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商業生態Photo Credit:商業生態
環境資訊中心/江佩津 (2016年5月19日)
隨著五一連假結束,《商業生態》(Business Ecology)工作室於上海金融環球中心(SWFC)所策的《再生‧花園》展覽也一併落幕,但展覽中的作品與素材並沒有在撤展後停止生命,而是前往下一個方向,進入上海的家庭,讓作品也可以成為生活中的用品──追求永續的展覽,是《商業生態》兩位創辦人孫海燕、孫楊的目標,永續發展,也是她們自2011年創辦雜誌至今,所欲傳達的理念。

經濟、環境、社會 迎接啟蒙的綠金時代

孫楊與孫海燕過往是《東方企業家》的同事,擔任財經記者十數年,長年在進行區域經濟發展趨勢的報導中,接觸永續發展(可持續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在其中,有無數個理念得以被實踐。因此,在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後,想要傳達永續概念的想法逐漸萌芽,兩人先是寫了《綠金時代:妙趣橫生的綠色經濟》作為敲門磚,並且搭上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列車,在零碳館進行發表,低碳與綠色技術也逐漸受到中國民間企業的注意。
「我們就是想要做雜誌。」自2011年開始,約十人的團隊,定期出版中英文雙語季刊,主題涵蓋環境、經濟與社會,將國內外的永續發展案例、社會創新實例傳達給政策制定者、企業創始人CEO,與民營本土企業。「經濟跟環境並不是對立的,國際上也有很多實際的案例,企業賺錢的同時,也能夠對環境有好處,有很多這樣的報導,在社會上是相對重要的一股力量。」孫楊說,「這麼多年做下來覺得這方向是正確的,跟採訪對象有共鳴,可以有些改變的。」
在瑞典留學的孫海燕在瑞典尋找到許多解決眼下環境問題的答案,「先生是瑞典人,因此時時會回到北歐,看到瑞典跟中國在自然、天人合一這部份的哲學上是有連接的。」談起中國發展30年帶來經濟,看似比以前過得更好,事實上環境問題嚴重、不快樂、貧富差距大,「瑞典雖然沒有全部都是好的,至少我在讀書或工作時看到人們對自然的尊重、商業上的原理還有創新,都不是邊緣的價值觀,而是主流的價值觀。」

不犧牲環境的發展途徑

商業環境跟社會有沒有可能共存?孫楊談起「發展」與「環境」是否要站在對立面,她認為中國跟目前的已開發國家取徑不同,「歐美是先污染後治理,中國正在發展的階段,能不能在正在發展的時候就兼顧發展、不要犧牲環境為代價?因為若按照這個路徑的話,地球無法承受,所以我們探究的是另外一條道路。」在綠色技術的創新上,始終都有,只是是否使用。而在報導上,孫楊以今年爆發的常州化工污染事件為例,他們在四、五年前就已開始關注污染治理的相關方案,中國的企業有什麼缺失,也是她們所關注的角度。
這樣的關注角度,在中國仍是屬於非主流的聲音,整體而言中國在此類議題上仍屬啟蒙階段。工作室落腳上海,一部分也是因為在與國際接軌上機會較多,近期則是工業重鎮蘇州期望轉型,政府開始重視循環經濟,也試圖移植商業生態的概念進入園區。不只是透過柴靜2015年談論霧霾的紀錄片《穹頂之下》讓中國人正視空污問題,發展北方長期以來的污染也迫使中國政府思考環境治理的可能,儘管近期中國政府對於NGO權利的限縮也帶來中國境內環保團體的隱憂,孫楊則是提及《商業生態》工作室因作為中介的媒體,能做的是持續進行各種成功案例的報導與傳播,這部份較不受影響。

展覽是一本立體的雜誌

從雜誌跨足到展覽,孫海燕說這是誤打誤撞,只是這誤打誤撞自2013年底第一場展覽開始,迄今已推著她們來到了第29場。
「其實一開始給予我們肯定的是國外的機構,認為我們做的內容很紮實。」在國內進展緩慢,也讓她們有了些困惑,直到上海圖書館在一次博覽會中看見她們製作的雜誌,希望讓她們進行與能源相關的公共教育展覽,才開始這契機。「最重要的還是能內容傳播出去,不是為了一個展覽而去展覽,展覽是一本立體雜誌,挑戰在於可讀性更強、信息量更加簡潔,可以馬上觸擊到人、不要說教。」一開始她就定調自身對展覽的要求,傳統展覽消耗各種資源,有許多垃圾產生,她想有沒有可能用預算低、展架佈置方式能夠低碳並重複使用的方式進行?
因此第一次展覽就團隊成員自行手折、使用瓦楞紙箱來放置展版,因此命名為500 boxes(500個紙箱的智慧之旅),傳達綠色生態的內容,而這500個紙箱仍承載著她們的理念直至今日。

再生設計 美感延伸資源永續

《再生‧花園》來自於孫海燕於去年底(2015)前往巴黎參與COP21時受《巴黎的未來》(Paris de l'avenir)展覽啟發,配合上海金融環球中心四月份環境月的主題,主要12幅展版展示的是巴黎對於未來城市的想像與案例。環繞在「再生」上,「花園」則是人和自然相處的物理空間,在一樓辦公大廳裡有沒有一種可能塑造人造的花園,有自然特質,但不是放滿鮮花就是花園,是要讓人跟自然連結去思考,而視覺上是美的。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在媒材的選擇上又必須符合一直以來不浪費的原則,展場中的〈薰衣草花園〉於焉誕生,孫海燕苦思許久,認為薰衣草直到生命的最末都能夠體現出美,插在製作竹筒飯的竹子中,在容器上也不願有過多消耗,展期結束後薰衣草則是會送至專門製作有機洗護用具的店中繼續加以利用。「我們希望生命的流程可以繼續、可持續利用,我的想法就是減少浪費,在創造美的時候能不能也做到這點。」孫海燕如是說。
另外的作品如〈舊木新生〉、〈再生山水〉也都是將廢棄物化為作品,其中,〈再生山水〉所使用的媒材是一般人家中的廢棄茶葉,參與的藝術家陳琳在創作作品時提及,其中一包茶葉就是來自於去年過世的父親。「是滿觸動的那一刻,背後有很多生命的連結,看到的是表象,背後其實有很多的連接。」展出的場地本身即是上海著名的地標,展場一側披掛著的〈印花設計〉則是出自於孫海燕的瑞典丈夫,取材自上海常民生活的印花設計,去體現上海這個地理空間,捕捉到窗戶、烤鴨、玉蘭花等沈澱下來的意象。
而這六塊總長60公尺的布,展覽結束後將會與NGO愛芬環保合作,分至上海的家庭之中,去觀察、記錄布的模樣以及對社區造成的影響,這令孫海燕想及生命的輪迴與再生,展覽結束後,仍有影響在社會中發酵。
而這樣一次的展出與合作,孫海燕並不想止步於此,她說出對於中國未來的期待:「再生設計師在中國很少,美的東西很少,要去改變大家思考的話,設計師的角度還是重要的,未來我希望可以連結更多領域的設計師,去思考材料設計的過程、生命的流程。」

文章標籤

  • 環保好點子,創新綠經濟

    環保好點子,創新綠經濟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