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好創益/救災科技 各方資源一指鎖定
聯合報╱記者林上祚(2014年8月25日)
科技,也可以發揮人性光輝。由工研院育成的社會企業─究心科技,在高雄氣爆後,利用行動定位技術(LBS),啟動GeoThings救災資訊協調平台。究心科技執行長莊國煜表示,應用若能成功,將有機會輸出國外,讓台灣的人道技術揚名國際。
(究心科技利用行動定位技術,讓智慧型手機在意外發生時,就可以成為第一線救災的終端設備。圖:究心科技提供。圖片來源:聯合報
究心公益科技去年12月成立,莊國煜指出,二年前海地地震,聯合國開始討論,如何透過資通訊技術,解決災後資源整合,在智慧型手機愈來愈普及的今天,手機有能力扮演第一線救災的終端設備,台灣有機會在科技救災,成為國際領先範例。
莊國煜說,過去重大災害的災後重建,較為人詬病的是,各非政府組織(NGO)各行其是,救災資源分配不均,NGO組織間的橫向整合顯得更為重要。 莊國煜表示,高雄氣爆後,究心將賑災基金會、陽光、張老師、伊甸、聯合勸募等資源,整合到GeoThings救災資訊協調平台,第一線救災人員開始利用手機,將相關資訊輸入平台,一封網路簡訊就能全數搞定。
由於有工研院長期技術支援,究心資訊平台傳送訊息就像用Line聊天一樣簡單,這次高雄氣爆事件,也獲得法鼓山、慈濟、紅十字會等組織使用。
災後重建不只需要物資,志工的投入也很重要,莊國煜說,究心過去幾個月,已經與「微樂志工平台」、零時政府(g0v.tw)等社群網站合作,零時政府在高雄氣爆事件時就號召網友,將各地災情傳到網站上。
「我們希望透過提供NGO橫向連結的平台,同時觀察網民資訊與NGO及政府的互動,進而改進平台功能」。
(圖片來源:聯合報
莊國煜強調,究心的資訊平台,不僅用在重大天災,平時也可以成為NGO資源整合平台。舉例來說,某個NGO組織在特定區域,需要志工投入老人陪伴工作。
莊國煜表示,目前參加究心的NGO組織有263家,參加救災資訊協調平台的則超過20家,在完成NGO的串聯後,究心下個階段將會跨入資源媒合,利用LBS定位技術,協助掌握災區飲水、食物、毛毯、燈具等物資需求。
全文轉載自:聯合報

文章標籤