。儘管政府已具體宣示推動再生能源,相關法令仍跟不上地方創意的腳步。林淑惠以屏東經驗說明,光采濕地所生產的綠電除了自用外,多餘的電卻不能供應給附近社區,而濕地園區內的能源解說教育中心這類友善環境建築,過去也面臨農地上建物使用執照問題,歷經法規解套才得以合法使用。
從農業多元發展的角度來看,現在農地容許使用規定開放綠能設施,但僅限光電與風力,但是更多創新的方式並不見容於現有規定,例如屏東養雞、豬的畜牧業,要推動農業廢棄物進行生質能、沼氣發電等,並不在農地使用規定中,養殖漁業要架設浮筒型太陽能,同樣面臨法規上的問題。
林淑惠說,過去屏東縣政府在綠能發展上的創新行動,都歷經了數年在處裡法規上的解套。相關問題的牽涉,可能與未來國土規劃和城鄉發展的討論脫不了關係。
社會企業設公益平台 讓民眾參與能源轉型
除了地方政府,民間團體也在試圖改變台灣的能源使用結構。以綠能公益平台理念創立社會企業,綠點能創公司的陳惠萍表示,目前台灣的綠能發展無法發揮每個公民的力量,政府 一直在追求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提高,卻無法提升人民參與,對於公民面對氣候變遷問題和能源意識的改變沒有幫助。
陳惠萍和夥伴創立了綠能公益平台,透過民眾捐款為弱勢團體架設綠電系統,讓販售綠電的福利回饋到弱勢兒童或偏鄉地區,同時提升台灣的綠能占比。
社區共學、共同設計 解決氣候變遷的調適問題
全促會氣候變遷教育計畫主持人周聖心則透過社大體系,進行各地社大氣候變遷調適的種籽師資培訓,並且建立社區的調適學習中心,讓面對氣候變遷的行動由地方開始,透過教育改變民眾對氣候變遷的無感,採取更多行動改變能源使用行為。
林子倫在論壇結論中指出,氣候變遷牽涉的議題非常多,當今趨勢已非過往由上而下去解決,透過社區在地實踐發現,反而需要很多社區共學、共同設計的方式,來解決氣候變遷調適的問題。
另一方面,目前台灣的法令和制度恐怕無法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包含土地利用、電業法、農地等等問題,必須進行根本性的思考和進一步探討,也要讓更多氣候變遷的利害關係人參與進來,從各個面向去探討,能源轉型才有可能發生。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