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新聞/記者張俐禎、廖竹涓(2015年8月10日)
老舊公寓是台北街道的城市紋理,但現行的都市更新計畫,卻傾向將老房子拆除重建,過程不僅牽扯住戶與建商等多方利益,在經過曠日廢時的協調與建造後,新房子與街景還可能形成強烈的對比。十禾設計(Whole + Design Architects & Planners)建築團隊試圖保留老房子的原貌,藉由結構補強、外牆整修,讓老房子也能有新生命。
老屋大改造 生命再延續
位在臺北市吉林路的「喆霖公寓」是十禾設計主持人吳聲明回國後的第一件建築設計,並入圍了第一屆台灣「ADA新銳建築獎」與台北市「二O一二老屋新生大獎」。
台北有許多缺乏電梯的四、五十年老舊公寓,「十禾設計」除了為「喆霖公寓」加入電梯外,並置入能作為半戶外小房間使用的深陽台;不將管線埋在牆裡,而是經由垂直梯間新建公共管道間,進入各層水平私人的管線系統中,使得屋主將來在更換管線上會更加容易方便,「十禾」以「人」為出發點來改造老屋,設計符合人性需求的「家」。
「因為沒人那麼做。」吳聲明謙虛的說,台北很少有老屋改造的好案例,所以稍微改造便可以獲得青睞。「喆霖公寓」使用瓷纖維板作折板配置,有效的解決台灣房子冬冷夏熱的問題,吳聲明汲取國外的經驗,透過建築診斷,讓老房子的生命得以延續。
台北巷弄文化 充滿人情味的城市
吳聲明是荷蘭貝拉赫建築學院建築與都市碩士,重視建築的社會責任與社會議題。他在國外念書時,雖然覺得外國的城市與台北相比,更加先進且具有美感,不過卻缺乏台北濃濃的「人情味」。然而,現行的都市更新計畫,卻將這些擁有生命力的小房子改建成大房子,用高樓、圍牆阻隔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破壞了台北老公寓形成的獨特巷弄文化。
吳聲明透過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S127(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的產業育成中心,在二O一二年創立了「十禾設計」,以住戶的需求為出發點,進行老屋改造,藉由十禾設計專業建築團隊,有系統的對老舊的四、五層公寓,以及台北老建築的演進過程進行研究,希望從本質來改造台北。
他們稱自己為建築醫生,將建築視為生命體,就如同醫生一樣來診斷建築的外殼與結構。例如:台北有許多四、五層的老舊公寓都存在著結構與消防安全等問題,像是管線老舊,或是沒有電梯,老人家的膝蓋又無法承受每天爬上爬下的壓力,每出門一趟,就要痛苦一次。不過,吳聲明認為面對老舊建築不應只有拆除一個選項,可以透過增設電梯、更換、重置管線等不同的改造方式,讓老房子重獲新生。
老房子不僅具有歷史意義,更保存了人們的記憶與深厚情感。十禾設計合夥人蔡嘉豪說,迪化街有許多上了年紀的老房子和歷史建築,曾有業主請「十禾」幫忙整修、改造他們位在迪化街的古厝,希望老房子不僅能夠被永久保存下來,更能留住其樸質的一面與記憶。
URS127 微型的公共藝術空間
台北市都市更新處在二O一O年開啟了URS(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都市再生前進基地的推動計畫,由政府提供空間與地點,鼓勵民間單位進駐經營,由民間單位展現創新與再生的力量。當時淡江大學建築系爭取到了位在迪化街一二七號的URS127,身為URS127的主持人,吳聲明開始思考如何有效的利用這個公共空間。
淡江大學建築系進駐團隊在URS127成立產業育成中心,提供給想創業卻沒有資金的年輕人一個場地來實現夢想,創業的團隊要做的就是一起經營URS127,「十禾設計」建築團隊也是在當時被育成的成員之一。「創業不是一步登天。」吳聲明說,雖然「十禾」在育成中心沒有接到什麼案子,不過在URS127可以讓我們思考想做什麼,以及告訴別人我們要做什麼,「或許就有人會相信你,給你一個機會。」
此外,URS127也提供給有想法,或者有創意的素人藝術家一個免費的空間,來展出他們的作品,藉由育成中心進駐的創業團隊幫忙策展,形成微型的公共藝術空間。吳聲明說,URS127曾經舉辦過慰安婦的攝影展,展出七、八十歲慰安婦婆婆的攝影作品,展覽開幕時,不論是婆婆的家人,或是親朋好友都一起來看展,而有些婆婆的作品還在展出,人卻已經過世。
雖然目前十禾,以及進駐團隊都已經離開了URS127,但十禾仍積極的在尋找願意釋放一些建築空間的業主,讓他們能複製在URS127時的經驗,透過公共空間,做一些具有公益性質,或者有意義的活動,讓老房子與在地人的情感能有更緊密的連結。
即使聲音很小 也要做正確的事情
「我們只是在做我們相信是正確的事情,即便我們的能力和聲音都很小。」吳聲明說,雖然拯救老屋的速度,趕不上都市更新計畫拆除老房子的腳步,但十禾設計建築團隊還是盡力在自己的專業上,保留台北的原貌。
「十禾」除了希望能將老屋改造的理念訴諸於業主委託的案件上,在教育方面,分別在淡江大學以及台北科技大學任教的吳聲明和蔡嘉豪,也希望能藉由教學,建立學生對於老房子,或者是對於建築的基本態度。
吳聲明在設計房子時,總會設想自己就是住在裡面的人,設計出自己也喜歡住的地方。他認為每個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因為對未來有憧憬、對生活品質有期待,絕不只是為了金錢的需求。他更深信改造城市不能只是四年為一任的短期計畫,而應該要是百年大計,每一個城市都應該有百年願景。
雖然淡江大學建築系大五學生吳安富認為「老屋再生」還處於起步階段,有許多建築師還是以現代主義美學為考量,來設計、建造新大樓。不過,即使逆勢而為,吳聲明依舊堅持理想,不受他人影響。吳聲明站在他的角度來思考台北如何能更好,不為自己、不為利益,而是為下一代來考量,正如他所說:「城市是我們生活的延伸,我們怎麼會不願意為台北多做一點努力。」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